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枕形肩关节外展支具治疗肩部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2022-12-16 01:50车小乔吴雪挺邓章荣曾伟清毛文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76期
关键词:支具卧位外展

车小乔, 吴雪挺, 邓章荣, 曾伟清, 毛文婕

(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2)

0 引言

肩部损伤大多都需要进行肩关节固定[1], 但目前所有肩关节外展支具都不能满足卧位时肩关节的防护需求, 患者因为体位改变疼痛难忍, 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所开展的护理干预或者维持良好的功能恢复位等方面的依从程度处于较低水平之中, 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肩关节位置明显肿胀以及疼痛感等)的可能性呈明显上升趋势[2-3], 患者在佩戴现有枕形外展支具时, 只能在立位进行功能锻炼, 而且舒适度较低, 因此, 我们在现有枕形外展支具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设计, 增加了活动式后托板、改变腰部接触面及腕关节托板的弧面, 简化了肩关节支具佩戴操作步骤, 确保了肩部损伤患者在卧位与站立位时上臂、肩关节均能保持在功能体位, 临床使用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及临床资料特征

本组病例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行治疗干预的100例患者(均被诊断为肩关节损伤疾病), 其中男58例, 女42例;年龄主要分布在17岁至68岁间, 其中损伤部位的右肩:左肩例数为39:61, 病程1天~36个月。肩袖损伤26例, 肩关节脱位16例, 肱骨近端骨折55例, 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3例。关节镜治疗33例, 开放手术67例。

1.2 研究对象分组

按标准纳入100例肩部损伤住院患者, 按住院号单、双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佩戴多功能枕形肩关节外展支具50例, 男31例, 女19例; 左肩29例, 右肩21例;年龄50~75岁, 平均(51±10.3)岁;对照组佩戴现在市售枕形肩外展支具50例, 男23例, 女27例;左肩32例, 右肩18例;年龄52~73岁, 平均(64.2±9.4)岁。

多功能枕形肩关节外展支具:

在已有枕形肩关节外展支具应用基础上, ①增加带有合适角度斜面的后托板, 为患者保持卧位姿势时其上臂组织也可有效稳定于腋中线部位提供方便, 从而避免肩关节开展一系列活动, 进而促使肩关节固定具有较高稳定性;②后托板采用了可活动式的设计(即魔术贴粘合), 为拆卸提供便捷, 同时满足了患者处于站立位姿势时肩关节组织开展前功能锻炼以及后功能锻炼的恢复需求;③在腕关节托板处设计成弧形, 有利于帮助患者在处于卧位姿势时其患肢保持在良肢位姿势上, 使患者佩戴时更舒适, 能够促使其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 同时还可以有效下降其在恢复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并发症的概率;④当改良后的多功能枕形肩关节外展支具和患者腰部所紧密接触的身体组织, 通过对腰部接触弧面实际长度进行重新设计干预, 进而促使其可以更好且有效的和患侧腰部具体生理曲度相互贴合, 促使其在处于卧位姿势后的舒适度处于较高水平中, 通过有效将后托板(可活动式)相互贴合, 进而始终将患肢固定在稳定的水平之中, 发生滑动的可能性有所下降。

图1 现有市售肩关节外展支具

图2 多功能肩关节外展支具

1.3 临床应用

在开展手术治疗工作的头天, 医务人员应该详细帮助于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支具的佩戴措施的同时对其开展对应的调试工作, 还需仔细告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应用多功能枕形肩关节外展支具治疗的重要治疗目的、时间及注意事项以获得良好的心理护理[4]。在手术治疗结束后辅助患者正确且有效佩戴支具, 首先对外展海绵枕实际位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对腰部固定带进行固定处理, 通过把肩部固定带就其健侧肩部跨过的同时进行固定, 其次使用外展枕前方的粘贴带(数量为2根)以及肘关节组织上方粘贴带(数量为2根)打开, 对患肢位置进行调整与改善, 合理应用粘贴带对前臂组织与上臂组织进行有效固定。在指导与帮助患者开展肘关节功能恢复锻炼过程中, 应该告知其首先将接近腕关节组织的粘贴固定带打开处理后, 在将靠近肘关节的粘贴固定带打开, 让肘关节屈伸角度逐渐增大, 能够有效防止在第一次康复运动过程中由于屈伸度幅度相对较大而造成肩关节产生明显疼痛感。此外应该指导与帮助患者自行开展上述操作, 医务人员详细了解患者在佩戴多功能枕形肩关节外展支具时自身感受, 有利于及时处理在应用环节中所出现的不足之处。

1.4 观察指标

(1)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进行等级划分(3级)[5-6]:倘若患者主动且定时定量开展功能锻炼运动, 且顺利结束运动锻炼所具体规定的动作, 则评估为完全依次;倘若患者在护理人员或者患者家属叮嘱与检查下才能顺利开展规定功能锻炼动作, 则评估为部分依次;倘若患者不严格根据恢复方案开展功能锻炼运动, 或者动作没有有效符合规范, 自行增多或者缩短功能锻炼时长, 则评估为不依次。

