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奎,张清华
(中国矿业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学生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从建国以来一直亟待解决的问题。从1955年出台的第一个“减负令”开始,国家首次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指导方针的整体基调下关注到学生负担过重现象。1964年毛泽东同志在春季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谈话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得到全面重视,并逐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长久任务(1)项贤明:《七十年来我国两轮“减负”教育改革的历史透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5期,第67-79页。。随后我国多位领导人同教育主管部门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同时代的解决方案。然而,历经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减负探索,负担过重依旧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阻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首要因素。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指出: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这要求学校教育回归初心,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双减”政策的出台,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业压力,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更是为学校体育发展创造了良机。基于此,本文拟对“双减”政策下小学阶段学校体育的价值体现、发展困境和优化路径进行逐一探析。
育人价值是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永恒不变的追求,学校体育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长期目标。“双减”后体育逐渐从边缘化的小学科成为学校教育中融通五育的大学科,发挥着“以体育人,以体强国”的重要作用。
身体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体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阐明德智体三者的相互关系,把体当做德智的载体。由此看来,学校体育的“育体”价值是其最突出、最本质的价值所在。学校体育具有独特的健身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其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机能水平提高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得益于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高度重视,我国小学阶段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持续得以改善。《中国儿童发展报告》显示,2010—2019年我国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显著降低,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7—12岁)超重肥胖率最高,达到26.2%,同时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也在逐年上涨(2)中国儿童中心,苑立新主编:《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也处于各项素质快速增长的敏感期,小学阶段的学校体育始终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目标之一,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具体表现为: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养成良好体型和正确的姿势、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要实现以体育心”。目前我国受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困扰的小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3)中国儿童中心,苑立新主编:《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如果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在小学阶段有效改善,那么在进入青春期后则更容易演变成抑郁等心理疾病。学校长期开展各种课内外体育运动有利于改善当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虽然体育运动不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产生影响,但会从心境状态、心理坚韧性、身体自尊等方面对心理健康素质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4)谷松:《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心理机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第16-24页。。学校体育既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又促进个体社会化并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比赛结果。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有助于教会学生处理好训练和比赛中自身与教练、队友、对手、裁判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学校体育比赛也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比赛胜负,因为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比赛结果也要受限于对手在比赛中运动能力的表现,所以比赛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这也正是体育比赛的魅力所在。因此,无论结果的好坏它都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比赛的结果也是学校体育“以体育心”的价值体现。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体育运动有效促进智力发展。一方面,小学生喜爱运动,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和活动,有利于增加脑细胞数量,并扩大脑细胞体积,进而改善大脑营养系统,促进大脑发育。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每天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容易产生疲劳,适时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肺的工作效率,使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及时输送给脑细胞,从而保证脑的正常代谢和功能活动。中央7号文件中提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在每日的学习之余,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内学校体育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和品德培养是尤为重要的。