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鑫玥 贵州开放大学
拥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五千年文明,凝聚成中国特色传统音乐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是我们运用中华民族固有方法、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作品。中国传统音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修养,是中国精神的有机载体,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历史资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承载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担负着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使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华和养分,丰盈自身积淀学养,要在教育教学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实践中勇于探索,让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声乐教育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就贵州当下高职声乐教学现状而言,由于受历史等诸多原因影响,还存在着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声乐教学观念与新时代发展需要有差距,教学教师授课模式陈旧,教学内容更偏重于西方音乐的状况还较为普遍,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容占比较低。大部分学生民族音乐素养不高,对于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知之不多,认同感、理解力有限,影响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民族文化自豪感、自信感较弱,例如:当通过社交新媒体出现新的歌曲时,更偏好于外国作品,许多中国传统的歌曲则无法进入学生的自我关注视野,声乐学习观念有偏好。
二是当前的很多高职学生对于声乐基础知识的认知十分匮乏。由于进校前,学生前期声乐基础薄弱,接触的知识更多是为了升学考学,短期内的快速拔高,许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一知半解,专业性的知识并未构建起良好的知识体系及框架,教师在授课时需耗费大量课堂时间讲解知识内容,让学生认识歌唱艺术,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素养,但也会因此影响学生的实操练习占比。
三是教学中对于声乐歌唱中基本能力和技术等重视程度不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关注于学生的基础性技能是否达标,如音准、节奏、音色塑造和气息控制等。忽略了音乐作品本身,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对于作品的了解、对于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文化与价值观的认知、理解,思想内容的阐释以及作品情感的表现等维度关注甚少,因此可以看出由于客观条件的存在,声乐歌唱课教学中的重视、引导和启发明显不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伴随着祖国日益强盛,中华民族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阔步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比任何时刻都清晰地感知到强大的物质基础必须拥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支撑。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包容了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精华、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优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我们民族认同和传承的价值观、世界观,乃至道德、信仰、艺术、知识、法律和习俗风尚中。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或缺的存在。
传统民歌音乐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历史与人文文化的沉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授,其目的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以美育人的作用,领略中华民族的音乐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增强凝聚力,在经济社会飞速的发展过程中,多元的进行声乐知识教学,在接触传统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感知美,鉴赏美,构建美,激发学生的音乐探知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增强学内驱力,成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受益者。因此,高职声乐课程亟需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声乐作品的保护、传承、发展与创新,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力度,以发挥其强大的教育性和艺术感染力。
在高职声乐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音乐,可调整音乐教学材料的设置比重,在日常的教学中,确保传统声乐歌曲的选曲比重,均衡中西方音乐文化的歌曲选择,有意识地选曲更多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曲目,重视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鉴于以上,笔者结合高职院校声乐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需要、学生基础等相关要素,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以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例,对标学生培养目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拓展教学方法,开展与时俱进的、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高职声乐教学研究。
