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12-17 12:03:09何乃萍
今天 2022年21期
关键词:学案课堂教学教师

何乃萍

(白银市靖远县糜滩镇碾湾小学 甘肃 白银 730600)

前言

导学案和传统的教案不同,前者是经过教师集体备课,对学生和教材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方案,教师在课堂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规划课堂自主探究的时间,在学生进行自我探究时,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习能力;而传统教案仅是流程方面的设计,对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不足。因此,教师要在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利用好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激发学习兴趣,增加课程学习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多元化的全面发展。

1.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小学生因为处在思维活跃,身体机能迅速发展的阶段,爱玩、贪玩,对新鲜额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上课时也容易被窗外的风景或者课堂中出现的小插曲吸引注意力,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走神,坐不住。再加上小学生平时活泼好动,认知水平还不完全,所以缺乏对学习的正确认知,自控能力弱、学习能力差,思考问题时也却反一定的深度,只是表面的看待一些问题。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往往会认为小学生因为年纪小,对于事情的好坏没有足够的能力判断,上课时也畏手畏脚,不敢让学生自主去探究,教学能力被自己的固定思维模式所局限,无法调整好教学角度,虽然有心教会学生,但却因为个人的教学思维不够客观,而导致偏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又回归到了传统教学模式中,让学生被动学习,违背了新课程标准教学的初衷。但是大多数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却仍然按照自己原来的方法进行授课,在自己教学的舒适圈内,不愿意走出来,导致课堂教学没有趣味性,死气沉沉,教学质量上不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教学时,学生也不愿意与教师沟通和交流,不爱动脑,导致学生不爱学,教师拼命讲还是学不会的状况,这种双方的消耗,让教学成了一件艰难的事,教学压力会越来越大,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教师累的不轻,学生还是学不会。新课标的理念就是要转变这种形式,解放教师,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增强引导性,摆脱讲授性,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教学活动的共鸣,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导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经验以及知识的储备情况而编撰的学习方案,更加倾向于让学生的自主预习,发挥学生主体性,在思维拓展上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帮助学生和课程内容之间建立联系,是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提升学生拓展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清楚的掌握教材中的内容,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结合知识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展现教学的整体性,使课程知识更具有条理性,学生也更加的容易理解和消化。对于课程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做好引导,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重点要求,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思考题,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思维,提升语文素养,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开拓眼界、获得新知。

2.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 利用导学案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一项手段,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自控力相对较弱,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初读课文,分析字词、了解文章故事背景等预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语习得过程中对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有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为接下来的课程教学奠定好基础。

以教学《观潮》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查字典认识“盐、屹”等12个字;会写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词;结合字词库和文章内容初步理解“人声鼎沸”、”水天相接”、“笼罩”、“横贯”等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的对其应用。然后再引导学生在家自主搜索钱塘江大潮的视频或者图片,结合文章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来临前、来临时、来临后的波澜壮阔,形成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学生在网络上发现比较壮观、雄伟的视频或图片可以下载和保存下来,也可以用发送链接的方式把它们通过班级群等方式发送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收集到的课前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选择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材料进行课上展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让学生对上课的知识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知,让学生知道自主预习的重要性,明确目标,积极参与,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感受教师为学生备课的辛苦与付出,通过观看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去领略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对文章的字词、语句、段落进行了初步的学习以后,能够让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内容感知程度有所提升,在后续的课堂实际学习中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思想与情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把自己搜索到的视频或者图片发送给教师的导学方式,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影像,比单纯的讲解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度,更容易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吸引学生在后续课堂教学中的关注力。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亲身实践,进行学习的准备工作,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2.2 利用导学案学习新知,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性

课堂教学有多个环节,从一开始的教学导入到最后的巩固新知都离不开导学案的参与,教师要合理利用好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获得知识经验,通过主动参与到文章故事的学习中来,在对于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方面会更加有深度;在导学案引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合作探究的优点,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自主合作,可以发现对方的优点,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可以让学生看到不同角度对于内容的理解,互相学习,共同成长,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教学《晚秋的江上》一课为例,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现代短篇诗歌,刘大白在文中描写出了衣服秋江晚景的优美画面,似梦似幻,让人如痴如醉。文中的景色好比是一幅动人的画,又好比是韵味十足的美人形象,让读者沉浸在诗中的景色中久久不能自拔,感受诗中细腻婉约的感情,用爱的方式表达出“倦晚托斜阳”的美感,也会不禁联想到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教师利用导学案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用流利、富有感情的声音朗读课文,体会晚秋江上的梦幻朦胧,激发学生学习诗歌问题的兴趣。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秋天黄昏的图片,通过谈话导入今天的课程,引导学生想象夕阳西下,斜阳映红了半边的江水,水天一色伴随着江水的涟漪在灿灿生辉,黄昏中的鸟儿低飞,轻盈的掠过江面,玩累了便要回家休息……的画面,让学生感受美景带来的情感享受和启迪,鼓励学生在朗读比赛中展示自己的丰富情感,体会情感。然后教师播放舒缓优美的轻音乐辅助学生,丰富学生对于诗的层次的感知力,提升学生审美共情能力,在景色与情感之间建立连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互动中相互提升,加深对诗的意境的解读。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帮助下提升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在后面的巩固知识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优美的意象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句子,让学生尝试把自己的情感用优美的意象表达出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一定的提示,可以用秋风、落叶来描绘秋天的萧瑟之美;可以用蓬勃、朝气、翠绿等来描写春天的生机之美;也可以用树挂、梅花、“雪人”等描写冬天银装素裹之美等等,让学生体会不同自然景观和不同思想感情表达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寓情于景的写作能力,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

2.3 利用导学案课后延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吸收和消化的多少也不同。教师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导学案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外,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后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学会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在自由的时间内用自主的学习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与作业,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解放思维,打破思维定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以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节课为例,这是一篇科普的文章,教师在课上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到科学家在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之后,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奥秘,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行定位问题。通过这篇文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从科学家的身上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恒心和毅力,培养学生敢于尝试,不畏挫折与失败的学习态度。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导学案,让学生搜集科学发明的信息,让学生在自主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提升科学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拓展的过程中了解伟大科学技术与自然生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比如,飞机是仿造什么得来的,“电子蛙眼”和“抗荷服”的由来,照相机的仿造等等,鼓励学生搜集仿生学的实例写出一篇运用自己所搜集到的科学知识写一篇发明创造的科普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仿生学,让学生在课后拓展中,提高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全面发展。

结语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导学案一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的指路明灯,更是教师教学的强大帮手。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激发学习兴趣,掌握课堂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利用导学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未来语文教学能带来更大的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案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乡愁导学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