首先,学校体育的“育德”价值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一方面奥运健儿代表祖国出征赛场顽强拼搏的光荣事迹经过学校、媒体等大力传播,使学生从小将家国情怀厚值于心。另一方面,学校在传授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将爱国作为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其次,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训练,在不断失败中突破自我、挑战极限,培养不畏挫折、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再次,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道德品质。体育文化道德规范的内核和本质是公平、公正,体育比赛同样强调公平、公正,拒绝任何歧视行为,不论身份高低、信仰差异,都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比赛,并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体育比赛过程也是体育道德的教育过程,学生在比赛中学会尊重他人,全力以赴不轻视任何一位对手,自觉维护比赛秩序,在秉持公平竞争的原则下顽强拼搏。体育比赛有助于学生树立公平公正的价值观,约束其做出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双减”政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强调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从学校体育角度分析,无论是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还是开展形式丰富、种类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后延时体育服务都必须依靠体育教师的统筹管理和实践指导。然而,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是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难题。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导致其面对原有工作就已应接不暇,“双减”后基层体育教师的课时量和工作时长更是持续增长。因此,亟需解除待遇保障不足和社会地位较低对体育教师师资建设的阻碍,扩充体育教师数量以保障学校体育的良性运行。优先完善教师薪资待遇保障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加强学校体育师资力量的必要前提。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明确教师特别重要的地位,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但目前涉及提高体育教师待遇的政策文本大多未能得到进一步落实。小学体育教师的待遇保障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体育教师课时津贴待遇较低。某些学校根据不同科目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将各种科目分为三个档次,每个档次的课时津贴不同。体育作为“第三档次”科目,课时津贴仅为语、数、英“第一档次”科目教师的80%(5)谢辉强,李冰:《政策文本视角中的我国体育教师待遇发展问题研究(1949—2021)》,《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第111-114页。。这种不公平现象在小学阶段尤为常见。二是体育教师晋升空间较窄。体育学科在小学教育中不受重视,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晋升空间。中、高级教师的名额分配和学校管理岗位晋升机会都更倾向于“主科”教师。三是体育教师教育资源配置较差。体育教师无论是分配学校教育经费还是参与校外培训和学术交流都同其他科目存在差距。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提高待遇保障是解决乡村体育教师“留不住”难题的关键,2019年全国除自然减员和学校调动外,乡村教师的辞职率是城镇教师的3.3倍。不仅如此,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高也是影响教师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刻板印象深入人心,体育教师一直被视为教师队伍里的“另类”。虽然随着中高考改革的推进,中考体育分值比例不断增长,体育教师地位有所回升,但仍然难以改变人们心中的偏见。此外,除教师人数短缺外,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也是师资力量薄弱的体现。202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普遍为大学本科学历,其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平均学历最低,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高达35.5%。
学校体育发挥育人价值需要通过科学高效的实践路径,依靠学校的统筹管理、教师的实践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而现有的学校体育相关法律难以适应学校体育的高速发展,阻碍了学校体育的价值实现,其中迫在眉睫的是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问题,表现为缺乏专项立法、条文不够明细和难以实际运用(6)薛鹏飞,连小刚:《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规制:体系梳理、问题检视与完善策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第50-57页。。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骨骼、肌肉和各项身体机能系统尚未发育完成,且自身不具备科学锻炼的基本方法和运动时自我保护的相关能力。因此,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是必须明确体育课和校园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安全责任。目前“家庭少子化”趋势仍然严重,学生安全日益成为家长最为担心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必然将保障学生安全作为组织一切活动的前提。但出于进一步降低伤害事故风险,避免承担过错责任的考虑,学校普遍青睐于采用“风险回避”的控制方法,即放弃风险行为,表现为学校拒绝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大运动强度的课外体育训练或比赛,课外活动也多以组织学生操场跑操、课间操为主,体育课堂教学更是逐渐变成了“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的“三无”体育课(7)季浏,马德浩:《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体育科学》2019年第3期,第3-12页。。这种消极的风险处理方法导致学生难以切身学习技术技能并运用于实践,学校也难以将“教会、勤练、常赛”真正落到实处。
