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沁苑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 西安)
伴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日益受到了重视。音乐作为表达人们思想感情与表现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教育有着促进学前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潜在优势,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目前,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越发引起家长的注意,而音乐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各种积极影响也日益凸显,就连国家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种种好处。由于0~6岁是儿童对音乐最为敏感的时期,也是其习惯和性情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幼儿时期接受到的音乐启蒙教育可以成为他们未来一生的热爱,使他们终身受益。对学前儿童来说,自我表现的一种途径可以是音乐活动。和培养其他素质一样,学习音乐要从小开始培养,年龄越小,越容易学习音乐,这与幼儿教育的敏感期是密切相关的。
胎儿在母腹中时就已经对声音有了感觉,甚至是有了反应,但确切地说,幼儿音乐启蒙的第一个阶段是6~18个月。在孩子出生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感受音乐及音乐的律动,在一日内,不同的时段可以让孩子聆听不同的音乐,可以在吃饭时、起床时以及入睡前都播放音乐,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不仅乐感会很好,而且有利于培养完善的性格,对待生活有很强烈的热情。
幼儿音乐启蒙的第二个阶段是18个月~3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开始迅速发展,身体的各个机能也在不断发展,他们会慢慢学会唱歌、跳舞以及说话。这时候可以开始尝试演奏简单的幼儿乐器,听一些流行儿歌乃至古典音乐,让孩子从小学会用耳朵聆听,为将来更好地参与幼儿园音乐活动打下基础。
3~6岁是幼儿音乐启蒙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最有效、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游戏互动学习模式,通过游戏,幼儿会学会承担不同的游戏角色,结合亲身参与所得到的实际经验来进一步学习知识,并且能培养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德国,教师会建议孩子单独上幼儿音乐课程。跟教师在一起的两年时间里,音乐学习的重点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结合舞蹈律动、乐器演奏以及感知能力等方面),以此来开发孩子们的音乐潜能,让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中认识和了解不同的乐器,此后家长和教师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考虑孩子后期是否接着学习乐器。
学前儿童听觉神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了幼儿的智力水平。在这一时期,特别需要多量的声音刺激,而大自然的声音,包括人的声音,再加以适当音量的音乐的声音,就是自然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音乐启蒙,有些家长不明白音乐启蒙对幼儿到底有什么作用,更不懂如何给幼儿开展音乐启蒙教育。但是,在欧洲与北美国家,父母一般都对孩子的音乐教育启蒙十分重视,且通常都是从幼儿期就开始实施音乐方面的教育。在笔者看来,要让父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接触音乐,非常有必要让家长认识到给予幼儿音乐启蒙有怎样的好处。
音乐可以使幼儿集中注意力,使他们能积极思考,活跃思维,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并且有利于发展语言能力,因此,音乐可以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有益智的功能。参与音乐活动还有助于学前儿童右脑的发展,通过欣赏音乐,可以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意识和音乐欣赏能力,而审美意识中又包含音乐欣赏,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能提高学前儿童的智力水平。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艺术的手段,以多种形式融入教学中去,有效提升学前儿童的理解能力,运用启发情感的思维去启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人们都知道,幼儿期正处于智力形成的初步阶段,因此,面向学前儿童进行有方向性的智力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音乐欣赏教育,能加速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促使学前儿童正确判断音乐节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感受艺术之美,感受音乐之美。
音乐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音乐的情绪及情感特征能给予学前儿童愉悦的情绪,并且能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动力,其主要原因就是音乐是带有感染力的,通过刺激影响比较明显的活动来分散和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有效减少负面情绪对学前儿童的控制。当学前儿童遇到了情绪方面的问题时,可以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活动,或者在听到自己喜爱的歌曲时,他们在活动中就会不自觉地将负面情绪逐步转变为正面情绪。通过研究者的实践证实,音乐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能有效调节幼儿情绪的方法,可以使幼儿从小就能学习运用聆听音乐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音乐具有审美功能,一首好歌曲能给予儿童美的体验,聆听美的音乐也可以让儿童情绪激昂地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艺术虽然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它们又有一种共同点,即艺术美感。由于文化依托着所有的艺术,因此,所有艺术都有共同的文化渊源。幼儿教师为了启迪学前儿童的音乐思维,还可以依托于相对应的文化,对幼儿实施相应的美术教育以及文学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使学前儿童建立起完善的艺术思维系统。
