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角下碧江祠堂空间变迁与文化复兴路径探析

2022-12-16 05:18梅策迎何玉晴广东工业大学
文化产业 2022年34期
关键词:祠堂活化研学

梅策迎 何玉晴 广东工业大学

祠堂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空间活化与文化复兴是维护乡村文化生态可持续的现实需要。现以顺德北滘的碧江祠堂为例,从教育视角分析其空间历史变迁,并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碧江祠堂的活化实践,提出文化保育、社区营造、艺术介入、研学推广的复兴路径,以期为祠堂空间活态再生、祠堂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近年来,关于祠堂的研究愈发丰富,但主要集中于阐述祠堂在建筑、形制、装饰及文化方面的价值,有关祠堂空间活化的研究相对较少[1]。对祠堂活化方式的研究视角也相对单一,大多是从实用视角将祠堂改造为“乡村信息中心”“农村文化室”“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活动空间。在祠堂功能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且祠堂空间使用率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历史文献,挖掘碧江祠堂与教育的联系,对碧江祠堂的保存与使用现状进行实地调研,从教育视角探析祠堂空间活化和文化复兴路径,以丰富祠堂的活化方式和研究视角。

祠堂与教育

我国祠堂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祠堂与教育的关系密切。在历史层面,封建时代各家族为了光耀门楣、兴旺家业,都十分重视家学教育。从前祠堂主要用于祭祖,开设私塾,进行启蒙教育、孝悌教育与守法教育等一系列维护纲常伦理、宗族制度的教化活动,有效提高了族人的文化水平[2]。在文化层面,祠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亦是家族传承的教化本源。祠堂选址、祠堂建筑都蕴含着教育隐喻,祠堂仪式活动、堂号堂联则突出耕读传家、生活习惯的教育明示作用[3]。在现实层面,祠堂私塾教育一直以“育人”为目的,致力于从多方面培养健全人格。鉴于当下的教育更注重“教书”而非“育人”,以祠堂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教育回归“育人”的目标。

岭南祠堂的空间异化与活化

岭南地区宗族文化兴盛,善修祠堂。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描述到:广州府村落棋布,祠堂众多,尤其在乡间,无论宗族大小,代代都建造高大壮美的祠堂。书中的“广州府”泛指现在的岭南一带。岭南祠堂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祠堂的使用功能、性质都会发生改变,比如部分岭南祠堂曾在20世纪变革为学校、幼儿园等教育空间。

而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量构筑精美的宗族祠堂因祭祀、社交功能的缺失而面临失修、损毁和废弃,即使保存下来也大多处于内容空洞、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4]。除此之外,部分祠堂空间还被异化为商业空间,祠堂文化也随之衰败。近年来,国家对古建筑保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岭南祠堂的保护利用也开始得到重视,例如广州陈家祠活化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成为广州市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尽管陈家祠通过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售卖文创产品等手段激活了传统祠堂空间,但陈家祠还是以展览为主要传统静态活化路径,未能很好地传承祠堂文化。那么祠堂空间要如何活化才能带来祠堂文化的复兴?对此,笔者认为,岭南祠堂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不同的祠堂应该挖掘自身资源与价值特色,以不同的路径进行活化。顺德碧江祠堂作为岭南祠堂的代表性案例,与教育联系密切,因此结合教育视角与方式进行祠堂活化值得尝试。

碧江祠堂的发展历程

碧江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是“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俗语“顺德祠堂南海庙”便是形容顺德重视建祠堂,南海重视建庙宇的传统。而顺德的祠堂又以北滘碧江为盛。据清咸丰《顺德县志》记载:“俗以祠堂为重大,族祠至二三十区,其宏丽者,费数百金,而莫盛于碧江。”碧江祠堂众多且保存完整,历史上曾有200多座祠堂,而且碧江人自古重视教育,自宋朝以来出过26名进士、145名举人。在教育方面,祠堂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不仅作为私塾提供教育空间,而且祠堂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教化族人。

追溯碧江祠堂的历史,结合教育视角可以发现,碧江祠堂空间历史变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如下表所示[5]。兴起阶段,碧江祠堂大多建于明清时期,重学之风也在此时期兴起,祠堂主要作为私塾教化众人。变革阶段为民国时期,国家开始对各地进行现代教育改革,当时顺德大部分地区选择保留私塾教育不愿改革为学校,唯有碧江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大量祠堂成为当时学校的选址。危难阶段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火迫近,广雅中学曾从广州迁校至顺德碧江,当时碧江很多祠堂都无偿借给广雅中学进行教学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而广雅中学读书救国的时代精神也给碧江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影响了不少碧江学子。

教育视角下的碧江祠堂变迁表

祠堂文化的复兴路径

进入21世纪之后,碧江在古建筑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2002年,“金楼及古建筑群”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随后碧江其他祠堂建筑也相继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祠堂得到保护修缮后,除部分回归祭祀功能的祠堂外,还有大量祠堂空间需要活化利用,尽管碧江有部分祠堂已自发进行改造利用,但其空间活力仍然不足。因此,在祠堂已然修缮的基础上开始策划参与文化展览、艺术体验与祠堂研学等教育类活动,探索以教育的方式激活闲置的祠堂空间。最终总结出文化保育、社区营造、艺术介入和研学推广四条祠堂文化的复兴路径。

