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飞 方莉 赵平 张宁姝 俞海峰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开展职工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广泛组织开展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引导职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践行供电企业“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彰显电网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开展工会志愿服务是全面落实国网公司工作部署的重要抓手。通过完善工会志愿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国网党组、公司党委、上级工会工作部署,借助工会平台整合资源、整体推进,有效开展职工志愿服务活动,拓展工会工作职能,为共建美好家园、促进企业和谐贡献工会力量。
开展工会志愿服务是竭诚服务职工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举措。作为“为职工办实事”的重要环节,工会志愿服务紧盯职工“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覆盖健康生活需求、人际交往需求、心理关爱需求等多方面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内容,让职工及其家属感受到工会无微不至的温暖和关怀,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服务职工美好生活需要。
20世纪80年代,国内第一个志愿服务组织在广州成立。自1989年起,湖州电力职工闵华运用自身专业优势,坚持30多年免费为职工和群众传授应急救护知识,成为湖州地区“民间应急救护第一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1999年,宁波电力职工钱海军开始为残疾人贫困户家庭免费提供电力服务,至今已服务2742户,被评为“全国慈善楷模”;2006年开始,金华电力职工胡芳作为金华地区首个角膜劝捐志愿者,14年来一直走在充满激情而充实的角膜劝捐公益路上。
随着国内志愿服务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职工投身志愿服务,温州公司13名职工自发组成志愿服务团队并注册成立了国网浙江电力首个志愿服务团队——“红十三爱心社”,20年如一日开展贫困学生资助、留守老人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荣获“发现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浙江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截至2020年底,共有120多支电力职工组成的工会红船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浙江大地,志愿者数量达14000多人,志愿服务内容涵盖生活帮扶、心理关爱、青年交友、文体活动、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安全宣传、环保实践等多个方面,职工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服务规模初具效应。
2020年,国网浙江电力工会出台了《关于推进国家电网浙江电力工会红船志愿服务队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志愿服务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规范了组织体系,将现有志愿服务队统一命名为国网浙江电力工会红船志愿服务队,确定职能定位:“服务职工群众、创新工会工作、助力社会治理”。明确到2022年底建成“统一、开放、高效、务实”的工会志愿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工会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两年来,全省电力工会志愿服务次数超过8000次,线上线下服务人次达到426万,获国家级荣誉22个,省市级荣誉128个。国网浙江电力工会红船志愿服务队在系统内外已然成为职工群众的“暖心人”“知心人”。
1.多元协同,构建工会红船志愿服务特色体系
(1)建立组织架构,明确责任分工
坚持统一领导、统筹管理。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坚持分级负责、规范高效。根据各单位的实际分层组建、分级管理工会志愿服务组织,加强建章立制,夯实基础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升行为规范,灵活高效并创造性地开展活动,确保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据可循。
(2)统一建设标准,推动管理规范
制定管理办法,编制服务手册,规范服务标准,统一名称标识,实行分级注册管理和报备制度,建立工会志愿者的个人档案,与全省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有机衔接,及时、完整、准确记录工会志愿服务信息,多措并举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常态化,形成具有浙电特色的工会志愿服务体系。
(3)完善评价机制,激发服务热情
制定志愿者评价制度。各单位因地制宜创新制定激励方案,以参与次数、服务时长等参数为量化积分指标,实现“积分兑换”,释放“阳光红利”,充分激发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的热情。制定志愿服务团队评价制度。通过量化曲线掌握志愿服务项目的工作力度及成效,对表现优异的团队在绩效考核和各类评先推优中给予奖励,形成人人想服务、个个愿服务的正向激励氛围。制定志愿服务项目评价制度。依据志愿者服务项目工作情况的进展通报,接受上级的指导评价,结合调查问卷、走访调研等形式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反馈,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打分评价,从而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推动整改,形成志愿服务项目不断优化的良性互动,推动工会志愿服务良性发展。
2.多频共振,培育工会红船志愿服务优秀团队
(1)强化骨干支撑,为志愿服务“输血”
工会工作者率先加入,定向招募及自愿参加相结合,广泛动员和引导广大职工自愿申请参加,形成一支具有奉献精神的志愿服务队伍,由公司工会统筹管理和指导,由所在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
(2)强化招才引智,为志愿服务“活血”
广泛吸收劳模工匠、技术能手、文艺骨干、法律人才、心理咨询师、培训师等专业人才和各类先进典型,建立人才信息库,组建专业特色鲜明的专项志愿团队,形成典型引领、专业支撑、职工广泛参与的服务队伍体系。
(3)强化人才培养,为志愿服务“造血”
从“一个人”走向“一个团队”,通过邀请专家人物讲座培训,对志愿者进行应知应会基本理论和实践指导,完成相关专业人员取证。注重培训师资水平提升,组织志愿服务技能进阶培训,提升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全方位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和服务能力。
3.多维互联,打造工会红船志愿服务综合矩阵
(1)上下联动,促进齐抓共管
实施“省、市、县”三级联动,上下快速响应。根据各志愿服务团队的特长,划分专业领域,优化项目匹配,实现双向选择和智能调度,让志愿服务更精准高效。
(2)横向融通,形成工作合力
依托“部门协同、政企协作”的运作模式,与社区、学校、企业等横向联动,扩大电力工会志愿服务覆盖面,不断开展有特色、有温度的志愿服务。加强与社会公益组织、新闻媒体等机构联系合作,提升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扩大社会知名度。
(3)多面融合,推动资源共享
利用劳模工作室、职工诉求服务中心、职工大讲堂、职工文体中心等线上线下阵地,加大力度建设好、维护好志愿服务平台,将其作为工会志愿服务队的训练营和孵化室,培育更多优秀队员,实现资源互通共享。
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工会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服务效应不断显现,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1.职工关爱“暖心”,助力职工群众更加幸福安康
