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2022-12-16 16:57刘丽蓉
新课程 2022年37期
关键词:教具双减作业

刘丽蓉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福建 泉州)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进一步加强数学教学水平,教师应全面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加强学生数学综合水平。通过具体分析,本文总结了“双减”背景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必要性,探索有效的教学措施,希望能提高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水平。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优化的必要性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双减”理念可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能够深入落实素质教育的本质。教师需主动结合学生自身的成长特征来提高其学习能力,依据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其中,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进行合理把控较关键。教师需运用更多样化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用迎合学生兴趣倾向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创造更活跃的课堂环境。上述措施不但能够促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还能够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进行优化、革新。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具有更明显的逻辑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小学生还未在自主学习等方面形成理想的能力水平,这便导致一些学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排斥心理。对此,教师需深刻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基于“双减”政策的指导来对数学教学工作进行优化。

(一)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需侧重运用启发手段来完成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注重迎合学生的兴趣倾向,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学生即便在课余时间也会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会以被动的状态完成课后作业,而是将其作为迎合自身兴趣点的事情。基于“双减”政策的指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自由的空间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侧重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任务,从而形成更明确的发展目标,在后续的成长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最终形成综合素养。

(二)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课堂有效性能够明显调动学生发挥学习能力。小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意识发展仍然处在初期阶段,因此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以往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仅会通过课后反复做题来实现深化知识理解的目的。上述教学手段无法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便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课后的练习中能够更熟练地运用知识,在拓展新知识方面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对提升教学效果较关键。在课后复习环节,学生的态度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辅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促使其在运用知识期间表现得更出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期间,需侧重引导学生形成端正的态度,在学习中要认真和严谨,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便能够在课后复习环节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二、“双减”政策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一)数学情境信息化

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开展活动。情境主要包括课堂的氛围和所形成的师生关系。基于目前数字化技术的持续发展,技术手段不但能够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同时也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革新,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不但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运用图片、动画等直观的形式来展示理论知识,更有利于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理解的难度,从而辅助学生顺利形成准确的认知。此外,教师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也能够转变以往数学教学的被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参与到师生互动中,在课堂上营造更和谐的教学氛围,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讲解“年、月、日”内容时,教师便可基于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带领学生拓展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为此,教师可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通过视频介绍太阳、地球等天体的运动规律。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为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一个月,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为一日。尽管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才能在地理学科中掌握上述知识,但通过教师所运用的更直观的展示方式,学生便可提前理解较复杂的知识内容。同时,信息化手段也能够在课堂上营造更和谐和灵活的氛围,让学生对宇宙的广袤产生敬畏之心。最后,教师还可针对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提出的疑问进行集中解答,这样教师也能够与学生建立更顺畅的沟通桥梁,不断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施效率。

(二)数学知识游戏化

小学生普遍倾向于参与游戏活动,且性格活泼,这也导致他们在参与课堂活动时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游戏活动在当前的小学阶段各学科教学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是学生较喜爱的教学方式。游戏活动不但能够有效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热情。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数学知识相对枯燥,而将游戏形式运用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便能够促进理论知识与游戏的相互融合,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施效率。同时,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和设备逐渐发展革新的背景下,用以辅助数学教学活动的游戏形式也更多样化,这对促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均具有较积极的作用。

如在讲解“最大公因数”内容时,教师可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让所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标记自己的座位号,此后组织所有学生均到讲台前。让座位号为24的因数的学生站在右边,请座位号为18的因数的学生站在讲台左边。此时会有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同时是18和24的因数,应该如何站队。教师和其他学生便可回答让其站在中间。在所有学生均找到自己合理的位置后,教师便可向学生继续提问:为什么同作为18和24的因数的学生要站在中间?学生通过思考便可回答出:因为是24和18的公因数。在上述简单的游戏中,教师便可向学生同步渗透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等概念知识,不但在游戏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同时也能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范围,有效解决了教学难题。

(三)自制教具,提升课堂教学直观化

在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具的作用相对关键,能够辅助教学活动的有序实施。自制教具不但能够有效补充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更高水平的学科知识素养。在制作教具期间,学生可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图形特征,同时学生也可利用教具来验证学科理论的正确性。

