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创建“言意共生”的新境界
——评姜树华『过「言意共生」语文生活』教学思想

2022-12-19 08:08周建忠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共生思维策略

文|周建忠

支玉恒经典课堂与讲座视频

姜树华的成长非常励志,很有代表性,几乎是一代教育家成长的缩影:出身于阡陌,从最低平台出发,不安于现状,不屈服命运,不甘于平庸;恪守正道,听从内心呼唤,自高其位;有贵人相助,成长路上不断得到名师和导师的指点、提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教研,不断修正,不断调整,不断升华;项目驱动,边教学边研究,学用结合良性互动;经过漫长的探索,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继续攀登,凝练思想,提炼主张,推出系列成果,从体系、模式到范式。目前,姜树华收获满满,已跨入江苏省基础教育翘楚、顶尖之行列,标志有三:一是成果先后获得省级、国家级大奖;二是从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优秀教师、南通以及全省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和导师;三是从一个小镇小学的校长,成为如皋市名校的校长,直至南通市教育局典范性小学的校长,如今已成为省内外知名校长,有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气概。

姜树华的成长更具典范性、引领性

一是行者,“已有先行者,烟中闻棹声”(高启《江上早发》),他步步攀升从不停歇,但有的同行者,早就在某一个路口某一个风口,自我陶醉,止步不前,而他则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二是吟者,“也知吟者多幽趣,物态偏能与意同”(黄裳《浦城道中》),对“言意共生”教学观的探索,有沉醉感、陶醉感,融入生活,走进生命,不计名利,忘怀得失,“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三是思者,“行者日以行,思者日以思”(袁懋谦《拟古二首》),仅仅有实践、坚持实践,还远远不够,必须不断反思进而指导实践;实践,不仅是验证,更是开发开创,尽管“念此闻思者,胡为多阻修”(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但思考的风景最诱人、最震撼,“悠悠思者怀,历历念可看”(刘攽《早春怀都下》)。

四是歌者,树华来自于“如皋如歌长来长寿”的长寿之乡,也是行者如歌,吟咏如歌。作为一位语文名师、一位名校长,一直坚守在课堂、坚守在学校,“歌者歌自苦,知音竟为谁”(宗臣《赠黄户部》),以儿童的成长、发展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他每天早晨仅仅以魁梧靓丽之姿,站在大门口迎接学生走进校园、与每一个入学的新生盘坐相对合影留念这两个细节,就足以诠释树华的教育情怀,看似简单,坚持则难,正是“歌者不知苦,听者有余情”(陈基《听歌水调有感》。

姜树华的“言意共生”语文教学成果可谓亦“教”亦“学”,教学互动

第一维度是从“教”的角度阐述,聚焦语文内容与形式的互成。

首先,在理论实践创新方面,是树华最为自信的得意之笔,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这是他“言意共生”的逻辑起点。在理论上实现了语文教学里的“穿透两层”(语表层、意蕴层)、“出入三境”(物境、意境、语境);在实践上,突出了语文教学内容关注的“两种价值”、文本解读的“四个视角”、课堂实施的“六种策略”、文体教学的“十个范式”;从教师、教材、课堂、学生四个层面,强调多元融合,形成了“言意共生”语文教学的全景式建构,呈现出新兴的、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学改革的崭新样态。

综上可见,他的实践模式大大丰富了“言意共生”思想立足教学改革的多元价值与无穷魅力,无论是策略路径,还是方法方式,都有了跨越技术层面、超越教学视域的可能与空间。因此,语文教学的“言意共生”,由“言意兼得”“文意兼得”之共性,落点于“言”与“意”的彼此支撑、彼此交融、彼此相长之实,达到双向共生的境界。

其次,树华还厘定了“言意共生教语文”的价值追求,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新解了传统“言意论”,发展了“言意兼得”观,坚守了语文教学本质,把脉了语文学习规律,着眼了个体生命质量。形成了“言意共生教语文”的基本形态,包括听——察“言”会“意”;读——明“言”得“意”;品——赏“言”悟“意”;述——学“言”表“意”。提出了“言意共生教语文”的主要策略,包括具身学习策略、图式建构策略、梳理探究策略、渐进思维策略、解构创生策略、阅读指向策略。

显然,以上几个方面是姜树华基于具体操作设计,研探出来的线路图、作战图、战术图。我曾经与树华多次研讨过,我们的“言意共生”不是理论建构的,而是实践探索的,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明,让效果展示。所以不从哲学上、语言上、教育学上找根据,因为这些“言意”的来源不符合我们追求的思想与境界。我查阅了古代典籍,《易·系辞上》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以尽其言”。《庄子·则阳》云:“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吕氏春秋·离谓》云:“言者,以谕意也。言意相离,凶也。”这些经典的阐述,可以帮助树华丰富“言意共生”的内涵与外延,但不能成为衡量、制约树华思考的范围。

