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丽,蔺继红,何东昱
(1.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从古代藏书楼开始,图书馆的首要社会功能是收藏文献,这种收藏第一性的观念导致图书馆理论与实践长期扎根在图书馆内部活动上,重视机构建设,忽视用户信息服务。近现代以来,“图书馆学的研究范式产生了巨大的转变”,把图书馆放在整个社会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角度来看,图书馆不仅仅要收藏和保存文献信息资源,更应该向读者提供更高层次的知识服务。图书馆学者宓浩和黄纯元认为图书馆活动的本质是社会知识交流,图书馆是这种交流的有效工具,也是社会和公众的理解工具[1]。知识交流论是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巨大颠覆,为当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和信息服务奠定了理论基础。2013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召开“古籍、保护和推广古籍”学术会议,引导人们阅读,古籍保护事业开始注重知识交流。2017年文化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明确指出“分级保护和揭示利用为重点,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切实发挥古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2]。在此背景下,也是为了有效应对资源同质化问题,各高校图书馆纷纷加强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将特色文献资源进行知识、数据转化,进而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古籍珍、善本特藏是不同于普通图书的特殊收藏,如线装古籍、碑帖等,这是各个图书馆特藏的最初收藏内容,也是图书馆的特色文献资源初始含义。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国图书馆学的创始人之一杜定友先生提出:“除了提供普通读者的需求外,各馆藏书还必须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建设需求、历史传统、藏书基础和读者需求,重点布局,重点发展。每个馆都要有几个专业收藏,每个专业收藏都要配备专业研究人员,为读者服务。”在他的倡导下,高校图书馆开始重视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努力建设反映学科特色、结构完整的专题文献资源,同时扩大了图书馆特藏文献的资源范畴[3]。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在《作为核心的特藏》报告中指出:“由于特色馆藏的突出特点,特色馆藏的建设可以为研究型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机会,以实现其教学和研究任务。”[4]作为高校图书馆,“其特藏是由图书馆及其所在机构的学术特色、学科专业设置、专业优势、科研或教学需要所决定”[5]。
目前,“对图书馆特藏资源最为概括性的定义是‘专门而独特的收藏品’”[6];也有文献将特藏定义成“为了收集、保存和利用某一形式的文献(如缩微文献、声像资料、线装古籍、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等)、某一专题领域的文献(如东亚资料)、某一时代的文献(如民国时期出版物)、某一地域文献(地方文献)、有关某一个人的文献(如鲁迅研究资料)、珍贵文献(如古籍善本)、易损坏的文献、有某种价值的文献等,而专门建立起来的资源”[7];或概括为“图书馆按照一定的收藏原则,专门收集和保存的关于某一特定主题、特定历史时期或具有某种珍贵价值,独具特色且能够对相关领域造成影响的文献资料和数字资源”[8],其内涵分为特殊收藏(指图书珍本、古籍善本、罕见手稿和特殊印刷品,侧重于收藏的稀缺性和珍贵性)和特色收藏(就某个主题进行专门收集、加工、整理而形成的馆藏)。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扩大了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在资源上的差异性、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个性化、多样化服务,同时展现图书馆在书香校园、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人文特色。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传统业务发生了质的变化,数字资源在图书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随着CALIS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发展,不仅CALIS成员馆的特藏资源数字化,各高校馆包括民族院校图书馆也积极推进特藏资源数字化建设,打造自身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本文通过图书馆网页、文献检索和电话访谈等多种途径调查国内18所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发现其特藏文献资源都相对丰富,都以资源和特色为立馆之本,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检索这18所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官网以及各种特藏文献资源建设相关文献,对18所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现状(见表1)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特色资源库一种是依托馆藏古籍、学科专业和地域文化等特色资源数字化建设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构建的数字信息资源库,另一种是通过购买方式获得,包括专题数据库、机构知识库和学科导航等。
表1 国内18所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数字化调查表
续表
调查发现,6所国家民委直属民族院校和12所地方民族院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存在明显的学校特色、学科特色、馆藏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同时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使用率较高、建设规模较大的特色数据库是CA⁃LIS成员馆建设的,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的特色资源目前在网页上只能查找到学位论文库;其他12所地方民族院校图书馆特藏数字化建设无论是意识层面还是技术水平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地区分布不平衡,都极大地限制了这些民族特色数据库的发展和有效运用,仅贵州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四川民族学院和河北民族学院的地域文化数字化建设开展得较好。
