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新芳
“任性”一词,有听凭秉性行事、率性而为、放纵不约束自己的意思,出自《东观汉记·马融传》。笔者认为,习作教学中的“任性表达”,强调儿童的主体存在,基于儿童本源,舒展儿童潜能,是顺应儿童“童性”、张扬“灵性”、彰显“个性”的精神探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 年版课标”)在“学段要求”中对小学儿童习作教学分别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交流。新时代背景下,习作教学需要顺应童性,让儿童“我手写我心”,讲自己想讲的话,说自己想说的话,抒自己想抒的情,写出童心童趣的话,表达真正的自己。
当2022 年版课标传递着大量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扑面而来时,很多语文专家对习作教学进行了专项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习作课程体系。儿童习作教学趋势呈现如下发展:张扬灵性,让儿童对自己的体验或经历进行有意识的想象、创造、再造或幻想自己最渴望的场景,让习作成为儿童散发灵性的载体。
明代学者袁宏道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2022 年版课标对儿童习作表达的要求除了“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外,对内容和技巧几乎没有具体的要求,但对积累素材却多次提到“观察”,并指出:“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习作教学应尊重儿童的自我表达,关怀儿童的思维成长,儿童习作应该是儿童生命个性化的表达。
明代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中写道:“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可贵。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旨在激发儿童敏锐的观察力、无穷的创造倾向和真实的表达欲望,指向儿童习作素养和关键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生长需要,强调儿童在习作教学的中央,是儿童经历“想表达—乐表达—真表达—巧表达”的一种自然生长状态。
教师既要立足于儿童习作表达的当下“发育”,又要关注儿童习作表达的可持续发展。“任性表达”习作创享,教师梳理和反思现有习作表达的教学,对儿童习作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优化;教师探索习作“任性表达”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评价实施,为儿童语言表达的精彩成长提供可能;教师通过多维、立体、个性化的实践分析,形成多样、适切、可选择的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样式,将儿童习作表达从“童性”原初引入到“灵性”弥散至“个性”闪射,帮助儿童在“任性表达”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在创设中分享,在创生中共享,在创造中畅享。在习作创享的过程中,师生的追求、体验及行动样子将呈现出一种创享的姿态;在习作创享的过程中,关注和调整师生的习作经验、体验感受、思维能力等,师生体验创享的行走样态,感受创享的动态发展;在习作创享的过程中,师生习作课程成果丰富多彩,评价多元科学,师生都能够发现自己并成为更好的自己,获得美好而有价值的生命历程。
对话童年,促进儿童习作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构建儿童独一无二的意识表达,是习作表达研究的永恒主题。
著名学者张文质先生曾说:“要让孩子写出见性见灵的文字、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字,就要尊重儿童的视角。”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强调“真”儿童的主体存在,基于儿童本源,舒展儿童潜能,是顺应“童性”、张扬“灵性”、彰显“个性”的精神探寻。
把儿童放在中央,聚焦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理解童心、亲近童心、尊重童心,寻求有效的习作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作文回归儿童本位。“任性表达”习作创享可以是儿童习作语言形式的自主、自由、自然,不统一作文的模式,不强调作文的规范;“任性表达”习作创享可以是儿童习作语言思维的自如、畅达、痛快,不会无从下笔,不会词不达意;“任性表达”习作创享可以是儿童习作语言内容的独特、个性、真我,允许与众不同,顺从真实内心。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回归生活是儿童习作最好的生命状态,让活泼泼的儿童在蓬勃勃的生命体验中自由舒展,让活泼泼的儿童在一次次的自在表达中不断升华,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有生命意义。“任性表达”习作创享,通过对儿童生活经验、体验感受、思维能力等的关注与调整,使师生的习作认识、追求以及行动样子呈现出一种创享的生长姿态,促进儿童习作从放胆表达童性到自如表达灵性至创意表达个性。
基于儿童生活和特色,让每一个儿童在多彩的生活中经历习作的成长,享受习作的快乐。和儿童一起开发属于自己的习作创享课程内容,形成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微课程内容序列(见图1):缤纷童年,校园七彩系列;稻香童年,“小农人”系列;光影童年,学科趣味系列;故事童年,文化传承系列。让儿童在每一个主题习作课程创享中充分经历“任性表达”,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书写自己的童年,获得习作的知识技能,更让童心在技能获得中日渐丰盈。
图1 “任性表达”习作创享微课程内容序列
“任性表达”习作创享,滋养儿童心灵,提升儿童审美。“任性表达”习作创享,是儿童的表达,是多彩的表达,是心灵的表达。旨在设计一系列属于儿童的习作素养活动,以综合性学习为核心构建丰富的习作课程,让儿童在丰富的习作课程中感受习作的魅力,享受习作表达的丰富有趣。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性最深层次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儿童表达力的真正生长需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支撑。研究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儿童成长评价体系,建构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儿童成长评价体系;研究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塑构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教师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成果评价体系,泛化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成果展示评价体系。
(1)积分制:结合“任性表达”习作创享微课程序列,设计相应的积分点赞卡,每一次的“任性表达”微课程活动都设有量化标准的过程性评价,如真心日记积分卡、漫画绘本积分卡、连环小说积分卡、书信比拼积分卡、创意童谣积分卡……每张积分卡都是点赞积分,每张点赞卡一百分,每次点满积分卡就是“任性表达”习作创享课程的表达赢家。鲜红的大拇指是肯定,点赞越多,积分更多,兴趣更浓,儿童在暖暖的点赞积分中感受表达的快乐。
(2)展示秀:创设更多姿多彩的表达情境,搭建更丰富多样的表达舞台,成就儿童任性表达的精彩。手抄报上,让儿童的任性表达变身“豆腐块”发表;橱窗栏里,让儿童的任性表达成为“优作”展评;微信群里,让儿童的任性表达化作“主播”传声;电视机里,让儿童的任性表达转为“主角”演绎……在各种各样的展示秀活动中,儿童的习作表达呈现更多样的方式,任性表达每一次展示秀的背后都是精彩纷呈的习作创享收获。
(3)荣誉榜:对儿童最直接和最肯定也最有效的评价肯定是评奖,荣誉榜上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是对儿童莫大的鼓励和鞭策。在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课程推进过程中,设立儿童喜爱的荣誉称号,如“漫画达人”“金牌编剧”“我是演说家”“好声音”等荣誉称号。在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课程中,每个儿童都成为小作者、小读者、小评委。儿童的表达经由儿童的欣赏铺陈开去,荣誉称号由儿童自己设立,自己命名,自己评选,自主诞生,因为是儿童自己的,所以是儿童最感兴趣的,也是习作课程中最有趣、最高效的评价。
(4)物化集:将“任性表达”习作创享成果每学期集结成册,如“任性表达”音画集、“任性表达”故事手册、“任性表达”美篇季、“任性表达”连环画、“任性表达”影音录……一册册厚实的物集本,也许稚嫩,也许粗糙,但每一册都是儿童的习作智慧凝结,是鼓励,是肯定,是赞赏,是每个儿童收获的定格,是儿童习作创享课程最丰厚的表达。
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顺应儿童习作主体的诉求,紧随儿童习作教学的趋势,彰显儿童习作表达的变革;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贴合儿童的生长,催发教师的情怀,遇见美好的成长;儿童“任性表达”习作创享,培养活泼泼的“真”儿童,践行生命化的“真”表达,创享多元化的“真”生长,帮助儿童在“任性表达”中获得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