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彤
角色游戏是可以反映社会生活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都是真实存在的角色。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往往因为幼儿角色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进入游戏情境,从而达不到游戏的教育目的。笔者所在幼儿园开展的共享区域游戏旨在帮助小班幼儿提高角色意识,笔者做出相关研究,经过实践提出相应策略。
一、共享区域中培养小班幼儿角色意识的重要性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教师、警察、外卖员、保安、司机、爸爸、妈妈等都是幼儿常见、熟知的人。学龄前的儿童对模仿成人活动、反映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本文中的共享区域游戏是指在区域游戏的基础上打开新窗口,充分利用小班教室间的走廊和楼梯长廊等地,打造班与班之间的共享区域游戏场所,投放符合小班年龄段中不同幼儿发展水平的角色游戏材料,让小班幼儿进入空间、时间、规划与经验的共同分享,为培养小班幼儿的角色意识提供优质的环境基础。小班幼儿提高了角色意识,才能投入游戏情境,和同伴共同游戏,有一个好的游戏体验,从而更加喜欢幼儿园的游戏、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也能使游戏发挥最大化的教育意义。
二、共享区域中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共享区域中小班幼儿角色意识缺乏
根据班级教师的游戏观察记录,笔者发现小班幼儿缺乏相应的社会角色认知。在传统的角色游戏中,小班的幼儿难以进入角色,不能专心于自己的角色,幼儿间的沟通也很少,也没有交往的技巧和经验。教师的观察记录显示,有些扮演爸爸和妈妈的幼儿觉得自己是自由人的角色,会去班级各个区域都转一圈;有些幼儿能待在小医院、菜市场等角色区,但是他们忙于拨弄眼前的材料,不会尝试整理材料,也不会引导“病人”去找“医生”看病或引导“客人”挑选食材;当游戏结束时,游戏材料也需要教师的二次整理;小班幼儿因为自身的年龄特点,情绪不够稳定,情感上比较冲动,有时会与同伴争抢“玩具”,发生矛盾。幼儿对每个角色的职责还不太清楚,对该角色要完成的工作目标比较模糊。
(二)共享区域中教师观察方式、评价理念滞后
教师平时专注于集体教学活动,对游戏的指导不太专业,会出现只局限于关注幼儿安全的问题,把精力放在引导幼儿间的友好相处上。例如,教师的观察记录中常常关注幼儿间的矛盾,分析幼儿的不良行为,而很少带着一双发现“哇”时刻的眼睛,去记录体现幼儿认知、动作上进步的表现。角色游戏区的材料往往是一学期一换,远不能满足幼儿日益增长、变化的需求。教师对指导角色游戏都有些迷茫,还需要学习专业知识,改变陈旧固化的观念。教师间的沟通交流时间不够、质量也不佳,交流缺乏深度。例如,有些教师的幼儿观比较落后,还停留于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用一些“贴标签”的方式评价、评定幼儿的发展水平,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
三、共享区域中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策略建议
(一)创设符合幼儿兴趣的游戏环境
小班幼儿对游戏是最感兴趣的,这也往往是幼儿园最吸引幼儿的地方。幼儿来到幼儿园,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幼儿很陌生、很迷茫。教师应当为幼儿创设宽松、温馨的游戏环境,用上一些幼儿从家里带来的材料,如全家福、小玩偶、小电话等,让幼儿有熟悉的感觉,再现幼儿的生活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保持愉悦、安定的心情。教师还需给幼儿制作角色挂牌,幼儿带上了挂牌就知道了自己是一个什么角色,也有了使命感。关于游戏材料整理方面,教师可以给每筐玩具都做好定位,拍照做标记,鼓励幼儿自己整理并检查,久而久之,教师不包办整理的任务,也能让幼儿养成自己整理的习惯。
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的活动能使活动与幼儿的联系更为紧密。如果幼儿面对一个感兴趣的主题,他能有很多自发的游戏行为,也会更加乐意参加游戏活动,有时候也会展现出探究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抓住与幼儿交流的机会,仔细听幼儿提出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关注每个主题幼儿所感兴趣的点,关注幼儿可能会感兴趣的游戏主题,这有助于教师发现幼儿的深层次的兴趣,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幼儿的认知体系是如何建构的。