我觉得,“言意共生”命题的提出与重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甚至是整个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共同向往。树华捷足先登,深入探讨,成为典范。与此同时,更多的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查了知网,到目前为止,标题中含有“言意共生”的文章多达172 篇,大多是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

那么,树华的贡献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专心致志、锲而不舍、深耕不辍、深井发掘,既不外溢也不游移,在限定的范围内精耕细作,治丝如紊。比如,“‘言意共生’教语文”的基本形态,从听、读、赏、述四个方面对接、引进“言意共生”,从而达到察“言”会“意”、明“言”得“意”、赏“言”悟“意”、学“言”表“意”。包括后面提出的六个策略,我是非常欣赏的,不仅落地管用,而且富有创意。“良工欲写无言意,自托丹青作酒箴”(胡长孺《题醉王母图》),我可以用“酒”来作隐喻,树华“言意共生”的框架既定,则必须开发出新的品种与类型,于是就有了四种选择:旧瓶旧酒、旧瓶新酒、新瓶旧酒、新瓶新酒,而且具有梯度渐进感,看似平淡,挖掘颇深。

第二个维度,则立足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聚焦语文思维力的生长。提出思维是“言”“意”共生支点的命题。析出阻碍“言”“意”思维深度发生的成因,包括读图时代“短路了”言意思维、浅表语用“遮掩了”言意思维、浅层理解“阻碍了”言意思维、低效提问“误当了”言意思维。厘出聚焦思维力提升的“言意共生”课堂基本特质:有聚焦的思维“力点”,让“言”“意”更有爆发力;有较大的思维“力矩”,让“言”“意”更有纵深感;有立体的思维“力向”,让“言”“意”更有敞开性。探出聚焦思维力提升的“言意共生”课堂基本策略,即让言意思维有聚合的过程、让言意思维有具象的过程、让言意思维有发散的过程、让言意思维有辨析的过程。

这一维度似有柏拉图、杜威“教育即生长”的“儿童中心”说,将“儿童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树华从“正向”“反向”分别展开。正向以“让”领起,讨论“言意共生”的课堂策略,所谓的“教改”离开了课堂,就是空中楼阁,失去了用武之地。树华关于言意思维聚合、具象、发散、辨析的过程论述,可以看作是一个专题“过程论”,但暗藏玄机,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既可以单独训练,更需要步步紧逼,环环相扣,逼出效果,逼出实力。至于反向,则是树华的用力之处,“短路 了”“遮 掩 了”“阻 碍 了”“误 当了”,用生动活泼的当下语言,针对当下发生的困惑,追本溯源,揭示症结。对此,我是非常喜欢的,正所谓“此间妙得无言意,只有西湖处士诗”(陈渊《山寺早梅三首》)。

姜树华为我们揭示“言意共生”语文教学的“走向”

一是积极构筑“言意共生”语文生活的“话语谱系”。二是努力实现“言意共生”语文生活研究的创新,包括高品质——丰富并传导语文教育新使命;真情境——呼唤语文研究走向儿童生活;新时代——探索基于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三是努力达成“言意共生”语文生活研究的项目,包括“一项理论”:“言意共生”理念下优化儿童语文生活的理论探索研究;“两项课程”:“言意共生”理念下优化儿童语文生活的“单元任务群”与“整本书阅读”课程研发;“两类策略”:“言意共生”理念下优化儿童语文生活的课堂教学策略与日常指导策略研究。

换句话说,树华是要将“言意共生”进行到底,从三个方面展开,即框架拓展、内涵深化、课堂延伸,“看君已得忘言意,不是当年只苦吟”(王守仁《天泉楼夜坐和萝石韵》)。树华选择这个题目,一生追求,重在积累;项目推动,重在反思;不断完善,重在实践,成了他一生追求探索的图腾、多个项目实践的寄托、反复思考深化的情结。

究其原因,一是“言意共生”有无限之空间与命题,比如,言在意外,意在言外;言外之意,意外之言;言近意远,言传意会;造言创意,得意忘言;因言明意,循言观意;品言会意,由言入意。凡此,仍然天地广阔,大有作为。二是实时性的挑战与机遇,大到百年未有之变局,小到课程标准的研制颁布,适逢其时。从传统的知情意行到当下的大微智融,需要不断掌握新的技术技巧,探索新的方法路径,同时又必须坚守素养气质、智慧创意,从主题情境到主体情境,从活动情境到自由情境,立足课堂,立足课程,立足儿童,基于生本,透过生活,实现生长。于是,我提出三点建议:理论架构研究进一步优化;自觉拓展到测评体系对接课标,深入到审美,回归到文化。

我相信,也坚信,树华的“言意共生”语文生活,可以进一步深化语文教育、学校文化、学校发展。从细节出发,逐步形成习惯,升华为风格,提升为风范,渲染为风韵,最后成为一个人、一个团队、一所学校、一个区域的标杆与标志。

猜你喜欢
共生思维策略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