江苏民歌《茉莉花》是一首流传甚广、颇具代表性的、耳熟能详的歌曲,百多年前就代表着中国声名远播,北京奥运开幕式、歌剧《图兰朵》都有它的身影出现,有着极强的中国符号感。又因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而流传于民间的民歌小调也版本众多,其中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江苏的版本,但发源地颇具争议,21 世纪初有文章认为江苏版本源于扬州清曲。据史料记载,扬州清曲又称扬州小曲、扬州小调,《茉莉花》最早属于扬州的秧歌小调,后经发展衍变为扬州清曲《鲜花调》。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汇聚当时流传广泛的地方戏曲的《缀白裘》集里,就收集刊登有《鲜花调》的曲谱和曲词,和现今的《茉莉花》除个别字外一字不差,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记载。这首扬州小调影响深远,不仅影响了国内众多地方戏曲和曲艺,还流传海外,1924 年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图兰朵》就选用这首极具浓郁东方韵味的《茉莉花》作为音乐主题。选择这样的音乐作品,能够十分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自信心。
通过这首作品的学习、分析、比较和演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独具魅力之处,感知作品所蕴含的“中国式音乐”“中国式文化”和“中国式表达方法”,发现其“名扬海内外久唱不衰”的奥妙,进而实现认同、理解和音乐化二度创作表达。
民歌在演唱中含有着独特性及较强的风格特色,这种独特性的出现,是受当地的习俗、风格、语言特征影响而来。因此,在声乐演唱中风格至关重要。同时,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比较东北《茉莉花》、河北《茉莉花》等同题材而风格不同的作品,感受其音乐的艺术魅力,体验其在演唱表达中的差异,并启发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如:《茉莉花》在音乐上因何有众多版本?其风格特点有什么差异?体现出怎样的人文性格?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价值、意义以及方法等等。
江苏民歌以细腻悠扬、柔和优雅的旋律为主,江苏民歌《茉莉花》为徵调式,单乐段,传唱度最为广泛的是流传在江苏一带1942 年由何仿先生搜集整理的《茉莉花》。全曲由三个乐句构成,第一、第二乐句各为四小节,第三乐句采用六个小节一气呵成。大量的十六分音符将曲调打造得婉转流畅、抒情优美,切分节奏和一字多音的运用更使歌曲平添轻盈活泼,曲调的婉转与日常对话节奏接近,民众传唱度极高,结尾在第三乐句基础上将旋律扩充,高潮处结束,更显意犹未尽。
在声乐演唱教学的部分中,以五声音阶级进的江苏民歌《茉莉花》,需要关注羽、角的色彩,要表现出江南水乡的柔和、清丽美的风格特点,教师需多关注学生的咬字的柔和度与轻巧性,突出声音甜美、抒情柔和的特点,并将江苏民歌类的吴侬软语在歌曲演唱中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口腔状态,不能因为过于追求柔和、婉转,而放弃了共鸣状态,在气息流动给予支撑的积极演唱状态中,保证“字正腔圆”。
东北版本的《茉莉花》也极富地方特色,旋律多为八分音符组成,曲调运用“平行-大跳-平行-大跳”的方法形成明显的起伏,凸显了东北人豪爽、粗犷的性情,因为旋律高昂,节奏紧凑,所以它的演唱听感上更带有阳刚之气,还有着些许二人转的意味。下滑音和衬词的加入,使得曲调表现更加爽朗、风趣、幽默,很有东北风情。在教学时,教师需更多关注演唱音色的变化,因为作品风格的不同,相比较于江苏民歌《茉莉花》来说,旋律线条更为硬朗。要将东北地区的爽朗,浑厚扎实的音色体现而来,这离不开较强的气息支撑能力以及控制力给予音调音色强有力的支持。
河北民歌《茉莉花》是一首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民歌,流传在河北南皮县,是《茉莉花》诸多变体的一种。河北民歌《茉莉花》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在《西厢记》中的爱情故事。
与此同时,河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曲调上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一些主要元素,如:第一乐句是两个重复短句,并在徵音上结束;第二乐句首尾音相同;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的词曲、起始音近似。但是旋律中增多的跳进,句幅的加宽、基本节奏的改变,变音的使用(#5、#1),以及字前的装饰音、句尾的拖腔,将江南小曲婉约灵动的风格特性成功转化为利落、干脆、刚直、明快的风格,显得独具个性。这也是一首具有中国北方小调音乐风格特点的语言运用,明显展现了不同地域所带的不同风采。听觉上音乐的组合形式不同于以往的规律,更为活泼,节奏上采用的是组合的节奏类型。歌曲曲调高亢、嘹亮,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地区方言的保留,需在“字正腔圆”的演唱技巧中,找准与地域方言之间的平衡,保留当地的演唱特色,歌曲中出现了大量的衬词,衬词的出现加强了语气的表达,可以通过多模仿的方式掌握歌曲地方风格特色。
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力求通过学习能够拥有良好呼吸支撑的、符合歌曲风格特征、流畅圆润的声音表现作品。由于曲调婉转抒情,旋律优美流畅,一字多音与切分节奏,在歌唱时,为了达到轻声细语的特点,发声时需保留浊声母发音,并且注重声音刻画人物概念及歌曲情感,演唱者保持声音清亮,刻画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及向往,唱出对茉莉花真挚的喜爱之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唱演等训练,将学生的肢体表演与声音表演融合一体。在追求轻盈的声音特质过程中,演唱时更需建立在有良好支撑力气息的基础上,同时配合打开后口腔,注意旋律中歌词的咬字吐字与行腔归韵。在教学过程中,必要时还可针对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一字多音、切分节奏等部分,有重点地进行学习,听、练结合。
