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健康服务的逻辑关系与实践路径

2022-12-14 12:29张海钟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社会学服务体系心理学

张海钟

(兰州城市学院 甘肃城市社会心理研究新型智库,甘肃 兰州 73007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的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我国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医学、哲学界的积极响应,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理论研究日益繁荣,国家卫生、教育、科技、司法、公安、妇联、残联、发改、财政、民政等部门联合印发系列指导意见、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贯彻执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方案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各试点市县整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与组织实施经验,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查阅有关文献和网络报道以及田野调查,理论和实践中还有很多思想、学科、专业、要素、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存在争论,比如心理学主导还是社会学主导,主动服务还是被动服务,个体心理服务还是群体心理服务,心理健康服务还是社会心理服务,需要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践分析,进一步梳理论辩,以推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明晰、内容更加充实、队伍更加健全、保障更加到位、实施更加有效。

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社会心理学科专业的关系

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学术界有的学者担心社会各界会将社会心理服务理解为社会心理学的普及,或者是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开展心理服务工作[1]。因为社会心理学作为高校开设的一门学科课程,属于西方进口的学科,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翻译、引进和本土化、中国化,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在原有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上,增加了文化学的社会心理学。个体社会心理学、群体社会心理学、集群社会心理学,都在新增中国本土民众为研究对象的课题成果内容,特别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同时,我国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黄光国等提倡本土心理学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会同全国部分高校心理学家,积极推动西方社会心理学本土化和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仍然是西方化、实证化为主,研究课题多是实验社会心理学内容,有的学者还刻意避免涉及与国家政治政策关联课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基于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基于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确切地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战略组织部分,属于国家政治决策,具体指挥协调组织部门是中央政法委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要任务是开展社会心理监测预警,疏导群众负性情绪、预防群体突发事件、防止心理危机蔓延。因此可以认为,社会心理学只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是社会心理学服务体系,也不是社会心理学学科建设体系。就学术研究领域而言,它需要哲学、法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共同协作研究,每个学科立足自己的学术课题为其提供智库研究报告。但是,社会心理学家应用已有知识提供指导,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二、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保健服务的关系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方案公布以来,许多学者发表论著和报告,论述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健康服务的关系[2]。因为最近20年来,我们始终如一的推进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企业员工的职业心理保健、城乡社区的心理辅导咨询、领导干部的心理生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深入人心、初见成效。2017年国家召开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因此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容易让社会各界特别是心理学界和卫生学界误以为社会心理服务就是心理科普、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心理保健等心理健康服务。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服务被定义为心理健康教育、个体心理咨询、临床心理治疗,最多延伸到心理危机预防,基本停留在被动等待民众个体自发前来就医,或者是讲座科普心理调适的方法,或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所谓心理教育。尽管许多学者呼吁学校心理教育要摆脱医学模式、治疗模式、被动模式,推行发展模式、教育模式、辅导模式,呼吁社区心理辅导咨询要提高主动服务意识[3],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留守儿童、关注残疾民众、关注贫寒家庭,但党政干部总觉得自己的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知识有限,担心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知识和能力,存在畏难情绪,希望政府提供专门经费和人力资源。因此,需要正确理解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健康服务的关系,将已有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被动咨询转为主动服务,将医学治疗模式转为辅导服务模式,将关注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患者转向关注社会心理失衡、个体心理冲突的普通民众、社会大众、特殊群众。

三、西方进口社会心理学与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我们学习的是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引进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本土社会心理学,至今为止,高校开设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个体社会心理学、群体社会心理学,其中群体社会心理学又包括集群心理学。个体社会心理学主要内容有自我意识,包括自我知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社会认知,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态度等;社会动机;社会感情;社会行为,包括亲社会行为和侵犯行为等。群体社会心理学包括社会互动、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关系等;集群心里包括群众心理、大众心理、社会运动。社会心理学的代表性概念有刻板印象、认知失调、行为归因、合作竞争、冲突调适、内群体外群体、从众服众、时尚时髦、流言谣言、暗示模仿、暴乱骚乱等。随着心理学本土化思潮推动,中国心理学家的社会认知领域实验研究取得初步成就,但群体社会心理的集群心理、群众心理、大众心理研究还非常薄弱,翻译引进西方社会心理学,以中国民众为被试进行跨文化普适性验证,仍然占研究生学位课程主要篇幅,难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适应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等政治建设需要的心理服务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加强扎根中国大地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与社会心理建设服务成为国家战略。