(二)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
幼儿的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基础,与其每天看医院就诊的视频,不如幼儿跟着家长真正去一次医院。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园配合,教师应鼓励家长多带幼儿体验不同的场景,与家长分享实践学习的重要性,这对幼儿的影响意义重大。在表演区游戏中,“小老板”会跟“小顾客”收取门票,幼儿说他去看演出都是要买套票的,而套票是比单张买便宜的。由此可见,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了,游戏也会更加有趣,这比教师直接提出要买票和收费有效得多。幼儿自发的游戏能体现出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师要利用常规主题活動帮助幼儿梳理生活经验,如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主题中,教师与幼儿聊一聊“家里有哪些成员”“爸爸经常在家里做什么”“爸爸妈妈谁做家务、做哪些家务”等。通过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强化,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能更加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共享区域游戏的创设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由几个同班幼儿小范围共享经验的局面,帮助幼儿走向更多经验的学习,不同班级幼儿之间进行交往游戏,相互学习,相互激发,也让教师看到了一些新的游戏情境的产生。例如,同一楼层的幼儿因为经常一起游戏变得熟悉起来了,小六班的幼儿邀请小四班的幼儿去观看表演、小六班的幼儿带着野餐垫邀请小五班的教师一起野餐等。当然这也能给幼儿提供更有趣的游戏体验,不同班级幼儿在游戏时交流,会提出更多的问题,能让幼儿产生更多的思考。例如,小六班的幼儿问小四班幼儿:“为什么你们班只有一部电话,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电话,该怎么办呢?”两个班的小朋友一起思考如何解决缺电话的问题。当幼儿产生疑问时,还能向不同班级的教师提出求助或者进行讨论。刚开始幼儿还不认识同一楼层的教师,性格活泼的幼儿带动其他幼儿主动与不认识的教师交往,久而久之,幼儿都能在遇到问题时大胆向周围的教师寻求帮助。共享区域游戏的形式可以大大扩大幼儿接触的游戏对象,从而方便幼儿积累更多的游戏经验,从而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
(三)投放幼儿发展所需的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以往都奉行真实,这会不经意忽视了幼儿操作的难度。幼儿家提供的手机操作复杂、功能全面,并且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导致幼儿一直在接电话、打电话。教师可以将游戏材料改为简单、易操作的,如用长条积木代替电话,幼儿自行输入号码,玩得十分投入。教师将自制玩具和现成的玩具、半成品和成品材料合理搭配投放,满足了不同幼儿的需求,发展程度不同的幼儿都能将游戏材料玩起来、用起来。
教师要通过定期、长期地对幼儿的观察判断自己创设的环境以及提供的材料是否满足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在观察到幼儿错误地使用材料时应该及时地进行指导。游戏区域出现幼儿的吵闹声、争吵声或者一些不良行为时,就说明游戏的设计或者材料其实是有问题的。通过教师的观察,如果发现某些游戏材料幼儿经常不去使用或者幼儿表现出对这些材料没有兴趣,教师应该及时记录,并根据观察的结果更换为幼儿发展更需要的材料。
(四)教师在游戏中提供适时适宜的指导
游戏开始以后,教师往往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在观察着幼儿游戏的。教师有时可以视情况以一个游戏角色加入游戏中,会让幼儿充满新奇的感觉,观察教师在做什么。这时候教师可以做必要的示范,幼儿在以后的游戏中会进行模仿,久而久之幼儿就知道角色的职责了。比如,护士的职责要指引病人去找医生看病,教师发现“小护士”在医院很忙的情况下去小吃店购买事物,教师可以扮演“病人”叫“小护士”来指引挂号等。教师游戏中适时的指导很重要,游戏后与幼儿一起讨论刚发生的游戏也很重要。教师把幼儿身上出现的问题指出,一起想办法解决,也让幼儿说一说游戏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教师会发现这样的指导行之有效,幼儿更愿意与教师分享生活中、游戏中的发现。