另外,数字化建设不足表现得也相对明显。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图书馆虽然馆藏有蒙古文文献等地域特色文献,但数字化建设目前还没有开展;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藏有河洮岷地方文献和安多藏文文献;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有蒙医药、科尔沁文献,仅仅是通过购买获得了“中国地方志数据库”“蒙医药特色库”和“科尔沁文化数据库”;青海民族大学图书馆目前也只能查找到机构知识库;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自2018年开始征集地方特色文献和文库建设;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具有特色优势的省级重点学科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文献资料和民族地方文献,建设了馆藏民族文献、古籍等特藏文献的联合目录、提要等二、三次纸质文献资料,但二者也没有建设数字资源。
在调查的所有学科特色数据库、地方特色数据库、馆藏特色数据库、学校特色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中,除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藏文古籍目录”文档能下载查看外,其余基本都有网络限制,不能外网访问,只是自建自用,共享程度低。
以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作为国内地方文献研究现状的数据来源,时间截止到2022年7月13日,以“特藏文献or特色馆藏”作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得到相关记录3 729条。从这些文献的年代分布情况(见图1)可以看出,关于特藏文献研究的20年里,2010年论文发文量达到高峰,其余时间总体趋于平稳。
图1 特藏文献研究年代分布图
从研究主题来看(见图2),论文围绕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馆藏资源建设、地方文献、数字化等方面展开。
图2 特藏文献研究主题分布图
以“少数民族高校+特藏文献”“民族高校+特藏文献”“少数民族高校+特色馆藏”“民族高校+特色馆藏”作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去重后得到相关记录87条。从检索结果看,我国民族文献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研究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其兴起与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余建芳论述了“民族院校图书馆开展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等相关问题[9];钢山阐述了“民族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形成路径”[10];张晓梅论述了“建设特色馆藏的方法和途径”[11];徐小雪对“民族院校图书馆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2];卓尕措论述了“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价值,提出了开发利用民族特色资源服务的思路”[13]。从检索结果不难发现,关于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的发文数量、作者与机构数量都比较少,研究内容单一,研究深度有待提高。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打造了蒙医药和科尔沁文化两个机构知识库。201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的任务包括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14],从而把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由文献信息服务扩展为更广泛的文化服务。因此,“十四五”期间,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成立了特藏部,包含中文古籍特藏室、蒙古学文献特藏室、地方志研究所、蒙医药文献阅览室、民大文库展室5个特藏区域(详见表2),成员有少数民族语言领域的研究馆员1名、图书情报和医学领域副研究馆员各1名、汉语言文学和音乐领域馆员各1名。特藏建设围绕古籍特藏、学科专业、地域文化、学校文化4个大方面展开布局,以“藏用并举”为理念,满足学校蒙医药优势学科和文史专业一流学科发展需求;同时,弘扬内蒙古科尔沁地方传统文化,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助力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表2 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资源情况
“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15]。在馆藏资源日益同质化的当下,特藏资源日益成为图书馆声誉、地位及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建设特色鲜明的馆藏体系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加强特藏资源建设也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16]。
在特藏文献资源建设上,内蒙古民族大学采用购买、捐赠、合作等多种方式,扩大馆藏文献资源。特藏资源具有稀缺性、不易获取等特点,针对古籍等珍善本特藏文献,大多由购买获得,如中、蒙、藏文现状古籍、手抄本、舆图等;加强与公共馆、史志办等地方机构的合作,建设共建共享平台,扩大地方文献收藏范围;完善捐赠制度,加强专题馆藏建设,如民大文库和蒙医药文献研究室就是以校友和蒙医药专家罗布桑教授捐赠的文献(包括著作、论文、手稿、插画、科研成果、教学方案以及围绕科研收藏的各类文献等)建设而成的;拓展学院和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模式,以学院为中心建立资源分馆,延伸和扩大特藏文献的空间范围。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以学校“双一流”和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将挖掘现有资源,提升服务质量,传承、弘扬优秀文化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4.2.1 制订战略规划,加强顶层设计
