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根
双减政策落实之后,小学语文课堂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双减指引下小学语文课堂写作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活动单一教学形式,立足双减政策要求,从学生角度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活动模式,以生为本,打造灵活、多样的活动平台,从而有效改变写作难、写作枯燥的现状,深入落实减负提质原则,打造轻松高效的写作课堂,同时有效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综合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2022版新课标颁布和实施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新课程标准中针对不同学段写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以及教学的具体建议。但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依然存在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影响着小学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随之而来的小学写作课教什么,怎么教,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
首先,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写作教学往往会受思路的影响,写作目标的确定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部分教师往往只关注教材安排内容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本身的学情等缺少足够的了解,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经历了小学前几年的习作积累,他们之间的写作能力出现了很大的差别,部分学生喜欢写作,日常积累也比较丰富,懂得将课堂上、课后阅读中积累的写作方法应用于作文课上;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认为写作枯燥乏味,没有素材可以应用,也没有深入了解具体的写作思路。基于此,在具体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考虑学生具体学情,采用讲说课堂的模式,第一堂课讲解、第二堂课练习,千篇一律的思路下,学生会觉得作文教学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写作能力的综合提升。
其次,新课程标准下写作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度不够,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在写作课堂中,教师同样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在具体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习惯于以自身的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的存在感不高,写作过程中也都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综合探讨,缺少真实的情感、见解的表达,因此对写作的兴趣不高,作文质量自然也将受到影响。
再次,以往写作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去甚远,统编版教材使用之后,写作课堂的编排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比如五年级“我的心爱之物”“介绍一种事物”“‘漫画’老师”等,这些内容基本上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生活,往往凌驾于生活之上,缺少与学生生活经历的衔接,因此写出来的文章缺少真情实感。
最后,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忽略了作文的批改与修改环节,总是将批改、修改等留到课后,教师课后评价、学生课后修改,部分学生的修改态度往往比较应付,甚至不修改,写作文就像完成任务;但是“好作文是改出来的”,缺少了修改环节,写作教学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学生作文质量自然无法获得明显提升。
基于此,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写作活动的组织要从上述几方面着手,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从不同维度入手,打造符合学生写作现状的多元化教学与活动平台,从而进一步促进小学生写作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双减政策的落实之后“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教师关注的要点,作文课堂要在“瘦身”的基础上实现“增效”,需要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向,从而为后续课堂活动的组织奠定坚实的基础。
明确课堂流程是基础,在作文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有对作文教学的要求进行综合、深入的解读,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看课本—读教参—查资料”的思路中脱离出来,沿着“独立阅读—设计课堂—参考资料—借鉴吸收”的思路前行,从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入手,从学生具体学情入手,制作符合学生发展的课堂目标,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具体流程。比如,高年级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学流程的设计可以分为初读阶段,约7分钟;品读阶段,17~22分钟;探究阶段,8~12分钟。按照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时间的划分,结合时间长短,在进行后续教学辅助细节的安排,充分预设在习作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写作铺垫,避免或减少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遇到难题,从根本上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下,多样化写作活动的组织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统编版教材中写作部分活动内容的编排与以往教材中有所差别,更加关注单元教学,因此在写作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各板块内容的整合,课文与课文之间的整合,能力训练系统的整合、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等方面的整合,将这些维度的内容有机融合起来。比如,“我的心爱之物”教学中,就要将其放置在整个单元之中进行融合分析,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为“一花一鸟总关情”语文要素为“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也就是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本单元安排了《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文质兼美,令人回味,在细细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笔下的美景;除此之外,还包含了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以及语文园地等内容,可以说整个单元内容的安排非常紧凑。