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清云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肝脏肿瘤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其指的是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可以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种类型,前者包括肝血管瘤、错构瘤以及肝局灶结节增生等,后者包括原发性肝癌以及转移性肝癌等[1]。目前,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通常认为患者的发病主要与基因突变、营养过剩、化学因素以及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2]。由于人体的肝脏较为复杂,涉及到血管较多,通常对患者采用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3]。为了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能够确定患者的血管情况,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损伤。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肝脏肿瘤性病变患者采用CTA进行检查的效果。
选取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2年2 月收治的68例肝脏肿瘤性病变患者开展研究,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6:32,年龄为41~79岁,均龄(62.8±9.3) 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肝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得出明确的确诊结果;②患者意识清晰可以正常交流;③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患者的依从性较好,能够积极配合各项检查;⑥患者的年龄在80岁以下。排除标准:① 患有精神疾病者;②合并有其他肿瘤疾病者;③存在过敏反应者;④ 合并有严重脏器疾病者;⑤中途脱离研究或者是转院者。
全部患者均采用CTA技术进行检查,使用的仪器为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其进行多期增强扫描。扫描参数为:管电流400 mA,管电压120 kV,层距为5.0 mm,层厚为5.0 mm,扫描速度为0.8 s/r,进床速度为27.5 mm/r,矩阵为512×512。检查流程为:在患者接受检查前10~15 min,给予其600~800 mL的纯净水,使其胃肠道充盈,防止受到高密度造影剂的影响。在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将其调整为仰卧位,将100 mL非离子型造影剂经肘静脉进行注射,注射速率为3 mL/s。然后,对患者先进行常规平扫,再实施增强扫描。将获取患者的图像采用标准方法进行重建,对获取的动脉期数据采取血管重组。由两名以上的资深影像科医师完成阅片,并得出统一的结论。
68例患者中,59例患者检出供血动脉,共计66支。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检出30支(肝右动脉22支、肝左动脉8支);肝转移癌17支(肝右动脉12支、肝左动脉5支);肝局灶结节增生12支(肝右动脉5支、肝左动脉7支);肝血管瘤7支(肝右动脉2支、肝左动脉5支)。
患者的供血动脉特征见表1。
表1 患者的供血动脉特征[n(%)]
通过观察患者的原始图像(图1),并对其通过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以及容积再现等检查后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周围血管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袭,部分患者伴有动静脉瘘;肝血管瘤、肝局灶结节增生以及肝转移癌患者,其邻近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压迫以及推移等问题。
图1 肝脏各病变对邻近血管的影响
肝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显著增高,针对该病主要是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为患者直接切除病灶,可以有效控制其病情进展[4-5]。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能够明确患者的病灶供血动脉情况,才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
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患者主要是采用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CT检查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好等优点[6]。CT血管成像技术则是对肝脏肿瘤性病变患者的常用检查方法,能够对其供血动脉状态进行准确的检查,还可以用于鉴别患者的病灶类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患者进行检查时,能够对患者的血管闭塞以及狭窄等问题进行有效判断,还可以观察患者的血管壁是否存在钙化问题,对斑块的形态、累及范围以及数目等也可以得出明确的检查结果。有研究资料显示[7],CT血管成像技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诊断价值相近,在对患者检查时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尤其是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检查时,通过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能够有效强化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增强影像的密度分辨率,这样不仅有利于观察患者的血流灌注情况,还可以清晰显示患者的病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68例患者中,59例患者检出供血动脉,共计66支。