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意义

2022-12-16 09:14顾晓鹛
教师博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德育

顾晓鹛

(赣榆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100)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想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中职德育工作中,就要秉承“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鼓舞人”的教育方法,重视开发人的精神素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这对构建新时代学校德育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音乐教学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在课堂中选择优美的音乐素材和新颖的授课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文化学科的学习中,学生有着非常显性的接受德育的过程,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能够认识到除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接受德育。应当说学生的这一认知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当学生形成这些认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德育已经变成了学生的一种直觉,这种直觉的产生,可以让学生在接受德育的时候有更加明显的主动意识。但是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显性的德育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当学生的逆反心理开始显现的时候,这些德育方式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一、营造氛围,在美的情境中渗透“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教师作为课程设置中的主要角色,既是科学文化的传播者,又是良好品德的示范者;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去适应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学习教育发展的最新理论,更加积极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提高综合素质,使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培养和发展。音乐教师作为德育的重要参与者,更应以身作则,注重教师言行举止在学生心中的榜样作用,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高尚品德的魅力。总的来说,德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教师如何让音乐成为师生相互关爱的纽带和心灵沟通的桥梁。

教师作为德育的主要实施者,要始终确保学生拥有一个能够自由表达且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并在这个氛围中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性。课堂氛围非常重要,因为课堂氛围的好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学习心情和学习效率。只有课堂氛围比较轻松和谐,才能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惬意。如果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做前提,德育元素就可以在音乐教学情境中像雨露滋润植物一样,让学生茁壮成长。

教师在授课中应肯定学生的想法,多用鼓励性的语言,确保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里不断地去体验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里感受音乐的美,实际上是通过评价的方式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式。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获得肯定的评价,他们在获得了肯定的评价之后,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既然学生有这样的心理规律,那么教师就要抓住这个规律,在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时,将德育的相关内容渗透进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做到正确引导,以科学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艺术殿堂,然后有目的地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灌输新的知识,并带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感受和分析美、丑、善、恶,最后用相应的旋律描绘出来。这对于学生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虽然此时的创作不是那种严格意义上的音乐创作,但是对节奏的选择和节拍的设计,还是能够让学生将一些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既应重视音乐知识的传授,又应重视德育目标的达成。因为这是一个输出过程,输出过程总能够让学生的内在想法得到强化。要特别强调,教师在此过程中不要过于显性地强调德育,只要学生在表达与输出的时候,能够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保证师生之间的平等地位,使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下主动向教师靠拢,愿意与教师真诚相待,相互信赖,并自愿接受教师的指导。这一点对于音乐教学中的德育而言非常重要,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里所说的“道”实际上就有德育的含义。音乐教师具有天然的获取学生信任的机会,他们可以用优美的旋律去打动学生,获得学生的认同。学生其实是很容易产生这种认同感的,这种认同感一旦建立,那么无论是教学音乐知识还是开展德育,都会有一个比较通畅的渠道。

二、挖掘教材,在不同课型中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句话道出了音乐的德育功能,因此,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始终渗透“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品德修养是人之根本,爱国是最基本的品德修养。因此,教师应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应积极将爱国主义情怀渗透于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中的爱国教育应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来规划,根据中职学生的吸收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品德修养和爱国观念对学生未来的人生有着决定性影响,既能培养学生今后对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又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更能影响身边人的言行,为他人做榜样。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国家》这首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深入了解本首歌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大意,然后体会其所要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歌曲。通过让学生欣赏爱国主义歌曲的方法,教师能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爱国主义信仰。

优秀爱国主义音乐作品的歌词就像一首首优美的诗歌,能鼓舞人、教育人。教师可以通过朗诵的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歌词,使学生在朗诵中感受爱国情怀,就像《国家》的歌词“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描述的一样,通过对歌曲的反复演唱可以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体会家国情怀,从小家到大家,珍惜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师还可以选择那些既具备健康向上思想,又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美、自然美的作品开展音乐鉴赏活动。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挫折,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和忧愁,因此,在音乐鉴赏的教学中渗透正能量是很有必要的。在音乐鉴赏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强化在遇到困境后处理问题的能力,树立永不放弃的健康心态,让学生在不断增加自身正能量的同时把正能量传播给身边的人。音乐鉴赏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在提升自我修养的同时去感受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以及其蕴藏的正能量。

对于中职音乐教学而言,如果教师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音乐学习内容,并将德育目标与具体措施渗透其中,那么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自然就会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这也是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德育理念有效的思路之一。人们常常用“盐在汤中”来比喻来这一教学过程。在这个比喻中,“汤”就是音乐教学,而“盐”就是德育。如果离开了对具体音乐知识的教学,那么德育的开展必然是生涩的,就如同让学生不喝汤,直接吃盐一样,效果非常差,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反之,如果“汤”做得很美味,那么学生自然就会喜欢“喝汤”,于是“盐”也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生的“肌体”中。

三、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除了将课堂教学形式作为德育主渠道,教师还要扩展举办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在实践中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成绩。在实践生活中把美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以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等为契机,适时推进德育向纵深开展。这样做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还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进一步融洽,可谓一举多得。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合唱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可以通过对合唱职责的分配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活动背后所蕴藏的意义,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体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艰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提升对国家的认同感。音乐教师应鼓励每名学生都参与合唱活动,在指导学生进行合唱训练时,既要从专业角度出发,严格要求学生在演唱上达到统一、精准、协调、和谐的艺术效果,又要要求学生在训练时动作迅速,听从指令,形成守时守纪的良好作风。

相对于课堂学习,课外活动是也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场所与方式。这是因为对于当下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而在课外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放飞自我,获得心情上的放松,使学习压力得到舒缓。课外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开展德育的时间,因为学生在放松的时候是需要具体的学习内容或学习载体的,而音乐就可以提供这样的内容与载体。如果在这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音乐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元素,那么德育自然也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音乐教师而言,一定要将自己的教学范围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这些课外活动,为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助力。

总体而言,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正如教育研究者所说的“教无定法,贵在实效”那样,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将“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灌输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学习,树立起良好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使学生在受到音乐熏陶的同时,获得心灵的启迪。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