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验学习突破学生概念化表达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2022-12-17 13:33:56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王墨墨
家长 2022年34期
关键词:生活化美术内容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 王墨墨

课堂并不是唯一的教育场所,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能够学会生活教材中的知识,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要求。而生活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来源。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要创造出生活化教学氛围,借助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抽象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思维模式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从多个角度挖掘事物的内涵,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生活中找到更加丰富的素材,提高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其能够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作品创作,满足学生发展要求,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自身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述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开创了素质教育的先河,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重要的思想。生活化教育主要指的是该学科教育之中,教师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学目标,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材料,融入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将这些生活化的内容与美术学科有效融合,借此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美术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与生活相结合,利用现代技术促进教学效果。小学美术教师在教育工作之中,需要建立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创设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实践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从有关调查可知,很多院校已经将生活化教学与美术课堂有机融合,借助这一方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受到了社会的认可,美术生活化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而且能够实现教师专业、多元化发展,对师生的共同提升也大有助益。

二、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美术学科的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兴趣能够使其拥有更强的学习动力,如果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相对较高,则能够拥有更强的积极性,从而助力学习效果的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生活化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贴近,能够有效降低学习活动所带来的陌生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生活化教学也能够使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相关知识的意义,促进生活与知识的衔接,深化学习的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基础动力,使其更好地融入课堂中,愿意学习美术知识。

(二)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较于物理、化学等学科来讲,美术更加贴近生活,不仅能够直接反馈与生活,还能够直接应用于生活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融入生活,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有关美术的元素。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习惯,融入生活之中,更好地利用美术知识,感受不同物品对美术教学的意义,借此提高美术教育的整体水平。在这一情况下,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深化美术课堂的教学价值。借助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形成更好的美术思想,提高其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进步。

(三)增强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

生活化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美术课程中的各个方面,生活化教学实际上就是建立在生活内容的基础上,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内容的印象,利用这一方式,能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美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陶冶学生的情感。例如,在观赏一幅色彩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色调的冷暖,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而提高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从这一角度来讲,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帮助学生发现美

1.提高审美认知

小学美术教材中不仅设置了各种趣味性的故事内容,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可以使学生的美术视野得到有效拓展。而怎样利用这些文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提供发现美的机会,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探索教学内容的素材,能够使学生在这一基础上,得到有效进步,而且可以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借助这一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融入美术学习,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望,优化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够为其未来学习奠定基础。在日常教育工作之中,美术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有关内容的重视程度,借助生活化素材,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将生活融入课堂,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美术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共同进步。借助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美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改善美术教学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让学生能在课堂学习中更加投入,借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2.丰富审美感受

引导学生发现美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小学美术教育工作需要有效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生活的基础上,利用美学视角和理论创作出更多具有创意的作品。例如,在学习线条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要想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观察线条的利用。如可以让学生去往商场观察各种服装,或者是店面装饰中的线条利用,使学生能够对相关内容形成简单的认识,然后借助教师的讲解,学生进一步加深了理解,能够掌握不同线条的表现形式,所呈现出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这一基础上,设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利用线条进行绘画,并进行作品交换,相互借鉴与评判。通过美术与生活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线条的多样化,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使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绘画元素表达自身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促进学生体验美

1.创设生活情境

要想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就必须让其体验到美的情趣,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学效率。而要想满足这一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就需要将更加丰富的生活内容,在设计好的情景之中进行展示。通过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相融合所形成的乐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思维,加强创作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通过客观角度的分析,能够使学生融入丰富的情景之中。相较于单纯的讲解模式,其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帮助学生融入美术学习。例如,在日常教学模式中,美术教师可以在其中融入相应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可以对相关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发挥学生的智慧,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帮助。

2.调动生活经验

从当前的教学工作来讲,美术教学人员需要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新课标提出,当前时代背景下,美术教学应该是由知识与经验相结合,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所以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之中,利用生活化教学的模式,教师需要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借助生活,设计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在讲解理论知识时,不能过于抽象,而是让学生置身于更加生动的情景之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改善学生的学习成果。所以在当前背景下,美术教师需要在教育工作之中,提升自身对相关内容的重视程度,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美术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这一基础上,更好地融入美术学习中。

(三)鼓励学生创造美

1.绘画生活内容

童年是丰富多彩的,帮助学生回忆童年往事,并将其融入美术教育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还可以放大生活的乐趣,使学生在课堂之中,更好地完成美术学习,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让学生可以借助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发挥自身的美术才能。所以在教育工作之中,美术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相关内容的重视程度,借助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感受美术课堂的魅力,为学生提供创造美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生活记录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回忆自身童年的趣事,如回到农村摘果子或者是与小伙伴在公园中玩耍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绘画这些场景,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借助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改善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拥有创造美的能力,在真实的生活之中,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

2.动手创造生活

在日常生活之中,存在非常多的废旧材料,这些材料看似毫无用处,但是只要通过观察,并创新利用,就能够形成独特的作品。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可以提高对废物利用的重视程度,借助这些废弃的生活材料,引导学生充分地参与手工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废旧材料的价值,积极地动手创作。例如,在变废为宝等内容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感受各种废弃物品在美术课堂中的利用,提高学生的设计思想,提升学生的动手意识。例如,可以在课前帮助学生收集一些废旧纸箱,然后让学生进行创作。学生可以通过纸箱做出一件件具有艺术性的作品,借助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使其更加热爱生活。

(四)带动学生亲近美

1.转换教学场所

小学美术中所涉及的内容并不复杂,但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来讲,教师如果仅将教学空间限于教室内,并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为一直在教室内上课,并不能帮助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拓展,仅依靠学生自己的想象很难创作出美好的作品。所以教师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去往学校的其他区角进行思维拓展,或者是可以组织学生去往校外进行采风。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美术思维得到有效发挥。创新与想象都是在现实基础上实现的,如果没有真实地观察到对象,学生很难获得非常优秀的作品。特别是在学生以往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情况下,无法满足生活化教学的实际要求。而通过美术课堂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艺术不受限制,每个人对美的表达都存在差异。美术教师需要拥有更强的包容心态,按照美术教育的实际要求,欣赏所有学生作品,让学生能够在教育工作中感受美的内涵。

2.重视作业布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小学生减负工作也在持续展开。然而因为小学美术教育课程占比并不是非常多,所以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作业的模式,改善美术教育的整体水平。设置美术作业并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提高作业布置的整体质量。因为小学生其他科目的作业相对较多,所以教师布置作业的频率可以设置为一周一次,借此协调整个学习情况的安排,保证学生能够完成美术学习任务、除此外,在作业设计上,需要更加贴近生活,具备实用性,不能超过学生的真实水平。反之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要想进一步推进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教师需要调整美术作业难度,将美术融入生活中,帮助学生获得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将美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改变自身的思维认识,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的发展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利用这些内容,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发散自身的思维,在美术教育工作之中,得到有效提升,促进自身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化美术内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