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趣味教学,构建寓教于乐的数学课堂

2022-12-15 16:36邹俊
家长·中 2022年12期
关键词:趣味笔者数学

邹俊

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密钥,是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作为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数学学科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学习数学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不少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有着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个事物产生兴趣后,很多问题和困难便会迎刃而解,而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托趣味教学手段便是教师的“不二之选”。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立足于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需求,借助趣味游戏、课堂问题、信息技术、课堂实践等元素,将教学内容、形式以多样化的手段呈现出来,为数学课堂注入趣味,助推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萌发,使其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进而爱上数学、爱上数学课。

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谈一谈如何依托趣味教学构建寓教于乐的数学课堂,以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真正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一、引入趣味游戏,点燃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并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发现、提出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有不少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更侧重于运用口述的方式进行教授,存在“教师负责讲,学生被动学”的情况。殊不知,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早已过时。久而久之,不仅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感受,甚至可能使其产生学习逆反心理,大大影响学习效率。要知道,好玩、好动是大多数小学生的天性,与其让他们在课堂上只是被灌输知识,不如教会他们如何主动去啄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而有意义的。而游戏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天性,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将游戏与数学知识有效融合,不仅可以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调动其参与知识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让学生从其他角度去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概念,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學时,教师可引入趣味化的数学游戏,优化教学方式和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时,更好地收获知识、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知识的教学中,该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随机性,理解不确定事件中存在的可能性。于是,在教材讲解的基础上,笔者还设计了一个“转盘游戏”。在游戏开始前,笔者准备了一个涂有蓝色和黄色的转盘,转盘像时钟一样被均匀地分成了12格,其中黄色和蓝色各占6格,当转盘旋转停止后,中心处的指针会随机指向某个格子。将转盘准备好以后,笔者邀请不同的学生上台来转一转,让学生一起来猜一猜最终指针指向的格子会是什么颜色,并想一想,是指针指向蓝色格子的可能性更大,还是指向黄色格子的可能性更大,或是存在一样的可能性。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探究热情,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转一转、猜一猜和想一想的环节中。当学生玩转“转盘游戏”后,对“可能性”这一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了游戏带来的趣味体验,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设计趣味问题,调动探究兴趣

在生活中,很多小学生都喜欢与家长或同伴玩一些趣味问答游戏,如猜字谜、脑筋急转弯等。对小学生而言,这些问答游戏不仅充满乐趣,还能拉近自己与家人和同伴的距离,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这些问题不是表面上的问与答,而是存在一定的思维关联性,学生需要在脑海中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联想和思维发散,去将问题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整合,最终获取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好胜、求知心理都将得到最大的满足。鉴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堂问题,营造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去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数学素养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时,鉴于学生在三年级上册通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一课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概念,了解了什么是“分母”、什么是“分子”,于是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了一个猜字谜环节,先出示谜面“再见了,妈妈”,接着让学生一起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很快,有学生猜出了是“分母”:“再见”有着“分开、离别”的意思,“妈妈”也被叫作“母亲”,所以谜底是“分母”。通过运用趣味问题导入课程,可让学生的思维在猜想中立马活跃起来,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同时,学生在猜想时会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回顾,这等于是在脑中又预习和巩固了一遍已学知识,可让接下来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此同时,在布置学习任务时,笔者也会为学生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特点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趣味问题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和寻找答案,在答疑解惑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一课中,该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调查、整理、统计、分析数据的过程,形成统计观念,并学会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此,为有效锻炼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笔者结合教材设计了几个探究性的问题:1.本班一共有多少学生?其中女生多少人?男生多少人?2.女生中喜欢看动画类节目、体育类节目、综艺类节目、新闻类节目的分别为多少人?3.男生中,喜欢看动画类节目、体育类节目、综艺类节目、新闻类节目的分别为多少人?4.通过调查后分析一下,全班学生最喜欢看哪一类节目?其中最受女生欢迎的是哪一类节目?最受男生欢迎的是哪一类节目?

