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自媒体时代方言工具的有效应用
——以抖音中的方言作品为例

2022-12-17 05:51:59吴超凡
记者摇篮 2022年9期
关键词:大丰方言笔者

□吴超凡

一、关于方言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笔者想先问问大家,会说方言吗?您的下一代会说方言吗?如果没有了方言,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众所周知,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顾名思义,是指语言因产生和应用地域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也是语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在地域上的体现,区域性强且明显。社会方言,则是指同一地域社会成员所使用的语言,因使用者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社会变体。

其实方言的背后是文化,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有人说,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因为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凝聚的是民族文化,也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越多,其包容性就越强,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民俗专家牛国栋先生曾认为,语言的形成和延续是几百上千年的过程,必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推广普通话力度的加强以及人们语言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有的方言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圈,这不免让人有些担心,作为根植于民间的这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方言在民间文化土壤中的占比是否越来越小呢?

笔者是盐城市大丰区本地人,这里的“本地人”特指大丰市区的“本场人”。大丰属于江苏省盐城市市辖区,始设县于1942年5月,1951年8月更名为大丰县。1996年8 月撤销大丰县,设立县级大丰市。2015 年8 月,撤销县级大丰市,设立盐城市大丰区。地处黄海之滨,位于江苏省东部、盐城市南部,东临黄海,西连兴化市,南与东台市接壤,北与盐城市亭湖区交界,该区域还有大批启海人的后裔,所以大丰方言可以说是非常多元,甚至间隔几公里的各镇,方言都有所不同,比如启海“移民”说的方言以“海门话”为主,和上海话非常接近,是典型的“吴侬软语”,而大丰本地方言,又称“本场话”,和兴华、东台片区方言尤为相似,属于江淮官话里的“泰如片区方言”。

二、认识抖音

抖音APP 是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于2016 年9 月20 日上线,也是一个面向全年龄层的短视频社区平台。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通过抖音短视频APP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在这里认识到更多的朋友,甚至可以在这里学知识、交流文化、了解大千世界等。随着使用维度的拓展,抖音的作品类别也愈加丰富,逐步衍生出十多种类别,包括音乐、舞蹈、美食、运动、科技、时尚、汽车、旅行、亲子、摄影、影视、政务、剧情、动物、创意、传统、动漫、生活、知识等。正因为它包罗万象的呈现形态,让抖音平台成了自媒体平台中最受大家欢迎和实用度相对较高的一个APP。依托于抖音平台的开放性,平台上的语言样态也更加多元,不仅可以用全世界各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展示,同时也将很多民族化、地域化甚至濒临失传的方言展示了出来。

三、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的概念,最早于2002年由国外学者提出,并将其称为“媒体3.0”。媒体1.0 指的是传统媒体形式,2.0 指的是新型媒体形式,3.0则指的是自媒体形式。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以现代化、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人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媒介时代。所以我们现在不难在各大交互网上看到,只要你有一部手机,你就可以成为移动端的“一个小媒体”,而这个媒体的主体就是使用这种媒介进行传播的人。自媒体时代,可以说是一个“人人皆媒体”时代,这种媒介传播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让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也带来各种新鲜元素的碰撞。

四、自媒体时代的方言

自媒体时代的高速、高效传播和互通,赋予了每个人自由表达和尽情展示的权利和渠道。方言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凝聚了散落在各地“异乡人”的“乡愁”。某种程度上来说,方言作为地区文化特色的代表,在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交互平台上开辟了自己新的生存空间,它的地域属性和社会属性在此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体现了一方水土养育的人对本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因为部分方言自身所携带的“发音趣味性”,能够引起其他地区群众对方言片区的了解兴趣,从而促进人们在文化、生活、休闲旅游等方面的交流。

最早笔者发布了“跟我学说大丰话”方言教学系列短视频,每期节目教10个方言词语,持续推出了30期,自第二期上传至网络后,一夜之间笔者账号涨粉近万人,单期点击率和浏览量超过20万+。笔者浏览了所有留言发现,评论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乡音认同类”,在普通话如此普及的今天,我们的上一代以说方言为基础交流工具,而我们的下一代,很多都不太说方言了,即便会说,也说得不够纯正,所以很多网友在留言中表达了听到“乡音”在网络上以如此正式的教学方式出现时,不仅内心感到一丝荣光,也勾起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第二类是“同音邻居质疑类”,大丰本场话属于“通泰片”,所以南通、泰州、兴化、如东一片的方言和大丰方言发音非常近,但又略有不同,所以部分外地网友刷到视频后,偶尔会表示该期内容说的不就是其家乡的方言吗?第三类是“本地异音类”,大丰本地人因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所接触的方言种类也略有不同,比如大丰市区的本场人,说下雨,就是“xiā yǔ”,而大丰西团镇的方言却会将下雨表达为“là yǔ”,发音差异较大。再如三龙镇的方言在音调上和本场话也有明显不同,如本场话“三龙”说作“sān lóng”,而三龙方言则读作“sàn lóng”,有人就会在评论中指出,笔者提出的“大丰话”笼统概念不够严谨,但其实笔者的很多“方言教学”内容不仅来自“老大丰人”的供稿,还参考了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方言志书籍《大丰本场话集萃》。

在自媒体时代方言的展示是丰富多样的,在抖音出现之前,笔者也曾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过《丰言丰语》“——方言喜剧”系列短视频,每周五推出一集,每集的点击量都是几万+,受众不仅有在本地的大丰人、在外地的大丰人,还有很多新大丰人,和曾经旅游到访过大丰的异乡人,他们觉得很多生活场景用方言的形式表达和表演出来,别有一番风味。当时“丰言丰语”一度形成了追剧效应,很多网友每周五都会锁定笔者公众号的更新,就等着每周一乐,听听“大丰话”又要讲出什么有趣的梗和爆笑的“特色语言”,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现在的抖音作品。

