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义珠
(丽水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礼仪规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1-2]。少数民族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尊重和肯定各民族的文化价值和公民文化权利,同时也积极地影响着民族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融洽[3]。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正不同程度地遭受损坏和加速消失,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由此而意识到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保护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4]。对以“大分散、小聚居”“口手相传”为主要特点的畲族文化而言,同样面临着“同化”和“失传”的危机[5]。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探索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以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和保护利用,让民族文化的日常运用与传承从无序转向有序;另一方面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需求与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的衔接,在引发少数民族文化需求扩散效应的同时,提升各民族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障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6]。但因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民族人口多样化和文化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仍处于较低水平,离充分满足民族群众不断增长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公共文化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依然存在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历史文化状况、少数民族族群体价值观念等内部要素的制约与基础设施网络、产品生产供给、公共文化相关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差异性、复杂性和滞后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化和“适合度”。二是由经济发展差距引起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部关系的失衡,如资源配置失衡、供求关系失衡、产品结构失衡等,这容易导致“政府力量主导”的公共文化产品提供,难以精准对接“群众自愿需求”。而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畲族自治县——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通过建立“零门槛”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保障体系、无歧视的服务框架和日常普遍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平台,打造一系列有畲族标志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通过对景宁畲族聚居区进行相关调查与研究,提炼其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要素,并探索畲族文化“馆藏式+展示式+表演活动式+日常生活式”的优化路径,能为其他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和可及性探索提供有益借鉴。
可及性(Access),是美国学者罗纳德·安德森(Ronald Andersen)为评测卫生服务于1968年首先提出的一个研究指标。1974年,安德森和美国卫生专家卢安·阿德(Lu Ann Aday)一起提出了解释个体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模型[7]。1981年,洛伊·潘查斯基(Roy Penchansky)和威廉·托马斯(Wil⁃liam Thomas)将可及性定义为供需之间的“适合度”,提出评价公共卫生服务供需之间适合度的“5A”框架,即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适合性、可承受性、可接受性等[8]35。2000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从健康权的角度对公共医疗卫生的可及性进行了解释,特别强调了经济可及性中的公平性和信息可及性[9-10]。可及性又被称为“社会行为模型”或“安德森模型”,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可及性研究的基础性起点。如今,这个理论框架已经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孕育出了非常重要的研究发现:公共文化服务中公众与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适合度”,由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适合性和可接受性四个不同又相互联系的维度来表示[11]57。
吴理财是我国最早将可及性概念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学者,他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显示,可以依据卡塔琳娜·托马斯瑟夫斯基(Katari⁃na Tomasevski)把卫生服务可及性概念引入受教育权评价形成的“4A”框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实践,通过借鉴卫生服务可及性分析框架和“4A”框架来完成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理论框架的建构[11]55-58。自此相关理论研究迅速回应并持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适合度”框架被定义成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适合性和可接受性等四个维度,即可以得到的、实际得到的、得到想要的和开心得到的[12]。可获得性指的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的文化设施、产品与工作人员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能否满足公民的现实文化需求;可接近性是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能否满足公民方便利用的要求,防范因空间距离、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导致的公民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排斥,与此同时要遏止地域性、身份性和技术性歧视,尤其是要关注是否排斥老年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农民工、少数民族等社会弱势群体或特殊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利用;可适合性主要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能否根据公众文化需求变化、消费习惯差异等适时地调整和修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服务机制、产品内容和标准、服务技术与手段等;可接受性主要是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的文化产品、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观意向和心理状态,服务人员采取的服务方式与手段能否满足民众的期待,不影响民众的获取心情。
