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2-12-16 11:43
今天 2022年20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导图小学生

贾 洁

(陇南市武都区三河中心小学 甘肃 陇南 746043)

1.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丰富视野增长知识

优质的阅读文本当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好词好句、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元素以及少许的生僻词汇,学生在完成对这类优质文本的阅读后能够扩充自身的单词储备量,掌握优质句型的用法,模仿优质故事的写作。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是直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丰富视野的重要方式之一。

1.2 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是与文字理解能力相通的,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意味着学生对文字的把控和了解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出色的理解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游刃有余的面对各类型的文字考察题。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以此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阅读中。如此一来学生的理解能力就能够在不断的阅读当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1.3 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终身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容易受到新鲜元素的吸引,往往会对这类新鲜事物产生较大的兴趣。语文文本或书籍当中存在着大量优质的人文元素,这对于处在身体和心智高速成长的关键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是宝贵的财富。因此,教师需要抓住这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黄金时期,积极开展阅读教学趣味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终身阅读兴趣。

2.当前小学时期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所面对的困难

2.1 学生没有阅读兴趣

结合大多数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我们发现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与教学内容非常相似,基本上都是教师对学生实施大量的阅读技巧的灌输从而完成考试中的阅读类题型的解题。语文阅读课与基础课混为一谈,并没有独立的阅读教学,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下难以产生阅读兴趣。如此一来,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已然成为了必然趋势,如若没有及时的转变这种情况,那么学生就会对阅读逐渐丧失兴趣,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学生阅读理解的正常发展。

2.2 学生思维僵化,感知能力不足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了思维僵化的现象,同时这部分的学生对于文本关键因素的感知能力往往不足。阅读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学素养,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知识水平,准确的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然而应试教育的观念导致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思维僵化,对文章的理解过于狭隘与片面,答题时往往只会生搬硬套教师传授的答题技巧。

2.3 学生阅读受限,眼界狭窄

因为大部分小学生都对语文阅读知识没有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在课后往往并不会主动的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这类学生从主观上就已经对阅读产生厌恶,阅读积累自然也就十分薄弱。如此一来学生随着语文学习的不断深入就会出现吃力的现象,在考场上遇到难度较高的文章就会不知所措,无法有效的完成答题。

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育策略

3.1 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创新阅读

思维导图通过展示图片和关键词等方式将原本繁琐冗杂的文章内容以直观图的形式呈现到学生的眼前,帮助学生高效的完成语文阅读理解。思维导图模式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帮助,还能令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学习阅读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的构建语文学习框架,满足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长期需求,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奠下了成功的基石。思维导图对于文章内容通过图文的方式实现直观的在线,同时其中的文字基本上为全文的关键内容,学生能通过通读思维导图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概的把握。这样由文入图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所阐明的中心思想以及主要结构,让学生能够以高效率的方式完成阅读深入的理解文章所述内容。反之,由图入文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中所展示的图片快速与文章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匹配,让学生能够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快速、准确的完成语文阅读,这对于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有着巨大的帮助,让学生清楚的明白文章中的信息关系,完成高效的语文阅读。

3.2 设置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良好课堂提问的设置对阅读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相关文本的阅读难度来设定相应的提问方式,以此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针对一些阅读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设计问题难度时应当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首先让学生带着较为简易的问题深入到文章当中去进行阅读和探索,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浏览全文并轻易的得到答案,且要给予学生鼓励,让这部分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先树立起对学好阅读的信心;随之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来循序渐进的加大问题的难度,例如让学生揣摩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学生这样由简入深的问题难度设置下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探索,逐渐提升阅读效率。

3.3 创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我国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并没有重视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通常都是以单纯的知识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年纪小,正处在发展阶段,非常容易遭受到周围环境的感染。基于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需要有意识地创造出良好的阅读气氛,以此来增强阅读教学的精彩程度,使小学生能够积极融入到阅读学习中。同时,教师也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提供创新的教学形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营造一个具有一定自主性的阅读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把控学习的节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得到体现,传统的学习过程变更为学生实现自我的过程,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感悟到语文的学科魅力,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4 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

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到阻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学生年龄较小,理解和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教师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就需要重视引导学生,也就是将他们引入到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完成文章解读,他们经过此过程,就会对阅读习惯与鉴赏能力形成初次感知,从而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经过分析学生的心理进行教学。在新课标当中,明确提出需要展现出学生在课堂上主体位置,教师应当谨记这一方针,将这一目标有效落实,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学习需求与能力进行阅读,这样才可以实现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最后,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行一定的强化训练,促使学生能够提高从文本中提炼关键信息的效率,进一步的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5 以多元性阅读素材选用为辅助,引导学生感知阅读魅力

由于部分小学生的阅读积累较为薄弱使得这部分学生在独立完成阅读时常常会出现效率不高,对文本内容把握不准确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选用多元化的阅读素材,以此来满足不同阅读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结束之后都能够得到阅读能力的提高并感悟阅读的魅力,增强对阅读的兴趣。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当时刻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从而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并考虑是否对学习内容拓展延伸。对学习内容合理的延伸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基础水平上进行强化与提高,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语文相关知识。如此一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加强对重点词语的掌握,并且在课外大量的积累词汇量,为学习阅读打好坚实的基础。学生在掌握大量的词汇之后能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和阅读效率。

3.6 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设置阅读教学问题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不断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及想象能力等等。任何一篇文章当中都蕴含着作者的心血与对事物的看法,是展现作者思想的一种方法,学生在阅读时可以耳濡目染的增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讲解知识时,无法对整篇知识全部做到细致讲解,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出发来设定不同难度层次的阅读问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设置阅读问题的原则普遍存在着过于片面的现象,致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程度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当设置更多富有启发性元素的教学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获得锻炼,真正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是决定整个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倘若教师对教学主旨的理解有误或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将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质量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计划,促使小学生的课堂地位得到体现,确保学生在阅读教学结束后自主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导图小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