党和国家为了解决各种突出的教育问题,达到一定教育发展目标而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由于现阶段学生学业压力的不断提升,“双减”政策便应运而生,旨在降低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双减”政策引导学校作业布置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全面规范一样,每一项学校体育政策也引领着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且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效果直接影响政策整体落实程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百多项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旨在通过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层的改革决心不可谓不坚定,对政策的推进力度不可谓不强劲,然而扪心自问,学校是否真的按照政策的工作要求达成了每一项学校体育政策的预期目标?虽然这些政策的执行在一定程度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将政策目标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仍然会因为政策自身存在的问题、政策执行机制不畅、目标群体的认同和支持不足,缺乏适宜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阻碍政策执行(8)潘凌云,王健,樊莲香:《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体育科学》2015年第7期,第27-34页。。
我国学校体育普遍采用自上而下式的政策执行模式,由中央政府传递到地方政府,从地方政府传递到学校,自上而下分级实施。这种模式充分突出中央政府的作用,强调其优越地位。政策执行的成功与否几乎完全依赖于政策制定者的推进力度(9)丁煌,定明捷:《国外政策执行理论前沿述评》,《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第1期,第119-148页。。这种将政策执行过程简单视为行政过程的执行模式过于重视政策制定者的作用,忽略了执行主体以及目标群体的利益、态度和支持等因素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也忽视了环境因素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找寻突破当前困境的优化策略,保障学校体育政策高质量执行。
“双减”落地后,为了解决学生放学和家长下班时间差的“三点半”难题,进一步促进教育平衡同时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催生了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关注到小学生体质逐年下降问题,2000年便有学者陆续对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进行相关研究,但由于没有政策引导,且学校缺乏师资、财政保障,校外的体育培训机构逐渐占据了主导。随着2017年《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课后服务得到了国家、社会、学校的大力支持,也促进了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开展(10)杨曼丽,张吾龙,胡德刚,宗波波,王宝森:《“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体育学研究》2022年第2期,第21-32页。。然而,目前的学校体育条件难以支持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优质进行,加之《意见》要求从时间、质量、种类上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这种情况下,学校体育要想更好地发挥育人价值,需要突破以下困境:一是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缺乏制约服务内容的多样化;二是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和专业水平不足限制课后服务开展的质量;三是运动安全顾虑阻碍学生参与积极性;四是管理体制不健全遏制学校和社会的联动性。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学校体育将思政工作贯穿体育教育教学过程始终,为党育人,为国育人。康有为指出“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德育是教育的起点,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体育兼具多重育人价值,加强学校体育“以体育德”有利于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全人格。此外,学校体育还要注重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对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有意识地将思想道德素养教育融于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教授和技能培养之中,并通过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实践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达到“知行合一”(11)赵富学,焦家阳,赵鹏:《“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要义与践行向度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第72-81页。,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自觉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为。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将培养具有民族复兴担当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为首要目标,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并引导他们明确人民的中心地位,服务人民、一心为党(12)潘玉腾,彭陈:《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逻辑理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第9-15页。。
1. 厘清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质
如果没能读懂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质,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即认为减少校外培训,强化学校主阵地,提供课后服务这些措施拓宽了学校在家校社合作中的时空界限,学校表现为教育权的绝对占有,阻碍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并不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为发挥育人功能的体现(13)王贤德:《“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协同育人的困惑、澄明及实践路径》,《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2期,第28-33页。。家庭能够对学校教育起到一定的监督和反馈作用。家长可以对孩子做出合理的监督和管理,家长也是孩子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者,能够对变化做出合理评价并反馈给学校。社会育人从宏观层面:社会文化、经济支持在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微观层面:学生身边每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认同,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路径
