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实践课程改革研究

2022-12-16 17:23
科教导刊 2022年29期
关键词:四新应用型育人

李 祺

(桂林旅游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1)

1 社会实践课程改革的背景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社会实践课程发挥更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新时代,高校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立社会实践课程,给予学分并提出学时要求。社会实践课程的设立,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和形式,为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和文化的认同,提升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局面,面对党和国家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当代大学生新的成长特点和成才需求,需要社会实践课程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更大地发挥其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发展的新要求。

1.2 “四新”建设推动社会实践课程改革

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创造性探索[2]。开展“四新”建设,需要优化学科发展路径,落实课程改革任务。在各高校纷纷推进“四新”建设的大背景下,社会实践课程因其自身有别于其他理论课程的特殊性,具备更易贯彻落实“四新”建设理念,积极践行整体教育观,打破学科专业界限,实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整合多方资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等特点,其改革需求日益迫切,改革步伐逐步加快,改革和创新的具体举措获得更多关注。社会实践课程的改革,也成为推进“四新”建设的工作亮点和突破口之一,助力构建“横向破壁、纵向贯通、逐层进阶”的跨学科课程体系[3]。

1.3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和目标依靠社会实践课程支撑

地方性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办学目标,走应用型办学道路。鉴于其独特的办学定位和目标,就需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无论是在专业规划、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都要紧密围绕“地方性”和“应用型”两个重要特征来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课程应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在了解国家发展、社会治理、行业现状、企业运营等基层上,把自身所学专业特长应用于具体实践之中,在提升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力支撑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和目标,是“地方性”和“应用型”的显著体现。

2 社会实践课程的现状

在教育部发布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社会实践归属于实践教学环节,要求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同时,还要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

大部分高校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课程写入人才培养方案,给予学分,规定学时,积极组织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但是,社会实践课程还存在不足之处,育人成效还不够显著,主要原因有:一是将社会实践活动代替社会实践课程来进行组织。部分高校将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课程等同起来,将寒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社会实践课程的全部。只有活动方案,没有教学大纲;只有自发行动,没有教师指导;只看重活动形式,没有课程育人内涵。二是社会实践课程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课程,实践内容脱离专业或离专业较远,对专业学习的支撑力度较少,对专业学习的促进较少。同样,专业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和帮助较小。三是社会实践课程组织保障和过程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课程缺乏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之间的协同,组织保障体系较为单一,没有形成课程教学和支持的合力。过程管理相对松散,重结果而轻过程。四是社会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标准还有待完善。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缺乏或不统一;考核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性较弱;考核往往只看有没有,只看做没做,而具体实践内容是什么、收获如何、成效怎样等都没有受到重点关注。

3 社会实践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3.1 时代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的原则

社会实践课程的课程内容要具有时代性,体现时代特征,凸显时代主旋律。缺乏时代性的社会实践课程,是没有思想、没有主题、没有内涵的课程。实践性是社会实践课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实践性的课程,不能称之为社会实践课程。因此,无论课程怎么改革,其实践性只能增强,不能减弱。要做到时代性和实践性的融合,在时代背景下实践,在实践中突出时代主题,这样的社会实践课程才是党和国家需要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才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参加的,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能够提升应用能力的实践课程。

3.2 专业性与育人性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实践课程需要有专业知识、理论、课程作为支撑。缺乏专业性的社会实践课程,只有形式而无内涵。这样的社会实践课程易脱离课程教育的目标方向,易背离课程设置的目的初衷,不能为专业学习和课堂教学服务。育人性,重点指的是思想育人,这体现了社会实践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社会实践课程的改革,要实现专业性与育人性的结合,既要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学会借助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要注意通过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领和教育,让学生明白为谁学习、为什么实践,应该把专业知识应用在何处。

3.3 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

社会实践课程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如课程没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学分,不是必修课程,没有考核标准,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工作量不被认可等。因此,课程改革一定要以促进课程更加规范为出发点,在规范的指引下促进课程更好开展。但是,做好规范性建设不等于放弃创新,要做到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统一。规范性是基础,不是束缚,要在规范的前提下,在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管理、课程考核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特色进行创新、寻求突破,提升课程育人成效,不断满足高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

