王巧月 张玲
摘要: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能够起到抚慰心灵、纾解社会情绪的作用。面对当前复杂的疫情态势,提升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抗疫大局的需要,也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媒体环境下迎来了“万众皆媒”的景观,改变了以往单向度的信息传播方式,传播者也在这场信息化的浪潮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人文精神的注入有利于增加报道的深度和厚度,提升自身的传播优势,也有利于引导社会舆论、增进社会信任、促进社会协同。文章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现实状况,以国内主流媒体的抗疫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文本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探析其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三个实践路径,以期为抗疫报道如何做好人文关怀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抗疫报道;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036-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科技部“科技冬奥”重点研发项目“‘氢能出行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Q2020YFB040104
人文关怀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道主义立场,理解人情,尊重人性[1]。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当下正处于后疫情时代,不断变异的病毒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信息疫情”也随之接踵而至。不信任的病毒与新冠病毒一起流行蔓延,信任重建成为后疫情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2]。新媒体环境下,广泛的传播主体和真假难辨的传播内容致使社会心理呈现更复杂的变化,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主流媒体应肩负重任,在抗疫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稳定社会情绪。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为重大突发事件中新型主流媒体展开人文关怀报道提供了根本遵循[3]。中国记协也早在2014年就将人文关怀纳入一级评价指标之中。可见在抗疫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存在具有必要性。
(一)坚守受众本位观,牢记以人为本
目前国内医学界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尚不全面,而且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因此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是阻断疫情的有效措施。对抗疫情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团结协作,其中抗疫报道是一股不可替代的抗疫力量。在疫情防控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就要求媒体的抗疫报道要秉持人文视角,坚持以人为本。疫情伊始,各大主流媒体积极组织抗疫报道的专题和专栏,以各种题材的形式对疫情进行全方位报道。财新网最早深入一线,肩负起“社会雷达”和“瞭望人”的职责,多视角立体深入报道。第一时间采访SARS专家管轶,指出病毒的危害性,紧接着派遣记者前往武汉福利院和养老院探究真相,持续不断地输出深度报道。梳理完成了四万多字调查周刊《新冠病毒何以至此?》,包含现场篇、病人篇、解毒篇和国际篇。并取消了长久以来实行的付费墙制度,实现疫情报道的平等传播,始终坚守受众本位观。
(二)取材平民化,语言真实朴素
文字传播有一定的恒常状态,可对受众的心理产生持续性影响[4]。疫情之下,社会公众内心积攒了很多负面情绪。主流媒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做到了注重人文关怀,在把握抗疫大方向的同时关注小人物。凤凰网《在人间》栏目落脚于平凡人物,赋予文字温度和力量。文章《“拯救世界”的武汉普通人》记录了疫情期间医院工作人员、公职人员、便利店老板、施工人员的抗疫故事,平铺直叙的表达更令人动容。南方周末《武汉机动车禁令后,这支四千人志愿车队说:“我们还在”》讲述了志愿车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护送医护人员的故事。文章《肺炎疫情亟需心理干预:“处理恐慌也是重大任务”》展现了医护人员面临的庞大压力和民众的恐慌焦虑的现状,呼吁公众要学会自我疏导或积极寻求心理帮助。南都周刊《“不透析就是在等死”,尿毒症患者的封城困境》讲述了尿毒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在疫情期间面临的困境。不仅要与病魔作斗争,还要受制于疫情。小人物的命运在时代的背景下变得更加不确定。文中仅是简单的场景描述就足以引起共情,讓人深切感受到这些病患的绝望和无助。
(三)遵循传播规律,灵活使用多种媒介