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中国本土化与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建设,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以西方社会心理学概念和原理为基础,增加中国民众的验证性、探索性研究成果,构建有中国民众心理研究成果的世界普适的社会心理学是一个路径。参照西方社会心理学史,以中国心理学史为线索,以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和当代社会制度为基础,总结中国古代近代哲学、医学的心理学思想,建构中国独有的、汉语的、本土的社会心理学概念体系[4]。以中国独有的少数民族的心理为研究对象和内容,开展民族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也是中国当代本土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方向。经过三十年努力探索,形成了中国本土心性心理学[5]、中国民族心理学雏形,但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虽然有滥觞于台湾的孝道、人情、面子的研究,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重提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民性格研究,基于东西南北中、省市县区域生态文化差异的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研究[6],立足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中国民众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7],但都处于探索阶段。非学院派的文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管理学家的论著,所使用的自解析的自定义的社会心理概念,尚未与学院派社会心理学家达成共识,被戏称为江湖心理学,更难以满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需求和实践需要。

四、问题导向心理咨询保健模式与服务导向社会心理培育模式

针对基于西方心理学价值理念发展起来的心理咨询治疗和基于港台心理学应用思想发展起来的团体心理辅导,基本都是问题导向心理服务。这种心理服务是被动等待个体出现或者自感心理障碍影响工作生活而主动寻求帮助,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心理咨询治疗,即使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职业心理辅导与保健技术,也是主要关心企业内部心理资本与心理契约,很少关心社会宏观系统的群体事件与心理危机。最近几年逐步发展的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8],基于流行的心理咨询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忙于建设社区心理咨询中心,配置心理诊断测评设备,如催眠治疗仪器、沙盘游戏设备、团体辅导场地,较少将全民健心、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心理危机、群体事件作为关注的内容和对象,特别是城乡社区居民心理冲突、生活环境心理治理、底层民众心理释放、拆迁居民心理调适等课题作为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主题工作。

因此,智库学派的社会心理学家呼吁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积极听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指导、安排部署,将被动的问题导向的个体心理咨询保健模式转变为主动的服务导向的群体社会心理培育模式[9],继续做好个体心理咨询保健的同时,关注社会转型和经济增速换挡;关注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向;关注贫富差距、区域差距、阶层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地位差距造成的社会心理动荡,关注民众工作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关注群体焦虑情感增加、负性情绪潜滋暗长,关注社会心理更加复杂敏感,特殊群体心理失衡积累;关注个体心理障碍引起的躯体疾病增多、人际信任恶化、对立情绪蔓延、职业倦怠普遍、人格发展扭曲。关注群体心理震荡引发个人极端事件和群体突发事件。关注个体生活事件引发群众生活困境、生存心理危机,自杀自残、报复社会、报复他人;关注个体生活事件与群体社会事件挑战公共安全。及时救助帮扶、缓解心理压力、疏导不良情绪、提升个体希望、防止极端事件,为社会心态治理和社会稳定发展贡献学术智慧和实践技术。

五、心理学主导服务与社会学主导服务的关系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底以心理学家为主导还是以社会学家为主导,学术界存在争论。有的学者担心心理学家都是被动等待个体心理咨询[10],关注社会个体的心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自我等内在心理机能,具体而言就是智力是否正常、情感是否适度、意志是否健全、行为是否协调、人格是否完善、自我是否明确,关注认知智商、情绪管理、行为矫正、人格障碍、自我康复,不如社会学家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学者更加关注社会救助、残疾群体、养老事业、社会福利、社区工作。我们以为,社会心理服务有三个关键词,社会、心理、服务,首先是服务,为谁服务,为社会民众个体服务,什么服务,心理服务。既然是心理服务,就包括完全正常个体的幸福指数提升服务、心理素质提升服务等心理发展服务,也包括亚健康状态的个体的心理适应与发展服务,比如以认知辅导为主要技术的认知协调服务,以行为治疗为主要技术的行为矫正服务,以心理分析为主要技术的心理咨询服务,更包括严重心理疾病(精神病)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康复。因此,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应该是共生关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在党政机关领导下充分发挥心理学的作用。

心理学是行为科学,而社会学是典型的社会科学。社会学的广泛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种族民族、社会阶层、企业组织、政治派别、家庭形态、城市发展、乡村建设、市场运行、妇女工作等,分类有政治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犯罪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福利社会学、宗教社会学、体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青年社会学、老年社会学,等等。社会保障、社会工作是社会学的本科专业,社会心理学仅仅是社会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医学关注人类生理机能,心理学关注个体心理机制,社会工作则注重研究人类与环境的互动,目的是协助家庭、团体、社区个体适应社会环境,恢复增强社会功能,创造有利于目标达成的社会条件,预防或缓解社会问题。因此,就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而言,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社会群体心理建设组织和环境治理功能,而社会心理工作者和应用心理工作者则可以作为组织成员,既可以应用社会心理学原理提供群体心理建设策略,又可以做好心理疏导辅导、心理咨询保健工作。因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心理建设都应该在党和政府机关领导下,共同发挥理论主导和实践主体作用。