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检出30支(肝右动脉24支、肝左动脉10支),特征以增粗、迂曲为主;肝转移癌17支(肝右动脉24支、肝左动脉10支),特征以无显著变化为主;肝局灶结节增生12支(肝右动脉5支、肝左动脉7支),特征以增粗、迂曲为主;肝血管瘤7支(肝右动脉2支、肝左动脉5支),特征以无显著变化为主。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恶性肿瘤具有较为丰富的血液供应,大部分患者都能够检出供血动脉。表现也较为多样,其供血血管主要特征为增粗、迂曲,增多、紊乱也较为常见,部分患者表现为抱团征,只有较少的患者血管无显著变化[8]。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患者病灶供血动脉的局部血流增大,再加上新生血管会出现过度生长的问题,随着患者病灶的生长,还会对血管产生外移以及推移等问题,导致血管会沿着患者的病灶表现生长。小部分患者未能检出供血动脉,可能与患者的肿瘤血供较少或者是肿瘤体积较小等因素有关。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不能够仅依靠供血动脉作为判断患者病灶良恶性的主要指标,因为良性肿瘤患者也可以检出供血动脉[9]。但是,良性肿瘤患者的供血动脉通常不会出现形态改变的情况,并与恶性肿瘤患者的供血动脉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就可以准确对患者的病灶类型进行鉴别判断;可以发现肝血管瘤患者的肝固有动脉内径要明显大于其他病变类型的患者,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病灶血液供应,主要是来源于固有动脉,这将会极大地增加固有动脉的供血负担,从而致使其直径扩大。肝转移瘤以及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其病灶将会产生额外的供血动脉,所以对固有动脉的影响较小,虽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幅度并不是很大[10]。肝局灶结节增生则主要依靠新生的供血动脉,对固有动脉不存在依赖性,基本不会造成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周围血管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袭,部分患者伴有动静脉瘘;肝血管瘤、肝局灶结节增生以及肝转移癌患者,其邻近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压迫以及推移等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恶性肿瘤存在着很强的侵袭性,由于人体的动脉壁要强于静脉壁,一旦静脉血管壁造成肿瘤的侵蚀或者是包绕,就很容易会导致患者的静脉血管壁出现毛糙以及狭窄的问题。同时,这种情况会对静脉管腔的血流速度造成限制,肿瘤极易穿破血管壁,并形成附壁生长的癌栓,导致患者的静脉管腔出现闭塞的问题。虽然动脉管壁的弹性以及厚度均高于静脉管壁,但是管腔相对静脉要细,极易出现被肿瘤包埋的问题,致使动脉血管造成侵犯[11]。并且,患者的动脉管腔往往会出现毛糙以及狭窄等问题。通过CT血管成像技术对血管瘤患者进行检查时,可以发现患者的门静脉期以及动脉期主要表现为高密度,延迟期则主要表现为等密度以及高密度。肝局灶结节增生的血液供应往往与周围肝组织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病灶的表现为等增强,CT血管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敏感性较低。动脉期主要呈现为高密度影,延迟期则呈现为等密度以及高密度。一旦病灶与患者的血管产生部分包绕或者是与凹面产生接触,患者的静脉壁则会出现管腔狭窄以及不规则等问题,但动脉壁则表现为管壁规则,管腔无狭窄[12]。一旦患者的病灶对动脉血管造成完全包绕,则会导致动脉管腔狭窄以及管壁不规则。病灶在对静脉血管造成完全包绕时,会造成管腔破坏的问题,并会对内部造成侵犯,严重者还会出现闭塞。转移性肝癌则主要依靠肝动脉供血,通过采用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能够有效提高病灶检出率。并且,良性肿瘤的侵袭性相比恶性肿瘤较小,虽然会对周围血管造成一定会的压迫以及推移,但是不会对周围血管的管壁造成破坏,也不会出现包绕的情况[13]。同时,病灶周围的动静脉管壁通常较为规则,不会出现管腔狭窄的问题。然而,转移而来的恶性肿瘤或者是体积较小的恶性肿瘤,也会对相邻血管造成推移以及压迫。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与肝脏肿瘤行为学特征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CT血管成像技术在检查肝脏病变时,对血供丰富以及局限性强的病灶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发现患者的病灶具有明显的特征。但是,在对低血供病灶以及肝内等密度病灶进行检查时,具有较高的诊断难度。并且,该技术难以对患者的病灶强化过程进行动态化观察,需要操作人员能够巧妙地捕捉动脉期图像,才可以避免遗漏重要信息[14]。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还会受到患者的肝脏背景、分化程度以及病理类型等多种情况的影响,对不典型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较低。然而,随着多排螺旋CT以及双源CT等各种新技术的诞生,促使对患者的检查效率显著提高,并有效减少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够对患者的图像进行多平面产重建,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观察患者的动脉以及静脉血管细节,尤其是可以实现病灶内的血管重建,保证图像的逼真以及直观性[15]。
综上所述,对肝脏肿瘤性病变患者采用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与诊断有着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确认患者的肝脏肿瘤供血动脉,并显示患者的供血动脉特征,这样就可以为开展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