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应用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对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2022-12-16 01:50李建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76期
关键词:脊髓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李建兰

(山西省汾阳医院 针灸科, 山西 汾阳 032200)

0 引言

脊髓损伤是一种高致残性疾病, 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引起椎管内神经结构和或功能损害造成脊髓损伤水平以下脊髓感觉、运动、反射等功能失常的一种疾病;多与高空坠落、交通意外、自然损伤等有关。患者病情中, 出现脊髓损伤后并发症多、预后差, 对患者和家属造成严重打击。临床治疗多以康复锻炼为主, 效果因人而异。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和研究深入, 越来越多的疾病加入中医治疗。脊髓损伤在中医属于瘘证的范畴, 中医认为督脉受损和淤血阻滞经脉造成阴阳平衡失调是本病的病因病机[1-2], 继而出现脏腑功能紊乱、肢体功能障碍。通督调神理论在临床逐渐推广, 现已用于多种疾病患者康复治疗中, 如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偏瘫, 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等治疗中。为探讨通督调神针刺在脊髓损伤患者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效果, 笔者将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通督调神针刺治疗, 效果满意, 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脊髓损伤患者共48例, 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4例。对照组24例中男性13例, 女性11例;年龄范围25-64岁, 平均(44.65±8.64)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18例, 高中以下者6例。观察组24例中男性12例, 女性12例;年龄范围25-61岁, 平均(44.63±8.62)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16例, 高中以下者8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均衡可比。本研究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后诊断符合脊髓损伤的中西医诊断标准, 且经CT/MRI确定损伤病灶, 患者有明显的感觉、功能障碍;②年龄>18岁, 意识清楚能够清晰表达自我意愿, 在我院接受治疗不低于3月;③符合伦理学相关要求, 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积极配合治疗和研究工作。排除标准:①患者既往有慢性脊髓损伤, 合并严重周围神经损伤、严重肋骨或长骨骨折等影响肢体功能, 心肺脑功能障碍者;②影像学提示脊髓为完全横断性解剖断裂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成相关检查并随机分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 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 具体如下。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①关节康复训练, 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对存在功能障碍的关节进行相关的肌肉训练和关节活动度练习, 每日一次, 每次坚持15分钟, 每周休息一次;②运动康复训练, 充分评估患者耐受的基础上, 在康复治疗师的辅助下, 患者进行起坐、翻身和轮椅训练(轮椅训练包括床-轮椅转换、轮椅-厕所转换)、在双拐和支具的辅助下在平衡杠内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 每日一次, 每周休息一天;③膀胱康复训练和肠道康复训练, 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排尿功能训练, 肠道康复通过按摩腹部和直肠刺激进行训练, 每日一次, 每周休息一天;④呼吸训练, 依据患者一般情况锻炼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每日一次, 每周休息一天。以上训练项目连续应用12周, 并做好记录。通督调神针刺法如下:①针刺取穴参照《全国名老中医张道宗临床经验》2010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主穴选择督脉的百会、大椎、风府、命门、至阳、腰阳关;依据患者症状配穴:上肢功能障碍者配穴曲池、合谷、肩髃、肩髎、臂臑;下肢功能障碍配合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血海;排尿/排便功能障碍配合关元、气海、归来、中极、水道、八髎穴等;②操作流程, 75%的酒精常规皮肤消毒后进针, 进针应快速, 依据不同穴位决定针刺深浅, 得气后需留针约45分钟, 留针期可行针2次。针刺结束后协助患者拭去穴位少量血迹。针刺每日一次, 每周休息一天, 连续应用12周;做好记录。针刺用针选择天协牌无菌针灸针, 规格0.25×25-40mm, 标准号GB2024-1994。操作中若出现皮下血肿、晕针、滞针等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治疗前后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量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感觉功能评分标SS和运动功能评定表MS进行评价。ADL满分100分, >60分为生活基本可以自理;40-60分提示生活需要他人帮助;20-40分提示生活需要他们很大帮助;<20分提示被测验者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依靠别人照顾;其中40分以上者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较好。感觉功能评定包括触觉和痛觉, 感觉正常评2分, 异常者1分, 感觉消失则评0分(28个关键感觉点);痛觉左右各56分, 轻触觉左右各56分, 总分最高224分。运动功能评定, 共1组肌肉, 1级肌力评1分, 5级为5分, 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临床收集的数据, 计数资料用率、比表示, 组间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如表1所示, 治疗前两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 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44.79±7.23 60.52±5.82 8.303 <0.05对照组 44.31±4.92 54.23±6.23 6.122 <0.05 t 0.269 3.614 P >0.05 <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MS、SS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感觉、运动功能比较如表2所示, 治疗前两组M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两组均衡可比,P>0.05;治疗后两组MS、SS评分均有所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S、SS比较(±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S、SS比较(±s, 分)

组别MS S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1.45±4.19 57.98±5.01 152.35±10.56 185.63±11.34对照组 40.54±3.92 49.73±2.97 151.45±11.54 168.43±9.23 t 0.777 6.939 0.282 5.763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损伤, 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平面的肢体感觉功能、运动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3-4]。作为大脑与四肢躯体指令的必经之处, 脊髓损伤可造成传导通路的中断, 神经中枢不能正常支配相关器官和肢体, 引起感觉、运动等障碍, 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中医属于“痿证”的范畴, 最先由《内经》提出, 随后逐渐发展;《灵枢•寒热篇》描述为“若有所堕坠, 四肢懈惰不收, 名曰体惰”;《医宗必读》中“手足痿软而无力, 百节缓纵而不收, 证名曰痿”;体惰、痿证的描述均包括肢体功能障碍, 共同归于痿证范畴[5-7]。临床治疗方法多种, 有手术、西药、基因细胞移植、高压氧等西医治疗, 也有中药、针灸等中医治疗[8-9];中西医的康复治疗在脊髓损伤患者中有一定效果, 研究显示病情稳定的脊髓损伤患者, 通过康复治疗可减轻继发性损伤, 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神经运动功能[10-12];研究认为康复干预可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且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者康复效果优于完全性损伤者[12-15]。通督调神针刺是在督脉论治的基础上进行的, 具有疏通督脉、补肾益髓、强筋健骨、调整元阳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48例脊髓损伤患者分组研究, 探讨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康复治疗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治疗后ADL、MS、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效果。说明通督调神针刺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方面效果较好, 研究中针刺的诸多穴位均属督脉, 具有统帅、督纲之意, 对全身阳经有效;督脉循行于人体背部正中线, 有阳脉之海之称, 既与人脉相连, 又与脊里相并, 与身体经脉、脏腑、脊椎关系密切。相关穴位互相配合, 协同起到振奋督脉阳气作用, 如命门沟通内外、调和阴阳, 百会穴为百脉之会, 主百病;腰阳关主治下肢麻痹、腰骶痛;风府对半身不遂、中风不语效果较好。同时依据患者症状辨证加减, 达到最优效果。临床通督调神针刺联合康复治疗效果较优, 患者看到了恢复希望, 使之更加有精力、有自信继续治疗。通督调神针刺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又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能更好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和感觉、运动功能方面的障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脊髓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脊髓电刺激新技术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