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云南古滇文化符号多样性

2022-12-14 08:46韩佳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1期
关键词:晋宁铜鼓楚国

韩佳妍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029)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着云南两千多年前的古国——滇国。它出现于战国中期,消失于东汉中期。20世纪50年代,随着古滇国王族和贵族墓葬的发掘,尤其是青铜、玉器等文物的大量出土,以及滇王之印的面世,证实了古滇王国文化符号多样性的存在。

1 古滇国的起源之说

关于古滇国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根据《史记》记载的“楚王遣大将庄蹻入滇”和出土的“滇王之印”可以推论古滇王国与楚文化、汉文化等有着潜移默化的联系。庄蹻入滇是楚国向西南扩展影响的一次行动,当楚国被秦所吞后,庄蹻的退路被秦军斩断,数千名将士只能留在滇池地区与当地民族联姻通婚。从文化性质来看,滇国主体民族是我国古代越系民族中的一支,而战争带来的楚文明更多地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特色,同时也吸收了少量蛮夷文化的特点。楚人的先祖为“祝融”和“鬻熊”,《楚书》为“梼杌”,仅这三者都仍保留在苗语中的楚声楚语,充分证明了楚国文化中有苗蛮的影子。且楚文化从其形成初期就具有强烈的草原游牧美学特质,楚文化的代表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谓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体现了以自然为宗、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包容精神特质。由此可见,古滇文化是由于王权战争而产生的民族跨地域融合,是文化交融的“暴力”推动器,使得古滇国形成了一种文化层面多样化发展的景象。

2 古滇文化符号构成(图1)

图1 古滇文化符号构成(笔者手绘)

2.1 中原文化代表符号

①玉文化——“方与圆”的符号。《汉旧仪》及《后汉书》记载:“帝崩,唅以珠,缠以缇缯十二重。以玉为襦,如铠状,连缝之,以黄金为缕。腰以下以玉为札,长一尺,广二寸半,为柙,下至足,亦缝以黄金镂。”可见汉人有浓厚的贵玉观念,玉衣能体现使用者显赫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葬玉制度在汉代达到一个高峰。中原玉文化随着联姻、战争、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来到了古滇王国,从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的滇王玉衣(图2)可探究其隐藏着的中原习俗。此玉衣用汉代玉璧方形碎片制成的,这便是符号“方”,由此可推断滇王入葬时使用了部分汉朝“玉能寒尸”的仪葬文化。

图2 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的慎王玉衣

玉玦(图3)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满者为环,缺者为玦。玉玦古时在中原多为王侯佩带,玦者乃拥有“遇满则缺”的寓意,这种隐喻也影响到古滇文化,让玉玦起到礼教作用,告诫其不可自满,不可自以为是,这便是带有残缺的符号“圆”。

图3 云南晋宁石寨山3号墓出土的玉玦

②中原神仙方术——“羽人”符号。中原秦汉时期黄老神仙之术盛行,帝王为了羽化成仙,东巡海、寻方士、采奇药、服仙丹。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对神山仙境的崇拜,又以羽人形象代替神像,此后成为绘画雕塑中常见的题材。1966年在汉长安城故址清理出一件青铜羽人雕塑,造型生动,肩披羽衣,雕塑为跪坐形态,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古滇国铜鼓腰部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其中石寨山型铜鼓腰部的羽人舞蹈纹(图4)最为出彩。如果把铜鼓上的羽人舞蹈纹样加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鸟舞、盾牌舞、芦笙舞。鸟舞的舞人头戴羽冠,头部或者肩部有羽型头饰,昂首裸身,两腿前伸后驱迈着熟练的舞步,这便是带有中原神仙方术的“羽人”符号。

图4 石寨山型铜鼓腰部的羽人舞蹈纹

③朴实的文化记录者——“文字”符号。战国末至西汉初期,滇国出土的文物上未见有汉字。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讨云南,滇王拱手降汉,汉武帝在其故地设益州郡,并赐予滇王“滇王之印”。“滇王之印”用纯金铸成,蛇纽,蛇首昂起,背有鳞纹。汉武帝赐滇王之印后,滇国墓葬中开始出现较多的汉式器物,部分器物刻汉字,如云南晋宁石寨山古滇国墓地出土的“畜思君王”铜镜,直径约1厘米,纽座为方形,座外底部纹样一改几何抽象纹样的形制,有篆书铭文“畜思君王,心思不忘”八个字,证实了汉字文化与古滇文化的交融(图5)。

图5 云南晋宁石寨山古滇国墓地出土的“滇王之印”(左)、“畜思君王”铜镜(右)

2.2 楚国文化代表符号

①苗蛮方寸间的符号——贮贝器。民族学家在《苗瑶之起源神话》中亦认为,楚疆之民,除少数汉族,大部分为苗蛮土著,由此可以从历史文献中得知楚国是苗族建立的文化。还可以通过纹样来验证苗蛮与楚文化的交融,从马山1号楚墓出土中的刺绣纹样中,如凤鸟蛇纹、蛇纹在楚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首先由于原始巫术的洗礼,其次便是苗蛮民族图腾的延续,楚人始祖祝融为人面兽身,其中兽身即为虫蛇,其传统纹饰大量运用蛇龙,龙头蛇神,经过时间的洗礼,蛇的形象被誉为楚文化生命的脉络,被神化,被崇敬。且楚国的漆器工艺,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一颗瑰丽的明珠,它在长仅51厘米、高15厘米的小座屏(图6)上雕有蛇、蛙、鹿等51个鸟兽形象,构成一幅互相斗争充满生机的画面,画面中的蛇纹还有方寸间的美感,深深影响了古滇国的贮贝器造型艺术方向。

