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2-12-17 03:0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经济学案例考核

刘 刚

(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重庆 401331)

0 前言

“安全经济学”是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安全工程技术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是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教育课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安全经济学基本理论、安全成本效益分析、事故经济损失估算基本理论、安全经济管理与决策等,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安全经济科学理念,掌握安全经济分析与管理技术[1]。由于安全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广泛,覆盖矿山、建筑、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且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2],课程公式多、文字多、实践少,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理解困难、无法将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深入剖析了安全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改善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安全经济学教学现状

根据安全经济学教学实施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平时作业完成欠缺深入细致的思考,不能应用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并分析工程实际问题,最终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目标达成度较不理想。

1.1 教学方法

《安全经济学》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本、PPT与板书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关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讲授方式是以课本为依据,辅助书上的一些示意图和PPT来解释相关知识。由于工科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知识薄弱,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难以跟上授课的节奏,因而导致部分学生直接放弃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直观呈现课程的重点内容,但课堂氛围会较为枯燥,互动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也不易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对于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多采用“灌输式”教法,忽略了学习认知过程的规律以及学生自身的基础和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由此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然后死记硬背。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低,对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刻,缺乏对相关社会现象和工程应用的探索精神,即时不少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也很难将其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1.2 教学内容

学好《安全经济学》的前提是要先掌握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因此课时分配中基本理论占了很大比重,具体的理论应用技术课时偏少。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顾传授理论知识,对实践应用部分不太重视。同时,由于学生没有实际接触过现场,对各领域的生产过程也不甚了解,导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不理想。虽然有的老师会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应用过程,但一些教学案例与学生的生活环境贴近度较差,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提高学习热情并没有显著的效果。

1.3 课程考核

传统的《安全经济学》考核方式一般是平时成绩占30%~40%,笔试成绩占60%~70%,平时成绩主要以基本理论分析为主。从成绩构成来看,没有体现实践考核、团队协作、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内容。在这种前提下,学生在应对考试时普遍以背书为主,以理论考核为主的方式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不符,也难以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2 课程教学改革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根据《安全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考核等三大板块入手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

2.1 重视第一课

每一门课程的第一节课对后续的教学效果都有显著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第一节课来判定课程的价值、难易程度以及趣味性,因此第一堂课所设置的内容将会极大地影响学生们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决定后续课程学生的参与度。在第一节课上,授课教师应当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1)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的学习内容及意义,让他们知道学习《安全经济学》相关知识不仅对工程应用有重要价值,对日常生活的安全经济问题也十分重要,然后举一些与他们贴身利益相关的案例,如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在交友中的应用,吸引学生的兴趣。此外通过相关知识的趣味故事和课堂讨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些新知识,也更愿意听老师后续所讲的内容。

(2)让学生明确这门课的知识将来具体会应用到哪些地方,讲解用人单位对相关知识能力的期望[3],如安全投资决策、安全效益分析、事故经济分析、设备折旧分析、安全经济财务管理等,这样他们能直观体验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3)讲解我国目前的安全形势,通过精选典型行业的相关惨痛事故和教训,让学生了解安全技术与管理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习积极性并达到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4]。

2.2 教学方法改革

2.2.1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大部分同学的经济学基础薄弱,课上难以进入角色,但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补习相关基础理论,会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且难以优质完成教学目标。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法[5],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通过观看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视频,了解相关知识,把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由专人统计汇报给老师,这样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再对提出相关问题的同学进行互动,确认授课效果,教学示意图如图1所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精神。需要注意的是,线上教学的部分,最考验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通过线上打卡、线上小测验、同学相互监督、适当奖励等手段来督促和激励学生学习。

图1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示意图

2.2.2 理论与实践兼顾

教师在讲解相关理论时,由于自身基础及课程内容性质的原因,学生极易走神,教师可设置一些相关课堂讨论,如让学生去寻找相关理论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实例,这样不仅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意识到理论知识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学生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前期没有接触过现场,对生产过程和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不了解,教师可借助模型、现场视频、模拟视频等,让学生对现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视频总结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可能会用到哪些相关理论知识及应当采取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将相关科研项目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理解工程研究的思路与过程[6-8]。

2.2.3 以学生为中心

《安全经济学》课程知识点繁杂、内容抽象,学生很难理清这些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难以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即便学生针对课程的重难点进行死记硬背,但记忆并不深刻,且并未对其进行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9-11]。例如在讲解“安全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则故事或一个案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来获得结果,最后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可以针对课程的重难点部分列一些思考题,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抽题讨论,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师也可以根据一个学生熟悉的领域的工程背景,引导学生提炼安全经济学问题,随后再进行思考和解决。

2.2.4 优化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它也是一种经验研究方法,以现实生活为研究对象,总结凝练现象背后的深刻规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能力。但需注意的是,教师不要选择学生不熟悉的工程背景作为案例,应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背景案例或日常生活中有亲身经历的案例。

2.3 教学考核改革

通过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结合的考核方式,主要强调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就能获取较高的分数,而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没有得到有效评价,这与课程的教学目标不相符。课程考核可以淡化卷面成绩,突出工程实践的重要性,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组队选取某一行业的典型事故进行安全经济分析,形成最终成果进行汇报,需要注意的是团队作业中,为避免有的同学“浑水摸鱼”,需要事先制定一个合理的评分标准[12-14],如表1所示,为一份团队作业评分标准的参考模板。同时,教师还可将出勤率、课堂互动、课堂讨论等加入成绩考核中[15]。

表1 团队作业成员评分标准

3 教学效果评价

对《安全经济学》课程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已经进行了实际应用。根据学生结业评教结果,学生在出勤率、课程评分、教师评分三个项目上明显高于改革前的数据。对比教学改革前课堂气氛懒散、少有同学积极参与,普遍存在上课睡觉、打游戏等现象,改革后的整体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有较大提升。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课后学生提问关注安全经济学实践应用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与以往学生只关心考试成绩、考试题型的情形有较大差异。同时,在学生申请的创新项目中也出现了如“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模型”“老旧小区安全改造综合效益分析”等与安全经济学内容相关的课题。

4 结论

《安全经济学》是一门交叉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综合学科,它既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同时又要求学生能应用相关理论进行安全经济分析,旨在培养既懂经济学又懂安全技术的综合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经济学理论晦涩难懂、内容与实践脱节、教学案例深奥枯燥、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从重视第一课、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理论与实践兼顾、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案例教学、教学考核改革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了课程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应用效果表明,新教学模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有效改善教学质量,最终不断提高课程目标达成度。

猜你喜欢
经济学案例考核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内部考核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经济学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