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理念、机制及方式创新研究

2022-12-16 12:05熊若颖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资金成本

熊若颖

营山县人民医院 四川 南充

财务管理体系优化是实现公立医院良性运营的根本保障,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所在。但纵观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机制建设上都存在着诸多不足,管理改革前景不明晰,为公立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一定制约,因此,加强财务管理的专项研究成为公立医院管理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陈旧

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致使公立医院缺乏对财务管理的系统化认识,导致管理效率普遍较低,无法满足公立医院的实际经营需求。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公立医院将重心放在经济效益的提升上,尤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医院对医疗设备更新及科研上的投入不断增多,进而忽略了对成本的控制,这也使得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始终无法打开局面。

2.筹资管理渠道单一

公立医院的性质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要职责,其资金主要来源于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收入和财政定额补贴。受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多地公立医院的资金收益渠道狭窄,加之固定资产投入的增加,使得医院运营面临资金风险。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多数公立医院尝试采取负债融资经营的方式,筹资渠道单一,且力量有限,公立医院偿债能力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重视,致使医院在资金配置上存在较大随意性,易导致陷入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

3.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立医院为确保预算资金规范使用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调节、控制等活动。近年来,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企业、单位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但公立医院作为国有资产的占用、使用单位,财务管理观念相对滞后,未能将预算管理上升到战略发展位置。公立医院为迎合上级要求设立财务预算相关岗位,但其工作内容未能达到管理标准,只是进行简略的预算编制与分析,致使编制内容与实际收支间存在巨大差异,无法实现对医院实际预算情况的预测与判断。

4.成本管理随意性大

成本管理是公立医院实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对医院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分析与决策的一系列活动。目前,公立医院仍然采取静态化的成本管理模式,缺乏对管理指标的优化选择与控制。与此同时,成本管理缺乏明确的责任归属与监督,诸如科主任、护士长对科室成本控制没有具体方案,成本投入随意性大,进而引发责任追究难的问题,造成成本管理上的巨大漏洞。财务管理制度的缺失也导致奖惩机制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各部门相互推诿责任,成本超支现象也时有发生。

5.资产管理相对混乱

在资产管理环节,公立医院为建立独立的资产管理体系,盲目借鉴优秀企业管理经验,未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致使资产管理成果与医院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医疗设备为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核心,医院为迎合医疗市场需求大批量采购先进设备,不注重对设备的维修养护,导致设备老化加速,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消耗。此外,在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公立医院的财务科目设置仍然遵循陈旧观念,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加强,无法支撑起融资租赁、非货币交换等新型业务模式,这也导致公立医院的业务水平有所下降。

二、深化改革思想,创新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理念

1.树立科学管理理念,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应充分意识到单单依靠自身业务已然无法积累到充足资金,为更好地维系自身运营,公立医院应首先明确投资方向,突出自身技术优势,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以此来获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例如,公立医院对外可申请国家专项补助、向融资公司融资等方式,对内可加强对应付账款控制,以实现对财务管理的多元化考量。公立医院在提升自身应收账款催债能力的同时,应加强与有关机构的合作,加快医保等结算资金回收时间,以为医院日常经营开支提供资金保障。

2.深化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受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影响,开辟筹资渠道成为医院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也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与此同时,医疗事故、设备故障等也使得医院正常运营面临着诸多风险。对此,公立医院应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等部门职能,构建强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一方面,应加强对医院运营的监督,依靠信息化技术构建监控网络,有效预防风险。另一方面,应积极执行国家卫生经济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洞悉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及时对管理决策做出调整,以确保公立医院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3.提升成本控制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计划经济时期,公立医院强调整体绩效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这种管理观念始终未能得到扭转,医院日常开支含糊不清,资源浪费问题十分明显。鉴于此,公立医院应树立起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全面落实成本核算制度,明确划分项目成本、科室成本间的界限,细化医疗设施、人力资源、经营消耗等成本核算指标。在医疗资源配置环节,应加大对医疗设备采购流程的监督,注重对设备的日常诊断与维修,不断提升设备利用效率,为医院综合效益的提升奠定有力基础。

4.树立现代化财务管理观念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方式创新,都要首先在意识层面进行改革,树立起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观念,强化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意识。在医疗改革的稳步推行和发展中,面临国内卫生行业的激烈竞争,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加强对现代化经济管理方法的掌握,强化财务管理的意识,树立起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观念。加强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探索,具体的实践中,可以将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方法引进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实施中,建立完善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新体系。利用分析投入产出和量本利等方法,加强对公立医院资金使用的有效管理,促进公立医院更好地运作与发展。要实现公立医院长期发展的目标,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管理效率,需要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意识层面的培养,强化职业培训。

在前期的人才招聘和后期的职工培训环节,要强化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树立起现代的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对先进财务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理论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明确认识到公立医院资金运作的目标,加强对医院经济的监管,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服务,促进医院经济活动的稳定运行。公立医院要创建起学习的条件,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更多提升自我的机会,使其参与到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相关的培训和实践活动中,对现有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结构进行优化。加强对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结合公立医院目前的发展现状、人才需求、发展目标、发展规划,配置重组的人才资源支持,提高人才配置合理性、科学性,促使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在思想观念上实现创新改革,向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发展,强化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有效性,真正为医院发展注入活力和生机。

