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中海,徐瑞妙,林秀君,朱志柳
(浙江省景宁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浙江 景宁 323500)
景宁木兰(MagnoliaSinostellataP. L. Chiu et Z. H. Chen)是1984年在浙江景宁草鱼塘分场首次发现的木兰属新种,并在1989年定名的木兰科(Magnoliaceae)新种,命名“景宁木兰”,仅分布在浙南小片山谷。为木兰科木兰属落叶灌木,浙江特有种[1,2],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濒危物种[3,4]。树体矮小,花期早,花繁盛,枝叶扶疏,是优良的花灌木。分布区十分狭窄,种群数量十分稀少,该种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园林观赏价值[5],景宁木兰为浅根性落叶灌木,喜阴凉湿润、水分充足且土壤肥沃的生境,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6,7]。 在自然环境下,景宁木兰自然结实率不到1%[8]。一些个体苗圃和养花爱好者乱采乱挖,使得该种刚被发现就濒临灭绝。
2016年发现产地草鱼塘附近的景宁木兰野生植株仅约117株[9]。景宁县仅见于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海拨950~1250 m的沟谷、山坡阴湿的林下。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中部,森林覆盖率达95.5%。林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热水气条件良好。年平均气温12.0 ℃,1月平均气2.8 ℃,7月平均气温22.6 ℃,极端最低气温-14 ℃,无霜期196 d左右,年日照时数1617.6 h,年平均降水量1918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
根据调查区景宁木兰分布特点采用实测法,在收集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以往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原有记载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将目的物种分布点标记在地形图上。通过实地全面调查(直接计数)核实目的物种的分布面积、种群数量及生境的变化,补充完善相关信息。调查内容为:定位,采用GPS获取每一株景宁木兰所处的WGS 84坐标;生境调查,调查生境类型名称、种类组成、地貌、海拔、坡度、土壤类型等,人为干扰方式与程度、保护状况等,以株为单位调查记载景宁木兰的分布格局、株数、地径、健康等级及数量等。
通过调查整理发现景宁木兰在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分布特征如表1。 分析表明上埔垟是景宁木兰主要分布点有5个群落,植被以杉木林为主; 梨树岙水背头顶、茶叶队水库边是景宁木兰次分布点有2个群落,以阔叶混交林为主。
表1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分布特征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内以大小结构代替年龄结构在植物种群格局研究中应用广泛[10],依据地径进行种群径级划分,调查结果表明: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内景宁木兰植株数量较多、分布面积较小,调查中共有野生景宁木兰 1787株。由表2可见: 景宁木兰种群中Ⅰ级幼苗有 282株,占总数的 15.78%; Ⅱ级成长型植株的数量有1464株,占总数的 81.93%,数量最多;而Ⅲ级成熟型株数最少,仅有 41株,占总数的 2.29%。由此可以看出: 景宁木兰种群中幼苗、成长型数量占有相对优势,成熟级较少,其种群结构为明显的成长型种群 。分析结果详见表2。
表2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
在蒲洋林区划定景宁木兰原生地保护核心区56.5 hm2和保护缓冲区104.1 hm2,对区域内野生景宁木兰进行保护。对生境为杉木林的进行人工干预,通过抚育间伐增加林间的透光率;对景宁木兰的周边地块进行块状劈山有效改善生境,并对其进行松土、施肥,为景宁木兰生长提供空间;划定区域外景宁木兰群落进行挂牌保护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干扰。
在景宁县澄照乡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温室开展景宁木兰培育保护。近几年通过采集种子沙藏处理后繁育景宁木兰,开展以望春玉兰为砧木进行嫁接实验,开展景宁木兰压条繁育[11],开展在不同的基质上扦插繁育等共繁育景宁木兰9024株。
在景宁木兰模式标本地,回归种植景宁木兰454株;开展景宁木兰进行不同海拔高度的野外移栽试验,共移栽248株,通过观测长势良好。
利用每年的“国际生物多性日”等活动,通过宣传展板、图册、液浸植株标本等方式,向景宁木兰野外生长地的周边村民及向广大市民宣传景宁木兰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景宁木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保护意识。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景宁木兰植株数量较多、分布面积较小,分布海拔上限达1250 m,为明显的成长型种群。具有极高的园林观赏和药用价值,对生境有较高的要求,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应建立长期的监测体系或设置永久性样地,进行长期的监测与研究,为有效保护和科学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应积极持续开展繁育方法和技术的研究,进行人工繁殖和迁地保护,扩大种群规模,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研究提供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