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安阳广播电视台河南 455000)
提到时政新闻,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给人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官方、真实、高端、大气”等词汇,确实,央视新闻自开播以来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一直用自己的声音传递着社会现象及国家形象,让人不自觉地就相信节目里的每一言每一语,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平台也不断涌现出来,很大一部分受众也由电视转到智能手机上,对各种新闻风格的关注度也由严肃转变为通俗幽默,这就相应削弱了传统时政新闻的收视率,所以基于这样一种情况,传统的时政新闻有必要在播音风格上进行创新。
时政新闻和其它的新闻一样,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的特点,但是又不同于其它新闻特点,时政新闻在内容选择上和播报方式上都比较严肃且具有社会性,选材的视角往往比较大,一般是由当下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多从社会的角度或国家的角度看待事情,其报道的目的多传递一种社会思想和政治理念,在播报风格上比较固定,基本已经形成一种固有的模式。
时政新闻一个最突出的特征是具有政治性,新闻内容多与国计和民生挂钩,所以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其播报风格[1]。
1.播音主持风格的发展概况
播音主持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整个过程是相对比较漫长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播音主持风格和电视节目类型有很大的联系,一般对于固定的电视新闻节目,其播音主持风格也是固定的。
但是由于个人的差异,播音主持风格又体现出别样的风格,播音主持风格随着主持人主持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发展变化,并且这种播音风格还会受主持人阅历及经验的影响,它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这种特色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
2.现代播音风格类型
①诙谐幽默,轻松活泼。这一类型的播音风格往往也比较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它对主持人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主持人时不时转变句子的结构,要适当扔包袱,此种主持风格比较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进而在受众心理上形成很强的认同感。
②权威严谨,字正腔圆。这一播音风格类型往往是时政新闻的标配,在态度上比较具有严肃性,对主持人的专业技能要求也比较高,需要主持人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最常见的就是央视台的新闻联播栏目。
③个性发展,多元互动。这一主持风格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媒体和新时代的产物,这一风格主要是为了迎合当下多元的文化需求,避免了传统的千篇一律,更能受到观众的喜欢,它注重挖掘事件背后的潜在价值,也比较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平台也在不断涌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2]。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新闻传播不单单只依靠电视台,而是借助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传播,随着各种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受众的审美标准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对各种新闻的选取也逐渐转变为更加贴近自己的生活方式,受众对新闻的趣味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时政新闻从内容上来看是比较严肃的,其也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影响,时政新闻为了受到观众的认可度,需要对传统的播音风格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的需求,只有这样时政新闻节目才能在新闻界稳固自己的地位,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
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时政新闻经过长时间的累计,其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受众基础,受众的随意波动甚至都会对节目造成影响,但是就这样一个时政新闻界的巨星也经受不住新媒体的冲击。时政新闻节目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来,时政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一直在丰富自己的播音内容和转变播音方式,先是朝着口语化方向发展,随后又加入一些网络词甚至方言,不断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新媒体背景下,时政新闻节目要想得到长久的发展,还需要对播音风格进行全面创新,因为轻微的改动还是无法满足当下受众的需求,这需要时政新闻节目立足于当下,在优质的内容上进行风格创新,以不断提升时政新闻节目的权威性以及收视率。
时政新闻给受众的感觉往往都比较严肃,也比较具有官方性,以最具有代表性的央视《新闻联播》为例,提到这一档节目,观众可能会想到国家、中央、政府、社会、政治这些词汇,再或者会想到康辉、海霞、郭志坚等这些熟悉的面孔,而很少有人想到时政新闻节目的内容,这说明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时政新闻主播具有很强的符号意义。在节目中,主持人会有固定的开场白和结束语,甚至衔接语有时都是固定的,这就难免会让受众在视觉上觉得疲劳,从而也失去了节目吸引力。
所以时政类新闻节目应该转变原有的播报方式,把主持人的符号化形象逐渐向人格化形象转变,这样才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才能使时政新闻节目更好地被受众接受。以央视的《主播说联播》为例,主持人在节目中也逐渐加入了一些微小的表情和动作,播报主语也由官方转变为了第一人称,从而有效地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比如在节目中主持人海霞在结尾说支持警察队的时候配合了一个握拳的手势,从而更加表明了主持人的立场。再比如就“中国大陆人吃不起榨菜”这一事件,欧阳夏丹在评论这一事件的同时还配合着面部的表情,这些细微的动作无时无刻不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此种诙谐的播报风格让受众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更像是主持人的朋友。
时政新闻所选的内容多是国内外的大新闻,由于其视角比较广,所以很多受众都觉得这些新闻和自己没关系,再加上播音形式的固化,很难获得自己忠实的受众。所以时政新闻节目主持人要转变传统的播报语态,具体要结合当下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进行转变,要逐渐亲民化,在内容严肃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诙谐幽默语句,使播报的方式更能被大众所接受。
在《主播说联播》中,主持人康辉在说不作不死的时候就运用了一句网络上的热词,即“Nozuo nodie”,虽然这句话在语法上存在错误,但也是随着网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多形容没事找事的行为,网络热词的运用转变了原来的严肃语态,使得新闻内容更加具有亲切感。
时政新闻的严肃性和亲切性并不冲突,甚至有互补的功效,播报语态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语态的不足,因此时政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在播报时多运用一些流行语或者口语,从而跟新闻的内容形成“反差萌”。
对时政新闻进行播报时,刚缺柔,浪费力气,柔缺刚,攻而不克。所以在播报时政新闻时,主持人不应该抛弃原来的严肃风格,同时还应该在其中加入一些诙谐幽默的语气,从而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
比如在《主播说联播》中,针对于一外人对记者的辱骂式提问,主持人康辉先是用严肃的语气进行批判,然后又用温暖、自然的语气对当事记者进行安慰,这不仅展现出了时政新闻的严肃性,还体现出人性的温暖,全程充满着正能量。时政新闻的选材本就具有严肃性,主持人在播报时应该转变播报语气,在严肃的基础上再进行丰富,体现国人脸面的同时又不乏温暖存在,适当增加自己对新闻节目的看法和评价,但是要注意做好舆论引导作用,适当增加一些调侃的语气,以不断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喜欢。
新媒体背景下,时政新闻的播音风格要进行创新,在创新时要注重“变”和“不变”的内容,时政新闻的内容和真实性要保持不变,其播报风格要发生转变,这需要结合当下的时代发展进行有效创新。时政新闻主持人不仅要会“播”,而且要会“评”,要综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推动我国的时政新闻节目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