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勤
新课改以来,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高作为课程改革的中心命题。我国教育新课改纲要文件中明确指出,学校要把信息化技术教学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当中,发挥其资源整合性强、获取便捷、趣味性强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效率。在信息化教学发展的时代,各级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和教师通过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科教育重新回归社会教育的主阵地。教育信息化是跨世纪的教育改革新目标,将教育信息改革融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路径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精气神,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成为初中体育教改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遍布人们生活的各行各业,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在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在教育改革的支持下,信息技术俨然已经成为中学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崭新的理念,旨在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辅助教学管理,信息化技术既可以服务于学生的课堂学习,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在“五育并举”的教育举措中,积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优化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满足不同时期社会对人才的不同培养需求,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对于国家而言,信息化发展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复兴、应对全球化的必要手段。对此,教育信息化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资源和讯息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得以发展和前进的土壤,是推动我国教育转型的内生动力。如何科学地整合、配置国内各级教学资源关系到现阶段初中办学质量的再发展。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共享能够缓解教学环节的教育阻力,充分提高我国初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育信息技术的建设和完善是智慧教育资源共享和智慧教育战略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在我国信息化建设中,智慧教育云平台是信息化建设的一大教育举措。智慧教育云平台旨在整合区域间的各类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开放、自由的交流平台,供各类教职员工在平台内进行信息检索和经验分享交流,通过信息交互,能够开拓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实践案例、实现真正的自我能力提升,也能够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建设校园内管理网络,其根基是现阶段的互联网、新媒体技术,以大数据、云平台为依托,构筑起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将信息化教育的基础完善作为工作重点,把管理运营服务及资源采集分类作为工作重点内容。基于用户移动终端的学习特点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问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触手可及的、丰富且优质的教学资源、学校讯息、校内外新闻,真正实现了教育信息、教学管理及时有效的信息互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对我国新时代、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的改革极为重要,是大势所趋。此外,通过信息化教学管理改革,能够提升基层学生管理服务的办事效率,便捷优化工作环节,为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服务学生学习和生活做出了重要保障。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体育课建设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部分学校大刀阔斧地对体育课的建设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开设了丰富的课程,无一不体现着体育课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体育课堂教学作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普及健康锻炼的教育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拥有健康的身体,还能够在竞技精神、意志品质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健全高尚的人格。但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应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旨在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受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影响,部分乡镇中学较城市中学相比,缺乏充足的教育建设资金,受制于资源的限制,很多传统的乡镇中学依然没有办法对现有的体育器材和体育训练场地进行更新,体育训练设施较为陈旧,再加上体育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训练中的经验和方法不够丰富,不能够做好过程中的体育防护,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训练,进一步影响了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可能会由于过程中的不充分准备热身活动、不科学训练方法、不专业保护措施给学生带来潜在的受伤隐患,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锻炼的积极性,使体育课堂教学不能充分的展开。再加上很多体育训练项目受制于器材、场地、专业教师经验等客观教学因素的限制而无法开展,学生的多样化选择受到了影响,学生无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也会使其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久而久之,潜在的兴趣爱好得不到及时培养,重复机械枯燥的体育训练使其对体育锻炼的热情程度不断下降,恶性循环,造成课堂教学厌倦现象。
传统的初中教育注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和培养,对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机制不够完善甚至没有。受制于传统“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观念的限制,部分教师包括学生、学生家长都认为学习书本知识是提升个人社会竞争能力、走向成功的捷径,往往忽视了学生其余素养的培养和塑造,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核心要义,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读书固然重要,但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独立的内心世界更加重要,对学生人格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尤为关键,而体育教学恰恰能渗透以上两点教学内容。学校对体育课堂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致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一直固化且得不到发展。
体育教育存在着很多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其中包括体能训练和技巧训练两大类。一个学生的体能好坏决定了在其他训练项目过程中训练质量和训练保护的程度。但体能训练形式过于枯燥,训练形式单一,训练量大,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另外,技巧训练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都未到达理想的标准,严重影响了体育课堂训练的效果。
