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的具体防范方法

2022-12-16 22:59黄如杰
法制博览 2022年35期
关键词:经济合同合规监管

黄如杰

北京市炜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广东 深圳 518000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国家也在不断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也随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因为企业的规模的扩大以及项目周期的增长等特性面临的风险也不少,特别是法律风险在企业经济发展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法律风险的防范,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企业经济法律风险概述

企业经济的每一项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风险,为防止这些法律风险的发生,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必须重视企业经济法律风险,不能简单依靠企业的法务部门。所以,企业应该让所有员工都参与到防范法律风险的工作中,通过专门的培训,让员工认识到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对法律风险的辨别能力。在相关法律制度的规范下,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1]。

二、导致我国企业经济合同存在法律风险的原因

(一)立法方面

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关于合同方面存在相关的法律风险,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我国的法律在企业经济合同方面相关制度的缺失,这就表明立法制度的不完善,在2009年施行的《企业国有资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本没有明确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督责任的现状。

(二)风险来源

就风险来源分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有较大不同,特别体现在刑事法律风险上,所涉经济纠纷罪名的情况也有较大区别。国有企业的经济合同风险来自两大方面:一类是廉洁相关的经济风险,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可能涉及的职务犯罪;另一类是经营出现问题后倒查的涉刑管理风险。这一类风险是基于国企性质而被特殊赋予的,很多国企干部都缺乏对于此类风险的认知与防范意识。涉及国企类罪名常见的有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等。而同样情况下,民企管理人员则只承担民事责任,不会被追究刑责。民营企业的风险状况有所不同,风险来源主要有四大方面:一是意识淡薄、管理混乱。典型如企业负责人为了降低企业税负,在无真实交易情况下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作进项抵扣。此外,民企负责人往往把企业当作个人私产,这与现代企业治理法人制度有很大区别,故对企业公私不分容易引发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风险。二是内斗外敌、商战手段。有人把手段当做了商战核武器,在同内部股东争斗或与外部商业对手竞争时,挖掘和控告对方违规,试图以刑促民来达到商业目的。三是创新先行,法规滞后。这类风险往往隐藏在创新商业模式和新型商业领域。当今时代经济发展迅速,各类新型商业事物层出不穷。但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很多时候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的。这种情况下,成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败却会惨痛踩响地雷阵,需要高度审慎评估。四是先天不足,政商所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家与政府官员打交道是经济活动的需要,有其积极意义。但同时政府代表公权力,权力背后存在寻租空间。若企业家与官员交往公私混淆,界限不清,就很容易钱权异化,滋生商业贿赂相关的风险,一个官员倒下,众多老板崩塌,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三)法律证据方面

法律证据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进行风险防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保护工具,一旦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经营方面的纠纷,尤其是在经济合同方面,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的不断进步,各种合同的签订也随之增加了不少的条款,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在合同的签订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保留好各个方面的证据,例如:凭证、函电、合同正本、质检报告、谈判记录等[2]。

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新世纪,在企业进行经营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经济活动合同的制定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最常出现的现象,并且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经济合同也是社会以及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对这种经济合同的发展进行干预和管理,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开展自己的经济活动,并且还能够根据企业经济合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那么就可以对于一个企业的长期运营以及经济活动的管理产生正面的影响。进行企业经济活动合同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各项风险的出现,保障企业按照签订的经济合同进行自己的经营管理工作。

企业的经济合同制定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与另一方企业谈好合作之后会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来明确各自所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那么经济合同的签订可以对一方企业和另一方企业的合法权益起到保障作用。但是,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也隐藏着很多法律风险。一是没有核实好对方的资产信誉。签订经济合同前,一方企业和另一方企业都要去核查对方的信誉和资产等问题,以保证经济工程项目能够正常运转。如果另一方企业没有去认真核查一方企业的资产信誉情况,那么在后期的履行过程中,另一方企业可能会面临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二是合同中有不平等、不合理的条例规定。因为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另一方企业处于弱势地位,一方企业很可能会在这时候增加一些不合理的条例,迫使另一方企业承担更多的义务,这不仅损害了另一方企业的合法权益,还让另一方企业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也随之增大。三是合同条款存在漏洞,不够严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经济合同中的条款比较模糊,不明确,如有些合同中对另一方企业所需承担的义务进行了清晰的说明和划定,但是对于另一方企业应该享有的权利,却模棱两可,增加了另一方企业的法律风险。四是经济合同的内容太过简略,很多细节和事项被忽略或遗漏等等现象的存在都表明需要在企业经济合同的签订过程中进行相关的管理和干预[3]。