文化保育

文化保育,即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教育,着重挖掘遗产本身的价值,保护和培养当地人对遗产的自豪感,使该遗产活化并得到可持续发展[6]。碧江振响楼与广雅中学共同抗战的经历,使碧江拥有了一段深刻的红色历史,振响楼也因此被定为第三批佛山市党员教育基地、顺德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在北滘镇政府的支持下,振响楼策划了《碧乡星火——广雅中学碧江校址历史回顾》展览,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碧江村民与广雅师生众志成城的抗日斗争故事。除此之外,碧江金楼历史建筑群的修缮活化也是文化保育路径的典型案例。我国古建筑保护的行业性法规规定“不改变文物原状”,强调传承古建筑的优秀历史文化内涵[7]。因此,金楼历史建筑群的修缮保留了蚝壳墙、水磨砖、“镬耳山墙”等岭南建筑特色,充分挖掘金楼建筑群的历史文化,部分空间活化为展览空间进行展示宣传教育,如守清屋的自梳女——女性独立生活回顾展、伯韶医馆的历史文化展览。

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社区居民的凝聚力,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众参与。2018年开展的“碧江社区营造与参与式空间”项目便是通过社区营造,结合村落与传统建筑保护,进一步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自2019年开始,在碧江村委的指导下,碧江社区开始有意识地带领居民进行议事协商,一起解决社区问题。大家共同筹备了名为“碧江记忆与社区愿景”的特别活动,通过年长者们在祠堂的口述讨论,以微缩模型的形式复原了已经消失的部分祠堂。除此之外,碧江社区营造还通过参与式规划设计,共同讨论居民生活与社区发展问题,比如在怡堂苏公祠讨论村心涌复涌方案后,在慕堂苏公祠门口进行展览。祠堂为社区营造提供讨论场所,祠堂的家族议事功能转化为现代社会教育空间功能。

位于村心大街的慕堂苏公祠,2015年开始活化为碧江村史馆,展示碧江区域历史沿革、村落文化。2021年,在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碧江社区居委会联合翻屋企社造中心、广州象城建筑开启“参与式村史馆”社区营造实践。碧江村史馆的展览不仅是静态地展示历史文化,还将碧江人的日常生活一同展览,这种在地性保护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2022年,村史馆开设碧江虎年“虎虎生威,九派春渠”新春特展,举办碧江参与式村史馆联展活动,通过征集居民的旧照旧物,共同促进碧江社区的和谐发展。此外,碧江参与式村史馆共建策展项目还通过问卷、公众号留言等形式邀请居民共同参与建设。碧江参与式村史馆社区营造不仅激活了祠堂空间,保护了祠堂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还有效地宣传了地方历史文化,增强了当地人的归属认同。

艺术介入

碧江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现今已有部分祠堂自发改造为艺术家工作室,以艺术介入的方式活化祠堂空间、复兴传统文化。2012年,当地著名艺术家周志锋开始将澄碧苏公祠、丛兰苏公祠改造为蓬莱书院。他先是请当地的老师傅按照传统的方式修缮祠堂建筑,保留原始风采,然后在蓬莱书院举办艺术展览、讲座等活动,比如为纪念和呈现顺德古祠堂的生命历程而举办的古祠堂模型微缩展。不仅如此,蓬莱书院还邀请名师开设了古琴班、书法班、绘画班、国学班、广彩班、摄影班等艺术教育课程。在蓬莱书院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对传承碧江的村落文化、提升居民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素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除了蓬莱书院以外,碧江还有很多祠堂改造为艺术品创作工作室和艺术家工作室。例如,逸云苏公祠成为书法爱好者的工作室;峭岩苏公祠成为碧江武馆等。艺术介入祠堂不仅能够激活祠堂空间,挖掘祠堂的艺术价值,而且可以以更加柔和的方式提升居民的活动参与度[8]。

研学推广

开展祠堂研学教育以活态文化育人,是教育复兴祠堂文化的重要路径。祠堂文化脱离祠堂空间载体,就会成为一种僵死的文化,只能去认识而不能传承。现在大部分学校课程体系只能让学生浅显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能让学生真正融入文化之中学习。而以祠堂为载体开展研学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场体验学习祠堂文化,补全学校课程体系的不足,还能由内而外地传承与推广祠堂文化。具体而言,祠堂研学是一种体验式教育,以祠堂空间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景交融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对祠堂文化的兴趣。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嵌入课程图谱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化。2022年6月,广东工业大学梅策迎老师带领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的中小学生在碧江进行祠堂研学教育,深入参观学习金楼古建筑群与碧江祠堂群,而且还在当地书法家黎剑豪的引导下参观体验了活化为北滘镇诗词学会活动基地的怡堂苏公祠,让学生沉浸式感受祠堂建筑的精美、祠堂文化的深厚。在祠堂空闲时,安排绘制祠堂故事、搭建祠堂微缩模型、实地考察体验等课程,加深学生对碧江祠堂的理解,以传承祠堂文化。因为研学教育活动是对祠堂空间的弹性使用,所以不会影响祠堂的常态化使用而导致空间功能异化。将祠堂文化引入中小学研学教育不但可以让学生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向外推广传统村落文化,扩大碧江祠堂的影响力。

岭南地区的祠堂现在大多还是对其修缮后进行静态保护,如广州猎德、顺德逢简的祠堂,这些祠堂经修缮后只保留了节庆时的一些祭祀、娱乐功能,平时大多闲置。广州陈家祠相对使用率较高,除日常展览外还会适当举办工艺、民俗体验类的活动,而顺德碧江的祠堂活化已经走向多样化,如通过教育活动向年轻一代传播祠堂文化。通过上述祠堂文化的复兴路径,不仅促进了碧江祠堂空间的活态再生,而且以祠堂文化为核心开展的活动也逐渐变多,祠堂又回归到碧江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猜你喜欢
祠堂活化研学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梁家祠堂史话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活化非遗文化 承启设计内核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研学之旅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