体育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项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要兼顾的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体育动作技术要领,还要做到身体力行,为学生做标准技术动作示范。但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往往采用口头教学的方式给学生做技术动作指导,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受到上课时长的限制,对一些动作细节可能讲解得不到位,再加上学生理解和吸收、掌握动作技术的能力因人而异,导致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步调不一致的教学问题,进一步阻滞了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现阶段,随着多媒体教学在多学科领域的有效普及,再加上微课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补足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短板,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线上教学形式和内容,将体育元素渗透学生的课堂之外、生活之内。
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以教师口头讲述和亲身示范两项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类似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边讲边做,学生在教师讲解示范完成后,做进一步的练习、训练,教师再对技术动作不到位的学生做指导修正,此类教学步骤和模式过于传统、枯燥,课堂的趣味性受到了抑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网络上优质的视频、声音教学资源都充分运用到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知识和体育益处的补充渗透,扭转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帮助学生走出认知误区,树立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意识,既培养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又扩展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好的技术动作对学生的体育发展大有裨益,在刚开始接触体育锻炼项目时,要充分认识到技术动作规范给身体健康和能力成长带来的好处。重视体育技术动作的规范,能够确保体育训练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必须有侧重点地进行知识传授,教师可以借助PPT的教学形式,将技术动作更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学生在理解体育技术动作时能够更加容易。
学会运用微课视频做充分的课堂补充,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技术教学中,“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学习通”等都成为智慧教育资源共享的活力平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长有限,要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将教学内容细化,将一些可以借助“微载体”教授的体育知识放在课间、课前、课后自主学习。例如,众所周知,热身运动是进行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必备的体育过程,准备活动对健康的体育锻炼是极其有益的,准备活动这一名词在很早之前就被提出来了,在不同的语境下代指不同的准备活动过程。在很多学术性词汇的解释中,把“准备活动”一词解释为在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前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随着学术名词的普及和定义,把准备活动定义为调节人体运动前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为展示良好的运动状态做储备工作。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准备活动是为了调动身体的内脏器官,使其处于活跃状态,旨在为下一步的体育剧烈活动做身体机能调配。对初中体育课教学的准备活动很有必要,研究表明,准备活动的时间应持续10分钟,这个时间段不是很长也不算短,对学生后续的体育活动十分必要,可以激发人体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活动关节,激发肌肉纤维的活力,有效预防体育过程中的训练损伤问题。对此类教学内容,学习难度不大,完全可以制作合适的微课视频,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主学习的平台,既优化了课堂的教学环节,节约了准备教学时间,为讲授更多的体育知识、运动技巧、学习训练提供了更多的可变通余地。
作为中学生深入了解体育运动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的身体发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需要帮助学生涉猎各类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全面认知能力,例如,铅球、标枪等田径运动项目,就可以作为日常的体育教授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高洞察力,善于发现运动天赋及运动能力、协调能力突出的选手,为国家储备体育人才。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数还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层面,部分学生在思考上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看待问题的眼光还不够全面。对他们来说,接触一项全新的运动需要学习新规范、新动作,重复练习动作的过程相对枯燥、机械,对理解能力稍差、动作协同能力不好的学生更是雪上加霜,这就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中用图片、文字、视频以视听相结合的形式,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形象,可以通过动画等方式循环往复地带领学生学习动作规范,能够全面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以期提升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知识点的直观化为切入点,以形象化为落脚点,以趣味性为教改宗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积极、趣味、活泼的课堂气氛。
比如,在学习篮球比赛技巧及规则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网络资源中筛选出一些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网络篮球基本功训练视频,教师在队列前面带领学生,进行篮球训练。并通过组织班级集体观影活动,观看高水平、高质量的联赛比赛视频,在视频中,观摩裁判的判罚以此来熟络篮球比赛的规则,进一步培养篮球运动的兴趣。视频、音频同步的信息化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也更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初中篮球教学的质量。
在很多时候,资源的集中现象无法得到平衡,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没办法做到公平、全面,对很多体育训练项目,不仅是乡镇中学,就算是城市中学也难以达到设施及场地要求,这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网络体育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这种教学模式能从源头上尊重学生的兴趣特点,兴趣永远是最好的教师,对于体育运动来说,本身就是一项耗费心神、耗费体能的课目,如果不能有强大的兴趣支撑,对后续的学习训练也是一种伤害。
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第一负责人,教师的教学思路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模式。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相配套的多媒体数字化信息教学教室,对传统教学经验丰富但多媒体教学不够娴熟的老教师,要安排专职人员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操作指导和练习。给教师提供更多可以锻炼新教学设备的机会,积累更多的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师专业素养。学校还应该定期邀请信息化教学的专家做前沿理论的教学分享讲座,帮助教师了解信息化教学可以应用的教学场景,及时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只有教师队伍掌握了一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特点,挖掘教育市场中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教学信息。教师队伍建设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教师队伍具备了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经验,学校能够营造多媒体教学氛围,才能为后续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信息化融合一直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短板,在开展信息教学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运动意愿,学会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做好运动教学的科学防护工作,为初中体育教学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