教师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会和幼儿一起“沉浸式”游戏,一起发现游戏的漏洞,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还应该增加什么样的角色、增加哪些材料。由于这是幼儿自发的主意,导致幼儿的参与感增强,还会带动家长参与游戏材料的准备中。例如,“妈妈们”常带着“宝宝”去野餐,“宝宝”的衣服容易弄脏,“妈妈们”觉得应该增加一个洗衣房,结果第二天就有家长带了用纸箱制作的“洗衣机”来园。
(五)教师要系统学习聚焦式的观察
当教师在观察幼儿时,应该追随幼儿的脚步,回归幼儿的本位。不能评价幼儿的游戏水平,可以客观地描述幼儿的游戏状况和发展状况。教师还要有计划地进行观察,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比如,教师可以关注幼儿的几大方面的发展,如语言、社会性情感、身体动作、幼儿的创造性、幼儿的认知方面、幼儿的早期阅读。教师在观察到幼儿的游戏行为时,要开动脑筋、拓宽思路,从各个方面的各个角度分析幼儿在游戏中展现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真正理解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以幼儿早期的学习标准和发展检核表作为依据评估,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评价幼儿。教师要根据科学的标准、有可信度的依据作为描述幼儿游戏状况的基础。
当教师改变了自己过时的理念,确定了观察幼儿的科学依据,分工和交流共享变得尤为重要。经过教师的讨论,一致认为“定点制”比较适用于现在的游戏开展情况。小班的幼儿对游戏情节、游戏玩法还不够了解,教师要精通自己所负责的游戏区,了解游戏的多种玩法,在指导和引导幼儿时能有更多的方法和策略。教师用统一的表格记录幼儿的游戏,做出游戏实录表和追踪观察表,教师间定期带着观察记录表进行沟通交流。表上有幼儿的名字和不同时间的游戏表现,幼儿的本班教师也可以根据这样一份客观的記录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方便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指导。
(六)教师以整体观观察、看待幼儿
幼儿不仅在游戏时学习,幼儿的成长或认知的进步只会体现在游戏中,而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理解也不应该仅停留于游戏的瞬间所发生的事情。如果教师想要全面地了解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原因,应该关注幼儿所有领域的发展以及一日生活中的行为。通过全面持久的观察,教师能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水平、个性品质以及幼儿如何应对困难情境,这样更便于洞察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的深层次兴趣和爱好,幼儿正在建构的信息和知识以及所在家庭背景对他们的影响。幼儿在游戏活动方面、生活活动方面和集体教学活动方面的表现可能会存在差异。例如,有些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认真、专注、安静的幼儿,在游戏时可能会不善言辞,但是能专注地做自己手中的事情。这样的幼儿不能说他游戏玩得不好,应该引导幼儿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担当一些适合自己的游戏角色。有些幼儿在生活活动方面表现出的闪光点也该被重视,也可以在游戏中担当重任。
四、结语
笔者通过对游戏的反思和改进、对自身观念的更新,深刻地认识到做一个有意识的倾听者和观察者能比之前更“看懂”幼儿,在后续的实践研究中更应该记录和发现幼儿的发展需要。共享区域中的角色游戏是不断创想的游戏,因为游戏的对象是来自不同班级的幼儿。游戏经历了阶段性的开展,幼儿已经收获了快乐,也让教师收获了很多的惊喜,让笔者意识到应该更早地改进幼儿的游戏,改变自己的理念。一个好的游戏,是要让幼儿主动想要选择,在游戏中能充满兴趣,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游戏后能有所收获。教师也要在每次观察幼儿游戏、参与幼儿游戏后有所收获。教师的收获是发现了幼儿需要什么样的游戏材料,看到了幼儿在经验方面是否得到了提升,在下一次的游戏中引出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将生活经验总结应用到游戏中、同伴交往中、自主学习上。教师始终要带着发现的眼睛观察幼儿,做个有心人,并且要及时记录,便于反思和调整材料和自己的固有观念。随着小班幼儿渐渐长大,教师将继续跟进幼儿的游戏情况,进一步开展贴近幼儿生活、提升幼儿经验的游戏。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