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丽
《差不多先生传》是胡适先生创作的一篇纪传体杂文,通过描绘一个做任何事情都马马虎虎的“差不多先生”的形象,警醒人们不要像“差不多先生”这个人物形象一样,对任何事情都持敷衍苟且的态度,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做事不认真的人以及缺乏创新精神的社会现象。这部作品曾多次翻译成英文,用来帮助他国人民了解我国当时的情形。本文选取了张培基先生的英文译本和张梦井、杜耀文合著的英文译本进行对比鉴赏分析。张培基先生是享誉现代的中国翻译家,翻译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散文,他的《差不多先生传》译本是众多译本中印刷次数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译文文辞畅达、富有文采。而张梦井、杜耀文合作出版的《中国名家散文精译》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差不多先生传》的英译就是其中的佳作之一,自发行以来就在译界广为流传。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文章都是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译文进行对比分析,但目的论自身存在局限性。在目的论中,译文的目的与译文受众、文化等因素有关。然而,在翻译实践过程中, 由于不同的个体或人群在价值观、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我们在评价译文的优劣时,其结果也会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而大相径庭。换言之,通过译文是否达到了翻译的目的来评判译文的优劣是不恰当且缺乏可信度的。然而,刘重德倡导的“信、达、切”翻译原则结合了中国和西方的翻译理论,对于指导翻译实践有着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本文以“信、达、切”翻译原则为理论基础,对张培基先生的英文译本(以下简称张译)和张梦井、杜耀文合著的英文译本(以下简称井、文译)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译本有着不同的特点,对各译本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既能使译者学习各译本的优点,又能指出其中的不足,有利于促进翻译实践的发展,提高翻译实践水平。
刘重德先生在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与英国翻译家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的基础之上结合个人翻译经验,提出了“信、达、切”翻译原则,即:(1)信——信于内容;(2)达——达如其分;(3)切——切合风格。“信”在翻译工作中既是需要遵循的第一个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作者在原文中所呈现的内容,译者在译文中也应该将其呈现出来,不可因个人的喜好,将原文中没有呈现的内容在译文中呈现或者任意删减原文内容。“达”即“达如其分”,是第二个重要的翻译原则。毋庸置疑,译者翻译文章或书籍的目的是方便译入语读者进行阅读,倘若译文不流畅,使读者在阅读时倍感困惑,那么这样的译文也就失去了其自身的意义。第三个原则,译者只有在做到“信”和“达”之后,才能深入探求且必须探求风格的“切合”。刘重德先生(1979)认为,在翻译人物对话时,译者应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原文内容酌情处理,才能恰如其分地传递原文的风格。
自刘重德先生提出“信、达、切”的翻译原则以来,便引起了翻译界广泛的关注与反响。大部分学者都发表了相关的文章,表达了自己对该翻译原则的认同。顾延龄(1991)认为,刘重德先生用“切”代替“雅”,具有其独特的道理和信服力。林玲帼(1993)证实了刘重德先生“信、达、切”翻译原则的正确性,并从作品的不同风格、不同对话、准确用词三个方面,探讨了“切”的重要性。刘罗颐(1994)也在其文章中表达了对“信、达、切”翻译原则的共识,认为刘重德先生的翻译原则弥补了前人的不足。夏平(1995)在《读〈浑金璞玉集〉》一文中,对“信、达、切”翻译原则做出了评价,虽然只更改了一个字,却大大增强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功莫大焉。谭卫国(1997)认为,刘老提出以 “ 切 ” 代“ 雅 ”,将“切”字作为衡量译文风格是否恰达的标准,是非常合理的。
除上述所说的学者之外,还有许多学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信、达、切”三字的肯定。“信、达、切”的翻译原则不仅是严复和泰特勒翻译观的发展,也是一代又一代翻译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重德先生提出的“信、达、切”翻译原则在中国翻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以前人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在翻译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总结出了该理论,该理论对翻译实践有着指导作用。本文将从信于内容、达如其分、切合风格三个方面来对比分析《差不多先生传》两个英文译本,分别是张培基的英文译本和张梦井、杜耀文合译的英文译本。
刘重德先生认为,“信”是翻译过程中第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保留原文意义要求译文词语所表达的含义要与原文词语所表达的含义一致或者极为相近;原文所传递的信息要在译文中全部呈现,也就是说,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不能凭借个人主观意愿任意地删减或增加原文内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翻译绝对不容许错误”。虽然有些情况下译者可能需要对原文进行改写,但都是基于原文意义进行的。如:
例1: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胡适,1919)
张译:Later Mr. Cha Buduo served as an assistant at a money shop.
井、 文 译:Later, he worked as a partner in a private bank.
钱铺指中国老式的金融机关,又称钱庄,大部分是由私人经营。“money shop”是指私人钱庄;相较之下,将钱铺译为“money shop”更为精确,同时也较符合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private bank”意为私营银行,井、文将“钱铺”译为“private bank”导致译文在词意上产生了偏差。伙计指商店中雇佣的人,“assistant”意为助理、助手、店员;然而“partner”意为合作伙伴,指工作中的搭档或者生意场上的合作者。显而易见,张译表达较为准确,而井、文译中的“partner”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
例2: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胡适, 1919)
张译:One day, he wanted to go to Shanghai by train on urgent business.
