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铬颖,李气纠,陈 悦
(湘南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本研究的对象为湘南学院英语专业2021届371名毕业生,专业范围涵盖英语师范、商务英语、翻译三个方向。依托就业信息网进行就业情况调查,并设立问卷,了解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状况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工作获取途径、求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毕业生希望得到的帮助、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主要短板。调查问卷中的29个题项是在大量查阅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内容后进行设置,通过就业网进行此次调查,收集信息。
本次调查针对2021届英语专业毕业生开展,遵循自愿原则,需要毕业生在线完成答卷。此次问卷调查一共收集371份有效答卷,其中英语师范方向135人,占36.3%,翻译方向90人,占24.2%,商务英语方向146人,占39.5%。
2021届湘南学院英语专业就业率为95.15%,签订协议和劳动合同就业率为41.78%,灵活就业率47.71%,创业率为0.81%,升学率(含出国深造)4.85%。很明显,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相对较低,离高质量就业还有较大的差距。
从就业状况满意度来看,57.2%的学生表示一般满意;19.6%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16.4%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4%的学生表示不满意;2.8%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毕业生就业状况满意度特点明显,中间多两头少,不太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相差不大。一方面,对工作比较满意表明工作符合预期,满意度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有利于获得幸福感,体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对工作不满意的学生极有可能跳槽、离职,工作上遇到困难,容易畏缩,容易放弃。满意度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尚未达到高质量就业目标。
从专业相关度来看,34.3%的学生表示工作与专业比较相关;30.8%的学生表示工作与专业非常相关;16.1%的学生表示工作与专业一般相关;11.7%的学生表示工作与专业不太相关;7.1%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关。英语专业生毕业后最初的就业与专业联系紧密,一方面,提示大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英语专业素养,以提高择业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大部分外语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初就业对口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体现。
从毕业生就业渠道来看,26.9%的学生表示通过各类招聘网站就业;35.7%的学生表示通过校园招聘会及双选会就业或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就业;9%的学生表示通过家庭亲友推荐就业;7.2%的学生表示通过政府、社会组织的招聘会就业;5%的学生表示通过教师推荐就业;仅有0.3%的学生通过报纸杂志就业,剩余的学生则通过其他渠道就业。可以发现,学生获取就业岗位的渠道主要是依靠校园招聘会、双选会以及各类招聘网站。
从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看,适合自己专业和学历的岗位少、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少、用人单位待遇和条件不符合预期、缺乏实践经验等是毕业生择业的常见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专业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明朗、自我认知不清晰,缺乏实习经历、工作实践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学校等相关部门在毕业生渠道信息支持工作上的不足。
从毕业生希望得到的帮助来看,大部分学生希望获取求职技巧培训、增加职位信息、增加政策帮扶;还有少部分的学生希望提供求职心理辅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告诉我们在开展支持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时,应当关注、注重毕业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项目,完善培训模式,加强就业指导。
从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几大短板来看,近一半的学生表示短板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是沟通协调能力、承受压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求职技巧。
通过基础教育、社会培训、网上报班、自学等多种方式,大众英语水平显著提高,英语成了一种日常交际的工具,更多人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英语专业的不可替代性正在减少,用人单位也逐渐减少了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导致英语专业生面临的就业难题越来越突出。
问卷调查及访谈显示,英语专业生存在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时间不充足的问题,导致英语专业生专业技能不强。就翻译方向而言,翻译专业技能要求双语基础好、知识面广、逻辑思维强,而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无法达到教学大纲要求。英语翻译专业毕业生在面试时,需相关资格证书,需通过层层考核,很多人难以满足要求。
“慢就业”是指的是大学生在毕业后,给自己一个假期,边休息边留意自己喜欢的职业[1]。这是一种新的择业方式,但更多地体现了毕业生对未能找到理想工作的无奈以及对现实的逃避。另外,出于职业规划不明朗、求职目标不明确等原因,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同时,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传统行业的更新换代,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也使得毕业生变得更加困惑和焦虑,无法及时做出正确选择。
根据问卷调查,毕业生对于就业城市的选择依次为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北京、杭州、青岛、南京、重庆、长沙。在发达的东部地区就业是毕业生在择业时的一大误区,用辩证的眼光看,大城市就业有好有坏,小城市就业同样如此。英语专业生需要充分定位自己的水平能力、性格特长,了解就业环境和政策,认识到自身现状与理想状况的差距,理性选择就业城市。