三、优化改革路径,创新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机制方式

1.提高信息化财务管理水平

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必将成为公立医院发展的必然选择。公立医院想要在医疗卫生领域占有优势,必然要将信息化建设提到日程上来。依靠网络构建涵盖全面预算、成本核算、薪资管理、数据资源共享、云备份等于一体的财务管理系统,利用财务软件实现对各项财务数据的实时收集与分析,确保财务报表能够反映医院的真实运营情况,为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互联网强大的数据资源共享功能更是为各部门间沟通提供了便捷,财务管理系统支持各部门数据浏览与交互,确保了财务数据的完整性,亦能提升财务管理的公开化与透明化,有效避免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

2.采取科学合理的筹资管理方式

公立医院应充分了解各类筹资渠道,结合自身经营特征选择合适的筹资手段,诸如银行商业贷款、财政贴息贷款、单位间拆借等,设立筹资管理专门岗位,负责与对外筹资单位展开沟通与协调,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应建立筹资档案,首先对合作方展开信用评估,再通过信息双向传递建立信用关系,以此作为筹资管理的重要凭证。公立医院应将筹资纳入发展规划,应加强对自身竞争优势的挖掘与利用,从根本上转变公立医院资金来源单一的现状。

3.采取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

成本核算理念的形成是做好成本管理的第一步,公立医院应加强对工作人员思想引导,将成本核算渗透到各部门日常工作中,建立健全的成本制度,实现对采购、库存、领用等一系列环节的成本监督。一方面,医院应加大对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引导各科室参与到宣传文稿撰写工作中,使工作人员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完善各项考核指标,明确奖惩制度,定期对成本目标进行严格考核,使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真正发挥效益。此外,应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将责任细化到个人,将奖惩标准与考核机制相挂钩,真正做到奖惩分明。

4.加强对预算的管理与控制

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公立医院各部门的共同参与,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带头,下属医疗科室、行政科室等负责执行。预算管理最关键的一步为预算编制,涉及对医院运营及科室诊疗等大量信息的建模分析,鉴于此,公立医院应建立起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负责与各部门展开工作对接,集中收集与处理预算信息,确保预算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公立医院可尝试建立创新考核体系,将考核指标划分为财务指标、内部流程、业务学习与服务患者四个维度,既能及时获取到就诊病患的反馈信息,又能实现对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的全面考量。与此同时,通过新考核体系的实施,使公立医院从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中脱离出来,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性意义,从而更有利于公立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5.确保资产管理的运转高效

公立医院有形资产包含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两大块,其中固定资产包含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所需的医疗设备等。在实施资产管理过程中,公立医院应严格遵循起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三大原则,首先,在医疗设备采购环节,应选择信用良好的医疗器械经销商,制定合理完善的采购程序,避免盲目采购。其次,加强对医疗设备日常诊断与养护,安排专门技术人员负责设备每日运作情况的记录说明,及时处理报废淘汰设备,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再次,定期对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审计,洞悉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时改善资源浪费、管理不善等问题,最大限度避免公立医院资产流失。

6.提高资金利用率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实践探索中,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强化财务管理的观念,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提高资金的使用率。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将公立医院的资金管好,而是要在管好“钱”的基础之上,对资金的配置进行优化,根据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合理使用资金,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资金进入到良性循环中,发挥资金的应用价值,强化公立医院的运行水平和发展效益。在资金使用中,要采取灵活的方法,选择合理的资金使用方式,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强对资金的合理运用。站在长远的角度,对重大资金支出进行管控,衡量重大资金支出的优劣性,加强对风险的有效防控,建立起针对资金支出存在风险的应急预案,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针对日常的资金管理,则要落实定额管理制,促进资金流通,防止出现呆账、坏账的问题,防止出现资金闲置等情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对资金结算业务的有效办理,采取现代化、科学的方式,对手中有限的资金进行充分利用,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将资金的应用价值发挥出来,合理配置资金,强化公立医院的发展动力,推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的落实,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7.强化来往款项管理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在财务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就必须要在来往款项的管理中加强管控力度,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对来往款项管理的有效性。公立医院往来款项要由专人负责对款项的有效管理,及时做好清欠处理工作,建立起完善的来往款项管理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加强对来往款项的有效监管。特别是积压多年、回收难度大的坏账,要向相关单位进行报请,经其批准之后,实施坏账处理。在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采购环节,避免预付款项的合作方式,加强对资金的掌控力度,由医院作为主体管理主体,对公款使用要建立起完善的使用制度,防止出现任何形式的挪用,以及公款使用出现不规范不合理的情况。

加强追责制度的建设,及时处理出现问题的款项,针对医疗欠费问题,要进行合理的防范和控制,建立起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以患者为中心,用合理、透明化的收费制度,抑制医疗欠费行为问题的发生。由医院财务审计部门落实内部控制机制,严格落实审计和内控措施,把好医院经济活动资金管理大关,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在资金的流向和来往款项的管理中,明确认识到资金作为公立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关系到了公立医院的生死存亡,因此要强化资金黑洞和小金库状况的严格管控。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监督,合理分配资金,规范采购行为,提高来往款项的规范性,保证资金安全。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虽然有国家财政补贴作为保障,但在医疗卫生事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公立医院未来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公立医院应从根本出发,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各环节工作,依靠信息化技术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医院现代化财务管理水平,为公立医院的可持续经营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资金成本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
治理迭代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