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22-12-16 17:23乔莉娜
科教导刊 2022年29期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临床

卢 婧,乔莉娜*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41)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医学事业的发展,我国各医学院校招收的医学留学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这些医学留学生多来自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1]。进入临床见习阶段后,由于我国拥有庞大的病患资源,多样性的病例,较为先进的诊疗设备,多数留学生选择了继续留华参加临床实习[2]。在实习过程中,留学生们可通过临床丰富的病例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临床实习效果,这对于培养扎实的临床基础至关重要。

但医学留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由于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等原因导致临床学习积极性不够,进而无法达到满意的实习效果。探索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的现状,梳理他们在实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临床带习教师的教学技能、改进留学生教学模式和激发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的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很有必要。

1 目前医学实习留学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医学留学生的生源和现状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以及留学生管理的不断完善,目前留学生管理较以前已有很大改善。但作为医学院学生中的少数派,学院对留学生的管理精力不足,且由于语言沟通相对困难,留学生与医学院、留学生与任课教师以及留学生与中国同学间的沟通都可能会受到限制。因此,对留学生的管理肯定不如对中国学生那样得心应手。另外,由于文化差异,也鲜有中国学生主动与留学生交流,从而导致留学生虽然与中国学生同处于一所院校,却仍相对形成一种“文化隔离”,很难真正融入大学学习氛围中去。另外,留学生生源参差不齐,其中不乏优秀的自律性很高的学生,但也有少部分留学生不那么遵守纪律、尊师重教,为留学生管理带来难度。我校留学生多数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虽然多数学生本国的官方语言为英语,但多数留学生都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且对英语这门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给师生间以及中国学生和留学生间的交流造成了障碍,对实习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中文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是较难掌握的一门语言,留学生的地方口音导致英语较好的带习教师也存在理解难度,因此即便是英语较好的师资带习,也可能在语言上遭遇困难[3]。因而有必要在交流方面摸索更加适合当前情况的方法。

1.2 对医学留学生的管理相对落后

目前留学生的实习管理大体与中国学生相似,尽管医学院对留学生的管理也在不断改进,例如在各个科室指定专人带教,但由于指定的医师往往还有本职的临床工作,因此对留学生的实习指导精力有限。另外,临床科室工作中,实习留学生除与指定教师有联系外,与科室主任和其他医生联系和交流甚少,这对实习留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融入科室以及归属感不利。而且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文化差异等,实习留学生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也显得不足[4]。医学院对实习留学生的要求与中国学生相比较低,如没有安排值班、没有独立的问诊和查体,实习过程中的临床参与度其实较低。一方面,医学院管理老师和任课老师将留学生作为来华交流的国际友人看待,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自由度,另一方面,留学生来我国学习的目的有所不同,以后将回国执业,因此自身的自律性和积极性对其学习来说就至关重要。以上因素都决定了医学院和任课教师对留学生的严格程度显然不及中国学生。

1.3 医学留学生的实习课程形式较为单一

大多数医学留学生是由科室临床带习老师带领其查看一些病人的体征,进行症状、诊断的描述。而临床带习老师由于自身工作的繁忙和语言的限制,床旁的讲授和叙述可能并不到位。并且由于语言和肤色等原因,患者和家属可能不能很好地回应实习留学生,或可能会排斥留学生的查体等。近一段时间来,因为全球疫情的波动,不少留学生实习课改为线上形式,如超星学习通、钉钉等来实现。教师会在线上与学生互动,展示一些临床上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病案讨论对患者的诊断和进一步的治疗。线上教学的开展拓展了实习留学生的教学形式。但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目前实习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足,尤其是缺乏一些实际操作的演练。同中国学生一样,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也良莠不齐,部分较为优秀的学生可能会对安排的教学内容不满足,而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则可能对教学内容吸收不良。可以逐渐引入更多的教学形式以适应留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

2 探索可能的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的实际问题,我们在临床实习教学中摸索并提出以下几点思路和体会:

