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论的中学地理教学与学习评价

2022-12-17 03:36范永香
教育界·A 2022年30期
关键词:学习评价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OBE以教育目标分类、精准教育、能力本位教育等为理论基础,强调以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学过程,对地理课堂教学和学习评价有指导意义。文章以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课为例,分析了OBE理论框架下的教学设计和学习评价设计,以形成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反馈机制,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学促教。

【关键词】OBE理论;中学地理教学;学习评价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OBE理念下地理课堂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MJYKT2020-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范永香(1987—),女,福建省漳州市第五中学。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侧重于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地理素养、地理认知高度的提高。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地理教师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注重学习评价环节,以得到更加系统的教学反馈,从而进一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目前,高中地理学习评价存在评价体系不科学,学习评价的标准过于单一,学习评价的目的、功能较为狭隘等问题[1]。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强调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改变学生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基于OBE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培养方式,通过反向设计方式,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构建目的明确的課堂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实现体系中的特定目标。

基于OBE理论的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将学习目标聚焦到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上,需明确阐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目标;(2)以学习目标为出发点和参考依据,反向设计教学活动;(3)制订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地理综合思维和综合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4)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活动要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OBE理念下的教学改变了教师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不再是单向过程,而是以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以学促教,教与学相辅相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OBE理念对课堂教学和学习评价有指导意义。

三、基于OBE理论的教学实践案例

下文将参照OBE理论的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福建省漳州市第五中学高中生的基本特点,以人教版高中地理(2019年版)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例,探索实践地理课堂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制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评价方式,实现以学促教。

(一)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该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教材通过广西凭祥、陕西省武功县的案例说明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一带一路”进行总结性阐述。教材中的案例比较典型,但一个案例解释一个知识点,缺乏系统性,比较分散,且教材中“一带一路”知识点缺乏案例支撑。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补充设计新的案例,创设教学情境,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对交通运输布局、区域发展等概念都已有一定的了解。

2.能力与态度方面: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具体案例的分析能力,但由于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有限,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可设计身边的典型案例,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课堂,高效学习。

(四)核心素养目标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对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的图文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解读与运用;理解不同时期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利用思维导图总结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影响的一般规律。

2.地理实践力: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案例,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通过课后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等,将所学知识与身边的地理现象相结合,学以致用,提高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漳州市经济的影响,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增强家国认同感和使命感;辩证地理解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五)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检测

教师展示基础知识预习检测答案,指导学生核对答案,让学生提出疑问,对课前预习自主梳理结果进行自评、他评。

设计意图:检查、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2.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漳州市平和县旅游宣传片视频,并提问:“平和县的名片有哪些?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平和县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观看视频后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城市创设情境,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做铺垫,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核心素养目标

教师展示课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并提出达成目标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4.新课教学

(1)活动探究:漳州市平和县如何通过发展交通脱贫致富

教师依序展示漳州市平和县相关的图文材料。

材料一:平和县位置;“十五”之初平和县道路和经济发展状况;平和县名优特产和旅游资源状况。

材料二:平和县近年来修建的交通线路。

材料三:1980—2020年平和县城各GDP产值柱状图。

材料四:漳州主动融入闽西南经济协作区建设资料;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总体规划图。

教师依据材料设置问题链:①结合材料一,说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平和县有优质的农产品和旅游资源,但农民收入低、经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②根据材料二,列举平和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可能获益的工业部门。③结合材料二、三,回答交通布局完善后平和县如何利用交通布局进一步发展经济。(从工农互助、农旅结合方面回答)④结合材料四,分析厦漳泉同城化发展对平和县未来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阅读相应材料,分析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小组合作完成问题探究;小组成员代表发言,分享小组交流讨论结果;学生对参与问题探究过程的表现、小组展现情况进行自评、他评。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探究平和县交通运输线路建设前、建设中及建设后对平和县分别有什么影响,设置问题链,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感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材料解读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和地理核心素养。

(2)归纳总结: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总结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让学生对梳理新知、制作思维导图的情况进行自评、他评。教师提出问题:“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是否有不利的影响?”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辩证地看待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能够促进区域经济要素合理流通、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加强区际联系、扩大辐射范围,认识其一般规律。

(3)学以致用:边境贸易口岸—广西凭祥

教师展示教材案例,补充图文材料,提出问题:1.指出凭祥成为我国重要陆路口岸的主要条件;2.分析促使凭祥成为我国著名的木制家具产地的因素。让学生阅读课本图文材料,运用所学回答问题,并对知识迁移、情境分析能力进行自评、他评。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迁移运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具体影响。

5.课后拓展:“一带一路”倡议

教师播放“一带一路”宣传片,展示“一带一路”线路图,让学生课后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或通过走访等查找有关“一带一路”倡议及漳州融入“一带一路”情况的材料,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分析以下问题:1.分别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大洲。2.思考漳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对漳州经济有何积极的影响。让学生对课后拓展参与过程和结果进行自评、他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资料等,学以致用,开展实践活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让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增强学生的家国认同感和使命感。

6.课堂总结:总结知识,评价课堂学习表现

教师指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反馈本节课小组合作表现;展示部分学生的自评、他评情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改进学习方法,从而高效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知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7.课后作业

教师提前设计并分层次布置课后练习,提出完成练习的具体要求,并让学生针对课后练习完成表现进行自评、他评。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巩固新知。

四、基于OBE理论的学习评价设计

教师依据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设计学生学习评价表,以教学环节为单位设置评价环节,确定具体评价内容,并设置一到四级的评价标准(学习水平)。评价标准按照一到四级分别赋一到四分,级别越高,要求的水平越高,难度越大,分值也越高。差异化赋分,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为获得更高分数而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培优补差。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他评、师评三种评价方式,他评部分要求每节课尽量保持由同一人评价,师评部分为学生自评、他评结束后由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和课后表现进行评价,最后根据三方面的评价,得出学生本课学习的总评成绩。

五、总结与反思

1.“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课的教学反思

本課教学实践效果良好,主要表现在:依据课标要求,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设计典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依据情境巧设问题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构建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设计案例,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其他现象,学以致用;课后拓展环节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和爱国情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问题探究,安排自学、讨论、交流、练习、资料搜集等学习任务,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地理概念,形成思维结构,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形成知识、技能、情感的良性循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效果良好。

2.基于OBE理论的教学设计和学习评价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践行学习评价,在各个学习环节确定教学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采用自评、他评、师评、总评等方式科学合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以学习结果为导向,明确各个学习环节的具体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指向性和可操作性强,让学生的学习有了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大大提高。学生通过评价反馈,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意识地去解决学习问题。教师通过学生的评价反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教学中存在哪些不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以评促教,教与学相辅相成。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领者,所有学生都能通过不同途径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详细解读课标和教材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当然,学习评价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需要长期跟踪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针对评价的结果,教师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龚巧文.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学习评价新思路分析[J].高考,2022(07):108-110.

猜你喜欢
学习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下的实验教学探究
关于英语学习评价主体的思考
医学整合课程对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行为和评价影响的追踪调查分析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关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探究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策略研究
马扎诺教育分类学理论下的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