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欺凌对策研究

2022-12-17 22:09黄雅静
行政科学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

黄雅静

(江苏警官学院学科部,江苏南京 210031)

一、引言

近年来,网络社会异军突起,人们的网上活动迅猛增加。其中,大学生上网更普遍、时间更长,除开展正常的学习、交流、娱乐活动以外,出现了诸如网络欺凌等问题。赵甜静等对5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网络欺凌行为调查,结果显示7.5%的大学生对他人实施过网络欺凌,24.9%的大学生受过网络欺凌[1]。朱鹤对来自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781名大学生进行了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17.32%的人实施过网络欺凌行为,36.27%的人受到过网络欺凌,46.41%的人既欺凌过他人也受过他人欺凌[2]。这说明大学生网络欺凌确实占有一定的比例。目前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般青少年,针对大学生的专门研究比较少。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篇名中搜索“欺凌”,共搜到相关学术论文1560篇,搜索“网络欺凌”有168篇,搜索“大学生网络欺凌”仅有26篇。其他检索条件不变,在中国知网期刊硕博全文数据库篇名中搜索“欺凌”,共搜到相关学位论文609篇,搜索“网络欺凌”有70篇,搜索“大学生网络欺凌”仅有7篇。学术界如此,对大学生网络欺凌的官方关注同样不够多。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中尽管有网络欺凌整治的规定,但整治对象是中小学生中存在的网络欺凌现象。此后的官方文件也都是如此。比如,2017年12月教育部下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和2020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都包含有网络欺凌整治条款,但主要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未成年人的保护。大学生身份特殊,他们是天之骄子、国家栋梁,是国家未来的主要建设者。针对当前出现较多的大学生网络欺凌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开展大学生网络欺凌的研究,探讨成因和对策,对于有效遏制大学生网络欺凌的发生,保障大学生安心正常学习及早日成为国家有用人才,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欺凌及其危害

网络欺凌,亦称网络霸凌、网络欺负、网络欺辱,是个体或者群体通过互联网故意地实施伤害他人的恶意行为。它们被称为“看不见的拳头”[3]。根据这一定义,大学生网络欺凌,应指大学生个体或者群体通过互联网故意地实施伤害他人的恶意行为。其行为主体为大学生,侵害的直接对象为网络的正常秩序,主观方面为故意,客观方面为实施伤害行为。网络欺凌的载体有微信、QQ、邮件、论坛等,形式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4],方式有网络骚扰、网络盯梢、网络诋毁、网络伪装、披露隐私和在线孤立等[5]。大学生网络欺凌具有多方面的危害。

(一)与高等教育特定地位以及大学生的特定身份不匹配

欺凌原本是个贬义词,往往与素质低相关,一般容易在低层次人群中出现。大学是神圣殿堂,是人才的摇篮和精英荟萃地。大学生则是一群天之骄子,受过多年的教育,不仅有知识、有文化,还应有水平和涵养。大学生出现网络欺凌问题,冲击了人们的认知。

(二)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要求不协调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时间应用于学习或与学习有关的正常生活、娱乐上。大学生实施网络欺凌,与这些都背道而驰。而且如任其发展,会产生更大危害。欺凌者头脑中可能会形成“其他人处理这种问题可能也是这样”“欺凌也没关系”等错误观念。长此以往,欺凌可能固化,变成处事模式或习惯。欺凌对受欺凌者也有很大负面影响,受欺凌者因长期遭受欺凌,往往整日提心吊胆,苦不堪言,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会紧张、抑郁、焦虑、自卑,严重的会自杀抑或对他人进行伤害等。

(三)与大学生肩负的建设国家重任的要求不适应

当今社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大学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是科技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正因为如此,国家花大力气对大学生进行培养,为的是将来大学生能够为国家建设服务。长远看,大学生网络欺凌的不断出现,有可能会对大学生完成国家建设的任务产生不利影响。

(四)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不一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大学生网络欺凌与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目标格格不入。

三、大学生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网络欺凌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身心特点与个体差异