自媒体时代,大多的传播模式是以个人传播为主,以网络传播为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人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人人都是传播主体,人人都是传播者,也人人都是受众。一些人坚定地认为,方言不应该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被冲淡和淹没,应该重回大家的视野。

五、如何使用方言工具才更有效

在笔者看来,方言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更是故乡的代名词。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里,就曾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名句,将满满的乡愁寄托在自己丝毫未变的家乡口音上。

笔者以抖音平台为例,探讨几个典型的方言作品传播案例。目前在抖音拥有3253.8万粉丝的“多余和毛毛姐”,凭借自己一口流利的“贵州普通话”即贵州方言夹杂着部分普通话发音的有趣表演,迅速在抖音上圈粉无数,成功“带火”了贵州方言,不仅引来贵州老乡的点赞,也吸引了像笔者这样一众外地人的关注。其作品甚至掀起了网络上学说“贵普”的风潮,粉丝们会在日常闲聊时学上两句相互打趣。除此之外,风靡抖音的方言还有四川话、东北话、河南话、南京话……仔细观察这些方言爆火的现象,不难发现,这些方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发音有趣的同时,仍保留着些许和普通话类似的部分,大众基本都能听懂一些,从而觉得新鲜又容易接受。所以,笔者认为,让这些方言视频走红的,除了有趣的内容,也不乏有趣的方言。

让笔者印象尤为深刻的,还有方言配音作品,将经典的影视片、动画片片段,以方言配音的形式进行重新演绎。在自媒体兴起的初期,这类作品就牢牢地吸引了很多粉丝,获得了粉丝们的认同和喜爱。当把大家熟悉的作品以方言形式重新演绎和呈现时,仿佛打开了一扇重新解读新世界的大门,让人们重新审视方言。

在抖音上,“方言教学”短视频也很火爆。在抖音拥有326.9万粉丝的网红“主持人羊羊”是成都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她曾做过几期有趣的“四川话教学”和“四川话考级”短视频。

受其启发,笔者也尝试着以自己的家乡方言为主要内容,推出了几期“大丰话等级测试”,没想到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关注,之后,又出了“大丰方言”教学短视频——“跟我学说大丰话”,果然一经推出,吸粉无数。据热情粉丝反馈,这样“接地气”的教学,让许多远走他乡的本地人感觉亲切,也吸引了不少同方言片区的朋友前来点赞评论,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很多人也对方言进行讨论,比如一些老者会在留言中指出笔者对部分方言的解释和教学不够“正宗”,还需要推敲,毕竟许多方言在传承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流失和变异,同片区不同方位地区的方言还存有细微的差异,部分词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一词多义等。之后笔者还尝试推出了方言喜剧《丰言丰语》《欢乐课间操》等。

系列方言视频引起了方言片区群众对“讲方言”的讨论,大家除了表达感慨、表示关注,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希望方言不被时代淘汰,能够更具创新性、趣味性。起初笔者只是突发奇想拍几期乍听如同外国语言的“大丰方言考级”视频,结果被大家的热情感染,笔者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本地方言,还找到了两本当地方言志来研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持续更新“大丰方言教学”共50期。

令笔者记忆深刻的是,同讲类似方言的抖音小网红、拥有350.7 万粉丝的小朋友刘泓彬。这个可爱的小家伙,自打在抖音上一唱成名之后,彻底带火了“南通如皋话”,不少网友留言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孩子居然会说方言”。由此可见,如今方言在少儿中的传承度有多低。他走红后,大多数视频都是与其父亲用方言交流和沟通,淳朴的语言生动有趣,甚至不少听不懂的网友都来留言,表示这话听不懂,有觉得像日语的,有觉得像韩语的,感觉很新鲜。

近期笔者又持续更新了方言系列短视频,从“跟我学说大丰话”到“大丰话测验”再到“大丰话日常”,内容更加丰富,根据具体讲述的内容,划分为“口语篇”“水果篇”“语句篇”“名词篇”“动词篇”等,并邀请大家在评论区互动,不仅很好地传播了家乡方言,也实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方言在每一个地方人们的心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带有情怀的。当然,传承方言和学习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方言的存在并不妨碍普通话的推广。“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多样性能够更好地辩证统一结合起来。”

2019年,时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的田立新曾向记者表示,按照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既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和对方言的传承和传播。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当中,还应提倡多言多语能力的把握。“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还要提倡保持汉语方言或民族语言,以保护语言多样性和传承文化。要指导做好家庭语言规划,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双言双语人’,乃至‘三语、四语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也曾指出,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融合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家乡话”也难永保“原汁原味”。

说到底,语言的使用都是为了信息交流和传播。在自媒体时代,方言在社交平台上成了一种工具,有效使用它,甚至可以让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习工具的更新迭代,如今人们同时掌握几种语言和几种方言并不困难。当畅游网络的你,不经意间听到了熟悉的乡音,无论是“叫卖直播”还是“闲话家常”,你的内心是不是会不由自主地兴奋呢?每一种方言,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希望方言在自媒体时代下会继续传承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大丰方言笔者
方严的方言
东方少年(2022年28期)2022-11-23 07:09:46
大丰麦秆画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44
方言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大丰瓷刻:镌瓷琢画显匠心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2:02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美术家谷大丰眼中的锦屏
凉山文学(2018年1期)2018-01-16 03:36:52
OUTPUT MAXIMIZATION CONTROL FOR VSCF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USING EXTREMUM CONTROL STRATEGY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