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故宫文化的传播
——以《上新了·故宫》为例

2022-12-18 21:14张可为
新闻传播 2022年7期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创

张可为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太原030000)

一、故宫文化概述

(一)紫禁城的发展变迁

紫禁城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间,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四周环绕着共计3400米长、10米高的城墙,内有9999间半宫室,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在它建成后的五百多年,一直作为我国的政治中枢而存在,紫禁城曾目睹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是明代消亡到清朝初期过渡阶段的见证人,后来还经历了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以及乾隆帝解决边疆问题、达成“康乾盛世”的局面。故宫的发展史就是我国明清两代的发展史,虽然在它辉煌的历史中也曾因为意外受到毁损,但在乾隆帝以及后人的尽心修缮下,紫禁城以其现如今我们看到的面貌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格局,在它六百岁生日之时继续释放最耀眼的光芒。

(二)文物——故宫文化的精髓

我国将文物分为两大类:一般文物和珍贵文物,而国内目前有博物馆五千余座,共收藏了401万件国家定级的珍贵文物,故宫博物院中的珍贵文物有168万件,占全国所有珍贵文物总量的42%,堪称我国最大的珍贵文物宝库,并且故宫博物院与世界其他以一般文物为主要藏品的大型博物馆不同,馆藏珍贵文物90%是国家定级,含金量十足。

故宫博物院中的文物数量可观,同时在质量上也不逊色于世界著名博物馆如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等,故宫的馆藏文物中不仅有明清两朝帝王所收藏的历代稀世珍品,也有故宫博物院建立后收集的散落于世界各地的稀世精品,文物种类十分多样,现如今共有确切文物数量是1862690件,其中珍贵文物1683336件,一般文物163969件,标本15385件,馆藏文物以文物类藏品、古建类藏品和古籍文献藏品为主,通过藏品的质地和用途可以将它们分为25个种类,比如一些极具代表性的文物,如陶瓷方面有唐代的邢窑白釉葵口碗、宋代的汝窑三足樽;绘画方面有唐阎立本的《步辇图卷》以及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金银器方面有明代的银方斗式杯、清乾隆的金瓯永固杯等珍藏精品;织绣方面有相当完备的清代宫廷服饰,汇集冠、袍、履、带、佩饰等多种类别;同时还有从西方传入的铜镀金写字人钟、铜镀金嵌料石升降塔钟等中西结合的器物,这些种类丰富、品质上乘的珍稀文物共同承载着故宫六百年来厚重的文化底蕴。

二、文创节目《上新了·故宫》概述

(一)《上新了·故宫》节目简介

《上新了·故宫》是北京广播电视台和故宫博物院出品、华传文化联合出品、春田影视制作的季播节目,2018年首播,到如今已有三季,节目以故宫博物院为支点,着重为公众展示一个最真实的故宫,节目每期邀请一位嘉宾,在文创新品开发员的带领下与故宫内的工作人员或古物专家共同进入故宫内的各个宫室进行寻宝,从各类文物、古建筑中获取文创元素并记录与回传,最终由故宫内的“上新研究所”邀请来的两所国内艺术院校的学生进行文创的研究与创作,助力文创产品成功上新。

在节目中,文创新品开发员与节目嘉宾进入故宫博物院内的许多未开放区域,是平常公众所不了解的,他们将隐藏在角落里或被遗忘在库房中的遗世珍品重新带到公众视野中,同时有故宫博物院内的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了文化内涵。最后的“上新时间”是节目的重点,各个高校的设计专业学生联手设计师共同大开脑洞,将故宫文化与当下最流行的元素相结合,最后诞生出几款创意满满又不失文化特征的文创产品,让更多年轻群体也将它们带回家。