四、企业加强防范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的具体对策

(一)签订经济合同双方树立诚信意识

对于诚实守信这一词语来说,能够让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质,这样的品质同样应用在企业经济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也就是说,在实施合同以及合同签订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合同双方签订的人具备诚实守信这一作为人的最基本品质,那么也能够展现我国法律的真实性。此外,诚实守信体现的经济合同当中就是在合同签订过程和结果上的公正性,无论是双方当事人的合同签订还是合同实施过程中,都能够体现其公正性,这样能够在诚实守信的原则之下,更好地实现整个经济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公正性。

(二)强化企业内控机制的构建

强化企业内控机制的构建,从经济合同签订的事前加以防范的同时,加强事中对经济合同履行的防控管理,健全企业犯罪内部防控体系是降低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的重要措施。对于规模特别巨大的企业而言,企业内部层级较多,人员构成也较为复杂,企业政策的传达落实较为繁琐,内控机制的建设应当强调对企业每一层级人员行为的监督管控。例如,在Z公司中,内控机制已形成一个由多部门、多层级组成的较为完备的体系。在合规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各业务单位、合规专业部门与合规稽查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构成Z公司合规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针对不同的法律风险,其合规专业部门又进行了具体划分,并在各业务部门设立了相应的合规联系人,以此实现内部合规体系的有效运作。而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或家族企业而言,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企业政策的上行下效较为容易,对于这种企业,内控机制的建设应当重点强调对企业管理层的控制。为防止小型企业中因人员关系较为密切而导致的举报机制失灵,我国可以适当通过外部监管与内部管控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家族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监管。在明确要求企业建立内部监管机制的同时,通过第三方监管机构对该类企业不定期抽查备案的方式,实现企业合规机制的有效运行[4]。

(三)通过完善第三方监管降低风险

第三方监管人的介入对于弥补公安司法机关专业性不足、促进企业合规体系的有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方监管人的选任过程中,应当着重关注第三方监管人的专业性和中立性,根据涉案企业的行业领域、涉案情况、法律风险点,确定第三方监管人的人选。例如,对于主要进行互联网运营,且所涉犯罪行为主要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企业来说,第三方机制管委会在确定第三方监管人人选时,应当着重从具有数据合规资质、具备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的人员中选择。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公正性保障方面,我国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强化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公正性。一是构建第三方监督人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有效保障。在对企业合规进行第三方监管的过程中,第三方监管人是企业是否构建有效合规体系的权威认证。因此,当第三方监管人与企业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其评估公正性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和涉案企业应当具有法定的渠道申请该监管人回避,监管人认为其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不宜履行监管职责的情况下,也可自行申请回避。二是构建第三方监督评估报告复议制度。为保证第三方监管人出具的评估报告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我国可以尝试赋予涉案企业和检察机关针对评估报告申请复议或重新评估的权利。例如,当涉案企业认为第三方监管人提供的评估报告内容不完整、评估依据不准确或有缺失、第三方监管人故意作虚假评估等情况时,可以向检察机关或第三方机制管委会提出复议或申请重新评估。检察机关认为评估报告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也可以商请第三方机制管委会重新组织第三方监管人,对企业合规情况进行重新评估。三是构建第三方监管人持证上岗机制。在未来,第三方机制管委会可以对合规监管人员实行专业化的资质考核,只有获得相关资质的人才可以正式上岗,以此保证第三方监管人的专业性和监管评估的公正性[5]。

(四)加大经济合同的执行力度、提高纠纷处理质量

在进行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以后,需要按照合同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各个项目的落实和执行,这样才能够在不断监督经济合同的实施过程中实现合同各项条款的落实以及达到企业经济合同签订的经济效益,在不断进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还要加强监督,这样才能够保证合同的真正权益实现。此外,双方当事人要明确自身在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享受权利、履行好义务。如果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不确定因素等导致合同的履行效果达不到预期,或者合同无法继续进行时,企业可根据合同的约定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保障自身的权益。当发生一些企业经济合同履行中的变故时,需要进行双方之间的协调,进行原本经济合同中的条款的修改或者变更,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避免出现其中一方擅自修改经济合同条款的现象。这就表明在进行企业经营过程中关于合同的纠纷方面,需要先进行协商,尽可能地减少走法律途径带来的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这样更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经营发展,同时也能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处理经营风险以及合同争执所带来的风险[6]。

五、结语

在经济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之下,企业经济的发展也随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关于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风险,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从企业内部自身的经营管理以及风险防控入手,同时也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完善,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经济合同方面出现问题的概率。

猜你喜欢
经济合同合规监管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GDPR实施下的企业合规管理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基于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