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2-12-16 16:57赵孟德
新课程 2022年37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创设

赵孟德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学区,甘肃 天水)

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和实践内容,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以熟悉的生活元素作为切入点,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上积极端正学习态度,并且为后续的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契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凭借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还要做到科学化设计数学教学内容,进而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与学习能力。在生活情境的数学探究学习中,积极拓宽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更好地保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的意义

(一)率先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进程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保障数学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升学生数学应试能力。但是“灌输式”的数学教学方法给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阻碍,在这种“灌输式”的小学数学课堂之上,既无法顺利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又没有办法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生活情境教学法,需要率先优化教学进程,只有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

(二)有利于实现数学迁移能力的提升

据观察,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比较机械,无法真切感受到数学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作用和意义,在切断生活与数学之间关联的状态下,更多的学生无法真切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真实关系,所以无法真正理解数学的意义。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能够顺利改变学生的认知,也能顺利完成数学知识的迁移。在具体的迁移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实际生活与数学之间的真切关联。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感悟和理解生活,这样形成的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的双向交流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丰富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传授法是数学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然而传授法的主要知识载体便是小学数学教材,在此种教学情形之下,学生的数学思维容易受到限制,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非常不利。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积极融入生活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数学教学的困境,还能保障教师获取更多的数学教学资源。教师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够顺利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深入思考,从而顺利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提高自身数学感知能力的同时,也能顺利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既要营造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又要积极为小学生创设科学的生活情境。然而在为学生积极创设生活情境的过程中,首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现实生活,一旦学生的现实生活遭到忽略,便很有可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在小学数学课上,学生由于采用不同于生活常识的计算方法,很容易对生活实际产生错误的认知,也因此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应有的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实际生活出发,创设出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数学生活情境。

(二)加强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剖析

要想高质量地完成小学数学的生活情境教学,就要从小学数学教材入手,完成高质量的内容剖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吸收数学知识。当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数学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没有对数学教材内容分析给予应有的重视,直接导致学生在生活情境教学课堂中出现思维混乱和学习思路不清晰等问题。这样的生活情境教学会让学生在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无法找到关联点,因此无法深刻理解教师生活情境教学的设计目的。因此,教师在营造生活情境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数学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启发,从小学数学教材的实际出发,使学生能更深刻理解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最终顺利完成小学数学的学习。

(三)提升情境创设的开放化水平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才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主要依据,在此教学思想和理念下,学生的数学思维很容易被禁锢在某一课教学内容中。数学原本是多元且多彩的,只有在数学情境创设过程中,尤其是数学课堂的生活情境创设中提升开放化水平,坚持开放化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无趣闷声的现状,从而营造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数学学习氛围。只有提升情境创设的开放化水平,才能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多元探索需求,进而为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三、加强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夯实教学基础,营造生活情境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且爱玩,因此传统枯燥的数学课堂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非常不利。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拥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因此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数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积极创设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与兴趣。以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教学为例,数学教师怎样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其所创设的生活情境完成教学任务,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开端。学生只有在生活情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积极为学生打造一节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教学课。要想引导学生顺利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数学教师需要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提升运算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背景是一家大型的超市,班级要开联欢会了,学生需要扮演成进入超市购买商品的顾客,为班级采购开联欢会的零食,如果学生想要买102块巧克力和51包薯片,每块巧克力11元,每包薯片6元钱,一共需要多少钱?经过这种实际问题和生活问题的计算演练,学生很快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计算要领。随后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播放为学生展示102×11=?的计算过程,这样学生便能从夯实计算基础入手,持续巩固和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二)关注学生生活体验,积极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较强的自主思维能力和意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待培养和提高。但是相比较而言,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并不弱,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接受直接、简单的学习方式。在教师打造的生活情境和教学模式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多边形面积”教学为例,其要求学生准确掌握计算多边形面积的公式和方法,所以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顺利带入校园环境之中,带领学生通过观察花坛、操场、草坪等校园内的实物,去对比在生活和学习场景中出现的多边形是怎样的图案,然后带领学生用量尺和分解图形,将校园中多边形花坛的面积计算出来。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能顺利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计算能力。教师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最终完成数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引导学生通过总结学习经验,最终有效提高数学理解能力。

(三)创设开放性情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生活实践与数学学科有较大的关联,因此很多数学问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数学问题很有可能存在多种解题方法和步骤,但是最终得到的答案却是相同的。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的关联点,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解决现有的问题。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上创设与学生生活内容相近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最终从多元角度完成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训练。这种抓住数学问题与生活实践关联的情境创设办法,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数学知识。例如,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随处可见的生活情境,设想学生跟妈妈去菜市场,在一个摊位上买了3斤瘦肉、4斤黄瓜和3斤西红柿,假设1斤瘦肉10元钱,1斤西红柿6元钱,1斤黄瓜6元钱,提问学生购买以上的肉和蔬菜需要多少钱。这就是依据生活实践为学生创设的解决实践问题的情境,不同的学生很有可能采用不一样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学生会计算出“10×3+6×4+6×3=72(元)”,这样把购买三种物品分别需要的钱数计算出来,最终得出总钱数。然而有的学生发现西红柿和黄瓜的单价一样,都是6元1斤,所以有的学生可以这样列式“10×3+6×(4+3)=72(元)”,这种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思想也能准确得到总钱数。于是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统一数学问题的思考,通过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最终得出相同的数学答案。这样既达到了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又能有效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最终顺利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增强数学课程故事性,强化问题理解能力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其实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古代就有鸡兔同笼计算和古人利用绳索打结计数的故事。其实这些问题原本皆来自生活,这些故事的流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古人拥有强大智慧的同时,也彰显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联。在数学课上,可以在导入课程的这一环节之中为学生插入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学生只有深刻感受到数学故事的趣味性,才能具备更强的数学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之余要积极收集和准备有趣的数学故事,将这些趣味数学故事融入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听取数学故事的同时,便会深深地陷入数学问题的思考中。在数学课上,数学教师可以将有趣的数学故事融入数学定理和概念的讲解之中,也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数学故事演讲比赛,这样通过定向的收集和分享,学生能够更加深刻以及清晰地掌握数学定理和概念知识,最终积极奠定学生数学学习基础的同时,有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应用信息导入手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数学教师要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情境,便可以在生活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提高数学问题的具体化和形象化设置能力。由于数学本身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只有在贴近生活的场景中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学问题的解决,从而顺利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例如,针对小学数学高年级需要解决的调配问题,假设学生A和学生B分别有112本和56本书,怎样分配才能保证学生A拥有学生B20%的书籍?然后数学教师通过预先为学生录制的分配短视频完成对书籍的调配,最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完成调配问题的思考。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保障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获得更高的数学学习和思考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这就对数学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然而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科学的生活情境,可以有效化解数学的抽象性,积极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和简便的教学环境,学生才能够深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主观能动性,保障数学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创设
“生本教育”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师成长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途径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