要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首先要明确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社会为辅助的逻辑关系(14)李启迪,李朦,邵伟德:《我国学校体育“家校社共育”价值阐析、问题检视与实践策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年第9期,第135-144页。。一是要以学校为主导,积极鼓励家长和社会参与。学校完善自身教育职能,建立多元平台以宣传和开展体育相关教育活动,同时促进家校社相互交流沟通。二是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监督或陪同孩子自主锻炼或完成学校运动任务。出于对不同家庭家长的工作差异及体育素养良莠不齐的考虑,学校在倡导家庭教育和家庭体育的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树立正确体育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锻炼影响身边成员,营造家庭整体参与运动的良好风气。研究证明,家庭锻炼行为的代际互动实际上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即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对其家庭成员参与锻炼具有带动和导向作用(15)王富百慧,王梅,张彦峰,武东明,等:《中国家庭体育锻炼行为特点及代际互动关系研究》,《体育科学》2016年第11期,第31-38页。。三是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规模和要求,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是社会发挥体育育人作用的必要条件。
1. 完善体育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提高社会地位
小学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偏低、薪资收入不高,难以吸引优质师资,也无法解决体育教师“留不住”的难题。对此,首先要着力健全体育教师工资增长机制。通货膨胀导致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据统计,2020年CPI较2019年上涨2.5%,货币购买力在不断降低。这要求有关部门应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教师工资增长机制,既有利于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也促进了教师职业的工作稳定性。其次,拓宽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空间。适当增加中、高级体育教师比例,优化职称评选的指标体系,不简单将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以及考试成绩作为单一的评选标准,要着重关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实际。再次,提高体育教师社会福利保障。完善体育教师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社会保障机制。尤其要关注到乡村体育教师社会福利保障问题,有效解决乡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下不去、留不住”的疾痼。最后,倡导全社会关爱和尊重体育教师。在全社会广泛宣传体育教师职业的崇高和肩负的重任。树立优秀体育教师群体形象,营造全社会尊重体育教师的良好氛围(16)毛振明,李海燕,邱丽玲,陈帅:《体育教师地位之殇与解决之策:对全面深化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言(之一)》,《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第327-330页。。
2. 加强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职业素养
第一,强化体育教师思政工作和职业道德培养,在体育教师的培养、培训过程中,注重融入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相关教育。同时教育过程也要避免一味地言语说教,注重结合以身施教和树立典型等培养方法,引导体育教师坚持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和道德修养,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第二,强化体育教师自律意识。师德师风教育只是一种外在的培养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教师内在的主体意识,自觉规范职业行为和道德行为。第三,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的意见》中提出“严格考核评价和违规惩处”,根据要求,各地各校视当地实际建立科学多元的考评机制。评价注重发挥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事求是地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对于违规教师,依规依纪予以相应处分、通报,严重者撤销教师资格。
3. 拓宽体育教师招收渠道,提高专业能力
第一,多渠道引进体育教师,除每年大学毕业的体育师范生外,可以引进省、市体工队退役的优秀运动员或有经验的教练员。这些人员往往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但在理论知识、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缺陷,因此,要注重这类人员入岗前的培养、培训,并提供相应的保障制度和职业发展空间。第二,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引导体育教师理论实践双向发展,综合提高运动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及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第三,加强体育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体育课是室外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伤害事故。因此,地方政府、学校和体育部门要积极配合,重视入岗前对体育教师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注意应急预案制定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并定期开展演习,提高实战水平。
体育运动具有特殊性,常会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目前,由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归责和赔偿问题引发的纠纷已经对学校体育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学校体育要重点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学校体育安全防护工作,制定学校体育安全标准和伤害事故处理预案,防患于未然。学校应组织专门人员针对学校的运动场地及器材设施进行安全检测,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伤害事故发生时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同时,需要政府加强监督,经常性地对学校体育安全工作进行检查。二是建立和完善保险机制,目前我国涉及学校体育运动伤害相关保险的险种仅有意外伤害保险和学校责任险(17)王荷英:《学校体育活动中运动伤害保险制度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第1期,第78-81页。。由于国家缺乏针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相关保险制度,加之民众参保自觉性较低且保险费用昂贵,致使参保率不高(18)刘乃宝,严峰,杨铭:《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归属与保障机制研究》,《体育与科学》2015年第1期,第91-95页。。为了避免伤害事故引起学校、教师、家长之间关于赔偿问题的多重纠纷,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发展,亟需建立学校体育相关法规制度,并完善保险机制。政府要着重关注增加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保险险种,规定好国家、地方、学生、学校对相应保险费用的支付比例,提高民众的参保自觉性,确保险种的多样化、费用的合理化、参保的全体化。