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李洪省
语文是一门饱含人文元素的科目,但是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却忽略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单纯追求功利教学,以中考试题为教学的主要依据,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心灵和人格发展。因此,教师应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哲理思想,实施哲学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构建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带给学生深刻的影响,这样的语文课堂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蕴藏着丰富的哲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遵循考纲要求,以中考作为教学的衡量点,凡是考试会涉及的考点,教师都会详细讲授;如果考试不会涉及,教师要么不讲,要么三言两语一带而过。这样的处置策略,只能让学生对文本形成表层认知,无法使学生领悟文章蕴含的哲理精髓。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需要加强诵读环节,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文章中的哲理元素,领悟其中的哲理内涵。
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笔者加强了诵读环节,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语言进行深入理解。首先,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自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为什么作者将文章题目定为《紫藤萝瀑布》?这样的想法从何处而来?当紫藤萝花盛开的时候,又是怎样一幅场景?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描写的?”在完成这个环节以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接下来,要求学生再次回归文本,同时邀请6位学生朗读文章1至6自然段的内容,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梳理紫藤萝花的变化过程。在完成这个步骤以后,让学生齐读课文,并着重阅读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思考紫藤萝花的变化与人生的起伏有哪些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渗透哲理思想,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借物抒情”的基础上,将紫藤萝花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虽然人生会有很多挫折磨难,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灿烂的盛放,在闪光的生命长河上航行,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笔者引导学生边诵读边感悟,学生对文章蕴含的哲理思想理解得更加深刻。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中富含哲理元素的文本,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阐述,学生对作者表达的哲理思想理解困难。这种教学只是停留在文本表层,不够深刻,学生全程只是听了一些大道理,最终还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为了加强哲理领悟,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学时笔者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用案例说话,更容易加强学生对哲理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爱莲说》这篇文章时,笔者告诉学生:“莲花代表了一种君子的品行,是古人非常推崇的。莲花虽然长在污泥之中,但是自身却是洁白的,蕴藏了一种高尚的追求。”为了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再从生活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并结合正在阅读的《红楼梦》,以实际案例教育学生:“在小说《红楼梦》中,香菱原本是地方乡绅的女儿,但因为幼年不幸被他人拐卖,沦为薛家的丫鬟,伺候‘呆霸王’薛蟠,日子苦不堪言。香菱的生活处境就和莲花身处淤泥一样,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苦难的日子里寻求高尚的精神追求,‘香菱学诗’一节就充分展现了这一点。在诗的国度里,香菱实现了自由和幸福。由此可见,虽然生活不可选择,但只要坚持君子的品行和追求,仍然会收获幸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这些富含哲理元素的文本,如果只是单纯讲授,学生很难理解,若是辅之以生活化的案例,就能帮助学生领悟文本的哲理内涵。
在早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之所以对文本的理解相对单一,除了受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以外,还在于课堂互动的欠缺。事实上,互动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输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围绕这些知识展开思想的碰撞,在这个碰撞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加工,那么学生的知识结构就会更加稳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例如,在教学《陋室铭》这篇文本时,笔者着重给学生讲了《陋室铭》的创作背景:“刘禹锡由于‘永贞革新’的缘故,被贬到安徽和州当了一名通判。根据当时的规定,通判可以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但是和州知县是一个非常势利的人,当他知道刘禹锡是贬谪到此处做通判时,就刻意在住房上刁难他。先是让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后来又挪到县城北门,房子还减少到了一间半,可是刘禹锡毫无怨言,甚至极为乐观。和州知县发现刘禹锡丝毫不受影响,又让他挪到县城中部居住,房舍又从一间半减到了一间,于是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当学生知道了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后,再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展开讨论,说说对“陋室”两个字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比如,有的学生认为“‘陋室’虽陋,但不影响一个人的志趣和思想。”可见不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中,都不能改变自己的价值追求。有的学生认为“刘禹锡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即便处于小小的陋室之中,也能有着极其高雅的追求。”告诉人们凡事都应该从乐观的角度去看待,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阳光、快乐。
针对课文中的哲理思想,教师不能仅从个人的角度去诠释、去理解,而是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互动,让学生围绕这些哲理内容展开讨论,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文本中哲理思想的理解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一些文本具备丰富的哲理元素,如果只是让学生单纯阅读,学生受语文基础以及素养的差异性影响,其理解层次会有不同。因此,问题引导必不可少。教师可结合文章的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具备开放性和讨论价值,对学生的哲思领悟具有辅助作用。教师提出这些问题后,可以要求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并顺势从哲理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在教学《猫》这篇课文时,笔者向学生提问,“当主人公一家人在外面晒太阳逗猫时,李妈和张妈在不在?”在阅读文本以后,有的学生认为“不在”,有的学生认为“在”,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可能在”。为了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准确的答案,笔者引导学生从二者的家庭地位展开分析。根据课文中的描述,李妈和张妈是“我”家中的佣人,由于身份地位的缘故,他们不可能像主人一样悠闲地晒太阳逗猫。由此,教师引导学生探寻出了这篇文本的深刻内涵——当妻子责怪猫吃了鸟时,作为佣人的李妈和张妈同样有口难辩。由此可见,作为弱者的又岂止是猫呢?李妈和张妈同样是弱者的代表。她们和第三只猫的命运又有什么区别呢?通过深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深刻内涵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作者表面写的是猫,其实刻画的同样是作为弱势群体的人。这些弱势群体面对社会地位优于自己的群体时,是没有话语权的,而这才是值得学生深入反思的地方。”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文章中的哲理领悟可以有不同见解。
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哲理内涵,教师可采取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提出具有思考探究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增进学生对文本哲理内涵的理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构建人文课堂,也为了渗透哲理思想,教师需要深入发掘文本内涵,并采取科学的手段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哲学思想。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