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特藏资源体系建设是以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为保障,以现有蒙医药特色库和地方文献进行共建共享平台建设。这都是在馆领导统一协调、科学管理、及时反馈的基础上进行的,从而保证项目的有序持续推进,促进特藏资源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与整个图书馆业务的有机融合,同步发展。
4.2.2加强联系与合作,深挖校地底蕴,形成体系和规模
2021年3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基于此,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联合通辽市史志办和市图书馆,以地方史志工作为切入点,推进三方地方志(史)文献资源优势互补,深度发掘其学术史料、政治经济价值和文化教育功能,发挥地方志文献的资政、存史、育人作用和社会服务功能,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深入推进“两个打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其次,与文传学院、蒙医药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研究生院等用户建立联系和合作,在用户了解、认可、接受的基础上获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服务的可持续性,着力打造蒙医药特色资源平台、古籍文献特色资源库和学位论文库。
4.2.3 以活动促业务,助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品牌
完善“三微一端”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辐射力,宣传与推送古籍文献、地方文献、蒙医药文献、校友捐赠文献及研究成果。利用微信和图书馆主页将特藏的“致润流芳”栏目融入读书月和优质服务月等活动中,全面介绍馆藏古籍、地方文献、蒙医药文献、文库等;与地方公共馆、史志办合作建设涉及地方史志文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和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内容涉及本地作者的新书发布会、本地作者作品研讨会、组织主题文化讲座及相关展示空间、一本书一个故事作者分享、典籍里的本地历史等系列阅读活动,着力打造具有丰富地方和学术文化内涵、形式多样的特藏文献品牌活动。
4.2.4 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加强资源保护与揭示
利用数智技术对特藏资源进行保护与揭示,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空间再造、特色服务进行拓展和延伸,实现特色资源建设的保护、保值和增值。积极引进智慧图书馆系统,重点探索民族地区古文献、家族谱、文史资料、方志年鉴、地方史志、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途径,极力打造古籍特藏数据库、数字方志馆、地方文献,合作开发资源共享平台;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为建设目标,集资源、平台、门户为一体,整合学校的蒙医药专业特色文献资源,形成支撑蒙医蒙药学科发展、专业教学与科研需求的专题文献信息资源。
特藏文献是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重要的文献资源,学校“十四五”规划赋予了图书馆特藏资源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内涵,但是在学校“十三五”规划以前特藏服务却存在诸多不足,甚至与同一图书馆内其他类型文献的服务水平相比,也相差甚远,“门庭冷落”是特藏部的常态[17]。
作为少数民族地方高校,内蒙古民族大学坐落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历史上生活了东胡、乌桓、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各民族,产生了丰富的诸如医学、药学、宗教等历史文献、记录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地方文献以及大量的蒙古族民歌、安代、四胡、乌力格尔、好来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游牧文化和文字出现得晚以及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缺乏系统性等多种原因,图书馆对于本地区各民族早期历史文献收集不够系统、全面。
古籍的学科、文字、载体等形式和保存要求不利于古籍等特藏文献的使用[18],其中,因为载体和文字书写等原因,古籍服务对象以研究生和教师为主,学科主要局限于文史和医药等专业。因为数字化进程开展缓慢,特藏文献又只能在阅览室限时限场地阅览,限制了古籍的使用。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明实录》使用为例,读者为考证文献,连续一个星期来古籍阅览室检索相关内容。因读者身兼教学与行政职务,这种服务方式必然给读者带来很多不便。同时,由于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献整理、开发工作缓慢,对于不能掌握满、蒙、藏文等少数民族文字的读者,利用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也是困难重重。以《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理藩院》为例,读者查阅最原始文献,却因读者与馆员均不能阅读民族文字而放弃了。另外,据2015年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统计,高校图书馆中专设古籍部的有110所,其中专职人员6人以上的仅有19所[19]。人员不足、配置不全面使古籍、地方文献相关的学科服务和专题数据库建设等难以快速、全面展开。无论是人才引进困难,还是图书馆留不住人才抑或是后续业务进修与培训不及时,都是现阶段面临人力资源问题的原因。
“图书情报工作的每一次变化无一不是技术变革推动的,技术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得到了图书情报工作的积极回应”[20]。新技术的融入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了新理论、新方法,开拓了图书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局面。因为观念和经济的落后,图书馆更新技术和服务的速度相对滞后,制约了特藏资源的发展。