3.1.1 优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该着力把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调动起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通过增加专业课程的课时,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同时给予英语专业学生更多机会进行专业实践。通过和企业联合设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通过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科学有机地优化组合,实现英语学与用、学与练的统一。
3.1.2 提升英语教师专业执教水平
作为英语专业教学活动的主要承办者和承担者,专业英语教师是英语专业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2]。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密切相关,要加大教师教学考核力度,通过教学比武、教学督导等方式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最终实现以专业英语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高,以学生专业能力提高获得就业竞争力。
3.1.3 变单一教学目标为多元化教学目标
高校要根据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立足于地方院校实际,根据学分制分层次、分类别组织教学,调整教学目标。要着重强调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高,注重语言和文化素养教育的结合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
3.2.1 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制度,加强就业服务
学校就业工作主管部门与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应当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积极访企拓岗。通过走访企业,洽谈校企合作项目,深入交流人才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改革、校企产学研合作等,加强学院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开辟新的就业机岗位和机会。同时应该树立全体教师参与就业帮扶工作的理念,加强师生互动,以“一带多”模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咨询指导。通过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压力、遇到的困惑进行疏导,从而更好更高质量地帮助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
3.2.2 构建校友资源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平台
充分发掘整合校友资源,建立校友资源数据库,通过校友的力量建立平台为英语专业毕业生提供指导和帮助[3]。校友资源是非常重要和特殊的社会资源,对于毕业生就业的作用愈发凸显,利用好校友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分散学校所承担的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建设囊括多功能的就业平台,通过集中建档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为英语专业生提供就业方向的参考和选择,邀请优秀毕业生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分享就业经验,为英语专业毕业生答疑解惑。
3.2.3 成立就业培训与指导的调研小组
调研小组由外国语学院就业专干、辅导员、专任教师等组成,成立旨在研究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重点分析近年的就业形势,收集学生的就业数据,深入研究人才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对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痛点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调研小组可以积极发动英语专业生在大一到大三期间进行自主调研,对英语专业的发展前景、行业现状等获取一定的了解,在调研过程中增进对自身专业的认识,有利于英语专业生提前为未来作出规划,并根据不同阶段作出调整。
3.2.4 支持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创业,动员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参军入伍
英语专业毕业生除了选择教师、翻译、外贸等对口专业的工作外,也可以放宽视野,投身于不同领域。学校要用心、用情搞好教育引导,力促服务升级,努力做到就业指导有热情,就业服务有温暖,跟踪就业有贴心。大力支持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创业,动员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参军入伍。比如,深入基层就是一次亲近群众、接受历练、增长才干的良机,扎根基层对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职业选择。
3.2.5 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关课程,转变英语专业毕业生择业观念,树立动态就业观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探索知识,促进大学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利用好职业生涯规划课这个工具,正确引领英语专业毕业生理性分析自身学情,转变观念,多策并举,全面发力,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地良性发展。同时要注重与时俱进,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设计制作大赛、生涯体验周等实践活动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中。外国语学院也应立足于本专业实际,邀请优秀校友,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等活动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贯穿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通过对湘南学院2021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和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可知,英语人才饱和、英语专业技能不足、就业方向单一、就业信息渠道少等方面的原因对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促进就业,高校应发挥更加积极的带领作用,及时分享就业形势、开设就业培训,优化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们也要注意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掌握“一专多能”,提高自己在就业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