六、个体心理咨询与群体心理辅导的关系

长期以来,全国的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工作者分为学院派、医院派、社工派、政工派[11]。学院派主要开展基础研究,发现心理活动的规律、发现心理要素相互作用的真理;医院派主要开展临床研究,总结心理咨询的经验和心理治疗的技术。部分心理学者也在做临床心理学,部分医学工作者也在做基础心理学,但总体而言,都是以个体心理咨询治疗为主业。2016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30年,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符合国情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覆盖城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势头得到缓解。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院派心理学家和医院派心理医生,积极主动参与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心理健康服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和参与,但群体心理指导工作仍然是学院派和医院派的短板。

社工派主要开展心理学与社会学、文学、文化学结合的应用研究,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到社会工作领域,提高社会工作的实效;政工派主要开展政治学、哲学、教育学结合的应用研究,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到政治工作领域,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和意识形态的纯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现代学术界称为哲学、文学、文化学、教育学的思想,也包含了现代科学界称为心理学、管理学的思想。哲学、文学、文化学、教育学都是人学,都是思想科学、人文科学、行为科学,更是心理科学,因此,很多学者都愿意将自己称为心理学家,我们将其称为本土心理学家、哲学心理学家、经验心理学家、常识心理学家、文化心理学家。吸收现代西方进口的科学心理学原理、基础心理学知识,复兴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思想、人生心理哲学,建设中国本土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促进全国人民的心理和谐、生活幸福,需要社工派、政工派与学院派、医院派的紧密合作。

七、综合治理视野与临床治疗视野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以来,有些学者担心党政机关和专家学者难以厘清临床治疗视野的心理健康服务和综合治理视野的社会心理服务,但随着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方案的逐步实施,我们发现,全国各试点市县的实施方案,宏观的社会心理治理成为主要内容,更加注重综合治理视野的公安、卫生、民政、发改、财政、教育、科技、信访、工会、妇联等部门和机构的心理服务职能,其内容和措施包括建设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乡镇心理服务站、村社心理咨询室三级服务平台,工作机制包括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完善宣传教育机制、深化部门协同机制、建立预警干预机制,目标对象主要是精神患者、特殊人群、普通人群,主要工作指标是监测预警、宣传教育、知识普及、机构建设。这使得学院、医院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反而产生价值失落感,心理学、医学等学科学术界,逐渐开始关注两者的交叉融合问题,试图探索综合治理视野下的学科存在感和价值认同感。

学院派的社会心理学家、医院派的临床心理学家,开始利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论述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理学家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12],有的学者开始探索心理学家参与社会心理服务的途径和方法[13]。其中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就是适应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心理服务润和的典型学术探索。西南大学成立社区心理学研究机构,创办社区心理学研究期刊,《心理技术与应用》等杂志开办专栏,发表社会心理服务论著。有的学会专门开办社会心理服务网络论坛,笔者主持的城市社会心理研究智库也举办了甘肃社区心理建设论坛,有的大学的研究生将社会心理服务作为研究生论文选题,开始全面综述和专题研究[14]。我们认为,综合治理视野下的社会心理服务与临床治疗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应该在实施方案框架内,根据党政综合治理部门的统一安排,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方法,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做出贡献。

八、城市社区心理服务与乡村社区心理服务的关系

早在20是世纪90年代初,我国教育部就印发了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指导纲要,后来经过数次修订,城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显著成效。新世纪以来,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医院精神卫生与治疗、企业心理资本管理与保健、残疾心理康复与矫正等事业都获得长足进步,这些工作都是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按照网格化、属地化管理模式,所有机构和居民都隶属于某社区管理范围。然而,这些心理教育、心理卫生工作尚未有效支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些工作处于基础研究、被动应付、宣传造势、项目培训状态[15]。城市社区心理服务尚有社区户籍管理的党政机关、企业公司、事业单位、民营机构响应政府号召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而农村因为居住分散、结构失衡、传统社会习惯性强、现代心理服务接受度低,社区心理服务形式和方法还需要认真探索。特别是中青年农民的跨省市、跨县区务工,其社会心理问题其实已经不是乡镇村社心理服务机构可以协调的工作。

