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例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12-20 03:14苏爱江贾春燕杜德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2期
关键词:气胸进针胸膜

苏爱江,贾春燕,杜德斌

(1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内科 北京 100023)

(2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影像科 北京 100023)

近年来除去肺部肿瘤,肺部炎症等病变也不断增多,因此需确定肺部疾病的良恶性,已进行及时诊断及治疗[1]。对于肺内结节病灶的定性判断,影像学检查较为有限;对于周围型病灶,纤维支气管镜对其检出率不高,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最佳最有效的方法[2]。近年来,随着CT本身的显像特点及CT检测的普及应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具有活检组织量多、定位准确的特点,已成为肺内病灶的临床常用、快捷的检测方法[3]。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是有创检查,除了诊断准确性外,还需考虑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率,CT引导下穿刺活检容易出现气胸、出血等并发症[4]。因此本文分析了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以对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步骤进行规范,从而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来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且活检取材成功的患者300例,其中男性185例,女性115例;年龄23~79岁,平均(65.12±3.15)岁;病灶直径为1~8 cm,平均直径(3.15±0.56)cm。穿刺活检前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术前1周内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如使用阿司匹林者,需停药7天后行穿刺术。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经增强CT已确定存在肺内占位性病变;②患者经支气管镜活检后不能明确诊断的肺部疾病;③经支气管镜检查无法完成活检的肺部结节患者;④未知的肺内多发肿块、结节及肺实变,经过支气管镜检查病理阴性的肺门区肿块。排除标准:①弥漫性肺组织病变患者;②呼吸不能配合者,不能控制咳嗽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④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⑤临床怀疑为血管瘤、包虫囊肿或动静脉畸形者;⑥存在明显肺大泡或肺气肿者等。

1.2 方法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前,300例患者均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胸部增强CT、心电图检查,了解肺部病变位置与病变周围的血管、脏器关系,观察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结核空洞、肺纤维化、肺大泡等,有无病灶周围炎症。根据患者的肺内病灶位置,避开胸壁骨骼、肺大泡、血管,选择在正常肺组织内通过距离的最短进针路径及相应的皮肤穿刺点,确定穿刺点后患者在CT机上取合适的体位(侧卧位、俯卧位或仰卧位),训练患者呼气后屏气配合后用CT进行普通扫描,根据病灶情况对病灶扫描范围进行确定,之后将栅栏式金属条定位器在患者肿块对应的体表部位进行固定,之后再次进行扫描,层厚为5 mm,从而确定最佳的进针深度、进针点及方向,活检针为Argon 17G同轴引导活检针(Argon医疗器械公司,美国),18G的一次性活检针,长度为15 cm。皮肤穿刺点常规碘伏消毒,铺手术孔巾,将1%盐酸利多卡因5~10 mL从皮肤逐层局部麻醉至胸膜。穿刺轴按预定角度进针至胸膜外,再次行局部CT扫描,确认及调整进针方向(角度),嘱患者呼气后屏住气,按预定深度进针到位,再次行局部CT扫描,确认穿刺轴尖部位于病灶内,退出轴芯,导入活检针,弹射切割病灶,将活检组织置于10%甲醛溶液内固定并送细胞学及病理学检验。根据组织标本情况及检测目的决定是否行多次穿刺切割活检。穿刺后立即行全胸CT平扫,观察有无气胸及出血。如有气胸患者则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护,同时注意血氧饱和度变化,2 h后行胸片检查,出血病人使用止血药物治疗。所有病人4 h后行常规胸片检查。若患者出现胸闷、咯血等情况,或患者病情已加重,需再次进行CT扫描,以排除气胸加重及迟发性出血的发生。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个别病人会出现迟发性胸膜反应。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穿刺针过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穿刺针进入肺组织同时在肺组织中的停留时间)、病灶大小、切割组织多少、病灶深度(穿刺点处胸膜与病灶垂直距离)、是否有病灶周围炎及肺部慢性病变,确定患者的出血或气胸比例;②分析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的单因素及多因素;③分析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出血的单因素及多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使用Logistic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00例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气胸、出血发生率

300例患者均获得组织标本,其中出现出血者92例(30.66%),出现气胸者61例(20.33%)。

2.2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自变量赋值见表1。单因素结果表明,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发生气胸患者的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慢性肺部病变与未发生气胸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结果表明,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慢性肺部病变是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表3。

表1 自变量赋值

表2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单因素分析 单位:例

表3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Logistic分析

2.3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出血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结果表明,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发生出血患者的病灶大小、穿刺时间、病灶深度、肿块周围炎症与未发生出血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结果表明,病灶大小、病灶深度、肿块周围炎症是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表5。

表4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出血单因素分析 单位:例

表5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出血Logistic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环境的恶化,肿瘤发生率不断增高,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可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病灶明确诊断中有重要作用,通过CT引导具有定位准确的作用,同时阳性的诊断率较高,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因其是一项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使其在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限制[6]。有研究发现[7],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和气胸,因此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依据。

本文结果表明,300例患者中出现出血者占30.66%,Logistic多因素结果表明,病灶大小、病灶深度、肿块周围炎症是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出血是因肺部损伤引起的,穿刺过程中穿刺轴经过胸膜进入病灶,穿刺的路径越短,出现咯血、出血的概率越低;病灶深度越深,穿刺路径越长,出血、咯血概率越高[8];也可能与穿刺轴进针深度增加时,穿刺轴引起肺内血管损伤概率增加,因此随着病灶深度的增加会增加出血概率;病灶越大时,出血情况越少,可能是由于病灶越小,越难定位,穿刺中需要反复调整穿刺轴,多次进行穿刺轴调整时会引起血管损伤,从而增加了出血概率,而病灶越大,越接近于胸膜,穿刺路径会越短,其出血概率也越小[9];肿块周围炎症会增加病灶周围出现血管扩张、炎性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的情况,使得病灶周围的血运较丰富,因此在肿块周围炎症时会增加出血概率[10]。

300例患者中出现气胸者占20.33%,需要胸腔闭式引流者11例占总病例数的3.6%,Logistic多因素结果表明,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慢性肺部病变是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气胸是因穿刺中损伤肺及胸膜,肺及胸膜损伤越大,患者气胸越明显,胸膜穿刺次数增加时,穿刺轴反复穿刺胸膜,提高了胸膜损伤率[11];此外穿刺轴在患者肺组织中停留时间越长,损伤越大,主要是穿刺时患者的肺处于呼吸运动状态中,有时会引起刺激性咳嗽,会增加穿刺轴对肺组织的切割、磨损情况,穿刺时间越长,该磨损作用越长,气胸出现概率越大[12];慢性肺部病变时,患者多伴有肺泡囊扩张、肺大泡、甚至肺空洞等情况,肺部出现的慢性纤维增生会导致患者的部分肺功能丧失,其他正常组织出现功能性代偿,使得患者出现代偿性肺气肿,因此增加了患者出现气胸的概率[13]。

综上所述,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出血发生与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慢性肺部病变、病灶大小、病灶深度、肿块周围炎症等相关。

猜你喜欢
气胸进针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