课前作业布置学生聆听由笛子、琵琶、二胡合奏的器乐曲江苏民歌《茉莉花》片段,扩大欣赏音乐作品范围,需要完成对音乐旋律记忆、音乐风格体验、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基本情绪等学习任务。
上课时先请学生哼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旋律,并简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这首作品的基本感受和理解。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主题的记忆,以及对作品基本风格认知和理解的表述,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如果学生记住和哼唱出的旋律和节奏、或者表述不一定很准确到位,不用过分深究,只需及时纠正,且多结合学生的优点,加以鼓励和导向性点评,有利于提升学习兴趣,保持好的状态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教师范唱或结合音响资料,要求学生仔细聆听、认真观察歌谱、挥拍结合无声跟唱,建立声音音色基本概念,稳定歌唱呼吸和咬字状态,找准气口,同时感受、寻找并总结提炼其音乐特点:
特点一:曲调婉转流畅----使用大量十六分音符、一字多音、优美抒情;单乐段简练精致。
特点二:轻灵活泼之感----切分节奏、徵调式的使用。
特点三:结束意犹未尽----结尾扩充第三乐句,高潮结束。
再次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后,教师用适宜学生歌唱的速度和音高弹奏歌曲伴奏,学生跟着钢琴伴奏挥拍并轻声用“呜”音歌唱,同时引导学生注意用声音表现出歌谱中音乐记号。
之后学生轻声唱词。教师注意提示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切分音、装饰音、换气等部分,使学生准确地歌唱。期间,及时调整学生状态,力争用正确的歌唱姿态、灵巧且有呼吸支撑地发声和换气,用集中、圆润的声音轻声歌唱。
在正确掌握技能技巧后,就要开始注重将情感表达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感性,将细腻的曲调特点展现出来,同时在演唱传统的音乐歌曲时追求字正腔圆。需要在教师把握歌曲风格的前提下,教授学生正确处理旋律与字调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加贴合当地的风格及方言,个别字词,不能过于规范地进行演唱,可见整首作品的处理,需要教师更多地进行把关。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接受能力及学习能力大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授课时,多让学生进行体验,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相关问题,例如:作品的相关背景,曲调的地区来源,词曲创作者的简介等,在教学过程中汇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不像传统课堂那般,教师只进行枯燥的知识传授,要增强学生自我学习思考的能力。紧接着在学生可以完成第一段歌词演唱后,可以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师生合作等方式,逐步加深对作品的剖析认知理解,完成第二段和第三段歌词的学习和演唱,引导学生熟悉歌唱呼吸支撑、一字多音等基本技巧、懂得举一反三。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予以正面引导和积极评价。
如同托尔斯泰所说:“艺术作品的好坏,需要从感情的独特性、感情表达清晰性、感情真挚程度几个层面进行构建。”这样教学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认知逐步深入到理性分析,展现“中国式审美与表达”,将作品里中国传统音乐旋律进行的“顶真”、拖腔、一字多音、乐句表现、曲式结构,以及理解具有情节性的、隐喻性的、质朴清新的歌词,演唱和表现等元素,有机整合构建为一个较完整的立体构架。
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建议其完成东北民歌《茉莉花》以及河北民歌《茉莉花》的学习。通过学生课前学习,充分了解传统音乐的魅力,同时自我课前的查找也具备相应的文化素材积累,拉近学生与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距离。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也会随之变化,更好地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例如:课前作业聆听东北民歌《茉莉花》,思考、提炼东北《茉莉花》的音乐风格,并尝试探寻决定东北《茉莉花》音乐风格特点的元素。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简练的语言或演唱示范进行提示,引导学生关注旋律、节奏、装饰音、歌词和演唱风格等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重点乐句的歌唱学习,在充分感受与体验基础上,练习并基本掌握其音乐风格表现。
对比学习河北民歌《茉莉花》,提示学生边聆听边关注、比较歌谱,在识唱乐谱、歌词基础上,尝试找出决定其音乐风格的元素,如旋律起始音和终止音、乐句、节奏、变音、拖腔、歌词等等,教师注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总结提炼、感受实践、进而能够予以表现。
务必使学生通过学习,进而理解我们祖国拥有的灿若瑰宝的传统优秀音乐文化,它因辽阔而丰富,因历史而悠久;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时代的召唤,需要我们保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弘扬这份灿烂与光荣。通过学习、对比、探究和演唱江苏、东北、河北三个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能够辨识、理解和表现三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传统音乐作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表达民族音乐中富含的内涵及情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累良好的审美习惯,进一步深切感受祖国民族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的情感内涵,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