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中流 刘行
高校教育不同于其他时期的教育,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接班人,高校教育在指导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塑造大学生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体系的良好三观。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背景下,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更能为社会提供技能型、知识型及创新型的综合性人才,所以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势在必行。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人才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根本,培育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对人才气质的塑造,工匠精神中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内容,以及对艺、道及技间升华的追求,在各个角度上展现了人才极高的质量意识。另外,工匠精神要求人们在生产和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具备耐心、坚持、专注及持之以恒的精神,这对其未来的发展和走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高等教育这种能够塑造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黄金时期,培育其工匠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其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影响其未来事业的发展,也是适应社会及岗位需求的重要因素。
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提升其人文综合素养及科学精神,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其理解学科的深层内容及发展的合力路径,提升其思维逻辑能力及科学素养;对于理科生来说,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强调专业的深度学习及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宣传和弘扬优秀的工匠文化,提升其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代表,与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息息相关,是大学生立足社会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基础,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未来的岗位竞争中更具优势,脱颖而出。另外,在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发展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具备良好的工匠精神及综合能力,是大学生战胜困难的重要条件,所以,培养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我国的经济得到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机械化和快节奏,这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经验,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复兴手工艺,提倡慢节奏生活及手工艺生活,从侧面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社会风气及伦理道德滑坡问题。另外,对民族及大众的工艺传统和文化进行复兴,一方面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也是人们文化方式、生活方式及思想方式的回归,也在特定意义上代表了民族精神复兴及中华民族传统的回归。基于以上时代背景,高校在其教育教学中,更应该发挥其教育优势,为高校大学生营造弘扬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将手工艺的教育职责担负起来,通过专题讲座、通识课教学、演讲、参观考查、晚会、展览等多元化方式,积极对中国优秀传统工艺文化进行宣传,并以此为基础潜移默化地传播及弘扬工匠精神。在此过程中,开设中国传统手工艺等通识过程,能够进一步深化工匠文化内涵,让高校大学生全面理解工匠精神的意义。多元化的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能够逐步在高校大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工匠精神意识,对工匠精神进行感知、接收和吸纳,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领悟到工匠精神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实现高等教育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培养目标。
为有效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将其充分融入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其中以专业实践及专业理论学习为主。在人文艺术类专业的手工艺教育中,一方面要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及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更要强调其技术内涵,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理工科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一方面为大学生讲解本学科的相关历史人物及发展历史,重点突出科技事业发展的艰辛及其中蕴含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积极提倡和赞扬手工劳动,引导并鼓励大学生采用手工设计、修改及制作相关作业及毕业设计,使大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上意识到手工劳动活动下得到的创新及实践能力提升,为日后步入社会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有效落实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提升其教育质量,也可以在高等教育的就业教育及德育教育体系中,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添加到教学计划中。培育工匠精神需要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及个人品德成长的内容。例如,积极宣传中华传统工匠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更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内容,在近百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可以借其文化精髓鼓励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向前。另外,工匠精神一方面要涉及中国制造及其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更要体现人们普遍职业及工作伦理的敬业精神,在工作过程中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展现自身的优良品质。所以,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更应该将工匠精神融入德育及就业教育中,为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培育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可以落实到高校后勤人才培训模式中,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满足自身院校发展的后勤文化。高校的后勤文化是以高校教育教学为基础,全体人员在服务、管理及经营过程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这有助于统一思想、规范行为、提升凝聚力,这也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形成的重要举措。具体的行为可以表现在面向全体师生征集后勤文化标识、演讲文稿、诗歌等,将其总结成后勤精神,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综上所述,职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工匠精神,是相关从业者的一种价值取向及行为表现,紧密联系从业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及精神理念。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也是中国各行业未来的工作者,所以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在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越来越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工匠精神培育的质量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及价值取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基于此,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工匠精神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加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