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东,吴 奕,赵峰松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产业学院也称为企业学院、行业学院或专业学院,主要是指与特色鲜明、制度完善、产业密集的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共同育人、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模式。2020年9月,教育部等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要加大职业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技术创新、创业就业等方面的合作程度。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正处于不断磨合与发展阶段。随着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教育资源整合的手段也愈加丰富。作为促进教育区域适应性的关键因素及教育资源的整合手段,高职产业学院是实现以职业和人为导向的个体全面发展的终极需要[1]。
我国高职产业学院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高职产业学院的发展方向也不断被探讨和研究,具体如下:一是对高职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特点的研究。目前高职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特点体现在主体多元化、过程开放化、资源共享化、类型多样化、治理现代化等[2]。二是对高职产业学院运行逻辑的研究。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创建与运行是需要多方角色共同参与的,其不仅是校企合作共生关系建立的客观需要,也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内在使然,更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现实要求[3]。三是对当前产业学院的形式、存在的问题等研究。目前我国产业学院存在法律地位模糊、学校与企业组织文化融合不足等问题。
目前学者对高职产业学院的研究集中在企业、高校、政府三者之间,对于高职产业学院中最重要的主体——学生的研究较少,并且大多是从理论叙述的角度进行分析,为此,本文应用SEM模型,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参与产业学院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揭示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厘清学生参与意愿,旨在为高职产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本研究所用数据全部由笔者所在课题组2021年11月-2022年2月对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8所省内高职院校大一到大三在读大学生实地调研汇总得来。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45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412份。
问卷包含6个维度,其中参与产业学院意愿(A)为潜在因变量;个体特征(B)、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程度(C)、职业能力胜任的重要程度(D)、学习成本的重要程度(E)、主体权益的重要程度(F)为潜在变量,共计21个变量。表1为变量含义及描述性统计。
表1 变量含义及描述性统计
SEM模型,全称为结构方程模型,也称为潜在变量模型,可以分析潜在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有助于进行探索性研究和假设研究。为了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产业学院意愿及影响因素,将参与产业学院的意愿作为潜在因变量,将表1中提到的18个变量作为潜在变量,通过构建SEM模型从不同的路径探究不同的潜在变量对潜在因变量的影响。
本文运用的SEM模型可以较好地测量潜在变量,并且将误差纳入模型之中进行分析,可以较为科学地测量出学生参与产业学院意愿的影响因素的效应大小,直观地看出潜在因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SEM模型由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两部分构成,如公式(1)和公式(2)所示,不同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描述,如公式(3)所示[4]。
其中,X为外源指标向量;Y为内生指标向量;η为外源潜在变量组成的向量;ξ为内生潜在变量组成的向量;外源指标在外源潜在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用∧x表示;内生指标在内生潜在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用∧y表示;δ、ε为测量误差向量,β表示内生潜在变量间的关系;Γ表示外源潜在变量对内生潜在变量的影响;ζ为残差向量。
根据理论模型,提出以下几点假设:
H1:学生个体特征对参与产业学院意愿影响为正。
H2: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程度对参与产业学院意愿影响为正。
H3:职业胜任力的重要程度对参与产业学院意愿影响为正。
H4:学习成本的重要程度对参与产业学院意愿影响为正。
H5:主体权益的重要程度对参与产业学院意愿影响为正。
根据以上假设,本研究构建了关于高职学生参与产业学院意愿的结构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学生参与产业学院意愿的结构关系模型图
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在实证分析前要先对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本文利用计量软件对模型信效度进行检验。利用SPSS23.0对调查问卷获得的21个变量进行Cornbach'sα系数分析(表2)。其中,最低值为0.719,最高值为0.903,问卷的整体α为0.918,高于0.8,表明此次问卷获得的变量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表2 信度检验
通过效度检验,KMO的结果值为0.888,在0和1之间,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主要检测各变量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P=0.000,小于0.01,结果显著,适合做因子分析。
在进行信效度检验后,本研究运用AMOS24.0对模型整体的拟合情况进行检验(表3)。结果表明:各项适配度统计指标(绝对适配度统计指标包括CMIN/DF、RMSEA、GFI、RMR、AGFI,增值适配度统计指标包括IFI、CFI、PNFI、PGFI)均符合要求,即样本数据与模型拟合较好,该模型能得到有效验证。模型各路径系数估计,如表4所示。具体分析如下:
表3 模型整体拟合指标及拟合结果
表4 SEM模型各路径系数估计
1.个体特征