图6 战国彩漆木雕小座屏(左)和云南晋宁石寨山古滇国墓地出土贮贝器(右)

石寨山1号墓出土的杀人祭祀柱场面的贮贝器,器盖上铸人物51个,猪、犬各1只。盖中央立1圆柱,上盘绕蛇2条,柱顶立1虎。柱右柱前有3人身带锁枷,双臂反绑,可见此3人为祭祀牺牲的贡品。蛇居于贮贝器中央,可见滇人对其的崇尚,且方寸间50余人的繁杂祭祀场面也能看到楚国漆器造型的影子。

②异中存同的圆融文化——“铜镜与圆形饰牌”符号。青铜器在楚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青铜制品除官僚地主用的礼器、乐器、兵器外,还有数量较多的铜镜(图7),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楚国铜镜数量众多,制作精良,尤其是镜背主题纹饰多姿多彩。

图7 楚墓出土——圆形镂空凤纹镜(左)和五山纹镜(右)

根据楚国铜镜适合纹样的排布法则与古滇国出土的圆形铜牌纹样、形态进行对比,可发掘两地“圆融文化”的装饰异同。它们中间都有纽、纽座、外区,但是楚墓大多为本材料凸起,纽座和外区也仅为素面同心圆。而古滇国在造型上更加丰富,纽为镶嵌的红色玛瑙,纽座有八角光芒的太阳纹,外区和边缘采用造型独特的十只浮雕小猴(图8)。由此可以看出楚国和古滇国异中存同、和而不同的“圆融文化”。

图8 云南晋宁石寨山古滇国墓地出土的圆形猴边铜扣饰

③材有美工有巧——“带钩”符号。青铜带钩在楚国属于服饰的系扣工具,造型简洁大方,型如勾,云南石寨山4号墓出土的玉带钩形状与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嵌金玉龙纹铁带钩造型相近,仅仅是材质上古滇国地区受中原的玉文化影响,将繁荣复杂装饰的青铜换为朴素之玉(图9)。

图9 河南长台关楚墓嵌金带钩(左)和云南石寨山4号墓玉带钩(右)

2.3 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代表符号

①“以铜为纸以刀代笔的符号”——浮雕及圆雕。北方草原民族青铜艺术在匈奴时期达到顶峰,动物的形象常被用在剑、刀、匕的杖头首部,表达了草原民族对自然的敬仰和对动物的崇拜,祈愿使用者可以人畜两旺、吉祥福禄。杖头铜饰动物纹样同样出现在云南古滇国的青铜文化中,出土的杖头铜饰有牛、鹿、兔、孔雀、鹰、蛇、鹿头和女俑等,显然这两种文化间有过某种接触和联系。

②“草原游牧方寸间”的符号——青铜饰牌。青铜饰牌是草原青铜艺术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它们兴于东胡,盛于匈奴,而终于鲜卑。作为北方草原民族的服装配件,它常出现在革带两头,是为了增强服装实用功能性而衍生出的产物。云南晋宁石寨山7号墓出土的翼虎纹银带扣(图10),长10.1厘米,整体呈“方”形,造型与现在腰间用的皮带扣相似,中央有翼虎,虎眼镶嵌黄色琉璃珠。这种带扣形制是北方草原地区较为流行的器物,此出土文物的发掘,说明古滇国与北方草原文化曾有过一定的交流。

图10 云南晋宁石寨山7号墓出土的翼虎纹银带扣

2.4 百越文化代表符号

①“民以食为天”的符号——稻谷文化。古滇国出土的贮贝器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筒形贮贝器为主,中期主要有铜鼓形贮贝器,晚期出现少数的叠鼓形贮贝器。中期铜鼓形双盖铜贮贝器腰部有表现农事生活相关的题材,渲染了喜获丰收、粮食运入仓的主要情节。这便是通过贮贝器技以载道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古滇国稻谷文化生活的形态。铜鼓上除了上仓的故事情节纹样,青蛙塑像也经常出现在铜鼓上。蛙在古越是通天象、能带来润雨的神灵。因此蛙成为祈雨丰收的百越图腾文化,至今仍保留在南方众多民族文化中。

②“探索未知”的符号——航海文化。古滇国主体民族是我国古代越系民族中的一支,长江中游文化区是百越族史前文化的发源地,通过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证实了生活在东南沿海“饭稻羹鱼”的古越人,千年前即可轻舟航海,水田稻作,这一历史事实的归纳与总结,将有助于百越航海文化代表符号的外显(图11)。在本文第二章节已阐述杖头铜饰受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影响,形态大多为牛、鹿、兔等陆地动物,但由于百越人民擅长轻舟航海,铜鱼形杖头也被广泛应用在手杖顶端装饰,鱼身有菱形鳞片,鱼尾为扇形。这是杖头圆雕受不同地域生活方式影响所呈现的不同符号表象。它与贮贝器内的货币海贝可以共同被视为古滇国航海文化的代表(图12)。

图11 古滇人使用的海贝(左)和铜鱼形杖头(右)

图12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广南羽人船纹铜鼓

3 结论

从文献、考古实物和民族学研究成果提供的线索,我们可以肯定古滇国自古以来就接受了来自不同族群的文明元素,只有在有相当成熟的文明的土壤里才会产生古滇国成熟的文明脉络,石寨山古滇国的文化符号作为少数民族的艺术创造的结晶,还值得我们更深入地发掘与探索。

猜你喜欢
晋宁铜鼓楚国
《自相矛盾》扩写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二)
晋宁区总工会:开展“职工书屋”授牌赠书活动
小燕子
东兰铜鼓响八方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快乐的小铜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