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斯怡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福建 厦门
在行政事业单位诸多财务工作中,资产报表编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单位资产管理成效的最终展现形式,对优化国有资产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但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单位内部管理中没有营造好资产报表编报工作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发展的氛围,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缺乏时效性、真实性。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起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加强业财融合工作推进,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充分节约社会资源,使单位国有资产最大化发挥社会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需要对本单位范围内持有、占有的资产存量进行清算与审核,将购置、新增的资产数量、类型、价格等信息记录并保存。整合后的信息需要经过行政事业单位法人的审批,再进一步提交上级财政部门进行审查,这一过程中要整理购置资产的有关信息资料,帮助有关部门审核。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基础规范资产使用行为,如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拍卖、对外投资等需要提交有关材料通过审批后方能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法规与制度的约束,确保国有资产使用合法合规。
国有资产处置包含了产权转让、出让、调拨、出售、报废(报损)处理等。资产处置应当经过资产管理部门、会计部门等单位内部审核后,提交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后依照专业处置意见与完善的申报流程进行处置。
国有资产使用权、所有权的转让和处置,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应对国有资产实际价值进行严格评估,取得经备案的评估报告后再行处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要在充分研讨后形成会议纪要,并详细记录其国有资产处置决策,以保证资产处置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
当前,随着国家层面出台的各类规范、办法可以发现,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同等重要,但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充分认识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理念尚未转变。主要表现在:一是编写资产报表时没有真正对各项数据仔细调查研究,认为许多数据如各类用房面积、车辆数据等业务情况与财务部门无关。二是没有深入了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编报工作对单位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意义,不愿意对报表中各类要求、钩稽关系进行深度解读。三是有些部门和单位不重视资产编报工作,由行政办公或财务人员兼职管理,单位内部需要处理的事务复杂烦琐,资产报表编报工作就成了不重要的边角工作,进而导致资产报表编报工作的优先等级被不断削弱。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安排专业人士负责资产报表编报工作,导致资产报表编报工作的时效性与资产报表的准确性大大降低。而且部分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也可能临时调动其他部门人员负责资产报表编报工作,甚至长期委托资产软件服务商代为填报数据。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只依照法律法规做了一些应付检查的表面工作,没有将资产报表编报工作真正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来执行。资产编报的基础数据不能真实、完整反映单位现有的资产状况。一些单位资产是早期形成的,在不同时期工作内容与涉及的业务复杂,尤其因采购资料缺失、经办人员变动等原因导致资产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统计工作需要消耗很多时间。如资产卡片设置的必填项逐年增多,同时要求历史数据实时更新,变动时还需要提供佐证材料,加大卡片维护的返工量;因固定资产增值、大修、软件升级等造成的卡片价值变动容易出现折旧金额错误,需要提交额外说明方能进行变动。资产基础数据存在的问题将直接影响资产报表编制的准确性,也拖延了报表编制进度,工作人员难以顾全资产报表编报的全部工作内容,只能在截止期限前提供一些内容笼统、数据信息模糊的分析报告,使得资产报表并不能真正体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与资产管理成果。
目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更是在财会工作中得到广泛地运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也是依靠各级财政部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上报。相对于规模较小、业务简单的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现有资产平台足以应对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但对于如学校、医院、工商、公安等单位而言,资产量巨大,现有平台无法满足单位需求,这些单位需要另行购置信息化程度更高的资产管理系统,这使得不少单位需要在两套系统中来回切换,对数据统计口径、填报要求和数据对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资产编报内容增多,将公共基础设施及公路资产纳入编报范围,不适用于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界面复杂容易造成混乱。资产管理平台服务供应商变更,造成原有数据冗余无法修改,从而影响了资产报表的准确性。编报时间内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大多数工作人员对软件系统的使用不熟练,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编制期间存在的问题,没有发挥系统对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编报工作效率的作用。许多部门也容易忽视网站信息的更新,导致在信息查找与整合上浪费大量时间。
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包括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和分析报告三个部分。其中,分析报告是资产报告中的核心内容,是对单位资产管理成效的集中体现。然而资产报表编报工作需要调取大量数据信息,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才能完善将资产报表,这部分工作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部分部门和单位形成了惯性思维,只重视报表编报,忽视了分析内容,使得分析报告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一是资产或财务人员的综合水平不高,要么经办人员频繁变动,要么为兼职人员,无法从专业视角切实分析资产管理情况;二是单位内部相关部门未能细化分工和充分沟通,导致相关资产信息、素材、成效无法得到有效传递,只能依靠编报人员纸上谈兵,报告深度有限。
在资产管理中,资产报表编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本单位持有、占有的国有资产来源与去向进行监督与管理,将这一过程中的信息详细记录并整合分析,对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所取得的收益、使用绩效和最终的管理成效都如实记录在资产报表中,接受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要想对资产报表编报工作进行优化,使报表的准确性和效率等方面得到提升,首先应当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报表编报工作的重视程度,认识到资产报表有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资产和负债情况的重要作用。管理层要增强对资产报表编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入研读与资产报表编报有关的法律法规,重视资产报表编报工作,从而综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不同层级工作人员对资产报表编报工作的认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使资产报表编报工作效能得到提高。其次,需要资产报表编报人员认识到该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如何提高资产报表编报工作效率,使资产报表编报工作能够与其他业务之间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从而使资产报表编报工作真正融入单位,使其他部门能够协同合作共同助力资产报表编报工作的开展。最后,管理措施应当完全遵循法律法规,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固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编报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他部门的工作,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对下一阶段工作内容规划。为了提高资产报表编报的可信度、时效性,首先,在单位内部设置专人专岗,资产管理工作应由具有财务背景的人员专职负责,5年定期轮换,并营造良好的固定资产核算氛围,保持固定资产计量的一致性、连贯性。其次,从单位层面制订有效的管理计划,将资产清查盘点常态化管理,进行年度滚动盘点,发现盘盈、盘亏现象及时处理,避免积压。最后,要形成定期报告的工作制度,由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组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资产管理小组各成员均对资产的管理成效具备清晰的认知,熟悉单位家底。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也应该在内部定期进行自我监察,定期对国有资产各项信息进行清查,以此保证后续财政资产报表编报工作能够顺利展开,确保各项数据能够被更快速地整合、分析、处理、编报,使得资产管理工作走向常态化。
我国社会已经走上了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行政事业单位也要搭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各种先进的信息整合计算分析软件,利用其信息高度集成化处理、数据登记容量大、数据信息查找速度快等优势,全面提高资产报表编报工作效率,使传统的纸质信息登记与资料编写转变为更加方便快捷的云记录、云存储,建立起行政事业单位专用的大数据信息整合平台,实现财政、预算、支付、资产平台一体化管理,各统计口径、系统应及时互联互通,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和上报,避免重复取数和填报。另外,应充分利用市面上流通的各类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综合选择最为适用的软件,加强各单位财务人员资讯共享,提前进行填报系统培训、资产人员任职能力培训等,优化资产报表编报流程,使资产报表编报工作内容精简化,缩短资产报表编制时间,减少这一工作中消耗的人力资源。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申报,及时反馈最新编制成果,对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动态化追踪,使资产报表编制工作能够真正提高效率,提高资产报表的实效性。
当下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快,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编报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把握发展机遇,迎接挑战,通过不断优化资产报表编报工作实现国有资产的高效管理,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对资产报表编报工作的认识,加强人员培训,综合提高资产报表编报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