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12-18 11:24:10邓莉莎
中文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管理人员施工人员

邓莉莎

(陕西省汉阴县水利局,陕西 安康 725100)

水利工程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建设工程之一,其属于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工程,工程建设量较大、建设难度较大,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工程建造技术和设施较多,存在着较大的建造风险,因此,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安全技术的应用,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所有水利工程建设的初期,都会与工程建设企业共同决定工程的管理岗位人选,保障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合理的人员调配和工程建设安排,但是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部分问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不到位、工程施工不规范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到了水利工程的正常施工,作为工程建造的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思考,采取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一、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公共设施建设工程,工程参与人员数量较多,工程建造环节较为复杂,监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做出更高的保障。但是,根据目前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状况来看,存在着监督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制度作为施工的参考,管理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导致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无法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

1.1 监督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制度的建设既能够为管理人员找到工作开展的方向,又能让施工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禁区,在工程的管理制度中,会明确的规定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出现的行为,这可以有效规避大部分的施工风险,让施工人员能够依照既定的要求开展工程的建设,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制度的缺失让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没有了限制,在工作中容易出现随意施工、不依照规定施工的状况,容易出现工程隐患。

1.2 监督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水利工程的建设有较多的施工环节,在建设的过程中,实际参与工程施工监督管理的人员不止一个,这就存在着监督管理职责划分的问题。

从监督和管理两个岗位的职责划分上来说,监督与管理本质上需要进行岗位分设,部分工程建设将监督岗位与管理岗位合并设立,管理人员的工作缺乏监督,容易出现无效管理的工作现象,失去了监督岗位的设立意义。

从管理岗位职责划分的角度上来说,由于管理人员不止一个,就应该根据施工的范围、环节、内容等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但是,现如今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岗位职责缺乏划分的情况,导致部分工程建设难度较大的环节缺乏人员的管理,容易出现管理工作的疏漏[1]。

2.工程存在施工不规范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建设量大,很容易出现施工不规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就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首先,具体施工环节中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工程的建设会有相应的工期要求,部分施工人员为了在限定的期限能完成工程环节的建造,会不合理地调整施工的方式和节奏,采用的施工技术也不一定完全依照施工方案落实,这非常不利于工程建设的统筹管理,还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其次,施工材料的应用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施工中所有施工材料的应用都存在相应的标准,部分管理人员或施工人员,为了个人的经济效益,出现了擅自更换施工材料的情况,降低施工材料的等级标准,这会让水利工程的建造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3.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开展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管理的过程中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工程监督管理的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工作效果,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完成部分施工环节以后才能看到施工管理的具体效果,这也导致部分监督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存在着侥幸心理,不认真开展工作,出现了质量圆圈监督管理流于形式的现象。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行为不规范、施工流程没有按照施工方案落实等情况都会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安全,部分监督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仅仅是依照相关工作人员提交的工程资料来判定施工的合理性,自身很少到施工现场进行查看和监督,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导致出现错误数据或是虚假数据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会出现后期的工程修改,增大了工程的建设量,影响工程建造的效益。

4.施工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弱

水利工程的施工本就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在施工现场的参与人员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够有效规避施工风险,但是目前依旧有不少水利工程参与人员存在着施工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增大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有部分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之前,忽视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环节,缺少安全培训或是安全培训流于形式,没有正确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另外,水利工程在挑选施工团队的时候,都是选择有工程建设经验的施工团队,这类施工人员有较多的施工经验,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因为自身经验丰富,缺乏施工安全意识,从而忽视一些安全措施的建设,自以为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往往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2]。

5.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施工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环节中较大的问题之一,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挑选管理人员的时候,更加注重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忽视了管理人员对工程的了解程度和工程施工的专业性,导致部分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中的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施工现场的管理涉及施工人员的调配、施工合理性的判断、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筛选以及施工材料的审核,这些都要求鼓励人员对工程施工有较高的了解程度。另外,管理人员的工作效果都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中体现,缺少直观判断工作效果的标准,导致部分管理人员出现玩忽职守、工作懈怠的情况,这都是由于管理人员个人职业素养不高造成的问题,也说明了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的问题。

二、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对策

1.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要想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就需要建设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找到影响工程质量的具体原因,提出有效地把控策略,找到合理的管理办法,形成健全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1.1 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水利工程的施工材料质量是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依照工程建设方案中的既定标准,对每批应用的施工材料都进行抽样检查,当检测数据达到工程应用标准时才能投入应用,除此之外,水利工程的建设量较大,需要应用到的建筑材料数量较多,为了有效降低材料保存风险,管理人员可以合理控制施工材料的入场时间,确保在使用前能够完成检测、入场即可。

