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儿童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对《牧场之国》的三重解读

2022-12-19 08:08文|王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牧场宁静荷兰

文|王 强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龙湖语文人这几天是忙碌的,也是收获的。不久前,区小语优质课评比结果揭晓,我校两位老师分别获得两个组别的第一名,等待他们的是市级评选。那天下午,我听了其中的一节课——统编本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第1 课时教学。《牧场之国》是一篇老课文了,在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曾经编入,语言清新隽永,题目为《田园诗情》,可谓恰如其分。对比两个版本,我发现了一些不同之处,如统编本中的课文更加尊重原作,多了三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选文还对段落进行了拆分,例如对傍晚和夜晚的描写合并为一段,还加了小泡泡“我体会到了文中描绘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为儿童阅读和教师教学导向。课后习题也调整了,更加指向文本的精神内核和语言情趣。

在这堂课上,我嗅到了语文的味道,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效果也清晰可见,可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究竟是什么呢?翻开本单元课文,这篇课文编排在《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后面,也是一篇游记,属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课堂应该还有浓浓的文化味,不是吗?

文学作品经典里的文化味,不仅有言语的智慧,还有精神的陶冶。回头再看这堂课,单元要素的“功利性”很强,反倒是缺少了言语智慧的点燃和精神世界的陶冶。

于是我再次翻开课文,细细品读、想象,作者卡雷尔·恰佩克跳入我的眼帘。于是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出来:这位作家为什么要写这篇作品?这篇作品以文化人的落脚点在哪里?……薛法根老师曾经提出的文本解读三种视角:科学性解读、文学性解读、教学性解读。我想,这篇名作应当用审美的态度赏析文本的语言艺术,建构一种西方游记文化的世界、作家建构的理想世界、儿童精神徜徉的世界。

教学性解读:宁静与自由的肆意流淌

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是文本的重要教学价值之一。但是绝不能为了教语文要素而教文本。细读课文,牧场的宁静之美扑面而来。你看,“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即使是动态的画面里,依然是宁静的氛围;你看,那船“舒缓平稳地行驶”,那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然而宁静并不是唯一,宁静中也有动态的画面。宁静只是表层,这宁静之美的背后是什么?是自由,无处无时不在的自由。在荷兰的牧场,牲畜是自由的,人是自由的,当牲畜遇见人,依然是自由的;骏马歇足是自由的,飞驰到远方也是自由的,低头吃草是自由的,不停地呼噜着仍然是自由的。因此,我主张用课后的问题“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来串联起牧场从早到夜的三个时间场景,充分尊重儿童的阅读体验,并且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不断咀嚼,再探寻牧场的“自由”层面来,建构出文本中的那个动静之“景”,充分发挥文本的要素价值。

文学性解读:言语与意境的审美愉悦

仅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呢?我提出用比较法,在语言的细微处深作,显露出作家独到的语言表现力。例如“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与“谁都不叫喊吆喝,牛也不再叫了,挤奶的人也不说一句话”,通过换词句,比较出“没有响声”仿佛可以看见牛的一动不动。还可以通过删减法来比较“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和“远处传来汽笛声”,揣摩“偶尔”对于表现出宁静之感的精当。在指导感受傍晚与夜晚的宁静之美时,不妨把那些美的诗句,通过诗的形式、音乐的渲染,让儿童沉浸在语言建构的诗意世界里,读出文本中的那个“味道”来,发挥文本的审美价值。

文化解读:自由与美好的无限憧憬

文化解读,就是要把作品中的字词放在所处的语境中解读,把作品放在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现实处境中理解,从而提高理解的精度,推进阅读的深度,建构一个令人向往的精神家园。翻看卡雷尔·恰佩克的人生履历,不禁让人为之扼腕。才华横溢、英年早逝不必说,单单那人生的苦难便让人怜悯。作家经历的要不要呈现给学生,我们一时争议起来。我认为,战争带来的苦难与伤害,正是这清新的文字背后的东西。学生不知道这苦难,就只是在和文字对话,没有了心灵的滋养。因此我提出在结课时简单介绍创作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者的祖国捷克满目疮痍,荷兰则幸运地躲过战争。作者有幸目睹了荷兰宁静美丽的牧场。第二次追问:为什么要反复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时候学生豁然开朗,那是经历了苦难后,对自由与美好世界的憧憬。这样就读出了文本中那个隐藏的“我”了,文本的育人价值得以充分彰显。

当我写下此文时,好消息传来,这堂课获得了此次市赛一等奖。经历了牧场之国的磨课,我更加明白,文学经典应该成为儿童追求美的生活方式,成为儿童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牧场宁静荷兰
宁静之宅
凡·高
在荷兰骑自行车
海上牧场
《巷口的宁静》
骑行荷兰羊角村
叮当牧场
荷兰医保独树一帜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