这类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调动其调查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这类问题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促成接下来探索任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在问题的指引下,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索,通过自主分工制作调查表和统计图,去完成数据的收集、归纳、整理和绘制,最终通过分析图表得出有关的结论。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小组合作中获得快乐的探究体验,还能加深对统计知识的印象,并逐步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数学教育的目的。

三、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情境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它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更多便利。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得最为普遍,教师可利用其拓展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为学生带来丰富而多样的学习体验。对小学生而言,很多数学知识非常抽象,通过字面意思很难理解,即使有的当时理解到了,但久了也容易忘记。而多媒体技术有着声、像俱全的特点,可以将抽象、平面的数学课本知识,以直观、立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营造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还能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其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记忆更深刻。因此,要想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掌握各种信息技术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一课时,为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则,笔者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来设计课件。在课件中,笔者设计了“青蛙妈妈找孩子跳荷叶”的动画情境:画面中设计了荷叶排成的路径,每片荷叶上都写有一个综合算式,学生要帮助青蛙妈妈计算出算式的正确答案;答对了,青蛙妈妈可以往前跳一步;答错了,则要往后跳一步。在出示动画和答题规则后,学生各个都“摩拳擦掌”地想要帮助青蛙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于是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大家都绞尽脑汁地利用所学知识去进行计算。而为了加快学生的运算速度,笔者还在动画中设计了一条张牙咧嘴的怪鱼,它围绕在小蝌蚪周围,当学生计算错误时,怪鱼就离小蝌蚪更近一步,好像随时要把他们吃掉一样。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下,学生不自觉地加快了计算的脚步,迫不及待地想要解救小蝌蚪们,好让他们快点回到青蛙妈妈的怀抱。

又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一课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射线、线段、直线,笔者运用了3个简单的动画来演示。首先,模拟一个手电筒打开后光线射出的过程来演示“射线”;其次,模拟两个手电筒打开后光线相对重合一起的过程来演示“线段”;最后,模拟两个手电筒打开后分别朝相反的方向射出光线的过程来演示“直线”。通过动画的演示,学生对射线、线段、直线概念的理解更加形象、深刻,也更能明晰这3个概念的区别。在接下来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学习中,通过类似的模拟演示方法,也可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并在视觉感官的刺激下记忆得更加深刻。

四、重视课堂实践,感受动手之趣

数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意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是数学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内容。众所周知,小学生都有着极强的创造潜能。他们的创造潜能不仅体现在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还表现在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上。各种石头、花朵、树枝、泥巴等都是他们在生活中乐于鼓捣的材料,他们可以凭借着双手,创造出极具趣味性、审美性和实用性的物品。究其原因,在于小学生普遍都好动,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渴望通过探索各种材料去了解世界,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从动手创作中收獲成就感。因此,教师不妨借助学生这一身心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动手操作的学习实践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捏一捏、剪一剪、拼一拼”等方式去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其在获得操作带来的成就感的同时,更形象直观地去理解数学概念,把握数学本质和其中蕴藏的规律,进而让数学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知识时,笔者便在课前让学生每人提前准备好一块橡皮泥或超轻泥。上课后,笔者先以“中秋节做月饼”为主题,要求学生将自己带来的橡皮泥,做成一块巴掌大的月饼形状。待学生做好“月饼”后,笔者引申出“单位1”的概念,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而制作的这个月饼便可定义为“单位1”。紧接着,笔者出示问题情境:“小明的家里一共有4口人,分别是爸爸、妈妈、小明和妹妹,中秋节来临时,妈妈安排小明将家里的一个大月饼分一分,要求家里的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同的份数,试问小明应该怎样分月饼?”看到这个问题时,不少学生不知如何着手思考,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利用手中做好的月饼,尝试用笔在饼上划一划、分一分,看看如何才能分均匀,很快学生便发现将月饼从中间横竖两刀便可分得相等份量,由此可让学生理解到什么是“分数”。这时,笔者要求学生将手中分成的4份饼分别做好标记,并询问学生:“若此时妹妹拿走了一份的量,应该怎样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若这时爸爸再拿走一份的量,剩余的量应该怎样用数学的方式表示?”由此引出“分数单位”的定义,并引导学生构建出“几分之几”的数学概念,为后期学习分数的运算及应用奠定重要的基础。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课堂的参与者,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通过亲身实践对月饼进行制作、分割和分配,对“分数”的概念也从模糊走向清晰,而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有意义且有效的。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儿童的才智大都反映在他的手指尖,只有让他们去动手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智慧和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解放学生的双手、大脑,带领他们在“做”中学,透过指尖去理解数学、认知数学概念,促进其创造潜能的激发。

五、结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意思是对学习而言,懂得怎么学习的人,比不上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却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其中阐明的便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好学者”和“乐学者”,以趣味化的教学手段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趣味化的方式去优化数学知识,让趣味点亮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中蕴涵的乐趣和魅力。当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以数学为乐趣,进而由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最终实现学以致用。

(宋行军)

猜你喜欢
趣味笔者数学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午睡的趣味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