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和谐家长引导是关键

2022-12-17 13:33:56王冬梅
家长 2022年34期
关键词:小超同桌矛盾

□王冬梅

人际关系的培养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学校就是一个“微型社会”,有的孩子尽管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乐观、乖巧、热心,能主动帮老师做事,因此深得老师的喜欢和好评。有的孩子尽管成绩很好,但因为不善于处理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而陷入尴尬的境地,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孩子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进而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不要觉得这些都是小问题,小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大隐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只是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事,家长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当孩子与老师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家长更应该起到积极的协调作用,促进师生关系的健康与和谐。

在孩子面前树立正面教师形象

反面事例:家长时不时在小刚面前说一些网上的有关教师的负面新闻,说现在的老师不如以前的老师负责任了。每当小刚学习成绩退步,家长还会说:“我辛辛苦苦供你读书,给你交学费,你就考这点儿分?学校老师光知道挣钱了,是怎么教的?”原本就不服老师管教的小刚听了这话,对学校和老师更抵触了,与老师的矛盾和误会不断加深。

正确做法:在生活中,家长要在孩子面前为老师树立正面形象。比如,看影视剧时,家长对孩子说:“你看这个老师多爱学生,为了把学生救出火海,不惜牺牲自己,老师多伟大啊!”当孩子羡慕妈妈写的字好看时,妈妈可以对孩子说:“我原来写字很丑,后来是书法老师手把手地教我,耐心督促我练习,才能写这么好的。”在耳濡目染中,孩子会对老师更加尊敬和崇拜,自然会听老师的话,师生关系更和谐。

孩子在家有意无意地评点老师,对家长说自己喜欢哪个老师、不喜欢哪个老师时,家长也应该适时引导。比如,孩子喜欢美术老师,家长可以对孩子说:“赵老师确实像你说的一样又漂亮又有才华,希望有一天你也能成为像赵老师那样气质优雅的人。”孩子对家长说班主任很严厉,家长可以对孩子说:“班主任管理你们几十个‘熊孩子’,如果不严厉一点儿,班里的秩序不就更乱了吗?老师严厉也是为了你们好,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家长自觉维护老师的形象,在正能量的引导下,孩子从小就能懂得尊师重道。

不要煽风点火激化师生矛盾

反面事例:健健的父母听说他在学校因为分配座位的问题和老师起了冲突。父母了解到健健的新同桌学习成绩不太好、上课还爱说话后,对健健说:“你在学校就是太老实了,不会与老师搞关系,老师才安排学习不好的学生和你坐在一起。你要小心点儿,不要让同桌欺负了,你在学校也要会做人,多讨老师欢心,等下次调座位,就能给你换一个好学生当同桌了。”健健原本就很苦恼,听了这番话后更是觉得老师故意针对自己,对老师的敌意更强了。

正确做法: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老师调座位是正常的,不可能永远只有一个同桌。即使新同桌表现不太好,也要服从老师的安排,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待他人。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换个角度想一下,如果学习更好的同学不愿意和你做同桌,你会怎么想?家长要告诉孩子,安排一个活泼调皮、成绩一般的孩子做同桌,是出于老师对你的信任,希望你用自己的言行带着同桌一起变得更好,同时还要让孩子从同桌身上看到优点,取长补短。

家长要告诉孩子,这个世上除了父母和亲人之外,没有人比老师更希望孩子取得进步。老师做出一个决定,肯定有他的考量标准,孩子不需要妄加猜度,也不要往坏处去想,而应该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的同时,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要当面顶撞、反抗老师。如果孩子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课后找老师沟通。

“请家长”或家长会后不要责罚孩子

反面事例:小超下课时和同学打逗,不小心撞伤了同学,被老师“请家长”。爸爸从学校回到家后,二话不说就扇了小超两个大嘴巴子。小超感到很委屈,想辩解,爸爸却厉声罚他面壁思过,不许吃晚饭。原本小超就觉得是同学先跟他打逗的,老师请了他的家长非常冤枉,没想到爸爸从学校回家后对自己又打又吼。小超因此恨上了老师,坚定了要跟老师对着干的决心。

正确做法:孩子被老师“请家长”,本来就会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反感和敌对情绪,家长回家后不要急于责打孩子,应该表现得云淡风轻,也不要急着找孩子求证,最好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先冷处理一下。然后找一个家长和孩子都比较放松的时刻,针对老师反映的问题,婉转地问问孩子当时发生了什么,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孩子是怎么应对的,梳理出大致经过,再有的放矢地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有的家长每次开完家长会后,都会把老师批评孩子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孩子,顺带讥讽孩子几句,有时还会拳脚相加。殊不知,这些言行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会认为是老师从中挑拨,故意找茬儿,从而对老师产生愤怒、憎恶的情绪。这样的行为加剧了孩子和老师之间的矛盾,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孩子。因此,家长不要觉得被老师“告状”很丢脸,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指责孩子,应该根据老师的建议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同时告诉孩子老师一直很关注他,期待其在学校有更好的表现,从而帮助孩子重拾信心。

保持客观理性不要升级矛盾

反面事例:小芸上体育课时因为一点儿小事和老师发生了口角,老师严厉地批评了她,让她感到在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她哭着跑回家向家长倾诉,说体育老师这么做是欺负她老实。家长听后不干了,在没有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便在家长微信群中说体育老师的不是,还跑到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投诉,声称“要让体育老师付出代价”。

正确做法:孩子都爱面子、有逆反心理,女孩更是敏感。这时家长应在了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后,用客观、理性的态度,耐心疏导孩子的情绪。

家长要明白“人无完人”的道理,如果其中有误会,家长应该积极配合老师解决矛盾。如果家长情绪激动,不能理性看待师生矛盾,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有恃无恐,以后再和老师发生冲突,会本能地模仿家长的做法,问题反而难以顺利解决。家长应该尽力帮孩子“灭火”,告诉孩子不要钻牛角尖,应该用宽容、感恩的心去面对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将矛盾误会扼杀在萌芽中。

孩子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老师,难免会和老师产生摩擦和矛盾。有了矛盾不可怕,如何引导孩子面对矛盾、解决矛盾,从中找到与老师的和谐相处之道,才是收获健康成长的要义。

猜你喜欢
小超同桌矛盾
概率的智慧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数学杂志(2022年4期)2022-09-27 02:42:48
康康日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8
我的新同桌
矛盾的我
培养自律,从早睡早起抓起
家长(2020年5期)2020-06-22 07:48:32
对矛盾说不
童话世界(2020年13期)2020-06-15 11:54:50
换同桌
当爸爸的“羡慕嫉妒恨”
家长(2018年8期)2018-09-10 14: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