井、文译:One day, he was going to Shanghai for an urgent matter.
火车出发时间是非常严谨的,且一般情况下是固定的。差不多先生出行是为了重要的事情,更应该准时到达火车站搭火车。“搭火车”一词表现了差不多先生无论是对待生活中的小事还是大事,都是含糊应对、敷衍了事。井、文译将“搭火车”一词省译了,省译该词导致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缺失,使译文无法传递出原文的信息。
翻译实践的过程不仅仅是字码之间转换的过程,也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对话过程。在该过程中,译者首先便要理解原文文本的意义,在这一阶段, 译者的任务是尽可能挖掘与体会原文文本所包含的各种意义。在表述译文的过程中,由于原语读者和译入语读者在语言、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 译者为使译文呈现原文的意义,不得不进行各种选择。倘若译者具备正确理解原文的能力,却无法使用通顺的译文表达出来,以至于目标语读者无法理解译文所表达的意思,那翻译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因此,译者不但要正确理解原文并准确传达原文内容,还要使译文符合语言规律。
例3: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胡适,1919)
张译:His surnamed is Cha and his given name, Buduo,which altogether means “about the same”. He is a native of every province, every county and every village in this country.
井、文译:He is surnamed Al and named Most, born in every province,every county and every village.
文章中差不多先生这个名字的含义,是指“差不多一样,几乎相同”的意思。张译使用定语从句“which altogether means ‘about the same’”,补充说明差不多先生的姓和名的含义,使译入语读者明白“Mr Cha Buduo”具有“差不多一样,几乎相同”的含义,并采用音译的方法翻译,将“差不多”译为“Cha Buduo”,意译的翻译方法,即在原文大意的基础之上进行翻译,而非逐字逐句翻译原文,将“差不多”译为“About the same”。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不仅保留了中国文化中姓和名的顺序,又能向读者阐释文中“差不多”这个名字的含义。井、文译在翻译“他姓差,名不多”时,将姓译为“Al”,名译为“most”,虽然“almost”也表达了“差不多”的含义,但由于“Al”与原文中的“差”,“most”与原文中的“不多”并不对应,将姓译为“Al”,名译为“most”在表达原文意思的时候并不顺畅,因此此处张译更为精彩。
例4: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胡适,1919)
张译:His name is always on the lips of everybody because he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
井、文译:The name of Mr. Almost is on everyone’s tongue every day, for h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all Chinese people.
在这句话中,尽管两个译文都准确传达了原文内容,但我们仍需要关注两篇译文对“代表”一词的处理。张译将“代表”处理为“representative”,井、文译将其处理为“the representative”。李在铭在《英语冠词》一书中指出,从语法层面来说,当名词做表语时,现代英语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使用冠词的;从语义层面来说,在具有职业、头衔、身份、官衔等含义的名词前,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使用冠词的。因此,此处张译不管是在语法层面还是语义层面更符合目标语的语言规律。
《差不多先生传》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成文,全篇语言朴实无华,辞藻并不华丽,句子通俗易懂。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译者应该使译文的语言风格与原文的语言风格保持一致。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译者必定要在文字上下足功夫。刘重德先生认为,倘若译者能在保留原文意义和通俗易懂的基础之上,使译文风格与原文切合,那么这样的译文就“活”了。如:
例5: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胡适,1919)
张译:Mr. Cha Buduo has the same physiognomy as you and I.
井、文译:Mr. Almost looks like you and me.
在这句话中“差不多”这三个字出现了两次,展现了原文作者对这类人物或现象的讥讽,成为识别作者写作风格的一个重要标识,朗读这句话的时候,在听觉上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差不多”这三个字在这句话中出现两次,也使用了重复格的修辞手法。尽管这两篇译文都传达了原文的意义,但在该句中都未曾展现原文的修辞,也就是说,它们在展现原文的风格上都有所欠缺。
张培基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英文译本和张梦井、杜耀文先生合译的《差不多先生传》英文译本都是非常杰出的译作,值得我们认真品读。基于“信、达、切”翻译原则对这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译本有各自的精彩之处,尤其是在“切”上,两篇译文都展现了原文幽默讽刺的风格。但从整体上看,张培基的译文更注重“信、达”;而张梦井与杜耀文的译本则更注重“信、切”。这两篇译文在不同层面做到了极致,也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值得译者认真学习借鉴。对张培基先生以及张梦井和杜耀文合译的《差不多先生传》英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看出,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信于内容”要求译文必须结合原文的社会、历史、文化和文学背景,准确地体现原文的意义。“达如其分”要求译者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充分理解原文逻辑,表达时要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律。“切合风格”要求译者充分了解原文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尽可能地模仿原文风格,使原文风格在译文中得以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