音乐可以培养幼儿的意志和信心,意志是人按照特定的目的来调节自身心理活动的过程。幼儿园中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树立学前儿童的自信心,自信心是衡量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自信心代表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如果建立了自信心,就会充满激情地投入所有的行为活动中,当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被遇到的障碍所压倒。在过去的学前教育观念中,有一个评价儿童的重要指标,就是这个幼儿是否乖巧,这种观念难免会抑制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发展水平,也会使学前儿童缺乏安全感,缺乏独立性。音乐活动具有促使学前儿童的意志得到发展的作用,因为音乐活动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音乐教育中包含着兴趣引导,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来陶冶学前儿童的性情,培养学前儿童的自信心。
通过音乐启蒙活动,组织学前儿童进行各种音乐游戏活动以及歌曲演奏活动等,提高学前儿童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合唱和合奏是一个必须高度协调的音乐演出形式,因为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合唱和演奏出优美的乐曲。而一旦有人唱错一个音或不能与集体一起合作演奏的话,那么整个的音乐演出效果将会受到影响。所以,幼儿园通过开展集体性的音乐活动,有助于提高学前幼儿的团体协作意识,提高学前儿童与同伴间友好合作的能力,为将来适应不同的社会关系奠定基础。
为了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教师注重音乐欣赏活动开展的方式,从根本上调动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学前儿童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设计音乐欣赏活动时,一定要制定好教育目标,选择好内容,确定好教学方法。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制定应该以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为基础,以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为导向。另外,在制定学前儿童音乐欣赏的活动目标时,目标的内容一定要全面具体,以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及技能多方面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当制定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征,对各个年龄段的幼儿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低年龄段的目标是高年龄段目标的基础,高年龄段的目标是低年龄段目标的扩展和延伸。
如果选用歌曲作为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的主要材料,就要选择学前儿童熟悉且喜欢的歌曲。教师应该注意考察用于欣赏活动的歌曲内容,包括歌曲所表现的形象和情绪,歌词必须是学前儿童能学会的。另外,教师也可向学前儿童介绍他们能掌握的中外优秀少儿歌曲等,供幼儿欣赏和学习。
若选用器乐曲当作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主要材料时,则应选用有标题的曲子,必须要有一定的内容和情节,且最好是描述特定情境的器乐曲。与没有标题的音乐相比较,这种类别的音乐富有戏剧性和图画性,有助于引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产生联想,同时也能让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方便找到幼儿喜爱而熟悉的形象。有一些器乐曲虽没有标题,但是音乐本身的旋律非常优美,有鲜明的节奏感,结构单纯且工整,乐曲的长度也恰当,这种乐曲也会被儿童所喜爱,这种类型的优秀作品有许多,所以也能够作为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中理想的作品。
1.语言导入法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会用到语言导入法来导入活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也是如此,其目的在于引导学前儿童预知音乐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师编一个幼儿熟悉的故事进行导入,再进行细致的音乐作品分析,将故事与音乐组织串联起来,便于幼儿进入状态。但是教师在讲故事时,不用将情节讲得过于详细,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思考。音乐的规律以及其中的微妙变化可以让幼儿欣赏、观察,然后自己尝试逐步完善音乐的形象。这样可以调动幼儿的兴趣,还容易把他们引入某个音乐情境中,是非常有效的活动导入方式。
2.视听结合法
视听结合法是指将学前儿童的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在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加入玩教具辅助进行教育活动,如图像、视频以及玩具等,其目的是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向儿童呈现具体生动的音乐形象,帮助儿童感受音乐作品的力度、韵律和音色等要素。在欣赏较难理解的音乐作品,或缺乏较明显的乐曲变化的音乐作品时,尤其适宜采用这种方法,这样能够在学前儿童欣赏音乐作品的活动中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3.主题提示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前儿童明确了解所欣赏的主题,从而调动学前儿童参加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性。主题提示法通常都适合于歌曲结构简洁、歌曲形象突出或具有主题的音乐作品。教师可利用描述、介绍以及暗示等语言方式直接引导学前儿童进入音乐的主题中去。
4.对比欣赏法
对比欣赏法是幼儿园教师可利用的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使用对比教学法往往能够启迪幼儿,通过对各种音乐种类的辨识,进一步发展学前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与听辨能力。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所选择的音乐内容的特点,灵活地运用以上方式,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
幼儿园音乐启蒙教育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而音乐欣赏活动就是音乐教育的基础。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我们要尊重孩子的这个特点,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进入幼儿的世界去发挥想象力,为幼儿营造富有乐趣的音乐世界,这样才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乐意去接触和了解音乐。现在,各地幼儿园进行的音乐欣赏活动中,仍有许多教师还是把教学重点停留在让学前儿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上,而忽略了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在幼儿园中,音乐欣赏活动必须重视活动的组织策划,并且按照审美教学的规律,从孩子感受音乐本身的特征入手,在对音乐艺术之美的影响和陶冶过程中,促使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