主流媒体作为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一环,遵循传播规律,做到了最大化传递信息。但应该注意到,互联网的普及,彻底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界限和“围墙”,谣言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面不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可以比拟的。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呈现出与病毒扩散相似的过程,并带来了传播意义上的“蝴蝶效应”,煽动性很强[5]。主流媒体在疫情期间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阅读偏好制订了相应的传播方案。在电视端滚动播出疫情相关消息,约谈专家制作相关节目普及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制作抗疫动画宣传片来传播健康知识等体现了对中老年群体和青少年群体的关照。在移动端充分利用手机这一媒介,调整传播内容来适配不同的社交媒体,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传播简要信息,在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站进行深度内容输出。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视频《见证!42000多张照片,记住援鄂英雄面孔》记录了驰援一线的医护人员的面庞,归入抗疫国家影像档案。财新网3D交互新闻作品《新冠逝者:献给疫情中离去的生命》对新冠逝者的信息进行收录,制作数字纪念馆。此外,《三联生活周刊》《人物》《第一财经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也分别从不同角度观察记录了疫情中的特别故事,融入情感性元素,充分体现人性关怀。
(四)尊重受众需求,回应社会关切
尊重受众需求不仅是媒体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抗击疫情的需要。疫情牵动着全国上下,公众心系疫区的一举一动。疫情初期,一名女性医护人员曾发布微博视频讲述了抗疫期间的生理期困境,随后引发网友的热切关注。中国妇女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转载该视频并呼吁关爱女性医护人员,深入多家医院探访,发出倡议书并广泛传播,很快就收到了社会各界捐献的物资。在疫情蔓延的第三年,上海陷入困境。不同于武汉疫情,此次疫情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冰点周刊》文章《上海战“疫”细节》专访上海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披露了疫情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文章《这些民众的诉求,上海听见了》详细记载了疫区民众的求助诉求,文末附上了求助系统填报链接。这体现了媒体不仅是传声筒,更是桥梁,连接着政府与民众。另外,媒体与受众的态度和行为是相互影响的,疫情中受众的热心发问会促使媒体追踪事实、探究真相,媒体的积极回应也有助于增强凝聚力、聚合两个舆论场。始于细节的关怀更能触动人心,能够在抗疫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一)过度挖掘事件,模糊隐私界限
媒体是议程设置的主体,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受众想什么和怎么想。作为社会的“传声筒”,在疫情期间媒体全力协助传递抗疫信息,设置相关议题来关怀个体命运。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当下,个人的隐私需要被后置,让渡于抗疫信息管理系统,导致新闻报道中时常出现逾越个人隐私的现象。比如在报道抗疫志愿者于鑫慧时,不少主流媒体过多介入其生活并披露个人隐私,引来人肉搜索,招致诸多非议,最后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从最初以典型人物为代表进行宣扬和称赞到后来对其质疑和批评,这一反转体现了媒体专业素养的不足。新闻当事人为此承受网络暴力,媒体的公信力也因此逐渐消减。另外,很多地方媒体未经核实就抢占热点进行标签化传播,侵犯当事人隐私权和名誉权。例如,合肥广播电视台财经频道给确诊病患刘某冠以“广州女毒王”的称号,跟风引用网络上流传的盗图,语言的指向性和情绪性较强,一度引发了公众的转载和热议。
(二)娱乐化趋势明显,消解报道严肃性
新媒体环境下相关议题的报道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娱乐化倾向,与疫情有关的报道也逐渐显现娱乐化的端倪。例如人民日报数据新闻《中国以外87182例,反超了!》,“反超”二字凸显了戏谑的口吻,表述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确诊人数总和超过中国确诊人数总和。格局狭隘,背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环球时报文章《美国死亡人数又破一关口》,“破一关口”的说法带有侥幸意味,消弭了疫情这一灾难的严肃性。这篇文章若被放置于国际舆论场域中,不仅会招致批评,还会对中国媒体的风度造成损害,进而更不利于中国的对外传播。同样,这样的话语也会向我国国民传达出一种看客态度。新闻《香港劫匪持刀抢走600余卷厕纸》讲述内地厕纸生产商受疫情影响对香港的供应中断,导致香港特区出现“厕纸抢购潮”,三名劫匪专劫厕纸的事情。新闻本身就带有调侃语气,网友们也纷纷加入吐槽和嘲笑的行列。这样的报道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娱乐化的错误定位,用词轻佻随意。疫情之下民众遭遇的辛酸和苦难不应该成为笑料,而应该被同情和关怀,这才是媒体的应有之举,才能在同心抗疫的路上贡献力量。
(三)灾难美学泛滥,偏离报道主题
