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创新路径分析

2022-12-15 20:54:10李婧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路径

李婧

关键词:河南卫视;中国节日;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创新路径

中国节日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传统节日具有—系列的活动,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利用全新的媒介技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已成为重要任务。在这—背景下,河南卫视勇于创新,将中国传統节日作为节目主题,打造“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形式向广大观众呈现,引起了强烈反响,深受人们青睐。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通过不同的主题,形式多样的节目,广受好评。其中,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成为该节目备受人们青睐、收获明显好评的主要原因,也是该系列节目最突出的特色所在。因此,对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探讨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的创新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精神内涵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源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原创类节目层出不穷,同时涌现了大量的优质作品,如《国家宝藏》等,该类节目在形式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游刃有余,但是如何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特点,进行创新性、现代化表达文化内涵,仍是节目策划者与制作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融入民族意象,激发观众共情

历史文化在长期沉淀下赋予了传统节日诸多文化内容,如天文历法、祭祀活动、礼仪风俗等,“春节”“清明”“端午”等节日无—不融合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生活智慧、集体记忆和人文精华,节日作为—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能够帮助人们脱离琐碎繁杂的日常生活。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牢牢把握住了传统节日在文化语汇中的独特辨识感。该系列节目在视听语言层面通过符号化的道具与场景呈现,将中国节日的各种风俗展现给观众,如清明时节的“踏青、祭祀先祖、斗草”等,使观众能够融入文化氛围中。

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灵魂,也是文化类节目进行呈现与创新的难点。与传统模式下节目主持人煽情化、口号化的宣传有所不同,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对传播策略加以创新,采用“经典化,拟人化、情节节化”的策略,在形式丰富多样的节目中体现出来。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同时不失深刻的阐释。具体分析,“七夕奇妙游”中《破阵乐》通过戚家军、花木兰等充分阐释了爱国情怀;“清明奇妙游”中《少年》表现了励精图治、发偾图强的个人奋斗精神。另外,从民族精神的思辨层面进行分析,节目始终贯彻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本精神,因此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

中原文化的自信表达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能够充分把握中原文化,这种以地城文化为基础的节目主题特色并非一蹴而就,早在上世纪90年代,河南卫视便开始尝试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创作与创新,比如说《武林风》对中华武术文化的弘扬,《汉字英雄》对汉语言文化的传播等。河南卫视传统文化类节目无论在选题策划还是制作宣传方面均具备丰富的经验。因此“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主题选择、细节挖掘以及风格定位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制作出—个又—个优质节目。该系列节目在时间维度上跨越各朝各代的历史文脉,节目中充分融合中原名胜古迹、名人典故等文化元素,通过对数字化影像等先进技术的利用,将出土于中原地区的一系列国宝通过节目一一呈现。同时,该系列节目在地理空间层面编织了一幅中原文化矩阵图,贯穿于郑州、开封、登封等诸多古城。节目中《医圣传人》讲述了张仲景济世救人的典故,《龙门金刚》则以舞蹈的形式展现龙门的宏伟气势,《穆桂英挂帅》以戏血的形式展现了当年杨家将的英姿,这些节目均是地域文化内涵的体现。

古今对话的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如何使其贴近时代主题,具备珊代性价值,能够回归于现代话题。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将航天问月、戍卫边疆、扶贫攻坚等当今社会热点话题与节目融合,达到借古说今的目的,这也是节目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将其活灵活用的表现。不但能够拉近历史和广大观众之间的距离,同时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中的现代性价值。比如说春晚节目《天地之中》将传统太极与现代航天科技融合创新,营造了一幅极具文化底蕴的“航天登月图”;“七夕奇妙游”中《:给女孩:》等节目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女性精神风貌的联结;“端午奇妙游”中引用了屈原的章甸,充分展现了赛舟勇士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实践创新

河南卫视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不断推动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从节目的原创性实践、传播方式的融媒化发展以及契合年轻群体的表达手段,打造了传承与创新的舞台,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原创性的文化节目

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的创作始终秉持原创性的原则,如《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汉字英雄》等,均是独具特色的原创性文化类节目,深受人们的青睐。“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自2021年播出以来,带来了剧烈反响,收获巨大成功。近年来河南卫视从未停止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的探索步伐,而“中国节日”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便在于其长期坚守原创性原则,能够不断探索实践,积累经验。文化类节目制作团队具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工作人员能够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采用多元化的创新形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使节目符合时代发展主题,同时又独具特色。这—特质的根本便在于文化自信。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带来了巨大的辐射效应,央视及其他各省市广播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摆脱新媒体时代下“娱乐至上”节目创作理念的影响,使中国风充满荧屏。