从整个群体看,大学生们存在或需要面对一些共性问题主要有:争强好胜、个性张扬、思维活跃、思想简单直接,以及做事经验不足、浮躁、偏激、情绪波动大、易于冲动,在生活和学习中也会遇到自己的困难、不如意、冲突、压力和迷茫等问题而需要排解发泄,都要面对学校的管理、接受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的约束,都有时间、精力、条件和兴趣上网等。这些可能会成为大学生网络欺凌发生的基础条件。然而,存在这些问题并不必然导致欺凌,大学生网络欺凌还与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紧密相关,比如:对欺凌的认识和应对方式不同;遇有烦恼、苦闷等问题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排解宣泄的途径不同;遇到问题自控能力强弱不同;等等。

(二)基础支持的先天不足

家庭的基础支持先天不足直接影响孩子成长。一是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有时甚至是家长本人也难以独自决定的,但它确实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相较于一般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和父母长期外出不在身边陪伴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网络欺凌的实施者或受害者。苏春景等学者通过对497名家长、505名教师、124名校长和50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回答“哪些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者”问题中,有64%的家长、80.8%的教师和75.0%的校长选择了“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学生”[7]。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与这些孩子平时缺乏情感温暖和严格正规的教育、遇事无处倾诉和宣泄等情况有关。二是言传身教。家长做事简单粗暴、喜欢强制命令与做事讲道理、讲方法的两个不同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有明显区别。三是家庭氛围。观察发现,家庭氛围可能各不相同,有的家庭温温和和,而有的家庭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对比非常明显,这种差异在孩子身上会有所体现。四是教育、引导、管理。家庭教育良好的子女更容易在学校环境中与他人形成良好和谐的交往关系[8],被过分宠溺的孩子易形成唯我独尊、自私、爱用极端手段处理问题的性格[9]。

(三)正规教育的滋透不够

学校的教育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一方面,学校氛围。有的学校校风严谨,学生求知奋进、文明礼貌氛围浓厚,而有的学校管理松懈,学生不求上进、自由散漫情况严重。两种不同的校园氛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不同影响。另一方面,日常教育。有的学校重传授知识和考试成绩,轻法治、德育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等主流正统教育的教学安排不够。有的即使有上述教学安排,但由于教学方式呆板机械,学生也没有兴趣,不能产生应有效果。

(四)管理保障的法威不齐

国家和社会的管理保障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一是立法。尽管刑法、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都有条款可用于大学生网络欺凌的治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文件中都有不得利用网络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但我国至今没有规制欺凌行为的专门法律法规,现有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条文分散、针对性不强,立法上的位阶低,对于网络欺凌行为难以形成有力的威慑,亦不利于宣传和实施。二是社会风气。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也出现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在部分人群中传播,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思想意识的混乱。三是社会宣传。网络在我国的兴起时间较晚,网络安全的宣传不够,导致人们网上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淡薄,以致于人们习惯于将虚拟世界的社会控制方式与道德自律挂钩[10]。四是威慑。网上欺凌隐蔽性强,需要依赖于网络设备和一定技术手段才能固定侵害事实和证据,对侵害者进行打击处理。这些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造成实践中网络欺凌的实施者真正受到打击处理的较少,对欺凌者难以形成威慑。

四、社会治理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欺凌治理的完善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形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并将其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标志着中国社会治理迈向格局构建的新阶段[11]。大学生网络欺凌治理本身就是社会治理的组成部分,社会治理的理念、原则、方法能够为大学生网络欺凌治理提供指引。

(一)落实共治理念,实现对大学生网络欺凌的多元治理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关方面都要参与,按照自己的角色和职责,自领任务,多方出力,齐抓共管,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防范大学生网络欺凌的浓厚氛围。大学生自身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抓住大好时光,将精力和时间主要用在学习上。要自觉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提升个人修养。主动加强法律知识和有关网上活动规范性文件的学习,树立网上活动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做到上网能管住自己,能妥善行事,不做欺凌者。家庭是大学生最初接触且一直伴随的成长环境,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家庭要高度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尽可能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支持。家长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言传身教,抓早抓小,同时尽量给予孩子完整的家庭结构,尽可能培育和谐的家庭氛围。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国家和社会也要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管理保障。