3.4 第一与课堂第二课堂相协调的原则

社会实践课程属于具备第二课堂特点的第一课堂教学课程。在第一课堂的各种教学中,有实践环节、实践课时。在第二课堂中,也包含很多实践活动。在进行社会实践课程改革时,要注意社会实践课程与其他第一课堂实践环节的协调,也要处理好社会实践课程与其他第二课堂活动的关系。要做到在不重复、各有侧重的基础上,相互补充、协调开展。让社会实践课程既有第一课堂的严谨和规范,也有第二课堂的灵活和特色,共同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实践育人体系。

4 社会实践课程改革举措

4.1 标准化课程设置

严格按照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制定社会实践课程管理办法,将社会实践以课程方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按第一课堂实践类课程要求进行配置。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程,实现课程对在校学生的全覆盖,在校内统一学分、学时等标准,对实践内容、考核标准、过程管理等提出基本要求。遵循认知—实践—实习的教学规律,统筹社会实践课程开设时间,安排在专业认知实践之后,专业实习之前开展。

4.2 优化社会实践课程设计

为社会实践课程编写基本教学大纲,对实践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实践内容可分为生产实践(创新创业)类、调查调研类、志愿公益类等,在具体实践内容上,可由教研室、指导教师根据专业教学内容,结合时代背景,突出“四新”建设内涵,给出实践选题。实践过程强调以本专业为基础,开展学科交叉、专业融合,鼓励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组队完成一个选题。在实践区域上,可以在学校附近,或返回家乡进行实践,要求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社会实践课程中,设计有实践基础知识教育、安全培训、方案制订、具体实施、总结评价、实践分享等多个环节,让社会实践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有序而丰富,实现学习和实践的有机结合[4]。

4.3 完善社会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和方式

科学制订社会实践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学校统一的考核基本要求基础上,各二级学院可根据实际,细化考核标准。可从实践主题、实践内容、实践效果、实践过程材料等方面开展考核,采用“百分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判,综合实践所在地负责人、实践组织方、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实践服务对象等意见的基础上,由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给出课程考核结果。在考核标准中,可重点提高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对地方的贡献等评判模块的分量,突出导向作用,提升社会实践课程的内在价值[5]。

4.4 构建社会实践课程组织保障和过程管理体系

建立由教务处牵头,团委配合,二级学院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协同的社会实践课程组织保障和过程管理体系。教务处负责课程总体安排,团委负责提供实践平台,二级学院负责教学大纲、实践方案的制订和组织实施,科研处等部门负责提供其他实践选题,保卫处负责实践安全教育培训,教育信息技术部门负责提供管理系统对实践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为社会实践课程选配优秀教材,或组织专门力量编写适合本校特点的社会实践教程。为社会实践配备专门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作用要贯穿整个社会实践课程全过程,特别是在实践基础知识教育、实践方案制订、总结评价等方面。对教师指导社会实践工作量予以认定,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任教师结合专业特点指导社会实践。

4.5 打造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平台

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平台包含项目平台和基地平台。项目平台可以是教师的科研、教改项目,也可以是学校所属科研院所、校办企业项目,还可以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团队竞赛项目等。同时,每年寒暑假共青团举办的“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是社会实践课程实施的优秀项目平台。这些项目平台不仅能为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提供优秀选题,还能提供资金、团队等保障。此外,还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各类基地等,均可成为社会实践课程实施的基地平台。通过有组织的安排、指导教师选派、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式,鼓励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课程的学习,发挥实践基地在联合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

5 结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实践课程的改革,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准确把握“四新”建设的核心要义,贴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要求,积极推动社会实践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真正发挥社会实践课程在实践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完善高校育人体系、丰富育人形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贡献积极力量。

猜你喜欢
四新应用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彭州市:“四新”创建廉洁城区
浅谈勘察设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品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