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圆圆,高静,柏丁兮,陈欢,宫笑颜,何佳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mellitus,PDM),也称糖调节受损,是一种血糖高于正常值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1]。我国成人PDM患病率为35.2%[2]。每年约有5%~10%的PDM患者进展为糖尿病[3],老年人为PDM的高危及易感人群[4]。PDM不仅使老年人患糖尿病风险增大[5],还增加痴呆、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风险[6-8],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医疗保健带来巨大负担[9]。PDM是逆转糖尿病的重要阶段,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对老年人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10]。护士是糖尿病管理的主要实践者,担负筛查、教育、科研等多方面职责。掌握PDM患病情况,是社区护士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及健康教育、糖尿病专科护士协助PDM患者进行临床决策、护理科研者通过最佳证据改善PDM护理实践等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关注老年人PDM患病情况。目前,我国关于老年人PDM流行病学的研究较多,但受样本量、筛查方式、地区差异等影响,患病率不等。基于此,本研究全面搜集国内外关于我国老年人PDM患病率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为PDM预防和护理提供循证依据。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横断面研究;(2)研究对象,全国年龄≥60岁的老年人;(3)结局指标,老年人PDM患病率;(4)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诊断标准[11]或2010年ADA诊断标准[12]。排除标准:(1)数据无法提取;(2)重复发表;(3)非中、英文。(4)未报告PDM诊断标准。
1.2 检索策略 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检索词:糖尿病、糖尿病亚临床阶段、糖尿病前期、PDM、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老年人、患病率、prediabetic state、pre-diabetes、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等。
1.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文献筛选利用Endnote软件,剔重后阅读文题及摘要,浏览全文,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最后提取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若意见不一,由第3方决定。
1.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采用AHRQ横断面研究偏倚风险评价标准[13],0~3分为低质量,4~7分为中等质量,8~11分为高质量。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异质性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10)结合I2进行判断。若I2≤50%且P>0.1,则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的检验水准设为α=0.05。用Egger’s检验发表偏倚,用敏感性分析测定结果稳定性。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根据检索策略检索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4210篇,剔重后获得文献2857篇。阅读文题及摘要后初筛获得256篇,排除研究内容不符文献132篇。阅读全文后,最终纳入Meta分析文献33篇[2,14-45]。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结果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结果见表1。AHRQ评价结果显示8篇属于高质量文献,25篇属于中等质量文献,表明纳入研究质量较好。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n=33)
2.3 Meta分析结果 异质性检验表明I2>50%,P<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显示,中国老年人PDM总患病率为22.6%[95%CI(17.1%,28.1%)],见图1。
2.3.1 亚组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女性、高龄、西北地区患病率较高;2010年ADA诊断标准较1999年WHO标准所得患病率高;FPG结合OGTT比单纯FPG筛查出的患病率更高。见表2。
2.4 发表偏倚分析 漏斗图显示,各研究点分布存在部分不对称,但Egger’s检验结果表明P=0.762,提示发表偏倚可能性较小。
表2 亚组分析结果
图1 中国老年人PDM总患病率Meta分析森林图
2.5 敏感性分析 依次剔除每项研究后合并统计量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均未发生方向性改变。
3.1 中国老年人PDM总患病率 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PDM总患病率为22.6%[95%CI(17.1%,28.1%)],高于科威特(16.6%)[46],低于马来西亚(33.4%)[47]等国家,这提示老年人PDM的患病率可能与样本的选择、筛查和诊断工具、文化差异、经济社会条件等不同而存在差异。
3.2 亚组分析
3.2.1 人口学特征和患病率 女性老年人PDM患病率较男性略高,与李志媛等[48]研究一致。另有研究[49]显示,≤65岁人群中男性PDM患病率高于女性,与老年人群正好相反。这可能是因为雌激素可刺激胰岛素合成,防止β细胞凋亡,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50],而女性随年龄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罹患PDM风险增加。70~79岁老年人PDM患病率高于60~69岁。可能是由于年龄增长,机体代谢减慢,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比例发生改变,加之老年人胰岛功能不良,导致脂代谢和糖代谢紊乱,增加PDM患病风险[25]。华中地区老年人PDM患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可能是华中地区纳入的2篇文献[17-18]均仅检测FPG并使用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更高空腹血糖切点。而华南、华东等地区患病率较高可能与经济发展较好,饮食热量较高有关[39-40]。综上,建议护士在为高龄老年人提供常规体检时重点关注其糖尿病相关指标,并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检测、随访。护士可以针对不同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老年人实施适宜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
3.2.2 诊断标准与患病率 本研究显示,2010年ADA诊断标准[12]得出的患病率(31.6%)高于1999年WHO[11](20.5%),这可能与两者条目和指标范围的差异有关[51]。首先ADA诊断标准相较于WHO增加了糖化血红蛋白这一指标,同时ADA诊断标准比WHO诊断标准更宽松,把FPG从WHO标准的6.1 mmol/L降低为5.6 mmol/L[12],这可能是PDM患病率前者高于后者的原因。护士可通过护理实践和循证研究进一步明确不同目的及环境中适宜的诊断标准。
3.2.3 筛查方式与患病率 本研究显示,FPG结合OGTT(25.6%)相较于单纯FPG(19.9%)检出的PDM患病率更高,这与OGTT敏感性、特异性较高有关[52]。有研究[52]显示,仅用FPG筛查PDM,漏诊率约为58.0%,相较而言FPG结合OGTT的筛查方式准确率更高。但由于OGTT成本较高,进行大范围筛查时有所限制。糖尿病专科护士可开展PDM筛查方式的循证研究,以提供PDM筛查方式选择依据的高质量证据,找到准确性强、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筛查方式,为专家共识或临床指南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强化慢性病筛查方面的精准化管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PDM患病率较高,建议医护人员加强PDM健康宣教,重点关注女性、高龄老年人的血糖水平,定期进行PDM筛查,做到早诊断早干预。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文献间异质性较大,PDM筛查方法、诊断指标不同,人群来源场所不同等因素可能是异质性来源。亚组分析中地区分组受原始文献的限制,样本量较少,对结果的推广性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