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思路,从全局角度入手,深入解读,整合教材内容。比如,在将写作教学中有目的地观察事物环节,放在整单元开篇导读板块中,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交流、分析这个物品为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通过写作内容前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同时也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将观察、总结、分析等阅读技巧应用于具体的课堂探究阅读环节中,这对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不仅如此,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将阅读与写作有效融合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形式与内容,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写作指导方向,让学生懂得在阅读中积累,在写作中运用。如此一来,通过教材的深入解读,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方向,同时也能够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给予教师更多的活动思路,从而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写作平台。
结合具体内容制定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关键。新课程标准对每个学生的写作教学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小学高段“表达与交流”从五个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了概述,其中包含倾听、表达、观察、想象以及修改等几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衔接起来,就构成了小学高段写作教学的关键。那么结合具体的写作教学内容,教师在目标设定过程中要从上述几方面入手,创建符合学生发展的多元化平台,从而实现综合发展。目标的设定同样要以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为基础,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本单元总体目标设定如下:
学生将知道:
1. 什么是借物抒情。
2. 事物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作者建立联结,寄托不同的感情。
学生将理解:
为了形象生动地表达内心情感,作者会通过描述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事物以及与事物之间的故事来抒发情感。
学生将能够:
1. 读懂并说出课文中作者寄托在具体事物上的情感。
2. 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撰写文章。
在总目标的指引下,再制定“我的心爱之物”课时教学目标:
1. 借助图片、文字等资料回忆联想,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最为心爱的一件物品。
2. 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等将这件心爱之物描写的生动、具体。
3. 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在作文中尝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
从目标的设计来看,虽然简单几句话,但是却将新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写作教学要求融入了各个层面的教学活动中,既能够深化课堂目标,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衔接阅读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手法进行综合写作。以单元整体目标为基础,结合写作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课时目标的设定,既能够深入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深入落实写作课时教学要求,达到提升学生写作综合水平的目标。
减负提质并不是盲目地减轻学生的学习量,而是要科学合理地借助教学方法,有效带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奠定基础。随着年级段的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组织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从传统、单一的写作模式入手,结合高年级段学生的写作现状以及写作教学发展目标等,选择科学合理的写作教学方法,满足高年级段学生写作需求,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写作水平的目标。
小学阶段学生兴趣爱好广泛,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充分关注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有效促进小学语文写作课堂质量的提升。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方式非常灵活,一般在课堂导入阶段用作课堂“引子”,作为课堂开篇,为后续课堂活动奠定基础。
同样以“我的心爱之物”教学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讨论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心爱之物的兴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在课前与学生家长做好充分的沟通,由家长给教师提供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物品照片,比如毛绒玩具、文具盒、铅笔、书本等。)
学生:哇!那是我的,我的……
当学生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物品时,内心非常激动,看到照片上这些可爱的物品,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也随之提升。
教师:老师知道,这些都是你们非常喜欢的玩具以及学习用品,那么你们知道老师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吗?
接着教师提出了简单的互动问题,同样通过大屏幕展示教师最为心爱的物品,边展示边介绍这个物品的心爱之处。一则能够让学生明确本堂课要学习的具体问题;二则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分享思路,看看学生在课堂导入阶段是否能够通过教师的分享抓住重要的信息。
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就像琦君笔下的珍珠鸟等,那么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它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呢?你和它之间又有哪些小故事呢?你觉得怎样才能够让别人也明白这是你最心爱的物品呢?