如在讲解“认识钟表”内容时,重点是让学生准确认识钟表时间,并且掌握钟表的组成部分,如时针、分针、表盘等,最后准确认识钟表时间。此时,教师便可指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来自制钟表教具。首先,先准备一张硬纸,上面画圆,并按照沿线剪下来,在圆上做好时间刻度的标记。此后用针等尖锐的物体在圆盘中心刻出小洞,再利用硬纸上其余部分剪出三个不同长度的纸条来分别代表不同的指针,将其固定到小洞位置,这样简易的钟表教具便完成了。此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说出时间,另一人便在教具上做出表示。通过开展上述制作教具和合作游戏的活动,学生便能够明显提高自身的实践和合作技能,同时也更进一步深化对时间知识的认识。

(四)拓展课堂,提升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来自现实生活。学生在接受学校系统的理论教育后,需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不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对所掌握的知识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同时还可受到理论知识的指导。尽管数学知识和活动较复杂和抽象,学生在具体理解知识时也会遇到一定的障碍,但数学知识特有的延伸性特征也在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通渠道。如在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等知识时,教师便可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将该部分内容与生活建立联系,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圆柱体等实物,由此更准确地理解不同的几何体特征。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形成更细致地观察生活的习惯,在生活与教学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又如,在讲解“元、角、分”知识时,教师在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后,便可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每两人为一组模拟商店购物的情景,其中一人扮演售货员,另一人扮演顾客。两人可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来演绎超市购物的场景,在此过程中完成计算和找零钱等环节。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科教学的生活化效果,同时也可促使学生将学科知识熟练应用到生活中,不断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法

1.作业要合理分层,重视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观察及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设置课后作业内容时需注意,虽然大量练习题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教师在设置作业量时,也需联系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完成能力,不能以提高学习成绩为唯一目标而布置过量的作业,这样不但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还会降低学生参与学科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需结合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通过基础、变式、拓展等练习模式来形成分层作业模式。在正常教学活动完成后为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从而辅助不同水平的学生均能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上述教学策略对教师来说难度不高,且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但对学生能够起到更明显的促进作用。科学设置作业量能够深化落实“双减”政策,形成合理的作业分布模式。

如在讲解“加与减(一)”内容时,该部分知识包括较多的计算题内容,重点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锻炼和考查。如果教师将所有的题型一次性布置给学生,便会对学生形成相应的压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无从入手。因此,教师便需考虑适量布置作业内容。由于教材中与10的加减法相关的练习题目中包含对学生综合调查、计算及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在之前的简单调查、计算和推理部分的习题便可弱化布置。同时还可为学生布置富有操作性的练习内容,让学生锻炼实践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把握数量标准,提高布置效率

基于“双减”的政策背景,小学数学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尤其在作业的分配方面,教师需依据既定的作业布置标准来衡量作业量的科学性。以往,一些教师不会过多考虑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仅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直接为学生分配作业任务。但在当前政策的指导下,小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时间需在一小时以内,并均匀分配到各学科上。事实上,所分配给数学学科作业的时间便相对较少。虽然时间减少,但教师也需保障学科作业的质量,使其不会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反而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更理想的成绩。如在讲解“认识图形”内容时,课程标准并未对学生理解图形的情况提出更高的要求,仅要求学生了解即可。开展该部分教学内容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基础。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内容时,需要科学控制完成的时间和作业量,从根本上讲,便需结合学生具体的解题能力和所需要的完成时间来设置作业内容。教师可倡导学生将自主完成作业的时间与规定时间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自身在知识掌握方面的薄弱点,这样便可明显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

3.注重作业评价,设置反馈环节

在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优化设计的同时,教师需形成更科学的评价机制,保障作业完成情况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成为教师具有调节作用的教学手段,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在具体开展教学期间,学科教师可充分发挥课后辅导的功能,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在学生完成作业任务后,教师可立即问学生作业的难度,以及在具体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等。在获得学生的反馈后,教师可对作业的内容和难度进行调整,从而对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前提。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还可设置不同的难度,通过学生对不同难度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总结出学生认为的知识难点,以此作为再次授课的重点。通过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和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便可极大优化教学效果,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来调整教学进度,充分发挥作业任务的效果,以此推动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

总之,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全面地进行教学实践,这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助力作用。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积极迎合“双减”改革背景,全面地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地开展教学设计研究,优化作业布置方案,不断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有效助力。希望通过以上阐述,在“双减”背景下能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教具双减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