2.1 要尽量做到全英文授课

医学留学生普遍不能听懂普通话或是只能听懂很少部分,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尽量用全英文教学,避免语言不通造成的教学障碍。留学生带习教师需要准备全英文课件,提前备课以充分准备讲授过程中的口述部分,才能从容应对庞杂的临床知识和回答留学生医学专业以及非医学专业如临床相关法律和人文方面的问题。我院在留学生实习期,常选择安排英语能力较强的青年医生作为带习教师,同病患间也能通过带习教师的翻译达到有效沟通。大部分留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较强,带习教师在教学中以讲授为主,回答留学生的即兴提问,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我院安排的带习教师多为七年制、八年制毕业或博士毕业,且有数年临床经验的青年教师,一方面,英语听说能力普遍较高,具备带习医学留学生的基本能力,能运用规范准确的英文单词陈述疾病的诊治经过,为医学留学生知识的灌输提供语言保证;另一方面,这部分青年教师多为毕业后工作3—5年的临床医师,有一定临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较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能在实习留学生和患者间搭起轻松沟通的桥梁,从而能达到临床实习的基本要求,从实际的病人和真实的病例去学习,进而从语言上解决障碍。

经我们的观察,部分留学生中文较好,会主动尝试与带习教师用中文交流,这一方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们积极融于中国这个文化大环境的渴望。还应考虑到并不是所有留学生都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留学生来华的语言和文化预期,可以在留学生中开展中文课,教授基本的生活用语以及医学相关中文,对于来华留学生尽快适应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实际意义。亨廷顿曾经在1966年所作《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认为:中国表面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是一个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已消失在历史长河,成为人类文明史中的一颗流星,古埃及和古印度也已今非昔比,唯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承袭至今,其具有巨大的魅力和感召力。如果能在留学生中开展相应的中华文化课,让留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例如,在中国的重要节气——立春或春分,带他们去附近的公园踏春寻梅,或是端午节组织留学生一起品尝粽子,观看赛龙舟的视频,中秋节一起赏月品尝中国的月饼,听一听从古至今中国诗人们关于中秋的佳作,想必会受到大部分留学生的欢迎,成为留学生在中国最美好的回忆。

互信是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可在留学生管理和带习老师团队定期开展有关留学生来源国家的人文课,了解留学生祖国的人文历史风俗文化,不仅能拓展老师们的视野,并且也能加深老师们对留学生的进一步了解,为留学生和管理带习老师互信奠定良好的基石。

2.2 更新留学生管理观念和模式

中华民族素来是好客、重礼仪的民族,我们将留学生作为国际友人对待,尊重他们的习俗、生活习惯固然重要,但是留学生来华目的是求学。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来华求学的医学留学生,我们更应该重视方式方法,更需要花心思进行管理。

首先,留学管理老师和带教老师之所以对其管理显得宽松,可能与相互之间不了解有关,观念上想管严一点,但又怕触碰别人的“文化禁忌”,归根结底,是由于对相互之间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的不了解造成的。因此不仅有必要向留学生宣讲中国的风俗习惯,其实也很有必要对留学管理老师和带教老师进行留学生相关国家文化风俗的培训。在增加互信的基础上,相信留学生的管理工作能更加完善,带教老师在留学生带习中才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

其次,注意对留学生的政治素养进行管理,中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特色,中国人民目前的稳定生活来之不易,这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很多留学生不了解中国的政治情况,有时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当言论,伤害国人的政治感情。在留学生来华的初始阶段,教师可向他们主动介绍中国大致历史,使他们了解中国政治的现状,从一开始就杜绝不当言论或行为的端倪。并且中国的法制逐渐完善,也应向留学生们初步介绍一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法规,让他们懂法,才能遵守目前中国社会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懂法、知法、不犯法,这与中国悠久的“要成才,先成人”的传统教育理念相契合。

第三,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有着自身复杂而完善的道德体系,尽管这些珍贵的道德要求没有写入法律法规,但是又无处不在,冥冥中指引着中国人民的行为。例如尊老爱幼、兄友弟恭、孝顺、个人服从集体、谦敬礼让等。季羡林曾说过:“西方有人认为中国到21世纪初叶,将成为经济大国,甚至是军事大国,其实中国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从现状回头去看,季老所言极是,中国文化历年吸引无数外国友人,很多从了解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最终选择在中国安家,可见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我们何不将这些优良的文化传统呈现在留学生面前,可以使留学生更加适应和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生活,再把文化魅力的火种传播回去。