个体特征对参与意愿有直接负影响,与本文的假设H1相反。相较于女生,男生更愿意参与产业学院,这可能是因为性别歧视会抑制女性的劳动供给水平,这会影响女性对于就业领域的抉择。文科类学生参与意愿高于理工类学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我国产业结构的特征决定了对工科人才的大量需求,工科人才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而文科学生选择面相对较窄,更珍惜现有的机会。从生源方面分析,城镇生源学生参与产业学院的积极性高于农村生源,究其原因,一是城镇生源学生就业压力大、工作选择面窄,为了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大部分学生选择参与产业学院;二是城镇生源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于农村生源。此外,院校层次越高的学生越不愿意参与产业学院,反之,一般院校的学生更愿意参与产业学院。这可能是因为重点院校的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可以选择的目标更多,获得的资源更丰富,而一般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机会较少,更愿意抓住眼前的机会。年级越高的学生,参与产业学院的意愿越强,这可能是因为高年级学生对于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对于未来职业的认知更明确,对产业学院的信心更强。
2.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程度
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程度对参与意愿路径系数有正影响。这说明学生对于产业学院的参与意愿不仅受个人特征的影响,还受到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影响。学生就业时的企业知名度及品牌影响力、工作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薪资水平及福利、晋升空间的大小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产业学院的积极性,与假设H2一致。高质量就业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技能的成果表现。在就业难度、薪金水平、福利待遇等方面高职高专毕业生远远低于其他学历层次的毕业生,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数量及质量势在必行。由于高职院校农村生源居多,他们更倾向所在工作单位给予他们高福利、高薪资。除此之外,产业学院更倾向于校企双主体授课,更贴近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可以迅速适应角色,从而获得更多的晋升空间。
3.职业胜任能力的重要程度
职业胜任能力的重要程度对参与意愿有正影响。学生知识技能联系程度、素质培养全面程度均对参与产业学院意愿有显著影响,说明职业胜任能力的重要程度越大,学生参与产业学院的意愿越强,验证了本文的假设H3。职业胜任能力对学生的职业满意度、晋升、薪酬等均有影响,职业胜任力高的员工,往往具备踏实肯干的特质,这样的员工通常最受雇主器重[5]。参与产业学院的学生,更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也体现在考虑产业学院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中,职业胜任能力的重要程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指标。
4.学习成本的重要程度
学习成本的重要程度对参与意愿有正影响。学校减免学费、奖励资助和企业实习工资均对学生参与产业学院意愿有显著影响,验证了本文的假设H4。学习成本是指为了实施学习行为而付出的全部代价,包括物质及精神上的付出。学习成本的降低,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学生的厌学几率[6]。如果家中有多个在读子女,其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会更弱。高职院校大约有70%的生源来自农村。因此,产业学院如果能够减免学费,在校期间给予学生更多的奖励资助,实习时给予更高的工资,学生选择的意愿会更强。
5.主体权益的重要程度
主体权益的重要程度对学生参与产业学院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211,通过1%的显著水平检验且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学生参与产业学院的意愿还受到企业对其职业发展的规划、对其自身权力的保护及自我管理机制的影响,验证了本文的假设H5。究其根本原因,可能是目前我国产业学院还处于发展时期,相关保障学生权益的法律还不健全。学生就业后难免有一些企业没有促成学生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学生付出的劳动与工资报酬不成比例,导致学生对于产业学院失去信心。所以,产业学院只有在保障了学生基本权益的情况下,学生参与的意愿才会更强。
基于以上研究,得出结论:可以通过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提升学生职业胜任能力、降低学习成本及通过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来提高学生参与产业学院的意愿。因此,得出以下启示:
一是择优选择产业学院共建企业。学校要甄选优质的龙头企业,优先选择上市公司、连锁企业或者当地具有知名度的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为日后学生就业实习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在就业岗位选择上,要将推动专业对口就业作为努力方向,保障学生能够“点对点”匹配就业岗位,以提升其就业质量。
二是要因材施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一整套彼此关联、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学校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更要以实践课为主,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增加企业实践机会,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三是要降低学生在产业学院的学习成本。完善补贴政策,深化校企合作,多渠道引入资金、技术、知识与技能等,建立和完善产业学院的奖励机制,设立产业学院奖助学金,减轻困难家庭学生生活学习的经济压力。同时,在实习期间,企业要通过提高实习期间的工资报酬,以此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是加大学生权益保护保障力度。构建学生权益保护机制。通过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门槛,不断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标准,将有能力、负责任、守信誉的企业引进合作办学体系,为学生权益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