新世纪以来,农村农民基本可以分为七类,第一类是迁移到城市务工兼带儿女上学读书的中青年农民,实际属于城市居民,或者可以称为城乡跨界居民;第二类是居住在农村的老年农民,流行称谓是留守老人[16];第三类是乡镇干部和中小学教师及卫生院的医师,虽然工作在乡镇村社,但户籍和居所在县城市城;第四类是随儿女迁移到城市居住抚育孙辈的老人,称为随迁老人;第五类是随父母到县区城、省市城上学的儿童少年;第六类是居住和就学都在农村的儿童少年,统称为留守儿童;第七类是农村子弟考入高校的大学生。显然,高等学校学生、乡镇党政干部、乡镇事业干部、县市中小学生的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当属于城市社会心理服务范围,农村中小学生和留守务农老人属于农村社会心理服务范围,而外出务工农民、城市随迁老人的社会心理服务,则需要城乡社区管理机构协作组织实施,因为这些城市中的农民,工作流动性强、生活困难度大,城乡生活方式比较造成的心理失衡,会成为群体事件的引发者,应该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九、党政机关立场与专家学者立场的关系

党政机关立场是政治立场、大局立场、发展立场、宏观立场、实践立场,因此编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主要考虑的是组织、协调、保障、实施。无论是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等22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还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部委联合印发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都是贯彻执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目标。因此,搭建基层心理服务平台、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健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网络、规范发展社会心理服务机构、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心理援助服务平台、健全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网络、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培育心理咨询人员队伍、发展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健全行业组织并加强管理等建设战略,就成为实施方案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专家学者的立场是学科立场、专业立场、理论立场、技术立场、局部立场,因此研究社会心理服务更多考虑学科发展、专业地位、职业价值、社会认同、思想传播。无论是心理学家强调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地位,还是社会学家强调社会工作者的实践价值,或者医学家强调临床心理治疗的康复作用,都是立场决定观点的反映。因此,国家社会治理战略框架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高校教师、专家学者、临床医生紧密合作,以试点市县的社会心理服务实施方案为总领,组成社会心理服务共同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配合党政机关做好心理健康理论、社会心理原理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智库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大会特别强调,加强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心理学家和医学家需要结合社会心理服务的中国方案,积极努力开展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社会心理服务提供应用干预、咨询治疗、教育辅导的科学理论和指导方案,发挥专家学者的学术引领作用。

十、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的关系

中国知网搜索查阅表明,早在1995年,郑佳明先生在《湖南社会科学》发表的论文就使用社会心理建设的概念,后来有17位学者使用心理建设和社会心理建设概念。最近几年,王俊秀教授[17]、辛自强教授[18]、俞国良教授[19]等学者,以前期概念为基础,并将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提出的心理建设概念引入当代社会心理学,深入论证了心理建设和社会心理建设的概念,目的是避免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健康服务混同,强调社会心理服务的政治功能目标、社会治理目标,强调社会心理服务的目标在于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群体事件,主张以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者引领社会心理服务。有的学者还主张将社会心理服务改为公共心理服务,防止社会民众将社会心理服务误解为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服务。显然,按照心理学的理解,社会心理建设属于心理建设,心理的形式和机能主要是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自我、人格,等等。心理建设当然就是认知建设、情感建设、意志建设、行为建设、自我建设、人格建设等内在心理机能的建设。而社会学家理解的社会心理建设属于群体心理建设,也即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心理、群众心理、集群心理建设。就学术而言,追根溯源西方心理学百年发展,自科学心理学的鼻祖冯特开始,就已经出现实验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分野。心理学与社会学都在进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但心理学的群体心理学研究比较微观,群众心理学、集群心理学几乎空白,致使社会各界特别是党政机关普遍诟病,也是我国社会民众误解心理学就是个体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因。

因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就出现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专业争论。最有代表性的是俞国良和辛自强,两位学者提出的学术研究服务理念和思路有明显的学科特色[20]。我们认为,无论是《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都充分考虑了各个学科专业的优势和能力,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相互支撑,以学术研究成果指导个体心理建设和社会心理建设,都是为社会治理贡献智慧。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确实需要强化群体心理研究,向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学习,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借鉴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初期的现场实验研究,延续宏大叙事的经典心理学传统,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研究中国民众的群体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提供主动的、政策的、宏观的、实践的理论指导。同样,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使群体社会心理学课题研究更加精准、增加效度。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主动走向社区、走向田野、走向民众、走向媒体,为人民大众提供心理科普、心理答疑,促进社会心理和谐健康发展,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做出学科贡献。

总而言之,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国家党政机关通力协作,编制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全国各省市县积极探索个体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群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哲学、医学等学术界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建言献策、理论指导,虽然智库报告、学术论著各有侧重,突显学科特色、专业偏好,但已经逐步达成共识,比如池丽萍[21]、赵刚[22]、常红岩[23]、徐凯文[24]、陈倩倩[25]、何元庆[26]、李明林[27]、蒋利雪[28]等学者的论著思路,都与国家实施方案基本一致,随着研究的深入,将逐步建立社会心理服务学术共同体,推动社会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学服务体系心理学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