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登科
(商丘师范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大学阶段是高校学生自身价值观念、思想品德形成的拔节孕穗期,也是其由校园走向社会过渡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其必然会面临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以及个人情感问题和人际沟通问题。故此,也难免会受到各方面带来的困难打击,从而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一定影响,若是高校方面对此了解不及时、处理不正确甚至会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形成与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严重阻碍。值此之际,高校应着重强调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发展新途径,并以两者的异同点为基础创新高校综合育人模式。促进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深度融合,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关键一环,也是完善我国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高校心理教育工作多是针对部分心理困惑或者具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展开,并且部分高校负责心理咨询工作的指导教师,一般是将心理健康咨询技巧和理论知识传授放在对学生真实情感需求的了解之前,往往忽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会阻碍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养成,甚至会对其三观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对此,高校通过将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相互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实际问题为本。利用思政与心理双重教育手段,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沟通,可以实现学生健康人格与思想品德协同发展,从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当前日渐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学生群体由于其所处的家庭教育结构、学校教育结构以及社会外部因素的影响,不断出现社交恐惧、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而通过将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协同发展,可以将思政教育中的价值观念、思维理念充分融入心理教育中,引导教师和学生用辩证方法分析各种心理现象,使全体师生了解当前高校学生内部普遍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并深度剖析其背后存在的原因[1]。助力师生利用思政理念探索心理问题的发展规律,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的心理防线,以此补齐以往高校心理教育模式短板,有效提升心理教育的针对性、预见性和实效性。
由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时代青年学生受当前多元文化影响较多,其自主意识较强,更加追求个性化,更加注重自身情感需求与个人感受,极其容易滋生利己主义思想。特别是在互联网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群体很容易被网络上流传的各种消极言论和错误思想误导,从而产生一定的认知偏差,更有甚者还会阻碍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而在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融合实践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在学生促进心理发展、适应并维护其心理健康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其心理适应力,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展主题教育。以此拓宽学生的思政视野,促进学生大局意识和民族意识觉醒,使学生逐步树立坚定的思想意志和心理素质,切实提升思政育人价值。
当代大学生虽然身心发育并未完全成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自我判断力较弱。但是,正因为其年轻、有活力,同时也具有思维敏捷、思想开放、求知欲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2]。如果高校方面能够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特点,加以正确价值观念引导,则必将有效促进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大学生能够识真伪、辨美丑,能够客观、理性地评判自我与社会。再加上现阶段大学生思政教育已经形成较为健全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并与当代大学生内心活动高度契合,所以二者协同发展过程已经有了切实有效的方法和准则。在此基础下,不仅能够快速推动大学生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还可以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式过于形式化。
对于高校而言,其教育目标是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夯实人才储备,为国家的内涵式发展奠定基础。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的方法、内容以及模式都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二者都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情况与精神状况,都希望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指引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首先,二者都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其次,都是根据学生的自身要求以及高校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合理地学习,最终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将两者协同发展不仅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能促进其健康成长成才,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意志坚定的优秀人才。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思政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开展教学工作引导学生的思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则是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其心理调节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各种困境中坚定思想意志。而心理调节能力的高低与学生人生态度积极与否有着极大联系。所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与正能量的价值观可以极大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整合到思政教育中。高校心理教育主要包括挫折承受力与意志力培养、健康人格教育、择业观教育等。其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知观念、顺利开展人际交往,旨在令当代大学生预防或敢于正视自身的心理问题。而思政教育重点是对人以及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要求,强调大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3]。而当前高校学生往往缺乏坚定的思想意志和正确的认知观念,从而对社会中暂时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形成严重误解。所以通过将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二者教学内容相互渗透,可以使心理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有益补充,以此实现二者之间深度融合,借机推动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促进其全方位健康发展。
第一,高校应尝试将心理教育纳入思政教育体系。教师可以选择部分人际交往教育、择业心理教育理念加入思政课程设计中,使得教师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教育学生如何科学地进行自我心态调节,建立起高水平心理健康防线,以此抵抗外界不良信息入侵,并向外输送正能量信息。第二,利用思政课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在教学内容上,高校方面应积极运用心理学知识剖析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4],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将学生安排进特定实践环境下,如开展各种辩论赛、志愿者服务、主题晚会等,传授学生集体理念、丰富其实践情感、弥补心理短板,并给出专业化指导建议和解决方法,从而实现二者优势互补,突破协同发展壁垒。
立足于我国现阶段教育背景,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合格的师资队伍对其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全力培养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多功能的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师资队伍。首先,高校应提高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对教师思政素质和心理辅导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此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的融合力度。其次,高校可以从社会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专家作为其兼职咨询教师,并使其与高校教师合作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以此带动高校教师提升相关能力,提高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协同发展质量。最后,高校相关教师也应该学校开展的各项培训活动,增强自身素质,认真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充分利用起高校搭建的培训平台,使思政教育者和心理教育者互相学习,更好地实现二者协同发展目标。
高校良好的学习与教育环境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人格特质、心理素质、思想品行的关键因素,也是形成良好校园文化、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想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还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完善度普遍高于心理教育体系[5],所以高校可以利用现有思政教育体系带动心理教育体系发展,完善学生的教育环境。例如,通过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栏构建协同宣传空间。并借此定期发布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相关文章,在无形中传授学生相关理论知识,为后续高校将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融合创造前提条件。其次,搭建教师与学生友好沟通的渠道。高校可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建立起校园师生互动网络平台,并借助科学技术挖掘优质德育和心理教育资源,丰富网络平台内容,吸引教师和学生入驻网络平台,从而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频率,为教师协调并传授思政知识和心理知识营造和谐环境。
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协调发展必须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结合我国特色地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生自身特点,以此为契机加快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协同发展步伐,促进学生心理与思想全面进步。在将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部分优秀历史人物先进事迹和古代先贤哲学思想作为结合点,通过分析历史人物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阻碍,描述名人心理和思想理念变换历程,令学生了解其突破困境实现成长与飞跃的具体经历,引发学生共鸣[6]。以此挖掘名人事迹中存在的思政元素和心理教育元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心理问题与价值观念问题存在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激发学生坚定的意志力和思想品德,让学生自己迎来自身心理和思想成长,为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高校应加快构建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资源共享长效机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更加积极地探索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寻求思政教育与健康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才能在帮助当代大学生在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同时,使其正确看待并合理调节遇到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应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难题,促进其思想理念与身心健康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