借助多媒体教学情境,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将写作的场景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同时通过师生互动问答场景也能够引导学生逐渐明确写作的思路,为后续课堂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探究合作环节是提升学生写作质量的关键,比如,在五年级下册《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过程中,结合单元教学中多元化的人物描写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在明确的课堂目标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明确写作的思路与方向。具体探究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收集。结合阅读环节中的课堂拓展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一些人物的典型事例以及课堂内外的相关材料,进一步了解人物的特点。
任务二:探讨。将整理的素材进行综合探讨,细节描写中突出人物的鲜明特征。
任务三:独立构思,完成自己的作品。
通过三个学习任务的搭建,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能够将本单元阅读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知识与内容进行融合,建立起系统的人物描写基本体系,同时还能够衔接中低阶段学习的人物描写方法,比如,三年级上册的猜猜他是谁,三年级下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四年级上册的小小“动物园”中写一个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四年级下册中我的自画像,五年级上册的“漫画”老师等,将这些方法与本单元学习的“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要求相结合,从而形成系统的描写人物的知识体系。
如此一来,通过趣味课堂、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积极融入写作活动中,同时也能够在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学习更多的写作技能,从而为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不仅如此,相比较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写作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趣味、探究课堂更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度的特征,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生活是写作的重要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否则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以往学生的作文内容之所以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就是因为学生的积累量不够。部分学生阅读习惯欠缺,虽然也有看书阅读习惯,但是在读的过程中不懂得如何更好地进行素材的积累。因此,在高年级学生写作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要深入贯彻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学科活动平台,将写作积累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效衔接。
例如,每日小随笔,以往教师会强制布置一些日记、随笔等写作任务,但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往往态度不够积极,应付差事的态度,自然写不出高质量的作文。因此,每日随笔的布置要“随意”,不能让学生产生压力感。比如说一说课堂趣事、今日小发现、我的小秘密等,通过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引入随笔的写作,降低学生写随笔的畏难情绪。除此之外,双减政策之后,学生课后服务时间显著增加,那么在课后社团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语文小社团,在社团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趣味写作小活动。比如一分钟演讲比赛、三分钟讲小故事、即兴演讲等,将口语交际与写作活动有效融合,从说开始逐渐引导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同时通过口语活动的组织,也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写作奠定基础。
以即兴演讲为例,在社团活动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趣味性较高的话题,然后制作成“盲盒”,学生通过抽盲盒的方式选择自己要演讲的主题,1分钟时间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再用几分钟时间进行口述,通过口语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双减政策提出压减学生课后作业压力,那么在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要为“写作”留出一席之地,在具体安排中如果单纯布置写作任务,学生的热情恐怕会降低。因此,可以结合语文学科的特征,将写作作业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写作与美术、写作与音乐等,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充分拓展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以写作与美术为例,“说一说你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你最喜欢的美术作品”等,学生可以从美术教材或者艺术作品中选择一幅美术作品,说一说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文体不限、字数也不做要求,看看谁的作品最具特色、能够体现出自己对作品的情感。
写作与音乐相结合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比如,我来写歌词、为班级写歌等,通过趣味写作活动,将班级管理、班级活动中的相关内容引入学生写作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联系实际进行写作的习惯,避免出现作文假大空的现象。
如此,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内外写作活动的组织,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等都能够获得比较明显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元化写作活动的组织与落实,学生的写作思维也有了非常明显的拓展。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以往作文课堂中学生修改环节缺失的现状入手,通过学生自主修改、互相修改、教师综合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修改意识。
首先,自我修改环节的落实。例如,“我的心爱之物”一堂课中,学生完成作品之后,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将作文交上来,而是列出几点要求要求:
①无错别字,各个自然段之间要衔接顺利,文章结构要完整。
②内容具体,写出自己对心爱之物的感受。
③运用恰当合理的写作手法,比如想象、拟人等。
教师:同学们,看到老师写的几点要求了吗,接下来大家先看一看自己的作品,是不是符合上面的要求呢,如果不符合,需要怎么做呢?
通过教师给出作品初次修改的要求,学生第一次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将一些明显的问题进行修正。
其次,互评修改。学生在自读修改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但是受自己思维定式的影响,可能对自己作文中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因此通过互评修改环节,学生既能学习其他同学的写作优势,同时也能够从其他小伙伴的评价中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在此评价过程中,教师同样给出了评价标准:
①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
②开头、结尾呼应,紧扣题目。
③重点突出,写作思路清晰。
④有比较出彩的语句,让人耳目一新。
……
学生相互评价过程中,可以用铅笔标出自己认为好的语句,相互之间学习、交流;同伴交流评价之后,进行二次作品修改,此次作品修改的目标不仅仅是让作文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通过多次的修改,让学生养成修改习惯,为高效写作奠定基础。
最后,教师评价环节。通过积极的评价语言等引导学生明确自己作文优势以及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在评价中要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在指出优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问题。
如此一来,通过多元化修改活动的组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在互相评价中学习他人优势,弥补自己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坚持“减负提质”原则,通过趣味、探究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通过多元丰富的课堂活动拓展学生写作思路,再借助多元评价活动,让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写作习惯,多措并举共同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