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

2022-12-18 21:14:22朱晶
新闻传播 2022年7期
关键词:罗丹重音语气

朱晶

(北京市房山区融媒体中心北京 102488)

一、重组再抱团

(一)停连的含义

播音与主持过程中,我们在对播读稿件的相互部分之间、语群层次之间、前后段落之间、词语与句子之间、词和词组之间,应有恰当的停顿和连接,才能确切地传情达意。

有声语言语流中声音的停顿和连接,统称停连。停连,即对播讲者而言,因生理上有一定的呼吸量限定,而不可能一口气把一篇作品读完,期间要有换气和对气息进行调节的时候,这时就需要停顿;吸气之后,对气息进行调节,又可以继续朗读,这就要连接。

停连又被形象地称之为“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下,机械地“看标点就停”,有时候也会不准确,甚至会曲解语意。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语句内容的同时,认真分析语句结构,判断正确停连的位置。

(二)停连的类型

区分性停连。“区分”,顾名思义,即用于区分文章中的语意部分,得以使稿件顺畅通达,让受众可以听得明白,理解透彻。

呼应性停连。“呼应”,可以是文章开头与结尾的呼应,也可以是段落中段首与段尾的呼应,所谓一呼一应,有呼有应,说的就是这个理念。

并列性停连。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停连方式了,最简单的标志就是“顿号”,只要一出现顿号,马上就知道该怎样去处理。

所以在语言表达中,仅仅依靠标点符号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在播读过程中,应该建立正确使用停连这一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体系。

二、主次要分明

(一)重音的含义

在艺术创作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的例子很多,据说,法国的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为巴尔扎克雕刻过一尊塑像,当雕像大功告成的时候,一群学生来到罗丹的工作室,他们对着雕像赞不绝口:“瞧,眼睛多么有神啊!”“哎呀,你看看,这双手,简直是盖世无双!这双手太美了。”正当学生们赞不绝口地夸奖这双手的时候,只见罗丹抡起一把斧头朝雕像的双手砍了下去。学生们都惊呆了,但是罗丹却自言自语地说:“我要让人通过雕像的眼睛看到巴尔扎克的灵魂,而不是这双举世无双的手或者其他什么部位!”很明显,罗丹的目的就是要突出重点,强调重点。

在播音主持中,我们所说到的重音,主要指在语句中的部分。语句间、词组间的轻与重,通过轻重来划分全篇的重点,提纲挈领,表达流利。语句重音,在有声表达之中,“重音”这种表达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语句表达的目的性更加突出,逻辑关系更严密,情感色彩更鲜明。

文章表述出来的含义各有千秋,正是通过重音位置的不同分布而表现出来的,所以也可以说,重音的处理很关键,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文章中的语句关系。

(二)重音的类型

张颂教授在《播音创作基础》中,把重音划分为十种类型:

第一类:并列性重音第二类:对比性重音

第三类:呼应性重音第四类:递进性重音

第五类:转折性重音第六类:强调性重音

第七类:比喻性重音第八类:拟声性重音

第九类:肯定性重音第十类:反义性重音

这十种重音类型总是交叉出现,一个重音可以存在多种作用,这样文章的意图才能体现得明了、充盈。

总之,重音的表达与其他几种表达技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定重音,以及用什么样的语气将这些重音表达出来,直接关系到重音的类型,稍有变化,语句目的就会不同。理解和感受是正确确定重音和表达重音的非常常见的、基础性的表情达意的播报方式。实际上就是利用重音不同,从而将文章中的重点信息完整地凸显出来。使这个词或者词组听上去不同,简而言之,就是在表达中通过对比产生重音。

三、兼具形与神

(一)语气的含义

播音学中语气的定义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通过定义我们知道,语气由:一定的具体思想感、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这两个基本方面构成。这两个方面互不干预、又互相勾连。相互作用,相互成全,将声音的表现形式具体化、实际化,只有正确运用,才能够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二)语气的“神”——感情表达的标尺

1.语气表达出来的感情色彩

语气所能够表达出来的感情色彩,是指通过语气运用,所能够感受到的爱憎分明。即我们对一些人和事情的态度,例如:反对、支持、批判、赞成、严肃、亲切、郑重、活泼等等。“爱憎”单指喜爱与否,例如:悲痛、喜悦、热情、冷淡、焦急、恐惧等等。简单地说,语气的感情色彩对语句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不同的感情色彩需要通过不同的用气发声才能具体表现出来。

2.语气的感情成分

语气的感情成分,是指在表达稿件时表现出来的、播讲人所表达出来的对稿件内容的爱与恨的程度的区别。也就是要把握好感情色彩的分寸、火候。

语气分量分为三个等级:

A.重度——表达时色彩鲜明,印象深刻。

B.中度——表达时色彩稍淡,点到为止。

C.轻度——表达时色彩较淡,轻轻带过。

正是语气中存在着表达的标尺和成分,才能够创造出流水一般的情感表达,打造出富有丰富色彩和个人创作成果的播音作品。

四、抑扬有顿挫

(一)节奏的含义

节奏的定义中有几个概念我们先分解一下:1.回环往复:是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有规律的变化。充满规律、前后有序。2.抑扬:是声音高低的变化,低或者较低是抑,高或者较高是扬。3.顿挫:是声音间歇的长短,或停顿或稍挫,都是语流行止的一种。4.轻重:是声音的强弱变化,表现为相对的轻重对比。5.缓急:是语流节拍、长短、快慢的变化,表现为语节内音节疏密的差异。

把握节奏的关键在于体味“回环往复”,抑与扬、顿与挫、轻与重、缓与急等形成语流,富于变化又充满规律。

(二)节奏的类型

基本的语气、语势、转换,构建了节奏的类型。有六种基本类型:凝重型、轻快型、高亢型、低沉型、紧张型、舒缓型。

节奏的分类,主要从语言内容的精神内涵出发,从人们易于感知的声音形式的速度、力度和亮度的特点进行划分的。在广播电视节目传播者的语言活动里(比如一篇播音做派、一档节目的主持、一次现场报道),总是由某种节奏类型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节奏类型作为辅助节奏。任何一档节目都由主导节奏和辅助节奏复合组成,只有这样,播音者的语言活动才会显得丰富生动和富有创造力。

(三)节奏运用技巧

1.欲抑先扬,欲扬先抑

语流中的抑扬关系,虽在高低变化之中,却并非简单的高与低的对比,因为高有稍高、较高、更高、很高等层级,低也有稍低、较低、更低、最低等层级。扬到什么程度,抑到什么程度,都因思想感情的标尺和表达方式而不同。

2.欲停要先连,欲连需先停

停连关系主要体现思想感情的先后顺序及词语组群之间的各种关系,而不单单是区分语意。在播音主持中,连接是大量的,停顿是少量的,连要连得顺畅,停要停得恰当。停顿次数的多少、停顿时值的长短,与节奏关系十分密切,有时需要多停少连,有时又需要少停多连,停连可以强化或弱化语气。

结语

以上内容,我们分析了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总而言之,内部、外部技巧的结合运用,可以显露出我们将播音稿件“感于心”的心路历程,与外部技巧的“形于声”的语言旅程相结合,以内外统一、内外兼顾、内外合并的方式,处理好日常稿件的播报。■

猜你喜欢
罗丹重音语气
注意说话的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艺术家(2020年5期)2020-12-07 07:49:32
注意说话的语气
里尔克《罗丹论》节选
罗丹手稿
视野(2017年15期)2017-08-12 08:15:36
Significance of Conflict Talk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Analysis of Silence in Conflict Talk with Face Theory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