三是明确免责条款,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造成原因包括学校过失、学生过失、第三方过失和其他综合原因,目前适用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要归责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两种(19)庄静:《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归责及预防措施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53-56页。,但这两种归责原则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承担的相应责任。尤其是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学生,学校负有监护责任,即便在伤害事故中学校无过失,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加之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以未成年人为主,这极大地限制了该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因此在伤害事故中如果学校已履行相应职责,并且无其他过失,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20)宋亨国,周爱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部分的修改》,《体育科学》2021年第10期,第33-40页。。
1. 加强学校体育政策制定的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颁布的仅国家层面的学校体育政策便约有150条,过多的政策出台表现出学校体育政策制定缺乏长远规划(21)杨雅晰,刘昕:《改革开放40年学校体育政策嬗变的回溯与展望》,《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第44-54页。,且制定政策时忽视各部门交叉协同导致大量政策的实践受到阻碍。因此,首先要求制定者站在高位,从学校体育的长远发展出发,统筹协调学校体育的各项政策以防互为掣肘。然而,政策制定者仅依靠主观经验是不够的,在自身具备教育、体育、心理、管理、公共政策等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还需要大量听取这些领域专家的意见,综合多学科领域,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其次,为了避免因政策自身模糊、片面、滞后、易变等问题对政策执行过程产生影响(22)张莉清,姜志远,曹光强,李晓焱:《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制定问题探析与提升途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第55-62页。,政策制定者一方面需要在政策制定之前收集和分析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保证反馈信息的准确、全面,并充分考虑政策执行者和目标群体的利益和态度;另一方面,制定的政策既要详细,明确具体目标和标准,又要考虑到不同地方差异,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个学校的执行过程留有空间。
2. 提高目标群体的认同度和支持度
每执行一项新的政策,目标群体往往会对政策内容和实施前景产生疑惑。学校体育政策的目标群体是学生,注重对学生和家长的相关宣传和解释工作,避免因目标群体的认同度和支持度不足对政策执行过程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着重完善宣传机制,建立一个开放式的互动平台,便于政府和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加强宣传、听取目标群体的意见和诉求。既防止了学生和家长因政策误识出现漠视或抵制;又兼顾多方利益,很好地避免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冲突。
3. 提高政策执行水平和效率,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首先,建立以政策为导向的跨部门协同机制,要求教育、体育、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明确分工。其次,加强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提高其对政策内容和目标的理解,并引导其树立正确体育价值观,保障中间层级的认同和重视。
4. 优化政策执行的环境
首先,调整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要求加强学校体育政策的宣传。政府、学校通过增加书报、电视、手机及其他网络媒体的宣传力度,促进群众对政策制定背景和意义的理解,以便获取群众认同和支持。其次,改善政策执行的经济环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的经济实力存在较大悬殊,直接导致政策难以真正落实。解决之策在于加大专项转移支付规模,明确政策执行中各级政府经费支出责任。适当提高学校公用经费中体育经费的比例,例如,四川省就曾提出体育支出不得低于学校公用经费的10%(23)许弘,仇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与趋势分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80-83页。。
5. 完善政策执行监督体制
校长、教育和体育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如果不加以监督和制约,可能会导致政策的粗暴执行、选择性执行等问题。譬如,有学者调研发现,到2014年,仍然有超过一半的学校没有执行过中央7号文件部署的任何工作(24)许弘,仇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与趋势分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80-83页。。为此,要加快构建严密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发挥政府、学校、群众等监督主体的作用,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建立学校体育工作相关监督机构;通过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手机监督应用(软件)等多渠道建立监督网络。如果出现对政策不执行或敷衍执行并造成不良后果的组织和个人,必须要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学校体育要破除课后服务中的障碍,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课后体育服务主要以学校体育馆和运动场为主要活动场地,教师根据现有体育场地和器材开发其多种用途以适应不同运动的需要,同时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适当修改规则,简化技战术要求,降低运动负荷,使课后服务内容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降低安全隐患,促进学生参与性和兴趣性。二是学校可以聘请有经验的退休教师或从大学、各级体工队、体育培训机构中引进有资质的大学生、运动员或教练员参与课后服务指导工作。鼓励学校与体育场馆合作,利用周边体育场所,解决场地设施不足问题,增加课后体育服务项目种类。三是学校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传授安全知识,技能,减少或避免在练习和比赛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建立健全的课后服务的管理标准,评价体系。根据地方政府具体政策,学校加强对课后体育服务的制度制定、具体实施、教师配置、经费使用、内容安排等方面的管理,从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员的多方视角,综合分析制定一套多元化课后体育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但需要注意的是,推进课后服务质量应更多地采用激励机制,过度评价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25)屈璐:《我国基础教育课后服务政策嬗变及展望》,《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年第4期,第14-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