1.2 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监督。作为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在水利工程的建设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监督,在施工工人开展施工的时候,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人员应用的施工技术、施工材料进行观察,确保施工完全依照施工方案落实。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在监督施工时候,需要保障施工现场的秩序,确保施工的流程正确,避免后期修改工程的行为,在出现施工不规范现象时,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人员的行为及时制止并且给予相应的出发措施,避免施工不规范行为再次发生,降低人为因素影响施工质量的可能性。

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的施工工人数量较多,需要应用到的大型施工器械较多,需要充分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影响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维持建筑企业良好的形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大部分施工危险的发生,制度的具体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第一,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在我国相关法律内有明确规定,工程建设安全机制的建设标准,在开展水利工程的时候也需要依照相关的标准,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3]。

第二,在水利工程开工之前,需要对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工人开展安全意识培训,让工人清楚地了解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以及课程造成的施工事故后果,给予施工工人警示的作用,在培训的过程中,还应该教给施工工人如何在施工中保障自身安全,提高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自身的能力。

第三,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状况进行有效把控,及时对一些施工垃圾进行清除,对出现的施工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解决,在出现施工工人施工不规范的情况一定要根据安全管理条例予以处罚。比如,在施工现场不佩戴安全装备的施工工人,管理人员发现需要予以其相应的出发措施,倘若参与的工作危险性较高,可以进行辞退等严重的处罚,给予其他施工人员警示[4]。

3.明晰监督管理的工作内容

作为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对自身的工作有清晰的认知,了解自身的工作内容,才能保障工作的完成和工作的质量。

3.1 施工条件调查。在水利工程正式施工以前,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的方案、技术资质以及开工报告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具备开工条件以后才能够展开工程施工。

3.2 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地在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对使用的使用技术、施工器械、施工材料进行观察,确保施工的合理性。

3.3 建立责任制。施工的具体工作都是依照施工人员的个人能力进行分配,监督管理人员在落实工作的时候,需要明确责任制度,将施工工作进行明确划分,一旦出现施工问题可以做到责任落实到个人。

3.4 重点项目审查。在水利工程这种工程量较大的施工工程中,不免存在部分重点施工环节,一般都是施工影响较大或是施工难度较大的环节,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对这些环节的施工效果进行严格审查,只有审查通过以后才能开展下一步的施工。

4.建立集体监督机制

为了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监督效果,可以对监督机制进行创新,建立集体监督机制。在水利工程中,会设置两名以上的监督人员,对施工工程的各个岗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但是监督人员作为管理层人员,与基层施工工人有一定的差距。有部分水利工程中,就存在着监督人员与管理人员结合更换施工材料,在此中谋取经济利益的情况,这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建立集体监督机制就是让监督人员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进行监督,但是基层施工人员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工作方式对监督人员的工作开展进行监督。除此之外,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工程的部分验收,在落实的过程中,监督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监测设备,比如,钢筋扫描仪、回弹仪、光测距仪等,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科学的调查,并且,还可以邀请第三方监测机构或是由企业另派监测人员进行共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正确与合理,提高监督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5.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并且还会影响到监督管理人员的管理效果,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可以有效保障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提高管理工作开展的便捷性。首先,作为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团队及施工工人进行严格的筛选,以往的筛选都局限于施工资质的筛选及施工经验的筛选,筛选方向单一,对施工人员的素养控制力低,可以增加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服从性以及学习能力的筛选,打造更高质量的施工团队,从源头上避免素养较低的施工人员参与水利工程的施工。其次,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不仅包括对施工工人的工作量考核,还有对施工工人的干工作质量、工作规范性、安全意识落实效果等方面的考核,多方进行综合考虑,给予在这些方面都有优秀表现的施工工人一定金额的绩效奖金,激发施工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施工工人的施工认真度和服从性,为工程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5]。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每个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应用到的公共基础工程,其建设的质量关系到民众的生活,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作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单位,需要充分重视工程质量的把控,建设高质量的水利工程,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高保障。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与工程的质量安全息息相关,需要发挥监督管理岗位设立的作用,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管理人员施工人员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6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2:48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水上消防(2014年2期)2014-12-17 05:20:22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