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实证研究涉及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等文化机构,但在评价维度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王前(2015)依托农家书屋服务“可及性”评价框架,从“可知晓性”“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等维度对H省Y市农家书屋服务“可及性”进行评价,并从加强宣传、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回馈反应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农家书屋服务可及性的对策[8]36-37。姜亦炜等人(2019)基于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和不平衡的现实,以供需导向和供给主体为考察维度,对社会参与型、志愿服务型、权威引导型和需求反馈型四类公共文化供给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13]。冯献、李瑾(2020)针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构建了包含可得性、可达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等五个维度的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村民公共文化参与的主体地位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实现的关键[14]。赵益民、李雪莲、韩滢莹(2021)从美国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溯源、服务提供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可及性匹配等方面进行研究,提炼了“依靠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多方互利的合作机制”的美国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经验[15]。
钱丹、陈雅(2017)研究依托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从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界面可用等四个维度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要素框架的构建[16]。章群杰(2020)以温州城市书房为实证研究对象,从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应性四个维度对其产生、运行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可及性分析,最终得出了公共文化服务四个维度相互影响的结论[17]45-46。赵益民等人(2021)通过对美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发现,服务资源、设施和活动内容、文化活动的参与成本、文化需求的响应程度、满意程度等要素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评价的重要指标要素。谢雨婷(2021)的研究认为博物馆资源和服务公众的“可及”,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数量供给到质量突破的转变,从四个维度对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和服务数量、类型、提供方式、形式内容、情感价值等与不同公众的多样化需求之间的“适合度”进行了评价[18]。
在分析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之前,需要对相关要素进行提炼识别,以对接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适合性和可接受性的具体分析维度,并构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分析框架。综合公共文化服务涉及的场景、内容与形式,以及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等方面,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要素主要包括政策、用户、服务、平台、产品等。具体为:(1)政策。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主导”的文化职能履行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公益文化活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相关投入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数量、质量和公众满足程度。(2)用户。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的主体,呈现出动态多元化特征的用户群体是核心要素,而提高可及性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突破口。(3)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是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利,帮助民众形成积极的价值导向和精神追求。(4)平台。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依托现实或虚拟平台得以实现或呈现,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实体平台,以及网上图书馆、VR博物馆等虚拟平台。(5)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最终以文化产品的形式提供相应服务,在不同时期或地区文化产品呈现出的内容与方式都有所差异,完善的文化产品为可及性提供核心保障。
从上述阐述中,可以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归纳为一种多维体系之间相互关联的结构框架,进而探讨分析框架的构建(详见图1)。具体而言,可获得性是考量政策与服务匹配度的维度,要保证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具体服务能够衔接上,以此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工作人员与公民文化需求满足顺利对接。从平台和产品匹配的可接近性维度看,线上线下的实体与虚拟服务平台要保证用户享用公共文化服务的时间成本、空间成本和交通成本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还要在技术和数字化背景下照顾到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需要,即平台和产品的“适老化”“民族化”“多样化”等。可适合性,对照的其实是产品和用户的匹配,这一匹配联结是动态的,要保证能随着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制度、产品、服务方式和手段等。可接受性维度本质上体现的是对用户满意度的衡量,与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与精神状态,以及服务所采取的手段相关联。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适应性和可接受性四个维度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关联分析框架。
图1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关联分析框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我国的具体制度安排,已经形成了以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国家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等为主要特征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政府规范性指导文件,以及国家与行业标准。但是,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存在巨大的发展差距,成了构建公平、均等、优质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需要跨越的障碍。在景宁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发展的实践中,各级政府和文化职能部门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扶持政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送文化”到“养文化”“种文化”“创文化”的供给转变,不断满足畲族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19]。浙江省为了加大对景宁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政策支持,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保障与循环改善体系:200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文化建设推动畲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20];2013年《关于继续支持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支持景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指导景宁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确定浙江省图书馆、博物馆与景宁县图书馆、博物馆的帮扶关系,帮助景宁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支持景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等;2017年《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指出,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区“发掘、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加强对畲族等少数民族的广播电视传播和网络站点建设。”[21];2018年《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22]。