(二)《上新了·故宫》节目特色

1.“上新”的文化内容

《上新了·故宫》每一期节目几乎都是在解锁一个新的地方,如第一季第一期中主要探寻的是乾隆的秘密花园,这是乾隆帝当时为自己退位后养老所建造的一处幽静的花园,里面有假山、亭台楼阁,一派江南景象;再如紫禁城中“演唱会”的举办地——畅音阁,是皇帝为听戏而建的城内最大的戏楼,里面升降台的机关放在现在也可用巧夺天工来形容;因影视剧《延禧攻略》而为人熟知的延禧宫,其实是仿照西方宫殿建造的一座水晶宫,但早在道光年间一场意外火灾中被烧毁,后经修缮后成为瓷器陈列室,与其他东西六宫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未开放区域的古文物、古建筑在之前从未被人知晓,但通过该节目,它们的真面目都可以被公众了解,也为故宫博物院未来考古内容的更新提供了参考。

2.“上新”的历史视域

《上新了·故宫》不仅是为故宫中的文物、建筑“上新”,更重要的是历史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拓宽,从故宫六百年的历史延伸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从更深层次剖析故宫的文化底蕴,如在珍宝馆与乐寿堂的探寻中,开发员和嘉宾们发现了乾隆时期“3D打印版”复刻的《大禹治水图》,追溯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在故宫博物院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中,嘉宾们共同揭秘苏东坡的生平事迹,将苏轼《赤壁赋》波澜壮阔的心境全部展现出来,嘉宾郭京飞还扮演苏轼,进行了场景复现,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节目探究的视野不再仅局限于故宫的历史,同时也融入了更多中国的历史。

3.“上新”的嘉宾阵容

《上新了·故宫》每一季每一期节目都会邀请不同的明星嘉宾前来与新品开发员共同寻宝,其中也不乏与故宫有渊源的嘉宾,比如曾在《甄嬛传》中饰演雍正时期皇后的蔡少芬,在《孝庄秘史》中饰演孝庄皇太后的宁静,在《宫锁珠帘》中饰演熹妃的袁姗姗,当他们来到故宫中寻宝时,观众就会有很强烈的代入感,尤其是他们又一次以剧中的扮相出现,并讲出台词时,观众就会回到剧情中,与角色产生共鸣,提升了节目的感染力,同时明星嘉宾的加入也使得文创的知名度提高,助力文创走入更多公众的视野中,使故宫文化、中国文化被更多人所认可。

三、《上新了·故宫》与故宫文化传播

(一)《上新了·故宫》传播故宫文化的特征

1.表达方式年轻化

传统文化节目中多采取的表达方式一般是嘉宾口述、主持人访谈或者室内情景表演,将故宫相关的图片、视频呈现给观众,用最直接的方式将故宫文化传递给公众,这种方式虽然效果显著,但传播过程较为古板,难以引起年轻群体的关注。《上新了·故宫》则不同,它一改传统节目庄重的氛围,将古代和现代两条线路穿插进行,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主线是嘉宾和新品开发员按照节目组设计好的路线在故宫中寻宝,逐步揭开故宫神秘的面纱,辅线是嘉宾饰演与剧情相关的角色,对故宫的往事进行演绎,加强了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同时整期节目的旁白都是以一只生活在故宫中的御猫“鲁班”的视角来阐述,萌点满满,增强了传播效果。

2.节目形式创新

传统节目的录制大都是在搭建好的舞台上或摄影棚内,依靠摄影棚内绚丽的灯光以及舞美来烘托节目气氛,使节目效果进一步提升,但这种形式的影响有限,所能够展示的文物数量也受限制,观众对文物的认识就会大打折扣,只能从表面认识文物,却体会不到文物背后所蕴藏的历史知识。《上新了·故宫》的录制地就是在故宫内部,拍摄的都是最真实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对文物以及它的背景知识进行阐释,就会有很好的文化意义,同时还有嘉宾对历史故事的场景再现,也增加了节目文化传播的感染力,这是传统棚内录制节目所无法达到的境界。