(二)落实善治理念,实现对大学生网络欺凌的增分治理

善治,指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12]。就治理方式而言,善治是要求在治理的过程中多中心良性互动。善治理念运用于治理大学生网络欺凌,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求多中心良性互动,还应多从教育、帮助、争取等方面对大学生开展工作。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大学生网络欺凌主体特殊。大学生网络欺凌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身份特殊,作用巨大,只有多争取他们,才能更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网络欺凌是大学生的特殊年龄阶段以及个性、看法、内心矛盾和外部压力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必要通过开办讲座、讨论会、谈心、谈话等形式,大力开展以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思想教育宣传工作,努力遏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固本强基,让社会主义主流思想、主流道德观念真正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切实消除道德认知和道德评价的混乱。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努力创建一种诚实守信、宽容务实、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的社会文化。另外,要开展心理咨询健康服务,运用心理疏导舒缓焦虑,消除负面情绪,避免极端行为。

(三)落实法治理念,实现对大学生网络欺凌的规范治理

坚持循法治网。一是完善立法。完善的法律规定有助于人们学法、知法、守法,也有利于法律的大众化宣传教育。中国目前还没有有关欺凌方面的专门立法,但可以慢慢完善起来。二是加强法制宣传。加强欺凌方面的普法教育,树立法治思维,强化法治观念。制定欺凌方面的校规校纪,严肃校园纪律,可将校规校纪编成手册,人手一本,进行宣传学习。组织欺凌的专题教育讲座,宣传欺凌危害,传授防范网络欺凌的相关知识,使大学生们都能规范地、负责任地使用网络。也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到法院参加欺凌案件的公开审判,通过现场听庭,增进学习效果,形成法律威慑。三是认真做好每起欺凌事件的处置工作。作为大学生的主要教育管理者,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清醒认识做好每起欺凌事件处置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专项控制和管理,做到有预案、有机制、有措施。在查清欺凌事件发生的经过、参与人员和后果的同时,要找到欺凌者实施欺凌的真正原因和行为动机,并视情况单独或协调其他有关方面共同作出妥善的处理。还要举一反三,避免出现更多类似问题。

(四)落实智治理念,实现对大学生网络欺凌的科学治理

当前,以宽带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的全新社会形态的智慧社会已经显现,随着我国社会向智慧社会迈进,社会治理不仅要有效发现和回应新问题,还要顺应时代要求,致力于探索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揭示传统方法难以捕捉的现象,呈现现象背后的要素关联,提供新的指标和评价体系,为预测和决策提供支持[13]。大学生网络欺凌的治理有必要高度重视新技术应用,充分听取网络技术人员意见,推动技术更新,建立和不断优化有关大学生网络欺凌的预测、预防、发现和控制工具,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欺凌智能化治理水平。比如,可以制定网络活动统一规则,通过开机弹窗等类似技术措施在网上显著位置予以发布,使网络活动规则得到宣传普及。也可采取技术措施加大对互联网不健康信息和欺凌信息的监控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技术删除或屏蔽。还可以运用网络技术锁定网络欺凌惯犯,对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由学校采取严厉的措施。比如,有人建议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全过程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劣迹和污点,毕业后随着大学生就业流转到用人单位[5]。

五、结语

近年来,青少年欺凌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各方面采取了不少治理措施,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无论是学界研究还是官方治理都存在诸如关注过于集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关注对象过于集中,即集中于青少年中的中小学生群体,对大学生群体关注不够。另一方面,关注方向过于集中,即集中于现实社会中的欺凌问题,对于网上欺凌问题关注不够。而当前网络社会已迅猛崛起,大学生群体上网人数多,网上活动也多,大学生网上欺凌问题不断显现。网络欺凌问题理应引起重视。对其加以关注和研究,既是一种历史必然也是一种客观需要。大学生网络欺凌,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还与其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特点,有必要由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综合施治。

猜你喜欢
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方丽洪 “90后”大学生返乡创业
放飞女大学生创业梦想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