积极开展职工文体活动、职工权益维护、职工法律援助、困难职工帮扶、职业技能培训、职工心理咨询、青年职工交友、职工劳动保护监督等方面的工会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更专业高效。
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借助已成立的169个职工诉求服务中心,开展志愿服务,解决职工诉求1155项。组织工会红船志愿者与困难职工“N对1”结对,以点对点、面对面的形式,结对帮扶421个家庭。
关爱职工身心健康,开展工作压力、职业生涯等分析与诊断。搭建心理援助网络平台、开通心理健康热线、编制员工情绪管理手册,成立心理咨询室64个,招募心理咨询师256名,累计为职工提供专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5364次。
2.奉献担当“用心”,助力工会工作更加活力四射
志愿服务进一步延伸了工会工作职能,进一步体现了工会担当、发挥了工会服务职工的作用。在工会举办的各类活动、会议中,志愿者加强服务意识,提供活动策划、问询服务、秩序引导、信息宣传、后勤保障等服务,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志愿者团队发挥职工与工会间的桥梁作用,充分收集职工诉求,协助开展多样化、针对性的工会活动,得到职工一致好评。
3.崇德向善“凝心”,助力公益事业更加生机勃勃
在急难险重和灾情面前,“一人有难,八方支援”,进行人、财、物支援,开展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生产生活秩序恢复。主动融入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出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五进”服务,开展安全用电宣传、节约用电指导等具有电力特色的志愿服务。针对孤寡老人、失独失依等弱势群体,与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开展志愿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服务地方经济和民生,工会红船志愿服务社会影响显著增强,受益群体不断扩大,展示了“担当有为、互助奉献”的电力职工形象。
随着国网浙江电力工会红船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范围持续延伸,一些薄弱环节逐步显现,一是志愿服务队伍的入口、培养、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二是数字化手段在志愿服务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挖掘;三是国网浙江电力工会红船志愿服务的品牌需要进一步深化。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常态化、智慧化、品牌化”的志愿服务体系,加强统筹创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工会红船志愿服务高水平、高质量、高效能。
1.明确合理有序的角色分工
收集汇总并科学评估所需志愿者的服务项目和志愿者数量,同时结合志愿者的个人意愿与专业特长进行分工,切合到具体服务角色,体现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和匹配性,节省后期对志愿者培训与管理的成本。
2.完善专业规范的培训体系
由工会统一负责指导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工作,设置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内容,对志愿者进行分层次、分专业的岗前培训、能力提升培训、志愿服务管理培训和心理能力培训等,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服务能力和抗压能力,从而让志愿者能够更好地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困难职工结对帮扶和社会公益服务等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
3.优化科学高效的管理措施
将志愿服务纳入绩效考核、积分管理,制定志愿者服务激励实施细则,在评先推优中予以应用。鼓励志愿者积极利用“8小时外”的时间,与服务对象进行“结对帮扶”,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并宣传与推广,树立模范典型,使志愿者在他人的广泛认可中感受到精神层面被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激发基层单位主动提供人、财、物等资源,支持和鼓励服务队伍发展壮大,从制度层面确保志愿服务得以长久有序地开展。
1.志愿+信用
将志愿服务与诚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推行“爱心时间银行”。根据志愿服务的时间、地点、内容、服务时长及见证人等信息,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存进“爱心时间银行”,当自己及家人遭遇困难或有服务需求时就可以从“银行卡”上支取“被服务的时间”,恪守“志愿参与、诚信运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宗旨,唱响“今天我帮你,明天他帮我”的志愿服务口号,形成“付出、积累、回报”的良性循环。
2.志愿+互联网
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的志愿服务平台,实行实名认证,为志愿者和职工提供信息查询、互动交流、双向反馈等功能模块,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各级工会共同参与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实现统筹管理、共同协商、上下联动,增强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3.志愿+共享
建立区域化共建共享模式,瞄准职工所需,提供精准服务,制定“志愿服务存取单”需求台账,各单位之间实行志愿服务互通,将志愿服务从“单向给予”变成“双向互动”,从“固定菜单”变成“多元化点菜”,从“单次利用”变成“二次循环”,让双方受益,更好激发志愿服务的活力,助推工会红船志愿服务活动更有内涵、更为丰富。
1.树立典型,塑造品牌形象
与新时代的主旋律相结合,在企业内部定期评选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和个人,打造志愿服务拳头项目,形成国网浙江电力工会志愿服务的“浙电工益”品牌,把红船精神内核进一步融入志愿服务,为大力发展工会志愿服务事业营造良好氛围,充分体现浙江电力工会特色,彰显工会价值。
2.强化宣传,推广品牌效应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微博、微信、电子海报等媒体,加大工会志愿服务活动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的宣传力度,形成立体化宣传模式,呈现可视化品牌价值传递,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志愿服务样板,扩大志愿服务传播面。
3.注重管理,维护品牌口碑
建立品牌识别系统和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品牌管控和风险预控。完善服务质量评价反馈体系,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提升人员素质、改善服务环境及服务设施,密切关注内外受众的差异化需求,不断完善服务品质,维护品牌形象。
国网浙江电力工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以广泛发动为前提,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活动开展为抓手,以信息平台为依托,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在服务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和社会关爱方面积极作为,从建设工会红船志愿服务特色体系、培育优秀团队、打造综合矩阵三个方面开展工会红船志愿服务,逐步建立起工作机制有保障、活动载体有特色、服务工作有成效的工会红船志愿服务架构。立足新时代,把握新要求,实现新作为,迈向新征程。在接下来的工会红船志愿服务中,国网浙江电力工会将从完善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智慧化服务模式、扩大品牌化宣传效应方面进一步推进工会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工会工作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