采用战略性思维进行远景规划,加强馆藏资源建设,突出特藏文献资源和服务定位,开展地方文献资源整合工作。
6.1.1 积极争取资源建设经费
特藏文献数量和质量是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的生命力,特藏文献收集是特藏馆藏建设的重要部分。要积极争取学校的专项经费,立足学科、立足于地方,面向区内外,全方位收集内蒙古地区各类史料。
6.1.2 整合现有文献资源
以现有特藏资源作为活化历史的载体,将特藏资源转化成各种形式的记忆文本;以教学和科研的方式推动特色资源的应用和传播,同时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交流工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变图书馆传统知识和信息的简单组织,转变为对数据和信息分析结果的综合和提炼,将典籍里的历史文化进行活化处理。少数民族院校图书馆的特藏资源记录着本校、本地域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凝结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本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图书馆要积极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文献资源平台,整合各种类型、各种来源的信息资源。挖掘校本资源和地方文献的价值;在知识产权法规的框架内,积极建设本校学位论文数据库、机构知识库,构建一体化、开放、共享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6.1.3 多渠道拓展文献资源
建立健全合作与沟通机制,不仅与校内各部门各院系加强联系与合作,还应当与资源相关的地方公共馆、档案馆、博物馆、报刊社、文化馆、史志办等部门和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探索建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人员是图书馆服务中非常重要的因素。2021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2035年,基本建成数字人才强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等能力达到更高水平,高端数字人才引领作用凸显,数字创新创业繁荣活跃,为建成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21]。
6.2.1 培养兼顾民族文献的文史全才
在全校范围内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传统文献研究者,开设“文史全才”的相关学科(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目录、版本和校勘)相结合的新素养课。目前,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与蒙医药学院和管理学院合理打造信息素养选修课正是基于此,在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基础上,探索一条少数民族文献阅读推广和整理研究的新道路。
6.2.2 建立健全职业培养、自我培育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职业培养制度培养馆员不仅要具备图书馆传统的文献整理加工、参考咨询、学科服务能力,还要具备传统业务与数字化技术结合的能力,更加注重与读者的沟通互动,深入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提供更加智慧化的读者服务。
“十四五”期间,借助学校着力建设智慧校园和一流学科新契机,增强特藏文献的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益,实现服务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构建融合资源、空间和用户的服务新生态。
首先,持续加强对古籍数字化的基础投入,推进跨馆、区域联盟合作机制,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资源开发、数据加工等工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藏智慧化服务团队。
其次,密切关注智慧化技术发展趋势。一方面,打破时空和文献类型限制,通过不同智能设备采集、分析不同读者及需求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藏服务;另一方面,读者无障碍地进行文献查阅,系统会自动根据读者的查询痕迹进行记录,促进科研、学术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AR、VR、MR等手段,将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与特藏资源服务有机融合,构建“互联网+”模式的图书馆,打造数字馆藏文化空间,给用户带来更加生动、高效、优质的体验,拓展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范围[22]。
特藏文献资源在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体现着高校图书馆的学术底蕴、文化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各民族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特藏文献资源建设。在资源建设方面,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特藏文献资源建设和资源开发并举,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整理特色资源,建设特色馆藏,挖掘自有资源,盘活现有资源,“在专业认证、双一流建设、文化育人、人文素养提升、文化校园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而形成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在资源开发与服务方面,图书馆要制订自己的战略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与读者和地方文旅部门建立联系,深化共建共享模式,深挖校地文化底蕴,形成规模和体系;借助智慧校园建设,打造智慧图书馆服务新生态;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同时,借鉴其他优秀馆的经验,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特藏资源体系,为服务校地、传承文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