2.3 丰富教学模式,寓学于乐

针对目前教学形式单一的情况,可以集思广益,增加多种教学模式[5-6],例如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景模拟教学,通过建立高仿真的临床情境和模拟患者,让医学留学生能设身处地体会临床医生的角色,增加学习兴趣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7],并且有助于医学留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文化,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由于全球疫情流行,目前部分医学留学生通过线上视频、图片等形式学习,未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有望通过临床VR游戏等给予学生情景模拟更好的体验。

从具体病例出发,引出学习主题。同中国留学生一样,直接开门见山地讲解专业医学知识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其接纳新知识。临床带教中,如果从具体病例开始,从讲故事引出学习主题,穿插一些人文知识,常常可以有效地抓住留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对病例进行思考。像以往课堂那样的“填鸭式”教育,不仅收效甚微,还让部分学生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我校实习期间很多带习教师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从具体实例出发,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首诊医师,从患者的主诉、既往史及家族史等切入进行讨论,让实习留学生很快进入自己是医生的角色,主动对病例进行分析,得出初步诊断,有了思考的过程后,常可以使知识点印象更深,更易于掌握,对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帮助。由具体病例出发引出学习主题后,再结合病例重点对该疾病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这样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且带习过程中可以穿插提问,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性。这与PBL教学法有一定的不同,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让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我们采用的方法甚至不会在一开始提出问题,而只是“讲故事”,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自己在心中形成疑问,具有更为发散、更能活跃思维的特点。

在留学生实习中尝试进行TBL、翻转课堂[8]。TBL近年来在教学中受到重视,由于其可以带动学生进行热烈的小组讨论,学生自己得来的总是比老师“灌输”的更有意思、印象也更深,深受学生和老师的好评。留学生思维活跃,常在实习中随时提问,带习老师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回答问题,可能会影响课程进度。如果是TBL或翻转课堂,可以让他们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小组内激烈的讨论,从而回答自己心中产生的问题。并且带习老师在实习过程中注意结合具体病例对疾病病因学、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进行讨论,比对教科书与具体实例之间的共性与区别,让学生明白所谓的标准都是相对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更深刻,从留学生的反馈来看印象也更深。例如讲到儿童过敏性紫癜症状时,教科书中提到的临床症状包括皮疹、腹痛、关节痛等,有些会伴有小便常规的改变,但是对具体某一个病例来说,或许只有皮疹和腹痛,或皮疹和关节痛,也可以伴有或不伴有小便常规的改变。谈到其诊断时,强调皮疹是过敏性紫癜诊断的必要条件,而腹痛、关节痛等是可以伴发的症状。让留学生明白相同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表现可以千差万别,但是又万变不离其宗,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疾病的共性与不同个体间的个性,在错综复杂的临床病例诊断中才能举一反三。

最后,课后可对学习相关内容提出数个问题进行小测试,既能检查学生吸收学习内容的程度,也能重新梳理学习内容。实习课程结束时可以针对此次实习重点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可以涉及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或治疗等,尽量让每一个留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高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既能打破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枯燥,又能检查留学生对此次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通过提问可以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从个体化教育角度下功夫,努力提高每一位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提问的过程也是总结学习内容的过程,使学习内容条理更清晰,便于突出重点。

总而言之,在医学留学生见习的教学过程中,管理教师和带习教师应多留意临床实习管理中的不足,从而思考并不断实践提高医学留学生带教质量。例如提高带习教师自身的英语能力,注重文化交流,丰富教学模式,从具体病例引发疾病诊治的讨论可以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医学留学生见习期的积极性。课后围绕学习内容对留学生提问或小测试,既能检查其吸收学习内容的程度,也能梳理学习内容。相信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医学留学生在实习中的问题会逐渐得到更好的解决。

猜你喜欢
留学生医学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