融媒化的传播手段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制作团队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如5G技术、AR技术等,实现虚拟场景与现实的融合,赋予节目强烈的现实感与科技感,使视听效果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产品分发和传播以“移动优先”策略为主,创作节目时将手机“小屏”作为主要阵地,网络平台比电视大屏提前直播,通过小屏大范围传播带动大屏。另外河南卫视积极与其他互联网平台合作,在相关视频平台上播放节目的精彩片段,进行全网宣发,实现对传统电视、网页端、手机端等各类屏终端的全面覆盖,并且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设置统一的话题。

河南卫视不仅能够牢牢把握传统媒体的优势,同时注重和其他社交平台、视频平台的合作,结合不同平台的特性,在了解不同网友兴趣、喜好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制作。比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支持垂直类账号,B站更为注重互动,微博是舆论传播的主要平台。因此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能够在网络上得到追捧,点击率不断提高。传播的全覆盖也是传播现代化的—种表现。

年轻化的表达形式

首先,“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制作团队能够充分了解年轻群体的兴趣爱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就把握住了文化的节目。主题节目《唐宫夜宴>的主要受众群体为年轻人,主要在于该节目的主题和年轻群体的心理十分契合。目前90后、00后均为在多元文化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人,不仅深受欧美等文化思潮影响,同时也十分关注传统文化,如汉服、唐装等。《洛神水赋》《唐宫夜宴》等节目通过绝美的舞蹈以及震撼人心的舞台效果给年轻群体造成视觉冲击,同时有助于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强化其文化自信。

其次,系列节目的编排方式也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清明奇妙游”便是编排方式的一种创新,编排结构采用“网剧+网综”的形式,设置原创人物与故事线,通过剧情、综艺的形式串联节目,通过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穿越剧模式融合古代文化与现代科技。比如说“七夕奇妙游”中现代宇航员小夭穿越至大唐东都洛阳,与唐代艺人共度七夕节,开启奇妙的旅程。《龙门金刚》是极具科技感的舞蹈类节目,采用实景拍摄与AR技术,龙门石窟为航拍实景拍摄,后期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建模、染色等处理,在舞蹈结束后金色尘埃附于大佛身上,营造熠熠生辉的景象。再比如“重阳奇妙游”的背景音乐使用时下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歌曲《追梦赤子心》,节目内容受众以老年人群为主,有练书法的耄耋老人,同样也有跳芭蕾和街舞的老人或者老战士和航天、医疗领域专家等,这一极具反差性的表现手法深受年轻群体喜爱,在重阳节敬老、爱老的主题下,给予年轻人感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通过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

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产业创新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能够收获巨大成功,引发文创热、文旅热,推动文创产业的进步,主要原因在于节目的衍生内容在IP产业链上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可以创造独立价值,开发市场空间,能够成为备平台规模化、系统化的主要途径。文化类节目的产业化发展也是有效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与文化消费升级的主要途径,使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更大的综合效益。

以文化创意提升市场价值

创意产业的发展核心在于原创和创新,不但可以创造直接价值,同时能够赋予相关产业创意,使其具备文化内涵,进而创造巨大的效益。近年来故宫文创深受人们关注,故宫博物院推出系列彩妆,收获可观的销售量。唐宫IP带动诸多文创产品,河南卫视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唐宫文创集团,负责唐宫夜宴和“中国节日”系列IP的运营。目前已具备洛神、龙门金刚等IP形象,开发诸多文创产品,涉及多个方面,同时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IP产品,利用企业销售渠道进行销售。下一发展阶段,唐宫文创产品将会加大“中国节日”、城市禮物及常规产品的开发力度,持续提高IP影响力,丰富产品类型。结合传统节日特性,推出更为丰富的产品,借助多种渠道进行销售。目前唐宫文创注重中秋节这一重要传统节日系列产品的开发,推出月饼礼盒、纸雕灯套装等极具特色的产品。开发团队结合节目风格、人物设定等进行产品的开发。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通过将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能够加强游客对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延伸文化传播渠道,促进文化的传播。通过文化与旅游的产业融合,河南旅游产业发展迅速,首先,文化类节目使河南成为旅游热门地,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及端午假期,河南省的游客接待量位居全国第二。其次,唐宫IP注重对宣传方式的创新,以创新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例如身着华服的唐宫小姐姐频繁出现于郑州标志性地标处,实现线上联合线下的有效互动。洛阳博物馆唐三彩专题展厅有诸多观众前往参观,备受追捧,这一参与式文化也有助于促进节目的生产和创作,文化体验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旅游又可以丰富文化呈现形式,延伸文化传播渠道,两者叠加具有双重效应。

综上所述,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便是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的成功探索,能够牢牢把握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中国风充满电视荧屏,积极引进现代先进科技,在精神内涵、实践、产业层面进行创新,全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路径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18:52:55
浅析小学阶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37:33
“互联网+”时代经济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路径探析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9:55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