3.多渠道并举传播

《上新了·故宫》采取了多渠道播出的方式,除了在北京卫视每周六播出,也在互联网视频播放平台爱奇艺同步更新,同时与信息类聚合平台今日头条、购物类平台天猫、淘宝也有合作,在节目播出的同时,今日头条会以每期节目一个专题的形式将该期节目中提到的文物、历史背景以及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并配以高清的图片和视频,为用户带去更好的体验,同时每一期上新的文创产品会在淘宝天猫“上新了文创旗舰店”同步上新,为公众购买提供渠道,做到了效益最大化。节目在传播方面做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传播平台的完美结合,在融媒体时代实现了传播主客体之间的双向高效互动,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故宫文化未来的传播策略

1.打造“线上+线下”的融合传播渠道

社交媒体是影响力最大的信息传播平台,优势就在于它的强互动性,故宫文化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总是以高雅又亲民的风格呈现,如微博、公众号和抖音上的内容都是短小精悍为主,注重时效性和互动性,注重凸显故宫文化的特色,如在故宫博物院的官方公众号“微故宫”中,公众可以体验浏览数字化全景故宫、通过公众号购票、了解馆藏最新动态以及故宫内举办的活动讲座信息,同时还可以参与“奉旨签到”等趣味活动,在娱乐中了解更多故宫相关文化;故宫博物院的官方微博目前已有1014万粉丝,发博数已达9941条,创建了如“宫猫记”“让我们一起来读日历”等多个热门话题,互动量每日几乎都在8000-9000,在同类微博账号中排名前三,微博所发布的精美的故宫照片更是赢得了广大网友的点赞,形成了很正能量的文化传播氛围。

故宫博物院也非常重视线下数字化展览对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故宫内的端门数字馆是国内第一家将古建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数字化展厅,利用智能AI、VR等技术将参观者带入一个虚拟的紫禁城,养心殿、太和殿、慈宁宫都可以在这里观赏到,同时公众还可以通过扫码与古代大臣隔空对话,有很强的参与感。

2.开创更具新意的文创表达体系

故宫能够迅速成为“网红”,被广大年轻群体所喜爱,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推出了许多极具潮流感却又不失传统文化韵味的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使文物“活”了起来,引导公众走进文物内涵,拉近了文物与公众的距离,提升了故宫文化的知名度。故宫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馆藏文物,相关的文创基本上都是文化传播的符号,如第三季第二期节目中上新的两款帆布鞋,一款名为“青云跃”,以红、黄、绿为主色调,将钦安殿天一门上的琉璃旋花彩画转化成鞋上用作装饰的飘带,鞋身与鞋垫的图案都是象征祥瑞的云纹,鞋舌上有“青云”字样的刺绣,彰显了皇家气息;另一款名为“云山履”,主色调为故宫的基石色调——灰白色,体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鞋上的纹样来自太和殿的云纹、山崖纹以及龙椅上的缠枝莲纹,用纹路的走势代表故宫文化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两只鞋垫组成“踏云”字样,意在所穿之人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故宫的每一款文创都兼具实用性和可观赏性,深受公众喜爱,不断发掘更为吸引人的文创表述形式,可以更有效地传播紫禁城祥瑞的文化内涵。

3.提升品牌口碑,加大传播力度

博物馆注重打造自身的品牌,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在国际上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影响力,故宫博物院一直很重视自身品牌的打造,经常与国外其他知名博物馆进行学术交流、文物交换展览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让更多国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2017年5月底,故宫博物院参加了美国授权的展览会,展示了故宫珍宝庄严丝绸系列、故宫胶带纸系列、福禄连连珠宝系列等129件文创产品,获得了国外人士的一致认可。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不断推出更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并积极与国际接轨,开拓海外市场,为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语

融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融合为故宫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样的渠道,无论是通过“三微一端”、综艺节目或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传播,最为重要的是要注重传统文化、现代科技元素和当下潮流元素的结合,这样才能顺应当下文化交流发展的趋势,为更多人所认同。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说:“故宫正青春,希望更多的年轻朋友可以了解故宫,与故宫成为朋友,让故宫永远保持年轻。”只有真正的做好文化的传播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更好地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时也能让更多国人增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感,使故宫文化乃至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能够永葆青春、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雪中故宫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