在上级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景宁结合“畲乡”的特殊性加强公共文化制度的设计研究,先后出台了一揽子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财政扶持政策等。主要有:2008年《中共景宁畲族自治县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畲乡的决定》;2010年《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提出“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体系”;2010年《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总体规划》;2012年《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年《景宁畲族自治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2014年《浙江省景宁县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机构、服务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社会力量参与、保障与激励六个方面形成了强制性的规范约束,在人、财、物等方面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景宁在国家、地方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支持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推出“畲乡文化卡”“文化物流”,设立“畲乡漂流书屋”“畲乡书房”等形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利实现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景宁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详见表1)。
表1 景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分布情况(2013年—2020年)
景宁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水平较高,得益于其服务平台和文化产品的紧密关联,以及在群众群体中的较高知晓率。景宁创建的“文化自治、五权圆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了“文化预报”“项目申报辅导制”“文化项目申报答辩,项目上墙”“凤舞畲山大舞台”“文化物流”等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载体,不仅可以提高文化资源的流通与高效利用,更是让群众能实际获得更加多元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预报”是景宁2013年推出的[23],由文化相关部门模拟气象预报的形式,在月初通过景宁县人民政府网、中国景宁新闻网、社区公告、乡镇宣传栏、报纸等媒体对文化活动进行公开预告,公开的信息包含了节目名称、时间、地点、责任单位和内容概况。“文化预报”为群众获得和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信息,有效地避免了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精准匹配不同人群的差异化文化消费选择。“项目申报辅导制”是景宁文化相关部门为保障公民的需求表达权推出的活动,在引导群众自办文化、激发文化创新和需求活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景南仁孝文化节”“雁溪谢神节”“汤北汤氏文化节”“章坑尝新节”等特色活动,已经成为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传承畲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文化项目申报答辩,项目上墙”[24]是为了解决有限公共文化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问题,借用专家和群众共同评选的方式,一方面保证了群众对申报项目参与和决策的权利,另一方面发挥了文化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作用。“凤舞畲山大舞台”是由景宁县文化部门2012年推出的“零门槛”文化活动载体,已经覆盖到景宁的各乡镇、街道、社区、村落,并且形成了“畲家飘歌”“农民艺术节”等一系列群众主动自觉参与和日常消费的文化产品[25]。
景宁在保证辖区各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利实现的基础上,同时以畲乡特色服务和群众参与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首先,利用“三月三”“摄影节”“农民艺术节”等传统和新兴节日载体,为群众参与创作和演绎畲族民族特色节目提供契机,如“畲山茶歌”“畲族传统婚嫁表演”“畲家谣”“千年山哈”等,极大地促进了畲族文化的繁荣[26]。并在此基础上引导群众参与畲族山歌展演、畲族风情体验、畲族体育展示等群众文化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又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传播。其次,依托民宿、农村文化礼堂等建设民宿书吧、城市书房等公共阅读空间,在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辐射半径的同时,让县域内外的群众可以方便快捷地享受畲族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如“伏田一叶”“云鹤水岸”“云耕生活”“宿叶”等民宿建立的特色书房,会根据群众需求和点单去更新配送新书,满足了畲族文化体验者、游客、农户等参与畲族文化阅读和传播的需要。而由景宁县图书馆指导和投入的“特色书屋”,由于实现了从“要我建”的被动参与向“我要建”的主动参与转变,具备灵活的“开放定制”和“菜单式服务”,提高了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截至目前,景宁已经建成了“士兵书屋”“茶林书屋”“庄稼书屋”“畲娘书屋”“雅景书屋”等特色书屋,大大提升了景宁公共文化服务的可适合性。
可接受性的本意是指,“符合认可标准的满意度”[17]36。这就意味着,对这一维度的评价主要体现用户在使用服务中的心理状态,即用户预期与使用服务所产生的差异越小,可接受性越大。景宁在提高服务与用户匹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从2011年开始,景宁推出“文化项目申报制”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用户的“对话平台”,不仅丰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是将公共文化供给方式从“供应型”转为“需求型”,极大弥补了政府部门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单一性,激发了群众的文化创造力。2017年景宁县文广局联合景宁县公安局推出了“文化身份卡”,通过整合景宁县图书馆、景宁影城、文化馆、畲族歌舞团等场所的文化资源,精准对接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如提供免费借阅图书、低价看电影、免费欣赏文化精品剧目《印象山哈》等。2018年,景宁文化部门启动的“文化物流”服务项目,将“送文化”和“种文化”延伸到了乡村空间,针对不同区间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了送戏、送电影、送展览服务的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培育基层群众文化供给的“造血”功能。
由此可见,景宁的实践探索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增强可及性提供了可操作的执行框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了“零门槛”的政策保障框架。浙江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基础上,为景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建立了循环帮扶机制,而景宁又在上级政策制度的安排下根据地方特点进行了完善和创新转化,创建了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零门槛”制度,可谓是消除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盲区。二是形成了无歧视的服务框架。以“畲乡漂流书屋”“民宿特色书屋”等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排斥的问题,再通过“畲乡文化卡”“申报答辩”“项目上墙”“文化物流”“开放定制”和“菜单式服务”等遏止了身份性歧视的问题发生。三是搭建了群众性的公共文化创作平台。运用“文化项目申报制”“文化项目辅导制”“凤舞畲山大舞台”等充分挖掘畲族民间素材,并主要以群众为主体进行创作和转化。同时通过“三月三”等传统节日和活动,打造一系列畲族标志性的公共文化品牌,满足了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服务过程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