灾难报道中最忌讳的就是灾难美学,但灾难美学在疫情报道中并不少见。例如在武汉疫情伊始,其中有媒体发布甘肃女护士为援鄂被集体剃光头的视频,视频中她们伤心抽泣,不少特写镜头对准滚落的泪珠。还有媒体宣扬女护士怀孕9个月仍坚持冲锋在第一线,更有媒体大肆报道女护士流产10天后重回一线工作。这种突出奉献、超越人性的报道是反理性的,无论如何都不值得被提倡。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和公众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煽情报道的存在已经不合时宜,强行拔高宣传也会给整个行业的工作人员增添压力。相比于抽象的同情,落到实处的尊重和关怀更具有实际意义。除此之外,有媒体将视角转向因疫情牺牲的医护人员家属们,比如在采访报道援鄂护士小梁的父亲时出现了摆拍照片、措辞不当的行为。失去至亲的家属们本身就悲痛万分,这个时候媒体应该注意沟通方式、斟酌用语,而不是脱离现实一味歌颂。这样不仅偏离报道主题,而且容易招致受众的批评和反感。
(一)加强新闻工作者的人文教育,提高职业和伦理素养
数字记忆在深度媒介化的趋势中越来越清晰,文字、视频等媒介形式的内容丰富了数字记忆的样本。2020年初暴发并蔓延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是这个时代数字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闻媒体是参与构建疫情记忆的主流,理应承担起责任。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增强人文意识,拓宽视角。关怀疫情中的弱势个体和奋战一线的各个群体,于细微之处刻画人物形象、描述人物情感,从而真正做到人文关怀。此外,新闻工作者应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传递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展现业务水准和专业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来满足社会需求和优化新闻报道。熟练掌握新闻伦理与法规的相关内容,牢记报道的边界。
(二)主流媒体及平台严格把关,平衡舆论生态
在当前网络空间中,信息的繁复性加之社会多元思潮的交杂致使舆论引导面临诸多挑战。信息疫情的传播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更有境外不法分子掀起反智主义的热潮来激化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矛盾。面对如此复杂的态势,主流媒体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发挥桥梁或纽带的作用拉近两个舆论场的距离,积极协助国家应对负面舆情。平台是传播的源头,要严格落实把关,提高人工审核的占比,过滤社会谣言和警惕境外反动言论。应该明白,舆论自然是有正方向与负方向之分,正方向的舆论无疑会增益于社会的向上和向善发展,但事实上包容开放的社会不会仅存在一种声音。负面声音的存在正是指明了社会的问题所在,媒体应该认真倾听并为其纾解情绪,平衡舆论生态。
(三)平衡新闻价值与道德价值,服务抗疫大局
新闻价值是新闻报道选材的首要依据,但媒体在疫情期间为了宣传的需要常常越过新闻价值而放大道德价值,导致以道德价值为导向的新闻报道大量出现。在此标准下采写的新闻容易走向同质化、极端化的道路,比如媒体竞相宣传孤寡老人为抗击疫情倾囊相助,报道中的老人大多过着拮据生活,本就艰辛不易,可想而知捐款之后将会面临更严重的困境,这种极端奉献和牺牲的行为不应该成为社会宣传的价值导向。媒体切记要规避错误的思想观念,平衡新闻价值与道德价值。具体而言,要求新闻工作者坚守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认真思量稿件传达的观念是否具有合理性和普适性,杜绝跟风和拔高宣传。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服务抗疫大局。
泛众化传播时代的到来使得传播治理面临更复杂的态势。技术的加持丰满了谣言的羽翼,这也使得信息疫情此起彼伏。因此主流媒体需要及时侦破谣言,阻断谣言的进一步发酵传播,也需要在更高維度上掌握内容传播的总体格局,具体而言,要丰富传播内容的题材和形式,能够将信息触达不同的受众群体。倾听不同声音,兼顾各方利益。促进社会态度的正面转向,社会信任的不断加深,这也正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在大方向的指引下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坚守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洞察能力是疫情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基本要求,未来人文关怀的探索和实践之路仍然漫长,需要新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牛静.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280.
[2] 喻国明.重拾信任:后疫情时代传播治理的难点、构建与关键[J].新闻界,2020(5):13-18,43.
[3] 赵富杰.体验式新闻采写初探:以“徒步万里走忻州”采访活动为例[J].新闻采编,2017(5):39,49.
[4] 刘秀梅.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言语行为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0):48-49.
[5] 王安琪,翟慎良.疫情中的谣言传播以及主流媒体的作为[J].青年记者,2021(17):53-54.
[6] 龙雨馨.后疫情时代强化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策略探析[J].新闻前哨,2021(12):84-86.
作者简介 王巧月,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大数据与信息传播。 张玲,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与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