(2)支具佩戴符合率术后佩戴支具达4~6周者定为完全符合。

(3)功能评价采用ASES(级美国肩肘外科评分系统)[7]进行对应的功能评估分析, 其中主要涉及两个部分的内容(级疼痛、生活功能), 共计100分, 采取VAS疼痛感自评量表对其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疼痛进行对应的评估分析, 其中生活功能评估量表主要包含患者在生活过程中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内容, 包括穿衣服、梳头、如厕等。随访观察患者术前、术后4周、术后12周ASES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 临床资料特征比较

观察组5 0例, 男3 1例, 女1 9例;年龄50~75岁, 平均(51±10.3)岁。对照 组50例, 男23例, 女27例;年龄52~73岁, 平均(64.2±9.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

2.2 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

治疗4周后, 观察组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2。

表2 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定(例)

2.3 两组佩戴舒适度满意率情况

治疗4周后, 观察组舒适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3。

表3 支具佩戴舒适度满意率(例)

2.4 两组术后12周恢复情况比较

本研究中100例均进行了有效随访, 随访时间3个月~1年, 平均5.3个月。相对于对照组, 末次随访, 观察组病例肩肘外科功能评价A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表4 ASES评分系统肩肘外科功能评价(分)

4 小结

随着交通急外伤的增加、全民健康锻炼与运动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化程度不断加深, 再加之体育运动更加职业化、专业化, 肩部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主要包括肩袖损伤或者脱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肩关节bankart损伤、盂肱韧带损伤、肱二肌腱损伤、关节囊损伤, 肱骨外科颈骨折等, 此类疾病大多数都需要手术治疗, 肩关节术后康复尤为重要, 肩关节疾病术后往往需要佩戴肩关节支具, 使肩关节固定在特殊的体位, 因此, 找到合适的肩关节支具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肩关节外展支具是肩关节术后康复最常用的保护支具, 能够在肩关节术后初期的恢复过程中提供极大的帮助, 在肩关节疾病诊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8], 目前有研究表明[9-10]科学对肩关节外展支具进行佩戴与使用, 能够在患者处于卧床修养或者移动等一系列运动情况时, 还可以明显促使机体肩关节外展的科学角度, 有效促使肩袖修补手术治疗过后锚钉发生失效的风险可能性, 还能够降低肩关节组织在手术治疗结束后所产生的疼痛感、肿胀感等情况, 有利于促使舒适度呈明显上升趋势, 促使受到损伤肩袖部位能够在无张力情况下愈合速度明显加快, 提高临床康复护理效果。郑成城[11]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时用同样使用了肩关节外展支具使肩关节固定在外展前屈的功能位, 以保护肩关节功能, 获得良好疗效。但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肩关节固定支具及市场上售卖的枕形肩关节固定支具都不能满足卧位时肩关节的防护需求, 当患者进行床上翻身或起床等体位改变活动时, 应该帮助患者合理佩戴使用多功能枕形肩关节外展支具, 操作繁琐, 以至于患者对相关护理干预以及维持功能位的科学依从程度以及配合程度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 还可能导致其出现肩关节组织肿胀感受以及疼痛感等一系列不良问题的发生可能性, 所以, 患侧肘与胸之间软枕的厚薄会影响肩关节外展、前屈、内旋和肘关节屈曲等活动, 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不同, 使得患侧肘与胸之间软枕的厚薄标准不统一, 而导致患肢不舒适、不能满足肩关节特殊体位要求(抬高患肢, 保持肩关节固定在外展、前屈、内旋和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功能位), 使肩关节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因此肩关节支具在功能设计方面急需进一步改善。

本课题组通过在现阶段临床所使用的枕形外展支具基础上开展合理科学的改良干预, 促使处于卧位姿势和站立位姿势状态时上臂组织均能够保持且固定在机体腋中线同一水平位置中, 能够将肩关节组织进行固定时开展外展、前屈、内旋功能位, 同时可使相关身体组织(其中肘关节与腕关节)保持在舒适的功能位, 患者处于站立姿势或者卧床修养过程中, 可能够将患肢始终保持于抬高的有效位置或者高度上, 有利于促使患肢疼痛感有所下降或者起到消肿作用, 同时也保证了卧位时患肢能够保持在中立位, 使得肩关节固定状态具备较高稳定性与舒适度等治疗优势, 从而有利于促使其对临床治疗的依从程度得以提高的同时还可以促使发生并发症概率呈下降趋势, 提高临床康复护理效果, 提高患者满意度。改良肩关节支具具有现阶段市场上所售卖的肩关节固定器所不拥有的多功能应用特点, 可以满足肩关节损伤术后肩关节固定的多种需求, 解决了开展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结束后或者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结束后等情况下患肢临床恢复体位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难题, 有利于对其肩关节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且还有利于患侧肩部所存在的损伤骨折等的修复, 临床意义巨大, 市场前景广阔, 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支具卧位外展
膝关节减压支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康复支具设计与应力应变分析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外展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初探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郑州市出重拳打击“会外展”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